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建橋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是不是本科學歷
上海建橋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是本科學歷,畢業後的畢業證書是本科證書。物聯網工程是專屬於信息技術學院的屬,是本科專業。
2005年9月24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同意建立上海建橋學院,同時撤銷上海建橋職業技術學院建制。上海建橋學院升格為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校。
上海建橋學院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所、國際商務研究中心、新聞傳播研究所、智能化應用研究所、新時代雷鋒精神研究中心等校級科研機構。
並且上海建橋學院還在全國各地捐建希望小學,資助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3的貧困生,是一所十分富有愛心與責任感的學校。
『貳』 安碩文教用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銷售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安碩文教用品(上海源)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銷售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9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批發總公司業務范圍內的文教用品等。
法定代表人:黃小海
成立時間:2014-09-15
工商注冊號:500000501563465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未上市)分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渝中區新華路26號(朝天門長德新美商場)負一樓A28號
『叄』 馬可鉛筆的品牌簡介
馬可鉛筆 在全球行銷已超過20年的時間,以品質和安全行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全球消費者的信賴。
在中國市場,馬可鉛筆從2006年起連續8年獲得「上海名牌」的光榮稱號。馬可鉛筆在專業美術領域和辦公書寫領域都以高品質獲得用戶廣泛的認可,這也使馬可鉛筆品牌含金量更高。這一結果得益於品牌創立之初,馬可品牌領頭人就確定了「品質-安全-環保」的品牌核心理念,並在長達20年的企業經營中加以融會貫通。
馬可品牌鉛筆產品多樣化,能夠滿足各種年齡段、各種行業書寫、繪畫需求:包括專為兒童與學生設計的繪畫書寫類產品,針對各行業辦公領域的推出的專業書寫和專業標記類產品,適應專業美術繪畫需求的高端藝術系列產品。目前馬可鉛筆涵蓋3個大類,32個分類,近200款類型,致力於生產出卓越品質的產品迎合多層次、多元化市場需求,每一件產品都傳承了馬可鉛筆追求高品質,高安全標準的精神。
安碩文教用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碩股份,是全球頂尖的木質鉛筆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木質鉛筆生產企業。從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時間中,安碩股份實現了快速成長和突破,成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鉛筆製造翹楚。根據中國輕工業部發布的2012年度統計數據,安碩股份在中國制筆行業整體排名位列第七,在木質鉛筆類別中,排名第一。
安碩股份的核心優勢是其強大的技術力量。安碩股份自主設計的制筆設備、自主研發的四大類核心配方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安碩股份完全有實力生產出符合歐盟、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安全標準的高品質鉛筆。
在中國,截至到2013年,安碩股份共獲得國家級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外觀專利32項。鑒於安碩股份在鉛筆生產的領先技術,安碩股份成為了中國國家級鉛筆標准制定的參與企業。
每1天生產的鉛筆,首尾相連的長度相當於從上海到北京的距離。
每10天生產的鉛筆,首尾相連的長度相當於從中國到美國的距離。
每40天生產的鉛筆,首尾相連的長度相當於繞地球一圈的距離。
『肆』 晨光文具店鋼筆6元一支,張老師買了3支這樣的鋼筆,付了20元,應找回多少錢
20-6*3=20-18=2
應找回2元。
『伍』 八十年代的中國著名演員們今安在——————
陶慧敏
水中月,鏡中花,千古絕斷夢紅樓。紅樓夢中,林黛玉是最讓人憐惜喜愛的女子,她超凡脫俗若仙子飄渺,纖弱憂郁似弱柳撫風,嫻靜標致如姣花照水,高潔典雅比空谷幽蘭。陶慧敏,在八十年代的女星中並不耀眼,但她在八十年代的電影中扮演了這個我喜愛的角色,所以也為她做一篇
陶慧敏簡介
陶慧敏,浙江人。自幼喜歡唱歌跳舞,17歲進入小百花越劇團。越劇《五女拜壽》搬上銀幕是她從舞台走向更絢麗的銀幕生涯的好機遇。在長影拍《五女拜壽》時,她同時又拍攝了《美麗的囚徒》,這兩部片子是她走向銀幕的開始。在她的演藝生涯中,電影《紅樓夢一部》、《紅樓夢二部》、《紅樓夢三部》、《紅樓夢四部》、《紅樓夢五部》、《紅樓夢六部》使她獲益終生,這部片子使她完成了從地方戲的小演員向挑大樑的影視演員的飛躍。她塑造的那個孤高傲世卻又不失純真的林黛玉形象得到了「紅學」藝術界的較高評價。幾年之後,她的一部電視連續劇《楊乃武與小白菜》引起的轟動,她飾演的「小白菜」得到觀眾的青睞,成為觀眾的「寵兒」。此後,片約不斷,她先後在影片《離婚喜劇》、《出嫁女》、廣州故事》以及電視劇《中國商人》、《北方往事》等中飾演角色。在《廣州故事》中她飾演廣東風味十足的「小靈妹」,「小靈妹」曾經是粵劇團名伶,與陶慧敏自己的經歷有共通之處。
金茂祥 (2005) .... 高寶妹
追日 (2004)
廢都艷事 (2004)
針鋒相對 (2004)
DA師 (2003) .... 韓雪
少年雷鋒 (1996)
廣州故事 (1995)
出嫁女 (1990)
紅樓夢-第6部 (1989) .... 林黛玉
紅樓夢-第3部 (1989) .... 林黛玉
紅樓夢-第4部 (1989) .... 林黛玉
紅樓夢-第5部 (1989) .... 林黛玉
紅樓夢-第2部 (1988) .... 林黛玉
紅樓夢-第1部 (1988) .... 林黛玉
美麗的囚徒 (1986) .... 殷紅
五女拜壽 (1984) .... 楊五鳳
洪學敏
洪學敏,一個甜美活潑的女演員,在八十年代常常以爽朗可愛的女孩形像出現在銀幕。因為她演配角比演主角更討人喜歡,被人譽為「金配角」。
