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市,股票的漲跌,是由什麼機構控制,股票總數與股價變化,中間的利失是怎樣換算的
不知道 我炒股才沒多久 這問題很深奧
我一般遇到難題都請教華中智能預警系統
❷ 股市控盤情況中的機構控盤和散戶控盤的區別
區別:
主力一般是大機構,他們一般對某隻股票持有大量份額,一般在回20%以上答,如果是60%以上就是主力高控盤庄股。一般而言,主力佔有的份額越高,其對股價的影響就越深刻。總之他們是一個有巨大資金,有完美的計劃,有很高的技術的投機機構。
現在是機構博弈時代,就是指一隻股票同時可能有幾個機構控制著它。這些機構其中有一些是基金公司的,也有私募基金。在惡庄時代,主力多為投機者,即在短期內把某隻股票的股價炒高,然後套利走人。在構博弈時代,大多數基金是在進行價值投資,即長期持有某隻股票。
散戶就是公共投資者,一般指沒有大資金,的小投資者。 散戶無法控盤,散戶只有隨波遂流才是正道。順著趨勢而為方是活路。
莊家控盤的股票和無莊家控盤的股票的區別:莊家控盤的股票,一般都是低價的時候大單買,之後莊家肯定會炒到高價,然後大單賣,股價會漲很快。無莊家控盤的股票交易大單較少。
控盤就是持有這只股票的數量占流通數量的比例很大,一般來說超過30%就是高度控盤。現在是莊家的時代,基金(私募和公募)可以是這裡面的一個大庄了,還有一些游資,外資也算,個人持股多了也是。
❸ 股市裡散戶和機構資金進出是怎樣算出來的有依據嗎
先回答你:數據不是精確的。
1、每個證券公司都有你所說的中國股市的版行情數據,和他們權公司各自所有客戶的交易持倉數據。(這些數據是精確的,但是只有部分、而且是保密的)
2、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開發了level2的高頻明細行情數據,通過通達信、大智慧、指南針這樣的信息服務公司銷售。
3、全部股市的投資者持倉數據,在證券登記公司兩個分公司。交易數據席位在交易所,這個是完整的,絕對保密的,前幾年上交所賣過一段時間「贏富」數據。涉嫌違反公平原則,被叫停了。
目前流行的機構流進流出,是軟體供應商大智慧、通達信等根據level2數據算出來,例如:
例1:專業版:
Level2行情逐筆成交統計的大單中單小單的標准:
大單: 成交量大於或等於1000手 或 成交金額大於或等於20萬元
中單: 成交量大於或等於200手 或 成交金額大於或等於4萬元
小單: 其它為小單
專業版中的「主力」,指的是其中的「大單」
例2:
決策家在統計時,會對分時成交的單子大小進行排序,按照一定比例,從大到小依次劃分為機構,大戶,中戶,散戶。
順便說一下,前面一條回答 是錯誤的。
❹ 中國的股市裡,國家控制,和機構控盤分別是什麼意思
機構控盤是非法。沒有一個機構聲稱自己控盤。
國家控制只能是宏觀調控,也不能操控
❺ 機構可以控制股票的價格
股票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
意思就是說,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
舉個例子:
現在市場上有10萬斤蘋果,這10萬斤蘋果分布在不同的人的手中,
大家都來到這個市場交易,
(假設蘋果永遠不會爛掉發霉變質,永遠新鮮可賣,因為比喻某支股票)
機構拿著100萬進來了,他看好蘋果,就大量買進,這時候,價格肯定會上漲,
甚至會使得有人買不到蘋果,
因為當蘋果在不斷上漲的時候,有人就捨不得賣,想留著賣個更好的價錢,
賣蘋果的少了,機構還在買,買光了所有的蘋果。
誰想買,就得出更高的價錢,否則沒有人願意賣給你。價格繼續漲。
如果機構開始賣出蘋果了,價格也就不會在漲了,反而越來越便宜了,
你3元賣,他2.8賣,越賣越便宜,賣的人多,買的人少,就會互相殺價賣。
股票同理。
只是股票,是通過電腦交易,你看不到對方是誰,
也就是說,你買股票的時候,你不知道是誰賣給你的
你賣股票的時候,你不知道是誰買走了你所賣的股票。
但它絕對是市場行為,有人買,有人賣,價格和數量相同,才能成交。
比如蘋果漲到5元了,機構想賣,但5元只有1個人好久沒吃蘋果了,那天他就是想吃,但他買1斤。那機構也只能賣出1斤5元的蘋果。
接下來,別人只願意4.5元買2斤,如果機構不願意賣那麼便宜,叫價4.8,那也不能成交。
就是這個理。
這就是常說的看價格還要看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