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方明股票分析師

方明股票分析師

發布時間:2021-04-22 03:47:31

A. 朋友轉讓了30萬股給我,但是現在不承認有單位股票,就是不想給股權我,我可以告他詐騙罪嗎

如果說是你給予對方30萬元現金等價換取30萬股股票,並簽有相關合同,而現在其內不承認有該單位的股票,容如果事實是不擁有該股份且不願意償還你30萬現金,這種行為屬於詐騙。如其擁有該股票卻不願意轉讓給你,其屬於一種糾紛可通過調解進行解決

B. 方明的代表性成果

公開出版著作及發表論文: 1、專著《侵權法基本問題研究》 24萬字,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2、合著《企業違法行為論》 35萬字,李建明主編,個人撰寫4萬余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出版。
3、編著《江蘇省實施<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100問》,個人撰寫3萬余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 1、獨著《論嚴格責任原則在產品責任中的適用與完善——三鹿奶粉事件的啟示》,《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本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9年第7期探索欄目全文轉載。
2、獨著《論WTO特殊保障措施及我國的應對策略》,《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年第5期。本文被《新華文摘》2006年第3期法學欄目全文轉載。
3、獨著《論危險責任及其立法模式》,《清華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4、獨著《論網路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制》,《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12期。
5、獨著《論隱私權與新聞傳媒之間的權利沖突和利益平衡》,《青海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
6、獨著《論知識產權的權利構造——與物權比較的視角》,《學海》2009年第5期。
7、獨著《論知識產權的權利沖突與協調原則》,《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8、獨著《論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的合理性》,《學海》2007年第5期。
9、獨著《論商業賄賂的法律構成及立法完善》,《學海》2006年第4期。
10、獨著《國際技術合作與轉讓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代經濟探討》2004年第6期。
11、合著《穆勒的政府適度干預思想及其啟示意義》,《學海》2008年第4期。
12、獨著《淺析TRIPS協定中制止知識產權濫用對我國的啟示》,《社科研究》2005年第6期。
13、獨著《TRIPS協議中的臨時措施及在我國的適用》,《學海》2003年第4期。
14、獨著《對完善我國竟業禁止法律制度的設想》,《學海》2002年第4期。
15、獨著《論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的判斷標准》,《學海》2004年第6期。
16、獨著書評《何增科著:<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學海》2004年第4期。
17、獨著《論消費者權益保護在合同法中的發展》,《江蘇商論》2005年第9期。
18、獨著《對跨國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實施限制競爭行為的表現及規制》,《江蘇商論》2004年第11期。
19、獨著《論WTO針對中國紡織品的特殊保障措施及應對》,《江蘇商論》2007年第11期。
20、獨著《企業應對跨國公司專利壁壘的對策研究》,《江蘇商論》2006年第4期。
21、獨著《版權領域平行進口法律沖突研究》,《學海》2000年社科評論版。

C. 寫黑客的小說 主角重生的(不是清華和北大,好像是上海的大學) 主角方明了不分析直接包住病毒的殺毒軟體

這個確實看過,忘記名字了。
你用google搜索一下「黑客小說」吧 有一個黑客小說類網站裡面有大量的黑客類小說。
(heikexs)

D. 2009年下半年經濟形勢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2009年下半年經濟形勢

分析和投資策略

一、2009年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分析

2009年以前中國經歷了2次明顯的經濟下行周期,即「89-91年下行期和1997-1999下行期。我們下面簡單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並結合當時採取措施分析一下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89-91年下行期」 是在有計劃的商品經濟中錯誤計劃與社會動盪的產物,當時社會制度基礎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經濟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國家調控力度很強;所以在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一輪政府主導的投資沖動迅速展開,經濟隨即大幅增長。「1997-1999下行期是亞洲金融危機與經濟制度轉型結合的產物,發生時中國正處於全面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時期。這期間,98年中國政府採用了累計3600億的財政刺激方案,同時實行了兩項措施:一是銀行壞帳的大規模沖銷(包括通過債轉股等方法)。數據顯示這期間累計沖銷的銀行壞帳總額超過13000億,大大高於財政刺激的規模;二是大規模的國有企業兼並重組、破產關閉和對員工的下崗分流等。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報表,提升了企業的盈利水平;同時,中國加入WTO,大大改善了中國企業的外貿環境,出口大幅增加,並最終轉化為私人投資的全面擴張,由此形成直到2008年的一輪經濟擴張周期。可見,中國推動經濟增長的真正關鍵因素是投資。