對於洪學敏,我印象不深,她在1986年就淡出影壇。在改革開放之初,她隻身一人赴香港創業。她說:「如果自己一生都用來拍電影的話,那我的人生就太不豐富了。我想出去看看世界,追求一些之前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洪學敏並沒有像有些女星那樣依靠丈夫的力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事實上,她到現在還是隻身一人在打拚,尚沒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她說:「我總覺得感情的東西是要看緣分的,我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太合適的人。這么多年了,也漸漸地習慣了。不過,我當然不會放棄家庭,我還在等待緣分……」她又說:「我一直有一個原則,就是從來不說息影。如果有好的機會,我一定會出現在大家面前,再圓自己的一個心願。」
洪學敏簡介
洪學敏1958年11月4日出生,江蘇南京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1972年畢業於江蘇南京藝術學院舞蹈系,1973年考入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年,只有16歲的洪學敏走上銀幕,在《海霞》中扮演了一個嬌氣怕曬的女民兵;同年又參加了《南海風雲》的拍攝,之後陸續參加了《獵字99號》、《海之戀》、《愛情啊你姓什麼》、《天雲山傳奇》、《喜盈門》等影片的拍攝;之後又主演了《白鴿》和《甜女》,反響一般;1986年,洪學敏在拍攝了《田野又是青紗帳》和《敦煌》兩部影片後逐漸淡出影壇,赴香港學習經商。她從化妝品做起,目前已經是擁有三家香港公司的女老闆,但至今仍然獨身。
主要作品:
1. 世紀之夢 (1998)
2. 女教官的報告 (1988) .... 二姑娘
3. 田野又是青紗帳 (1986) .... 小英子
4. 黃河之濱 (1984) .... 香妮 魏農
5. 甜女 (1983) .... 甜女
6. 等 (1983) .... 女大學生
7. 白鴿 (1982) .... 白鴿
8. 風雨下鍾山 (1982)
9. 檢察官 (1981) .... 唐敏
10. 喜盈門 (1981) .... 陳仁芳
11. 愛情啊,你姓什麼? (1980) .... 葉紅英
12. 天雲山傳奇 (1980) .... 周瑜貞
13. 海之戀 (1980) .... 臘月
14. 獵字「99」 (1978) .... 技術員
15. 南海風雲 (1976) .... 阿妹
16. 海霞 (1975) .... 玉秀
張閩
在美女如雲的電影明星里,張閩實在不漂亮,也不起眼。但她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兩只略微有些分開的眼睛總閃爍著純真善良質朴的光芒。她的《城南舊事》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張閩簡介
張閩,原藉天津,1956年4月16日生於上海。父親史原和母親羅靜宜都是四、五十年代有名的演員。1973年上海東方中學畢業後在上海盧灣區百貨公司工作,在淮海路一個小店裡站櫃台。由於父母都是演員,從小就去電影廠玩,在著名配音演員邱岳峰的幫助下學習朗誦藝術,後來主演了話劇《屋外有熱流》受到注意,被推薦參加拍攝上影廠攝制的影片《巴山夜雨》飾演一個農村姑娘獲得好評,1982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為演員,先後在《愛情啊,你姓什麼?》、《郵緣》、《城南舊事》、《青春萬歲》、《流亡大學》等影片中扮演角色,並曾參加拍攝電視連續劇《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她參加演出的電視劇《大樹底下》獲《大眾電視》金鷹獎,《這里也是一片熱土》獲中國電視飛天獎。1990年初赴美讀書,後入奧地利籍,現居住在香港,據說嫁了一個外國人。
Shanghai 1937 (2000)
金色的指甲 (1989) .... 沈修文
致命的深淵 (1989) .... 張亞辛
女人的故事 (1987) .... 小鳳
午夜兩點 (1987) .... 方亞萍
女局長的男朋友 (1986) .... 丁慧娟
流亡大學 (1985) .... 齊秀芝
郵緣 (1984) .... 丁慧娟
金色的晚秋 (1983) .... 蘇玫
青春萬歲 (1983) .... 鄭波
城南舊事 (1982) ....秀 貞
筆中情 (1982) .... 春蘭
播種幸福的人 (1981) .... 小辮子
子夜 (1981) .... 朱桂英
革命軍中馬前卒....(1981)
愛情啊,你姓什麼? (1980) .... 蘭虹
巴山夜雨....(1980)
吳海燕
吳海燕簡介
吳海燕,中國著名演員,1954年生於上海。
吳海燕自六歲起進入福建省戲曲學校京劇班學習,她工青衣,花旦,尤以刀馬旦見長。她的京劇表演動作優美,唱腔圓潤,京劇表演的訓練為她日後在銀幕上的表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4 年,吳海燕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海霞》在群眾中引起一定反響。「文革」後,吳海燕在影片《綠海天涯》中飾演一名為祖國科研事業犧牲在莽莽叢林中的女青年魯琨。1978年吳海燕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予演出了《等到滿山紅葉時》,扮演一個農村長大的姑娘楊芙。表演中她注重真切細膩,層次分明地展現復雜豐富的感情變化,其中尤以「哥哥」去世一場戲為佳。之後,在影片《白蓮花》中扮演女匪首白蓮花,將人物外表豪放堅強,內心細膩敏感的特徵演繹得曲盡入微。1981年,吳海燕在《檢查官》> 中扮演一個戲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殘的舞蹈演員。在表演出她充分體驗角色不幸致殘的深切痛苦和對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戀,通過表情准確揭示人物心情。
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銀屏上,不斷參予電視劇的拍攝,如《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伴飛》、《你好,太平洋》等
你好!太平洋 (1990) .... 馮潔儀
笑出來的眼淚 (1988) .... 白莉 白玲
阿滿的喜劇 (1988) .... 白莉
同齡女友 (1987) .... 錢葉芸
加州來客 (1986)
特區姑娘 (1985) .... 陳穎
水鎮情絲 (1983) .... 徐妹子
還鄉 (1983) .... 肖榛
檢察官 (1981) .... 牟曉莉
賣大餅的姑 (1981)
白蓮花 (1980) .... 白蓮花
等到滿山紅葉時 (1980) .... 楊英
陳沖
曾記得當年陳沖憑《小花》走紅,清新甜美的樣子,如朝露明澈,如山花爛漫,一時紅遍大江南北。可陳沖卻在最紅的時候毅然退出影壇,出國求學。八十年代的當紅明星紛紛出國,可見當時出國有多熱。
還記得當年清純的陳沖嗎?
