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張江

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張江

發布時間:2021-04-22 02:47:58

『壹』 上海閔行零號灣的南部科創中心分基地(以下簡稱南科創)

科睿全程參與了南科創核心展區的建設實施,通過實訓基地綜合功能運行演示系統,不僅宣傳展示了上海南部區域的資源聯動共享和創新創業成果,有力推動了基地的輻射推廣效應;更實現南科創功能模塊的對接,以大數據可視化等手段助力基地全方位、多角度的運營監控管理。

『貳』 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地址

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東路1158號3號樓。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的重要任務和國家戰略。2018年5月,上海市對科創中心管理體製做出重大調整,重組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簡稱上海科創辦),為市政府派出機構。掛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辦公室、上海市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市張江科學城建設管理辦公室、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張江管理局牌子。

(2)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張江擴展閱讀:

上海科創辦承擔統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全局性、整體性工作,協調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相關規劃政策、重大措施、重大項目、重大活動;加強對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戰略研究和統籌領導。

2016年和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兩年參加全國人大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均對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提出要求:「要集中力量把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好,把體現國家戰略的大科學裝置、大科學研究中心和各方面資源聚集到張江,迅速做實做強,做出影響」;「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准提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

『叄』 上海擬建94平方公里「張江科學城」是如何規劃的

5月8日據「上海發布」消息,《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已經形成徵求意見稿,上海市規土局、浦東新區正在公開徵求意見。張江科學城將強化對外銜接,注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創新要素的網路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努力實現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文化氛圍更濃厚、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服務更完善、生態環境更優美。

規劃理念

強調開放、集聚,培育頂尖的科創能力。尊重科技創新區域集聚規律,匯集國家大科學設施、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與各類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創新主體的開放協作與互動交流;

突出融合、多元,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尊重海外人才、科學家、青年人才等多樣化需求,提供便捷、人性化交通出行;國際社區、人才公寓等多樣化住宅選擇;多元、均等化公共服務配套等;

體現綠色、交流,營造持續的城市活力。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提供更多步行化混合街區、社交聚會場所,營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和倡導綠色健康,培育創新文化氛圍。

總體格局

貫徹落實總體規劃明確的「網路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發展導向,張江科學城強化對外銜接,注重與市域、長三角乃至全球的創新要素的網路協作;強化內部整合,整體考慮水網、綠網、路網、軌交網和慢行網,構築「一心一核、多圈多點、森林繞城」的空間格局。

『肆』 上海計劃在哪一年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上海2015年正式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加快建設專具有全球影響屬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意見》提出「兩步走」規劃,第一步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第二步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4)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張江擴展閱讀:

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核心要解決體制機制問題,破解影響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的制度性障礙;關鍵要從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決心簡政放權,堅決改革政府條塊分割、分錢分物的管理體制。

《意見》針對突出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突出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突破產學研用結合的體制機制障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首先要有好的環境。《意見》提出了著力破解制約創新環境建設的4個難題:創新成果轉化難、創新企業融資難、草根創業難、知識產權保護難。

『伍』 上海浦東「張江」名稱來源

張江鎮名字來源於當地明朝士紳張江,張江對當地抗倭貢獻大,當地起名張江紀念他。

張江鎮地處浦東新區腹地,面積42.96平方公里,其中40平方公里處於張江園區整體規劃范圍。實有人口2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9萬人、來滬人員13萬人、境外人士1萬人。

張江鎮是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地,是「雙自」聯動的示範區、科創中心的核心區,也是科技城的主戰區、「管鎮聯動」的先行區。

張江是「科創中心」的核心區。2017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准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科學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市委、市政府要求,要舉全市之力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大科學設施項目盡快落地。

肩負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多重國家戰略的張江正加快步伐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張江鎮同步加快科學城區域公建配套,協助做好13萬平方米國際社區人才公寓、龍東大道快速化改造、軌交13號線、公建配套學校等建設,為各類人才和廣大居民創造更加宜居環境。