二、本輪經濟下滑期分析

本輪經濟下滑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較為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條件下形成的經濟蕭條,現有的經濟主體較原有的國有經濟主體對於繁榮和蕭條反應更為靈敏,市場預期對他們的影響更為強烈,國家對經濟主體行為的調控能力會更差。經濟主體對於政府的反周期政策調整的相應動力相對較弱。制度基礎的差異決定了政府宏觀調控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效果不會立竿見影。因此,本輪蕭條持續的時間可能較長。

本輪下滑期的一個最大特點是總需求和總供給雙重沖擊的經濟蕭條,糾其根本原因是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的內在矛盾的全面爆發。一方面總需求在實際投資增速下滑和外需增速下滑的引領下迅速回落,另一方面總供給卻在2002-2007年固定投資持續高速增長的推動下迅速提升,投資增長型模式在短期與中期所固有的內在沖突的全面爆發決定了2008年宏觀經濟必然急轉直下。外需增速的放緩與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逆轉先後啟動了中國宏觀經濟的反向收縮機制;出口增速的下滑打破了「為出口而投資」的平衡,房地產市場的下滑在擠壓投資泡沫的過程中打破了「為投資而投資」的自我循環機制。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內在矛盾的全面爆發,使固定投資實際增速的大幅度回落在2008年下半年取代外需回落而成為中國宏觀經濟直線下滑的主體,並構成中國宏觀經濟急轉直下的核心。

三、2009年經濟形勢分析

就在各方面都擔憂2009年經濟走勢的時候,隨著2009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的出爐,樂觀情緒迅速漫延。2009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39862 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025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70070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57767億元,增長8.3%。與之對應的是股市、期市、樓市的飛漲,似乎一夜之間由冬天進入夏天。

具體分析中國經濟投資、消費、出口三架馬車,我們發現: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 的貢獻佔53.4%,拉動3.8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 的貢獻佔87.6%,拉動6.2個百分點;凈出口對GDP 的貢獻占-41%,下拉-2.9個百分點。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靠內需的拉動,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凈出口對GDP的下拉作用,尤其是在投資強勁增長的刺激作用下,最終實現了上半年7.1%的GDP增速。可見當前的經濟反彈仍然倚重於投資,尤其是政府投資的推動,我們仍然在重復原先的老路,所以極有可能也遇到相同的問題。

政府主導型投資雖然可以在彌補短期需求不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並不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良葯,政府無法替代市場成為經濟增長的保障。過度的刺激政策會阻礙市場對經濟結構的自發調整力量,加劇經濟結構失衡,削弱未來經濟增長潛力。2009 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強勁增長,增長率累計達到33.5%。從絕對金額來看,2008 年1 至6月份的總額約為6.8 萬億,而今年同期則達到了9.1 萬億!如果考慮到投資品價格同比下降的因素,則根據投資增長速度還要更高。但是在投資增長之中,國有和集體直接控制的投資活動的同比增速為48.5%,是保持投資強勁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其他成分企業的投資活動合計同比增速為24.8%,與過去十年平均水平相比處於偏冷區間。 1999年的問題又擺在我們面前:如何保持政府投資的持續和刺激民間投資。