陳沖來到美國,從明星跌落到普通人的生活。她經歷了許多留學生相似的艱難困境,終於打入了好萊塢,並且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經過歲月的滄桑,如今的她淡定從容,同時享受事業和家庭的樂趣。
陳沖簡介
電影人。1961年生於上海。14歲第一次出演電影。
1977年,被上海電影製片廠接收為表演訓練班學生。同年《青春》,一夜成名。
1978年考取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
1980年,憑《小花》中的表演問鼎當時中國影壇最高獎———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1981年赴美留學。先後在紐約和加州州立大學學習戲劇和電影製作。在學校讀了3年之後,接第一部戲。然後斷斷續續讀了近10年,選擇諸多其他類別的科目,直至畢業拿到學位。
1986年以出演《大班》打入好萊塢。接著在《末代皇帝》中出演女主角婉容。《末代皇帝》1987年斬獲9項奧斯卡大獎,陳沖和尊龍一起開了華人登上奧斯卡頒獎台的先河。陳沖僅以2票之差,未能榮最佳女主角。
1993年出演奧利弗·斯通《天與地》。
1994年憑《紅玫瑰與白玫瑰》獲第3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5年與史泰龍合作《特警判官》
1998年執導《天浴》
2000年執導了首部好萊塢片《紐約的秋天》。
2002年劇本《戰地遺孤》
2003年《茉莉花開》
2004年《向日葵》
2005年,即將執導自編劇本《驚世之作》
張瑜
當年的張瑜,神清骨秀,眉目如畫,清水芙蓉,天然雕琢。記得當年看張瑜的小街,喜歡極了,那一首歌,媽媽留給我一首歌,悠揚動聽,反反復復地聽,反反復復地唱。還有廬山戀,好象是第一部愛情片吧,只覺得美,人美,景美,愛情美,朦朦朧朧地對愛情有了個模糊的嚮往。然後是知音,小鳳仙和蔡鍔的將軍的一段情曾在心裡回腸盪氣,神往不已,那一首歌也非常喜歡,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 一聲聲如泣如訴如悲啼/ 嘆的是/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現在還記得那如泣如訴的旋律。
張瑜也走了和陳沖一樣的路,這位當年的金雞百花雙後影星如日當天,在最紅的時候出國留學。在美國沉寂了許多年,經歷了種種磨難,以至離婚。十多年過去了,當中國這顆東方明珠重放異彩的時候,張瑜也重新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雖然她不再年輕,演技卻日臻成熟,今年她以《任長霞》一片中的優異表演,又一次獲得百花獎提名。
張瑜簡介
張瑜,中國著名電影女演員。祖籍山東肥城,1957年生於上海。
1973年,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先後參演了《春苗》、《第二個春天》《青春》《啊!搖籃》等影片。
1980 年張瑜先是參加了影片《廬山戀》的拍攝,在此片中她飾演了自小生長在海外的華僑少女周筠。之後,她在影片《巴山夜雨》中飾演女主角劉文英。因為這兩個完全不同類型角色的出色飾演,張瑜於1981年獲得了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和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第一位雙料影後。同年,她也獲得了文化部政府獎、文匯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一年連獲四冠的女演員。
1981 年,她主演了影片《知音》和《小街》。《知音》中的小鳳仙對張瑜而言是個較大的突破,成功的扮演了一個雖淪落風塵,但卻胸懷天下的風塵俠女;《小街》是她和郭凱敏繼《廬山戀》之後的又一次合作,張瑜飾演的是一位飽受文革摧殘的青春少女,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之後,她又出演了《小金魚》、《清水灣,淡水灣》、《雷雨》、《明姑娘》等一系列影片。
1985年她留學美國加州州立北嶺大學,學習電影電視製作,後攻讀碩士學位。
1991年,張瑜來到台灣拍戲三年,除了《李師師》外,還拍了《黃土地外的天空》、《紙婚》、《紅花記》、《斬王爺》等片。
1993年,張瑜重返大陸影壇。她回大陸後拍的第一部影片是根據葉淺予漫畫改編的喜劇《王先生之慾火焚身》,張瑜在影片中飾演舞女伊雯;
1995 張瑜製作並主演了影片《太陽有耳》,這是張瑜第一次獨立擔當製片人。她在影片中,飾演二十年代華北農村的傳奇女性油油。《太陽有耳》大獲成功,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銀熊獎和最佳影評人獎。接著,張瑜還製作並主演了太陽系列的第二部《太陽火》。除電影之外,張瑜在以後的時間還製作並主演了一系列的電視劇,從《煙雨紅塵》開始,接下去的《陸小鳳》《奇緣背後》《風雲世家》《未列入名冊》《重金防線》《中年如歌》等等。
2005 年是張瑜影視事業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她慷慨解囊,投資700萬,促成電影《魯迅》的拍攝,完成了中國幾代影人的夙願, 並且自己也在影片中飾演魯迅夫人許廣平。《魯迅》拍攝剛剛接近尾聲,張瑜火速奔往電影《任常霞》劇組。她出演了,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名列榜首的人民警察任常霞。影片的票房創下了國產影片的新高峰,也成了多個獎項的入圍影片。2005年,正直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在這個特別的年份里。張瑜作為中國承上啟下的一代影人,為中國電影貢獻出了大型文獻紀錄片《中國電影在上海》。這部紀錄片中,她既擔當製片人又擔當主持人,采訪了100多位電影人,跨越了老中青三代。為百年中國影人的足跡,留下了一個歷史的見證。
2006年,張瑜參演影片《大道如天》,在其中飾演女主角江如蘭,並且擔當影片的製作人之一。
大道如天 (2006) .... 江如蘭
任長霞 (2005) .... 任長霞
魯迅 (2005)
未列入名冊 (2005)
重金防線 (2004)
太陽火 (1996)
太陽有耳 (1995)
王先生之慾火焚身 (1993) .... 伊雯
李師師 (1990) .... 李師師
明姑娘 (1984) .... 葉明明
雷雨 (1984) .... 四鳳
清水灣,淡水灣 (1984) .... 顧婷婷
小金魚 (1982) .... 謝小英
小街 (1981) .... 俞
