A. 結構化理財與掛鉤型理財有什麼關系呢
結構化產品指該產品的投放方向包括:債券、股票、期貨等,每個大類均有一定比例
掛鉤型理財產品指該產品與國際上某一指數掛鉤,如和碳排放指數掛鉤,該指數的變動將直接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
B. 銀行掛鉤指數的理財產品如何運作
商品市場的牛氣沖天帶動農產品價格一路飆升,這股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也激起了銀行理財產品掛鉤農產品的熱情。
業內紛紛發出了農產品牛市還會繼續的預測。據了解,去年以來國內外農產品價格都呈現出一股猛烈上漲的態勢,有的產品價格翻了不止一倍。數據資料顯示,2007年,美國玉米、棉花分別漲了30%,美國大豆漲了83%,而美國小麥漲幅超過了100%。而今年1月和2月CPI連創新高,其中以糧食和肉類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漲幅列前。2007年我國糧食生產價格同比上漲10.26%,較上年增長9.26個百分點,其中穀物類上漲8.95%,豆類上漲22.62%,薯類上漲9.04%。在通貨膨脹的持續壓力下,除了黃金這類典型的保值商品外,能否利用這波商品牛市行情抵禦通貨膨脹引發了機構和投資者的一致關注,購買此類掛鉤產品是否成為明智之舉呢? ⊙本報記者 塗艷 實習生 劉雨峰 秦國安
資金運作解密
一般來說,這類掛鉤農產品類產品一般都是由銀行從國際投行手中購買某個看漲或看跌期權,並非部分投資者所理解的「用募集資金直接投資於證券市場或期貨市場」。也就是說,銀行募集資金大部分用以保本,而以投資期權的收益來博取浮動收益。另外,目前市場上還有一類漲跌雙贏型產品,即不論漲跌,掛鉤標的價格波動越大,最終收益率就越高。所以,此類理財產品雖然掛鉤農產品期貨價格或相關指數,但最終收益並不一定與農產品價格走勢呈正相關。
具體來說,這類銀行產品一般會涉及三方的關系:投資者、銀行、投行。銀行由於受相關政策限制不能直接參與證券交易,而只能將大部分資金投放至銀行間市場進行保本操作,而另一部分則從國際投行處購買某份期權以博取更高收益。 當形勢有利,銀行行使期權,投資者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如果形勢不利,銀行放棄行使期權,損失的期權費則以銀行間市場產生的收益抵消,以實現保本或部分保本。
掛鉤對象存在差異
據記者了解,目前銀行推出的農產品相關理財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國際期貨市場有著密切聯系,掛鉤於農產品指數或期貨市場的商品價格;另一類是與股票市場掛鉤,即資金主要投資於二級市場中的涉農型股票。就記者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前一類理財產品在數量上佔有較大優勢,多家銀行都以此類產品為主,如招商銀行(600036行情,股吧)早在2006年11月就推出了與雷曼兄弟農產品指數掛鉤的保本浮動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最高年回報可達6%。之後又於2007年2月推出了與高盛農產品指數掛鉤的人民幣和美元理財產品。交通銀行的「濃青1-4號」系列產品也是行業中的典型代表。
對於後一類股票掛鉤型理財產品,它的主要投資方向是農機製造、化肥農葯、農作物生產加工、農業技術研究等涉農企業股票。如農業銀行在2007年11月發行的「金土地2號」股票型結構存款就將投資對象鎖定為在港上市的國內大型農業企業股票。
掛鉤方式還需分清
上述理財產品除了掛鉤對象有所不同以外,掛鉤方式同樣存在差異。而掛鉤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到期收益的多少,甚至會造成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但理財產品收益為零的情況。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產品之前還須對掛鉤方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例如,交通銀行推出的「濃青3號」的收益率就與所掛鉤的德銀小麥、玉米、大豆價格指數與初始指數之差掛鉤,投資收益率取決於占不同權重的三種農產品的綜合表現。在這種掛鉤方式下,投資者除了對所掛鉤的產品加以考察外,還應該注意各個產品所佔的權重比例的差異。如該產品,小麥的權重佔到了45%,接近一半,其價格走勢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投資收益。而渣打銀行推出的環球農業股票掛鉤型產品的收益率決定於到期日三隻股票的綜合表現,同時單只股票的表現過差也會使得投資者收益受到影響。
產品前景及市場
在全球證券市場被次貸危機拖累而普通疲軟,國內發行的QDII產品幾近擱淺,新募集QDII及打新股產品因行情欠佳而遭遇募集失敗的冷遇最近頻頻發生的現狀下,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商品漲勢被市場一致看好,儼然成了「救命稻草」。然而掛鉤農產品的銀行產品是曇花一現還是有長期投資價值呢?