(5)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張江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張江鎮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1°09′,東經121°36′。東毗川沙鎮、唐鎮,西鄰花木、北蔡兩鎮,南以沈家漕與南匯區接壤,北與金橋鎮相依。鎮域東西跨度約8.5公里,南北縱深約8.2公里,總面積42.01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張江處長江三角洲東緣,屬亞熱帶海洋性濕潤氣候。受季風環流及冷熱空氣交替影響,四季分明,氣候各異。以每年農歷自五月至九月從海洋吹來的暖濕東南風最多,謂夏季風,風盛期暖空氣北上勢大,氣候顯濕熱;

自十月至次年四月從內陸吹來的乾冷偏北風居次,冬季風盛行期,冷空氣南下頻繁,氣候較干寒;只有季風交替不長的春秋兩季,溫度比較適中,但多陰雨。僅五、十月例外,天氣少變,常連續晴好,或春光明媚,風和日麗;或天青雲淡,秋高氣爽。

『陸』 上海張江這里未來發展怎麼樣

你好,張江將會打造為以科創為特色,集創業工作、生活學習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宜居「城區」

『柒』 發改委:設專項資金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4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辦法》明確,明確專項資金通過直接安排到項目的方式予以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直接投資安排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投資項目。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政府投資項目,按照相關規定採取直接投資或資本金注入方式。

對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支持范圍和方向,《辦法》明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范圍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優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主要支持方向包括:港澳元素較為突出的科技創新平台、由政府投資的非經營性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台、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的高等院校、連接內地與港澳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及其主要配套工程以及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標志性或重大意義的其他領域項目。

對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支持范圍和方向,《辦法》明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支持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含寧波市)、安徽省,主要支持方向包括:有利於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合作共享及科創平台項目建設(包括上海科創中心、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重點支持安徽省和省際合作園區、省際毗鄰區域建設。

《辦法》明確,本專項資金通過直接安排到項目的方式予以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直接投資安排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投資項目。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政府投資項目,按照相關規定採取直接投資或資本金注入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投資項目,按照相關規定採取投資補助或貸款貼息方式。

《辦法》規定,相關項目參照現有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支持標准確定相近領域項目的支持比例。沒有可參照專項的項目,單個項目原則上按照東、中、西部(含比照實施中西部政策地區)分別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項目征地拆遷等費用)的30%、45%、60%予以支持。如地方申請的資金需求低於按上述標准計算的支持數額,則按地方申請數額確定。

《辦法》要求,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下,及時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長期規劃方案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確的項目,納入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和三年滾動計劃,並按照年度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申報要求,組織有關單位申報專項資金。

『捌』 上海是如何定位世界科創版圖新坐標的

這是屬於上海科技的高光時刻:第一架國產大飛機,第一台出口歐美的大型醫療設備,第一款用於智能手機的人工智慧晶元。

這是考驗上海創新智慧的果敢探索:科技創新板正式開板,數據無條件按序向社會開放,首提「用人主體自主權」,在制度上開辟通道。

奮楫爭先,時不我待。上海,正以科創中心建設為載體,努力成為全球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全球創新人才交融、成果交易、信息交換的重要樞紐地;創新資本、創新機構、創新平台的重要集聚地,走出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知變、應變,激發制度創新「滿盤皆活」

被認為是規則、秩序和法制意識最強的城市之一,這些會不會成為創新的障礙?央企、地方國企、外企比重過高,會不會是科創的掣肘?成本高企如何吸引創新企業?

敢於在制度「放活」上先行先試,讓有為政府激活有效市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上海要打造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提高「創新濃度」,提升創新的「便利性、寬松性和包容性」,形成創新的「場效應」。

既管得好,又減少行政干預,創新的節奏就會加快。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選擇116項行政許可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提高政府性資金的使用效率,將19項財政科技專項優化整合為四類;增強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把科研計劃項目勞務費資助總額由20%提高至30%。

諾華(中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科研運營高級物流經理譚嶸說,過去進口一隻小白鼠,要三級審批,拿證就要一個月,進口活體動物還需隔離檢疫30天不能做實驗。現在這周申請、下周就能拿到,不會與全球研發脫節。