知音 (1981) .... 小鳳仙
巴山夜雨 (1980) .... 劉文英
廬山戀 (1980) .... 周筠
啊!搖籃 (1979) .... 梁燕
傲蕾一蘭 (1979) .... 赫哲姑娘
連心壩 (1977) .... 秀梅
青春 (1977) .... 金阿燕
春苗 (1975) .... 蓮蓮
第二個春天 (1975) .... 劉之華
一分之爭 (1973)
方舒
對於方舒的印象,主要也是漂亮。她的《毋忘我》還是有點記憶,好像是愛上了一個父輩的男子。她的《日出》,就記得她那別樣的風情了,可能是第一次看見一個那麼風情萬種的女子,只覺得妖冶嫵媚,不可方物。我一向以為纖弱飄逸如林芳兵的詩意,或者明艷妖媚如方舒的陳白露,都是女人味的極致。記得有一段時間常常買大眾電影,下面這張方舒的照片看了許多遍,看當年少有的那般細細彎彎的眉毛,時至今日,滿街都是這般細細彎彎的眉毛了。其實方舒在其它影片里扮演的大都是端莊知性的女性,可是她的《日出》給我的印象最深。
方舒也可謂是性情中人,1994年,方舒為了愛情與導演陳國星離異。同年10月10日,她與比自己小10歲的歌星屠洪剛結婚,成為中國演藝界最有名的一對姐弟戀,可惜好景不長,兩人又於2002年6月5日協議離婚,去年還傳出方舒和屠洪剛打撫養費官司的消息。
方舒簡介
方舒,原藉遼寧黑山,1957年9月8日生於天津。1964年她6歲時在影片《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地扮演了小蘿卜頭的形象,成為全國矚目的童星。 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1979年主演了中央電視台文革後第一部電視劇《有這樣一個青年》,該片獲文化部優秀電視劇獎。同年演出《瞧這一家子》。 1982年畢業後到北影廠任演員。她在1983年演出的話劇《真情假意》中扮演姐妹倆,獲北影優秀青年演員進步獎;方舒的表演清純真摯、深刻、細膩。由於在《年輕的朋友》、《勿忘我》、《赤橙黃綠青藍紫》、《花園街5號》、《悠悠故人情》、《清水灣,淡水灣》等影片中的出色表演,1984年榮獲《中國青年報》評選的最受青年喜愛的十大影星稱號;1984年再次榮獲北影優秀青年演員進步獎;1985年,因在影片《日出》中飾陳白露一角,獲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上影廠小百花最佳女主角獎、金雞獎最佳女演員提名。由於她的出色表現,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專為她拍了《從童星到影星》一片。近年開始商業活動,並參加電視片的拍攝,並擔任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曾和妹妹方卉一起主持過《正大綜藝》節目。主要作品:
時傳祥 (2003)
玉觀音 (2003)
生旦凈末 (2001)
三個女人一個夢 (1992)
警門虎子 (1990) .... 灰鴿子
山魂霹靂 (1989)
兩宮皇太後 (1987) .... 慈禧太後
日出 (1985) .... 陳白露
花園街五號 (1984) .... 呂莎
清水灣,淡水灣 (1984) .... 郭曼君
悠悠故人情 (1984) .... 谷天
赤橙黃綠青藍紫 (1982) .... 解凈
勿忘我 (1982) .... 雯雯
年輕的朋友 (1981) .... 真真
瞧這一家子 (1979) .... 小紅
風雨里程 (1978) .... 邊金綉
烈火中永生 (1965) .... 小蘿卜頭
林芳兵
林芳兵從來沒有大紅大紫,只是當初見到她驚艷的感覺一直難以忘懷。她的電影我印象不深,對《我們的田野》模模糊糊還有幾分記憶,應該就是下面那張她和周里京的劇照。可是她眸含秋水、顧盼生輝的風韻,柔美如玉、飄逸如詩的氣質,在當時的影壇一枝秀出,美麗得令人難忘。可惜這么漂亮的人沒留下一本寫真,照片也不多。
林芳兵簡介
中國影視女演員。原籍浙江寧波,生於江蘇揚州。
1973年入南京藝術學院中專部學習戲劇。畢業後在江蘇省揚劇團和江蘇省話劇團任演員。
1982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
1986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曾在《一個女演員的夢》、《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中飾演角色。她因在電視劇《唐明皇》中扮演楊貴妃獲1991年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電影:《幽谷戀歌》(飾達麗)
《玉碎宮傾》(飾塔娜公主)
《我們的田野》(飾凝玉)
《一個女演員的夢》(飾葉惠)
《夜行貨車》(飾劉小玲)
《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飾唐恬恬)
《殘酷的慾望》(飾丁尼)
《死期臨近》(飾女主角)
電視劇:《白菜園與花神廟的故事》(飾花神)
《裂變》(飾售票員)
《酒魂》(飾藍彩紅)
50集《唐明皇》(飾楊貴妃)
《燕子李三》(飾大師姐李雲馨)
《做我太太一百天》(飾高美人)
《家裡家外》(飾夏怡)
《一代俠女》(飾紅花鬼母)
《歲月流金》(飾丹娜)
《情定少林寺》
《我心似白雲》(飾亞寧)
《日出日落》
《俠女闖天關》(飾演男人婆)
《白發魔女》(飾演魔女)
《不共戴天》(飾關玉玲)
論文:《總體把握與具體不定向流動》(《電影 藝術》)
電影劇本:《明年的色彩》(《中外電影》)1981年,在長影拍《幽谷戀歌》時,林芳兵邂逅了正在師從長影樂團首席指揮尹升山的沈陽音樂學院指揮作曲系奉天才子李凌,87年1月9日結為終身伴侶。
姜黎黎
在同齡的女演員中,姜黎黎可謂駐顏有術。即便在今天,她依然擁有眾多的粉絲,被譽為"大陸的趙雅芝",敘述一個不老的神話。她的電影成就不算太驕人,得過一個百花獎最佳配角,我對她過去的印象主要也是她甜美的梨渦和姣美的容顏。令人贊嘆的是她美麗依昔,美麗一生,而且比起過去更具風韻。當年她以美麗嬌艷的紅牡丹走進觀眾的視野,如今她依舊一如紅牡丹燦爛美麗。
姜黎黎簡介