花旗銀行(中國)零售銀行產品部總監梁展霖先生表示:「花旗很早以來就在關注商品市場,旗下的多款產品都涉及了農產品,而在近期即將推出的一款掛鉤一籃子股票產品中也將農產品股票列為了掛鉤標的。之所以沒有如某些銀行一樣專門性、大規模地發售此類產品是基於多元化投資策略的考慮,將投資方向集中在農產品上不利於風險的分散,這對投資者承受風險的能力也要求很高。」
荷蘭銀行(中國)消費金融部副總裁、高級產品投資經理吳蔚認為,2008年整個全球資本市場將是震盪的一年,從全球范圍來看,今年投資熱點已經從股市慢慢轉向商品市場,特別是農產品市場。
另外,現在「中立型」產品越發受到追捧,這類產品不需要投資者做出看好或看跌的趨勢性判斷:
波動的幅度決定收益大小。花旗銀行就推出過幾期保本型「漲跌雙贏」結構產品,掛鉤股票的價格波動絕對值與產品收益呈正比。由於農產品期貨市場價格也處於高度波動狀態,將某個觀察日的商品期貨價格列入到最後的收益計算公式中也是有不小市場風險的。故包括花旗、荷蘭銀行在內中外資銀行都表示了對這類產品的高度重視。
此外,目前發售的農產品掛鉤產品多數只掛鉤國外商品市場,業內人士解釋,由於多數銀行的產品設計源於國外,中國農產品市場的市場化程度不高,農產品指數可參考性不大,成為國外投行迴避國內市場的重要原因。這也提示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切勿以國內通脹形勢來衡量此類產品的投資價值。
C. 指數型基金,ETF基金和LOF基金這三個有什麼區別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的投資組合。主流標的指數有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等。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大體相一致,可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ETF基金全名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開放式基金,絕大多數屬於指數基金。具有組合透明度高、管理費用低、交易便利、資金效率高、交易成本低、參與資金門檻低等優點。
LOF基金為"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僅涉及現金與基金份額的交易。LOF基金分為場外和場內交易。所謂場外交易是指,投資者可通過基金公司直接購買,也可以通過代銷銀行和券商進行基金申購、贖回;場內交易是指LOF基金也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節省申購、贖回手續費。
指數型基金、ETF基金和LOF基金的區別:
1. 申購、贖回的標的不同:
ETF基金與投資者交換的是基金份額與一籃子證券或商品。
指數基金和LOF基金申購、贖回的是基金份額與現金的對價。
2. 申購、贖回的場所不同:
ETF基金的申購、贖回只能在交易所進行。
指數基金和LOF基金的申購、贖回,既可以在代銷網點進行也可以在交易所進行。
3. 申購、贖回的限制不同:
ETF基金對一級市場投資者有一定規模的資金門檻,通常要求在30萬份以上。在二級市場上,ETF基金與普通股票一樣在市場掛牌交易。
指數基金只能在一級市場上進行申購、贖回交易。
LOF基金在申購、贖回上沒有特別要求。
4. 投資策略不同:
指數基金和ETF基金通常採用完全被動式管理方法,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
LOF基金可以是指數型基金,也可以是主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
5.凈值報價頻率不同:
在二級市場的凈值報價上,ETF每15秒提供ー個基金份額參考凈值報價。
指數基金和LOF基金的凈值報價通常1天只提供一次基金參考凈值報價。
D. 指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區別
你好,指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不能相提並論。非要比較的話,指數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的最大區別是前者屬於被動型基金,後者則屬於主動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又稱被動型基金,與之相對應的應該是主動型基金,二者區別在於投資理念的不同。
被動型基金並不主動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復制指數的表現,它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作為跟蹤對象,因此通常又被稱為指數基金,其下又粗略分為股票型和債券型兩大類。
主動型基金是一類力圖取得超越基準組合表現的基金,其下又細分為股票型、混合型和債券型等品種。
先來看一看二者的概念區別。
投資標的不同
指數基金:有某個股市的指數股作為投資對象。
混合基金:除了投資股市之外,還投資於債券、貨幣等市場。
投資方法不同
指數基金:通過購買指數樣本股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股票來購買投資組合,其走勢與指數基本一致,收益率也大致相同。
混合基金:根據股票與債券的不同配置比例構建投資組合,分為偏股型、偏債型、股債平衡型和靈活配置型四種,依據不同的配置方法產生不同的收益。
受基金經理影響不同
指數基金:不用自行選股,誰當基金經理不重要,不會受個人投資風格影響。
混合基金:基於基金經理對市場趨勢的判斷,進行配置比例調節,所以需要對市場判斷准確的基金經理。
所承受的風險不同
指數基金:受大盤影響最大,不自動選股,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但受市場影響較大。