擁有80條GMP生產線的生物醫葯成果轉化基地正在浦東加緊建設。天慈國際董事長李函璞說,制葯創新共享平台一期工程將於2018年完工,全球科學家「一起來造葯」的創新共享模式將率先在上海成為可能。

資源開放,增加托底服務,創新的活力才會持久。上海市政協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在上海、北京、浙江、廣東、貴州等有開放數據平台的省市中,上海不僅開放的數據最多,而且下載量最大。

「數據是未來最重要的資源,而最大的擁有者是政府。」商湯首席執行官徐立說,政府數據無條件按序開放,研究數據負面清單管理,對於科創型企業是重大利好。

在秩序中創新,在規則中突破,這是上海獨有的氣場。上海要將資源稟賦發揮到極致,將制度空間利用到極致。復旦大學教授朱春奎認為,上海已經到了創新與擴散並重的階段,將逐步過渡到以擴散為主的階段,「只有這樣,才會輻射周圍強大的經濟圈」。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陸軍榮認為,既不是德國模式,也不是矽谷模式,上海走的是將技術與模式創新結合、本地和開放創新結合、產品和市場創新結合、主體和平台創新結合的一條新路。

聚才、用才,增強人才高峰「磁場引力」

全球科創中心怎麼建,並無既定範本可循,抓住「人」這個核心是根本。上海力求不斷完善政策環境,為各類創新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舞台。

為配套科創中心建設,上海出台「人才20條」並持續完善「人才30條」,首次提出「用人主體自主權」,將科研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出入境政策10條措施已正式實施,使上海引進海內外人才更加便捷。

向「外腦」引智,凸顯上海的「國際范」。近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伯納德·費林加走進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辦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證申請手續。不久,他將與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庫爾特·維特里希一起,成為首批來滬工作並擁有「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

依託重大項目引智,凸顯上海的「輻射力」。今年6月,上海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為規劃在青浦投資建設新的研發中心及配套人才公寓,在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加強技術研發、示範應用、融合創新。

以機制「引智」,凸顯上海的「溢出性」。2016年度業績考核中,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激光技術研究所成為首批受益者,將人才引進的費用,等同於利潤「抵扣」了125萬元。變成本為利潤的「巧演算法」,緩解轉制院所人才引進的成本壓力。

既要有領軍者,又要有滿天星。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說,下一步上海將加快建設科創中心構架體系,進一步增強科創中心核心功能;全力落實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各類資源更好地向創新集聚、在創新上發力。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上海正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

『玖』 為何上海推進科技創新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吳強在致辭中提出將上海打造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療創新高地

12月6日,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召開第11次全體會議,總結今年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研究推動上海生物醫葯等產業發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共同主持會議並發表講話。應勇指出,明年將是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基本框架形成的一年。要堅定目標,堅持不懈,全力推進,更好地發揮創新輻射示範的引領作用。生物醫葯產業是上海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們要鞏固優勢,走在前列,加快上海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生物醫葯產業,為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做出更大貢獻。

突出重點,加強科技體制和機制創新,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要充分發揮「三大任務一個平台」的主導作用,規劃未來五年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生物醫葯產業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進攻方向,希望在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推動上海在生物醫葯前沿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臨床醫學研究、創新龍頭企業培育、產業生態環境優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閱讀全文

與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張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產品說辭 瀏覽:729
簡理財獎項 瀏覽:527
理財的小游戲 瀏覽:574
紅包袋理財 瀏覽:714
股災理財產品 瀏覽:152
理財兌日 瀏覽:570
融資財務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367
德融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176
理財段位 瀏覽:425
理財發布論壇 瀏覽:619
公墓陵園融資 瀏覽:78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匯率 瀏覽:761
p2p理財產品有那些 瀏覽:238
上海市九卿投資 瀏覽:623
信託的違約風險 瀏覽:735
非洲投融資 瀏覽:574
聖誕來信託 瀏覽:77
融資結構調整 瀏覽:187
融資比例越大 瀏覽:457
投融資平台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