姜黎黎生於1954年12月1日,年輕時分配到沈陽和平醫院當護士,她從少年時代起就熱愛歌舞藝術,在醫院時仍堅持參與地區文藝宣傳,那年恰好長春電影製片廠面向社會招聘演員,由於姜黎黎容貌姣好,又能表演,順利考上了長影廠做演員,拍攝的首部影片是1976年的《雁鳴湖畔》。1979年,姜黎黎拍攝完成一部電影《神聖的使命》之後,遇到了《紅牡丹》的導演張圓。原來長影廠的《紅牡丹》劇組,找了半年一直沒有找到女主角。突然得到這么重要的角色,姜黎黎非常高興。《紅牡丹》之後,她接拍影片《赤橙黃綠青藍紫》,出色地扮演女司機葉芳,並由此獲得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整個八十年代,姜黎黎拍了十多部電影,當上了長影廠的當紅花旦。1986年為了充實表演理論與技巧,她到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去「充電」。一年後,外面的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地處東北的長影,拍戲漸少,她的「頭牌花旦」位置已被年輕演員所取代。姜黎黎迅速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拿起導筒執導我國第一部反映當代採掘黃金的地質隊員生活的電視片《採金人》。同時她拓展戲路從純情少女的角色類型轉化為潑辣、野性的女性,在《一代槍王》中飾演了性情多變的一代名妓賽金花。
以後,黎黎因懷孕生孩子,走上了一條傳統女性相夫教子的道路。1993年姜黎黎舉家赴美到洛杉磯發展,並在一家網路電視台當主持人。姜黎黎的丈夫汪寶生也是長影演員,當年拍過《艷陽天》、《車輪滾滾》、《長空雛鷹》、《自豪吧,母親》等影片,他到美國後與友人合作搞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
2000年,姜黎黎舉家回遷祖國。她又回到了影視圈,隨後接演了電視劇版《卧虎藏龍》,她扮演玉姣龍的母親玉夫人,《還珠格格3》中飾演皇後,姜黎黎還曾在《少帥春秋》中飾演宋美齡,《無敵縣令》扮演凝香的母親忘姑(柔妃),《奇跡》扮演薔薇,《風流少年唐伯虎》扮演紅玉。
如此多嬌 (2005) .... 戚菲
新七俠五義 (2003)
挺立潮頭 (1997)
曼荼羅 (1991)
女歌星的故事 (1991) .... 韓雪
九千六百萬雙眼睛 (1990) .... 沙菲菲
一代槍王 (1989) .... 賽金花
熊貓的故事 (1988)
街上流行紅裙子 (1984) .... 葛佳
十三號地區 (1984) .... 邵蔚平
赤橙黃綠青藍紫 (1982) .... 葉芳
誘捕之後 (1982) .... 葉玉芝
姑娘的心願 (1981) .... 衛之華
殘雪 (1980) .... 尤麗
紅牡丹 (1980) .... 紅牡丹
神聖的使命 (1979) .... 楊瓊
燈 (1978) .... 黃小娣
暗礁 (1977) .... 常明
龔雪
當年的龔雪有著一種獨特的清純恬淡溫柔的氣質,如中靜靜綻放的幽蘭,散發著自己清柔淡雅的芬芳。龔雪在八十年代也是一位深受歡迎的女演員,可惜在當紅之時,也選擇了急流勇退的道路,出國作了陪讀夫人,在美國默默沉寂了二十年,最近剛剛回國。
龔雪簡介
1953 年出生於上海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美術工作者,母親是攝影師。她耳濡目染,自小就對藝術產生了興趣,小學三年級就參加了少年宮的演出。1970年中學畢業後到江西農村插隊落戶,1973 年穿上軍裝當了一名文藝兵,1974年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任演員。1979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
龔雪第一次觸電是在1973年底,隨部隊參加《車輪滾滾》的協拍演出,當時她只是一個群眾演員,三個月的拍攝,她對電影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1979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祭紅》,龔雪在影片中飾演程瑩童母女兩個角色,從此,她便開始了銀幕生活。
在隨後的幾年裡龔雪連續參演了《好事多磨》(1981)、《七月流火》(1981)、《楚天風雲》(1981)、《石榴花》(1982)、《子夜》(1982)、《快樂的單身漢》(1983)、《張衡》(1983)、《大橋下面》(1983)、《華佗與曹操》(1983)、《多彩的晨光》(1984)等多部影片,飾演主要角色。
她在影片《快樂的單身漢》、《大橋下面》和電視劇《秋海棠》中演主角,塑造了一系列美好形象。《大橋下面》中的表演,深沉含蓄,顯示了她對角色的駕馭能力,使她獲得了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七屆第七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1986年,龔雪赴美國結婚,相夫教子,其間只在1993年回國參加了影片《股市婚戀》的拍攝。
股市婚戀 (1993) .... 陳純
多彩的晨光 (1984) .... 雁玲
張衡 (1983) .... 蘭竹
大橋下面 (1983) .... 秦楠
華陀與曹操 (1983) .... 雲卿
快樂的單身漢 (1983) .... 丁玉潔
浪花細沙 (1983) .... 陳靜
石榴花 (1982) .... 石榴花
楚天風雲 (1981) .... 唐楚梅
七月流火 (1981) .... 倪岫雲
子夜 (1981) .... 馮雲卿
好事多磨 (1980) .... 劉方方
祭紅 (1979)
劉曉慶
八十年代女星,劉曉慶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二十多年來,她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一直是媒體注意的焦點。盡管她備受爭議,她的成就還是有目共睹。她的"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名女人難上加難",已經成了一句名言。她的才華、她的張揚、她的韌性,也算是八十年代女星里的一道獨特風景了。她的電影里,我比較喜歡《小花》、《芙蓉鎮》和《春桃》。
劉曉慶簡介
中國影視女演員。1951年生於四川涪陵,1970年四川音樂學院附小畢業後去宜漢縣農場勞動。1971年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達縣軍分區宣傳科當兵, 1974年任成都軍區話劇團演員。1975年在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影片《南海長城》中飾演角色。後在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同志,感謝你》等影片。 1980年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曾主演《小花》、《垂簾聽政》、《李連英》等影片。在《瞧這一家子》中飾演張嵐,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1981 年在影片《原野》中扮演金子,1988年獲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1986年在影片《芙蓉鎮》中扮演胡玉音,1987年獲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其表演戲路寬廣,善於捕捉形象,運用生活細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著有《我的路》、《我這八年》等。