混合型基金:進可攻退可守,但要建立在有效的投資配置基礎上,其風險主要來自於基金經理的操作上。
了解兩種基金以上不同點,再來看長期投資配置哪種基金更好呢?其實基金均屬於中長期投資產品,需要根據投資者的不同需求進行選擇。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E. 掛鉤標的為股票,基金,指數或商品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這款理財產品的收益與上述幾類的漲跌有關,相關度則要看具體合同上的約定
F. ETF與指數基金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ETF性質: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
2、指數基金性質: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二、特點不同
1、ETF特點:結合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不僅可以從基金管理公司購買或贖回基金份額,還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以市場價格買賣ETF股票。但是,購買和贖回必須用一籃子股票換成基金股票,或者用外匯基金股票換成一籃子股票。
2、指數基金特點: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這兩個因素都會對基金的收益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優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更加突出。此外,簡化後的投資組合將使基金經理避免頻繁接觸經紀人、選股或擇市時機。
三、優點不同
1、ETF優點:
(1)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ETF也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樣,分成更小的交易單元,在交易所二級市場交易。
(2) 如果賺了指數,就可以賺錢了,就不用再研究股票了,不用擔心踩到地雷股了。(2010年以前,我國證券市場沒有賣空機制,所以出現了「指數下跌,就會賠錢」的情況。2010年4月,股指期貨開盤。)
2、指數基金優點:
(1)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小。
(2)費率低。一般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率是1-1.5%,而指數基金是0.5-1.2%。
(3)被動跟蹤指數個人理財計算器,非常直觀。也適合短期波段操作。
(4)長期投資風險小、回報優。
G. 掛鉤該指數的公募基金是什麼意思
掛鉤該指數的公募基金就是指跟蹤該指數的基金了,通常是ETF基金,也有可能是普通指數基金。
指數就是一些公司根據一定的規則,對全市場的股票抽樣加權來編制的,不同規則會產生不同的指數,指數公司會對不同的指數分別命名。單是指數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果有基金公司真金白銀按照該規則配置股票,那就是指數基金了,成為一個具體的投資品種,供投資者投資。
掛鉤該指數的基金就叫XX指數基金。
H. 掛鉤型這個理財品種有什麼優勢
掛鉤型理財產品是在客戶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的衍生產品結構,將理財回收益與答國際、國內金融市場各類參數掛鉤,例如匯率、利率、債券、一攬子股票、基金、指數等。從而使投資者在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保本的同時,有機會獲得比傳統存款更高的收益。同時掛鉤型理財產品投資范圍廣、設計形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在期限、流動性、投資風格、市場觀點等方面的需求,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的優勢。
I. 什麼是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風險大嗎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版長的基金權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
指數基金與其他基金的區別在於,它跟蹤股票和債券市場業績,所遵循的策略穩定,它在證券市場上的優勢不僅包括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而且還具有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因此,從長期來看,其投資業績優於其他基金。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方法簡單,只要根據每一種證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的證券,長期持有就可。
對於一種純粹的被動管理式指數基金,基金周轉率及交易費用都比較低。管理費也趨於最小。這種基金不會對某些特定的證券或行業投入過量資金。它一般會保持全額投資而不進行市場投機。當然,不是所有的指數基金都嚴格符合這些特點。不同具有指數性質的基金也會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若你覺得在現階段指數跌不下去了,指數型基金風險就小,反之風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