分析中國政府的財政貨幣刺激的目的是在經濟面臨一系列內外沖擊的背景下,將經濟增長維持在接近潛在增長率的水平。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採取的措施包括在短期之內擴大財政支出的規模,通過減稅和降息,擴大貸款支持私人部門的需求;而後在全面啟動私人部門的消費和投資後把財政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但是現在看來似乎難以短期內實現這種改變。2009年上半年我國新增銀行信貸約7.4 萬億元,全年信貸增長可能超過10 萬億。數據表明:(1)1 至6 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達到了1.58 萬億,同比增長53%。尤其是5 月份之後,居民住房貸款呈現出加速增長態勢,更大規模的資金隨之流入房地產市場。(2)1 至5 月,股票市場的凈流入資金規模達到了1.84 萬億;而據中國社科院有關研究報告,其中信貸資金的流入接近1.5萬億。(3)與此同時,銀行系統的存款余額卻大幅增長。央行數據顯示,今年1-5 月份,銀行活期和定期存款合計增長了4.26萬億,增幅分別達12.5%和31.7%。可見,民間投資房產化、股票化加劇,投資機會事實上的減少造成民間資本沉澱和泡沫化。1999年政府投資停頓後經濟大幅下滑的風險有可能在10年後重演。

四、2009年投資策略

總體來看,2009年下半年宏觀面偏空,對有色金屬,尤其是銅建議看空為主。

市場信心和宏觀經濟走勢是影響滬銅走勢的最主要因素。盡管截至目前為止,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西方國家一些經濟指標開始企穩甚至走好,但還有很多經濟指標不盡人意,世界經濟仍處於弱勢震盪階段,這種宏觀經濟形勢對後期多頭力量有很大抑製作用;盡管中國保持了較快增速,但前期的上漲已經透支了「中國因素」對全球銅價的利多影響,單單一個「中國因素」也難以承擔繼續推高國際銅價的重任;加上現貨市場供過於求的現狀對期貨市場的利空影響,總體來看,目前價位下跌空間遠大於上升的空間,2009年下半年建議放空滬銅。

首先,經過前期上漲後,多頭題材已經得到比較充分釋放。從2009年元旦過後至今,國際炒家借口「中國因素」對銅價的支撐、美元指數下跌預期等主要利多題材大肆炒作,導致全球期銅價格大幅上漲。從目前看,這些利多因素對全球銅價的後續推動作用已經明顯減弱。

1、隨著銅消費淡季到來和國家收儲結束,「中國因素」對全球銅價的支撐作用逐漸減弱

在我國,電力行業是銅的最大用戶,約占銅消費總量的一半左右,其次是空調和冰箱等加工業。按照往年生產習慣,空調和冰箱加工企業為保證在夏季到來前向市場供貨,春節過後一般都會在市場上大量采購銅等生產用原材料,所以,春節過後至5月份前後,國內銅價一般都呈現一輪上漲行情,今年也不例外,滬銅指數從元旦前後最低點至4月中旬,四個月時間內最高上漲83%左右。但隨著時間推移,銅加工企業備貨動力逐漸減弱,隨著銅加工企業銅消費數量接近尾聲,支持國際銅價的利多影響也將逐漸減弱。

前期商品大漲,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國儲收儲。中國3月份進口了29.7萬噸精煉銅,同比上升158%,第一季度累計進口達74.8萬噸,同比增加了97%。在終端消費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進口增幅巨大,很明顯是中國國家儲備局從國外收儲了部分銅,市場預估規模為30—40萬噸之間。但截至目前為止,國家收儲量已經達到30萬噸左右,短時間就完成了大部分任務;同時,經過前期全球銅價大幅上漲,國際銅價已經遠遠高於業界普遍認為的國儲局「理想」收儲價3000美元/噸,目前價位不僅不會引起國家收儲興趣,反而不排除利用目前機會拋售的可能。

2、美元指數止跌回升,對全球銅價的利多作用有所減弱

國際市場上很多商品都以美元標價,因此美元指數變化與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呈現了非常密切的負相關關系,經過對倫銅期貨價格和美元指數從2008年8月5日至2009年6月2日共209組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二者之間相關系數為-0.805390785695。美元指數下跌,則商品價格普遍上漲;美元指數上漲,則商品價格普遍下跌。由於國內外商品價格具有高度的正相關性,因此,美元指數通過國際商品價格對國內相關期貨價格產生了間接地負相關關系。隨著美元指數近期內在78附近企穩,從4月底至今的美元下跌趨勢得以遏制,隨著美元指數止跌企穩,其對全球銅價的支撐作用也隨著減弱。