徽娘宛心 (2006)
春花開 (2005)
京城四少 (2005) .... 九姨娘
寶蓮燈 (2005) .... 王母娘娘
阿有正傳 (2005) .... 珍格格
永樂英雄 (2004) .... 錦娘
江山美人 (2004)
武則天 (2004)
我的兄弟姐妹-TV (2004)
281封信 (2004)
風華絕代 (1997) .... 匡春泥
李連英 (1990) .... 慈禧
大太監李蓮英 (1990)
西太後 (1989)
紅樓夢-第6部 (1989) .... 王熙鳳
紅樓夢-第3部 (1989) .... 王熙鳳
紅樓夢-第4部 (1989) .... 王熙鳳
紅樓夢-第5部 (1989) .... 王熙鳳
西大後 (1988)
三寶鬧深圳 (1988) .... 經理
春桃 (1988
『陸』 以晨光為題正能量作文
第1篇:那抹晨光
清晨,百無聊賴地坐在家裡寫作業。因為面對著成堆的作業,我不得不放棄睡覺。
頭在書海里越埋越低,眼鏡鏡片越來越厚,手指上的繭子越來越多。背負的夢想與責任也越來越重,抬頭瞥一下天空,幾片厚厚的白雲漂浮著。
等到畢業了,我一定要把我做過的所有的卷子,資料,報紙全部當廢紙賣了,然後用那錢去吃冰淇淋。我恨恨地想。
是不是真的啊?為什麼我記得我才進中學,怎麼會就要畢業了呢?為什麼我記得才上初三,怎麼會就要中考呢?我把頭埋的很低,不願去想。
調研考成績出來了,547分,比最高少了三十分。30分,誰知道中間會有多少人。這使我有一種強烈的挫敗感,這不使我離自己的夢想又遠了一點嗎?
我想去義大利,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不記得了,只是想去。那裡應該有大片大片的海,瓦藍瓦藍的天空,溫暖明媚的陽光吧。
如果我漫步在佛羅倫薩的街頭,享受那裡特有的地中海的溫和氣候,說不定還可以在自己的大房子里休息,然後在海邊看星星。可是,這一切,越來越不清晰。
突然,我發現被什麼刺痛了眼睛,可能是太久沒看過強光吧。抬頭,發現一輪紅日從雲層中沖了出來,光芒四射。
陽光照的露珠發亮,我摸了摸窗檯上的植物,又抬頭凝視太陽,我發現太陽真的好可愛。
每一個人都有追尋自己夢想的權利,這種權利沒有人可以剝奪,所以,我不應該放棄希望,不能剝奪自己的追夢權利。我應該想誇父追日一樣拼進全力,努力沖想太陽。
低頭,看見一堆小山似的作業。我頷首微笑,然後,把頭埋進書里,很深很深。
--600字
第2篇:月光下的草葯鋪(3)--梔晨的意外
茹霏遵守約定,沒有面試公主,她一個人在學校的走廊上走來走去。
「茹霏!」婉茉大聲叫著,然後走過來,沮喪的說,「知道嗎?那個宋梔晨成功當上公主了,你不生氣么?我想讓你當公主!還有,我當上了皇後,要不,你去面試一下宮女甲?就是那個抱床單的。」「不了,瓊曲說她想演。」茹霏推辭。「瓊曲是誰?」婉茉問道,「瓊曲是梔晨的師妹之一,也六年級,在4班,沒事你可以找她玩。」茹霏小聲的說。婉茉聽了,不由分說的拉著茹霏往龔老師那跑,她一定要茹霏演個角色。
「梔晨,好些了嗎?還能跳么?」一到面試教室,她倆就聽到龔老師的聲音。「怎麼了?」婉茉問。龔老師失望的說:「你不知道,剛才我叫梔晨練一下角色舞,沒想到她把腳崴了,還要送她去保健室,看來,這舞她是跳不了了,可惜了,那麼好的京劇底子。茹霏,我記得你對音樂的感知還不錯,你的舞步應該沒問題,能跟上,不如,你來演公主?」『可是,老師……」婉茉馬上說:「好,我幫她答應下來了。茹霏,還不快練練?」
就這樣,茹霏順理成章地當上了公主,但她不明白梔晨為什麼出意外,她一直很熟練的。
「你就是舒茹霏?」茹霏回過頭來,看見的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她應該是中學生。女孩笑著說:「看來你就是,沒錯了。今天那個宋梔晨摔傷了,你高興嗎?借一步說話。」女孩拉著茹霏的手,一直走到空無一人的教室,才停下來。她驕傲地說:「我是從重點中學請來的中學生助演,負責彈鋼琴伴奏。宋梔晨摔傷是我一手造成的。」「為什麼?」「不為什麼,我故意在她跳舞時加快音樂節奏,她一慌,就崴了。你別謝我,我只是為了我弟弟。」
女孩笑著走了,茹霏一下子癱在地上,她久久地說著:「為什麼,為什麼……」
六年級:冰契夜禍
--700字
第3篇:晨光
生命的真正意義是創造未來,而不是為首往事。因而,我相信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都熱愛每一個早晨。
從小到大,我都喜歡早晨,但我更喜歡晨光——大清早起床拉開窗簾,推開窗戶,一道金黃色的陽光探進來,明亮而溫柔,多麼舒服啊!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喜歡沿著海邊走,清晨的海總是安詳又恬靜,晨光從海的那一邊映射出來,把大海照得磷光點點、金碧輝煌。透過晨光,我看見海鷗在自由飛翔,海上白帆點點……
晨光使我想起了打漁的人們,他們應該才是每天最准時迎接晨光的人吧?每天,天空剛剛露出一點魚肚白的時候,打漁的人們早已駕著漁船,如一個所向披靡的大將軍駛出了好遠。在晨光里,他們撒下了漁網,晨光唱和著勞動者的樂章,分享著勞動之後的喜悅。晨光,給予了勞動者信心的方向。
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晨光穿過薄霧,透過樹梢,小鳥呼喚著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彷彿都是我的知己,一切都充滿生命。
晨光能讓每一個人領略到生機與活力。晨光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般慈祥,晨光也像一位裊娜的少女一樣溫柔、美麗。「為什們那麼多人都喜歡晨光呢?那是因為晨光的魅力吧!」我想。
廣東汕頭金平區長夏小學匯萃校區六年級:鄭琬琳
--550字
第4篇:[小說]晨光依存
一。楔子
夏晨第一次見到尚依存的時候,是初三的畢業典禮上。
她作為學生代表上台發言。白皙的皮膚映襯著淡淡的橘黃色燈光,嘴巴一張一合,看不出緊張,舉止大方得體。
發言完畢,掌聲轟鳴。其中卻不包括夏晨的掌聲。她一直冷冷旁觀。精緻的臉龐面無表情。彷彿一個精緻的木偶,斷了拉扯她的線,所以不會動不會鬧。
本來是夏晨上台發言的吧,校長的女兒有什麼了不起,她才是全省總分第一呢!再有,她爸爸可以把整個學校買下來送給她當玩具,有什麼了不起啊什麼了不起!
夏晨心裡傲嬌的想。
尚依存是知道夏晨的,在夏晨還沒來這所學校時,她才是全年級第一,她才是校花,她才是最受矚目的人,可自從夏晨來後,好像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就這樣,在少女彼此的心裡,把對方當做了最仇恨的對手。
高中的時候,她和她在同一所學校。所以整個校園都知道,有一個人叫夏晨的是理科班的第一,有一個叫尚依存的是文科班的第一。
兩個都是那麼精緻的女生,卻從來都不曾正面相遇過,都只是聽說。
聽說,她叫夏晨。
聽說,她叫尚依存。
二。我離開我自己
「用天真換一根煙的光陰
我離開我自己
像倦鳥歸去留下的空寂
安安靜靜
對世間的離別深信不疑
因此才會相依」
這是夏晨最喜歡的一首歌,她不知道,這也是尚依存最喜歡的歌。
她們的正面相遇也是因為這首歌。
那天是初夏,天氣微熱,夏晨走在校園的林蔭道上,嘴裡哼著這首歌,尚依存一直跟在她後面,只是不知道前面這個人就是夏晨。
聽到這熟悉的旋律,按耐不住興奮,這首歌不是很紅,居然也有人聽。所以,顧不得面子,尚依存走過去拍了拍夏晨的肩膀。
「Hi,girl!你也喜歡這首歌嗎?」夏晨轉過頭看了一眼尚依存,再看了一眼搭在自己肩膀上纖細的手。
「我們認識嗎?」少女的眼睛裡彌漫著氤氳,一時間讓尚依存不知道她是不是跟自己說話。
「不……不認識啊……我,我激動。」尚依存有些尷尬的手回了手,悻悻地鞠躬道歉。
「夏晨~~~」一個人突然患起夏晨的名字,討好般地問候。
「你是……夏晨?」尚依存拉了拉夏晨的背包。
夏晨厭惡的皺了皺眉,又來一個討好她的人啊。
「你誰啊。」
「我是尚依存。」
「啊……?」記憶瞬間被喚醒,原來,這就是在三年前自己一直耿耿於懷的對手啊。長得還不賴嘛。
「你是夏晨啊!夏晨誒!你也喜歡聽《我離開我自己》嗎?」少女自來熟地興奮道。
「嗯……還好。還蠻喜歡的。」
夏晨是理科生,尚依存是文科生,一個如水平靜,一個如火熱情。
夏晨不溫不火地聽尚依存說了一大堆有用沒有的東西。最後居然總結成一句話:
「那麼——我們當好朋友吧!」
她真的很想拿電蚊拍一拍拍死眼前的人。
嘴角抽搐,滿頭黑線。
後來多年以後,當尚依存回想起當時的魯莽,會有些微微難堪,更多的是感謝。
謝謝,那個時候的我,能有那麼大的勇氣。
謝謝。非常感謝。當初的我,能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和夏晨做朋友。
真的。
很謝謝。
三。夏至未至
當尚依存看郭敬明寫的小說《夏至未至》哭的一塌糊塗時,夏晨正在旁邊做一道五星級的化學難題。
抽泣聲,擦鼻涕聲,激動的翻書聲。
忍無可忍了。忍無可忍了!
「尚!依!存!識相點給我閉嘴!」她和她現在已經好到了可以讓對方滾的地步了。
「你看嘛,你看嘛,真的……真的……很感人的啊!」她的聲音有些沙啞,有些悲傷。
一瞬間,夏晨的心就軟了下來,揉了揉尚依存的頭發,小聲的安慰。
「你說……我們今後會變成這樣嗎?」尚依存哽咽地問。
「什麼樣啊?」
「像夏至未至的結局一樣啊?」
「我又沒看過我怎麼知道。」
「……」
後來,很多年以後,夏晨去書店買來了《夏至未至》,原來,結局是兩個最好的朋友分別了啊。
就像立夏和遇見,就像夏晨和尚依存。
最終。還是離別了啊。
那是,她看過最悲傷最盛大滅亡的青春。
最終。還是離別了啊。
還是離別了啊。
四。誓言
夏晨和尚依存都考上了上海交大。
上海,妖艷而富饒的城市。
她們曾經許諾要等大學畢業後一起創業,一起打拚自己的天下。
只是,夏晨接到了美國微軟公司的聘請通知書。
她最終背叛了她們的誓言。
送她上飛機的時候,尚依存臉色發白。
「我走了。你。保重啊。」夏晨淡淡地囑咐了一句,然後頭也不回的過完了安檢。
直到視線再也看不到夏晨了,尚依存的眼淚才淌下來。
你。也要。好好的保重啊。
沒有了你的日子,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會寂寞的吧。
就想曾經《夏至未至》裡面立夏說的一句話:我像是個孤單的木偶,失去了和我形影不離的另一個木偶,從此不會表演不會動,被人遺棄在角落裡落滿灰塵,在孤單中絕望,在絕望中悲傷,然後繼續不停地,想念你。
「在美國那邊要好好的。要注意飲食。外國人的飲食習慣我們中國人可能多多少少有些不習慣的。如果有困難有委屈了,就和我打電話。」尚依存發了一條簡訊給夏晨。
飛機飛入雲層,夏晨緊緊地握著手機,沉默不語,神情悲傷,拚命的想忍住淚水。
最終。還是落了下來。
嗒。
像極了時針挪動的聲音。
五。致我們最美好的青春
夏晨在美國定居了,只有春節的時候回來和尚依存相聚。
在一起吃火鍋的時候,偶爾回想起那些初中高中大學的青春都會覺得很難過。
在美國,即使有很大的困難,夏晨都會想到尚依存,她那陽光般燦爛的笑臉,曾經是那麼瘋狂地灑向她平淡無奇的青春。
偶然一次,在美國的小甜品店,店名翻譯過來大概是「晨光依存」的意思,她就想起了那個時候的青春,她和尚依存都很喜歡去學校附近的一家甜品店、
晨光,就是夏晨。
依存,就是尚依存。
所以,每次很傷心很寂寞的時候,夏晨就會去這家甜品店,好像在這個甜品店裡,就能品嘗到所有她和她最美好的青春。
初三:陳丹蕊
--2000字
第5篇:晨光
秋日的陽光照在印花棉被上,遠遠聽見樓下的小狗在狂叫。無情的鬧鍾機械地響了幾下,伸個懶腰,又到了星期一的早晨。
我對溫暖的被窩留戀不已,但時間咄咄逼人,它用鬧鍾的叮叮聲來傳播它的感情。我匆匆洗了臉,刷了牙齒,吃了早飯。這一切都像一根火柴棍似的把我的眼睛支大
我戴上招風又鮮艷的紅領巾,漫步走在上學的道路上,雖然路還是那麼長,但被秋風掃下的落葉卻給眼前灰色的馬路增添了一些情趣。「呼,呼,呼」一陣秋風吹來,樹上金黃色的美麗蝴蝶優雅地飄落下來。一輛汽車飛馳而過,一些葉子被高高地吹起,而那些貼滿露珠的葉子卻粘在車輪上,不認真看,還會以為那是一個樣子別致的彩色車輪呢。
清晨的路總是那麼奇怪,一段路上靜寂的只有秋風掃落葉的沙沙聲。一段路上卻擁擠不堪,那車聲真刺耳。抬頭望一望路邊的樹,樹干在它的黃頭發的映襯下也顯出深褐的黃色。晨光照在金葉子上,小雀兒歡快地叫著。這寂靜又顯出青春的活力,是那麼含蓄。
我是多麼愛這充滿晨光的清晨啊。路邊有無限的金黃葉子,真像一個童話世界。拾起一片碩大的銀杏葉,細數它的紋脈,我突然冒出一個新奇的問題,這葉子是黃色的,為什麼叫銀杏葉呢?
我不肯丟棄撿起來的每一片葉子,因為銀杏樹的葉子是那麼美麗,每一片飄落的葉子都像一件工藝品一般,捏一捏,又充滿飽飽的水氣,像晨光一般。我被秋日的葉子迷住了,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學校。
或許我腦中還浮現著昨天上補習班的奇異怪事,或許我還想著前天周六看過的那個喜劇,不由哈哈一笑。想到又要等五天才能休息,沮喪的心情油然而生,但晨光又給了我活力,因為今天是星期一。
這是星期一的早晨,我依然留下一段周末的留戀,在晨光中,繼續前行……
太原市後小河小學六年級:梁國傑
--700字
『柒』 馬可是什麼品牌
馬可鉛筆在全球行銷已超過20年的時間,以品質和安全行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全球消費者的信賴。
在中國市場,馬可鉛筆從2006年起連續8年獲得「上海名牌」的光榮稱號。馬可鉛筆在專業美術領域和辦公書寫領域都以高品質獲得用戶廣泛的認可,這也使馬可鉛筆品牌含金量更高。這一結果得益於品牌創立之初,馬可品牌領頭人就確定了「品質-安全-環保」的品牌核心理念,並在長達20年的企業經營中加以融會貫通。
馬可品牌鉛筆產品多樣化,能夠滿足各種年齡段、各種行業書寫、繪畫需求:包括專為兒童與學生設計的繪畫書寫類產品,針對各行業辦公領域的推出的專業書寫和專業標記類產品,適應專業美術繪畫需求的高端藝術系列產品。目前馬可鉛筆涵蓋3個大類,32個分類,近200款類型,致力於生產出卓越品質的產品迎合多層次、多元化市場需求,每一件產品都傳承了馬可鉛筆追求高品質,高安全標準的精神。
安碩文教用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碩股份,是全球頂尖的木質鉛筆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木質鉛筆生產企業。從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時間中,安碩股份實現了快速成長和突破,成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鉛筆製造翹楚。根據中國輕工業部發布的2012年度統計數據,安碩股份在中國制筆行業整體排名位列第七,在木質鉛筆類別中,排名第一。
安碩股份的核心優勢是其強大的技術力量。安碩股份自主設計的制筆設備、自主研發的四大類核心配方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安碩股份完全有實力生產出符合歐盟、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安全標準的高品質鉛筆。
在中國,截至到2013年,安碩股份共獲得國家級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外觀專利32項。鑒於安碩股份在鉛筆生產的領先技術,安碩股份成為了中國國家級鉛筆標准制定的參與企業。
每1天生產的鉛筆,首尾相連的長度相當於從上海到北京的距離。
每10天生產的鉛筆,首尾相連的長度相當於從中國到美國的距離。
每40天生產的鉛筆,首尾相連的長度相當於繞地球一圈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