3、盡管一些經濟指標顯示實體經濟已經開始企穩,但實體經濟真正復甦尚需時日

在國外,銅主要適用於建築行業,建築行業銅消費量占國外銅消費總量50%左右;在我國,銅廣泛使用於電力行業,電力行業約占國內銅消費總量的50%左右,由此可見,銅消費數量和GDP增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圖二、美國精煉銅消費行業分布

其次、美元指數下跌空間比較有限

由於國際上很多商品期貨以美元標價,因此,美元指數與期貨價格呈非常密切的負相關關系。而滬銅與倫銅呈正相關關系,因此,美元指數也就成了影響滬銅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滬銅後期走勢不能不考慮美元走勢的變化趨勢。

圖七、美元指數和倫銅價格變化

圖八、美元指數和滬銅價格變化

盡管次貸危機首先從美國爆發,但由於美國採取了相應的干預措施,在抗擊全球金融危機的斗爭中,美國經濟可能率先復甦,因此,從今後一段時間看,美元指數下跌空間仍然比較有限。

1、在經濟復甦過程中,美國經濟復甦過程明顯快於歐洲和其他國家,這決定了美元指數下跌空間不大

近期公布的一些指標對上述分析提供佐證。如6月中旬的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從5月份的68.7上升至69,美國商務部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商品零售額5月份上漲了0.5%,為4個月以來最大漲幅。6月7日止當周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由之前一周的負49升至負47。與此同時,其他國際和地區的經濟指標卻繼續走低。歐洲央行預計今年歐元區經濟將收縮4.6%,明年進一步下跌0.3%,在明年中之前都不會復甦。日本內閣府11日公布的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修正值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並剔除物價變動後的實際GDP較上季度下降了3.8%,換算成年率後為下降14.2%。6月9日消息法國財經部最新預測報告顯示2009年法國GDP將是-3%。今年3月初,法國財經部曾預測2009年法國GDP為-1.5%。

美國經濟諮商會最近公布,5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54.9,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從39.2上修至40.8。與美國經濟不同,最近公布的歐元區及區內多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衰退程度加深。其中,歐元區經濟萎縮2.5%,同比降4.6%,為歐元區1999年成立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德國經濟萎縮3.8%,是自1970年有此項統計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法國亦下滑1.2%,比該國政府此前預測的更糟。

2、從經濟統計數據看,美國經濟復甦之路明顯快於其他經濟體

總部位於巴黎的經合組織預計,其成員國今年的經濟將整體萎縮4.1%,明年則有望增長0.7%。在3月份的前一份報告中,經合組織預計其成員國經濟今明兩年將分別萎縮4.3%和0.1%,這也是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該組織首次上調增長預期。

經合組織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可能萎縮2.8%,明年則有望增長0.9%。日本經濟今年將萎縮6.8%,之前的預期為萎縮6.6%;不過,對日本經濟明年的增長預期則由負0.5%上調至正0.7%。對於歐元區,經合組織的最新預測是,該地區經濟在今年將萎縮4.8%,較之前預計的4.1%還要差。不過,預計明年歐元區經濟將不會再出現負增長,之前的預期為萎縮0.3%。

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強差人意。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24日說,盡管已出現一些好轉信號,日本金融形勢依然偏緊。日本央行將盡最大可能幫助經濟重返可持續增長軌道,同時將關注經濟和物價的下行風險。在日本央行6月會議維持基準利率於0.1%不變後,鑒於全球信貸緊張形勢緩和,市場正在重點關注日本央行是否將在商業票據及企業債券收購計劃9月到期之後予以延期。
日本財務省24日公布,5月份日本連續第四個月實現商品貿易順差,順差規模為2998億日元,較上年同期收窄12.1%。數據顯示,日本5月份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40.9%,為連續第8個月下降,這主要是受海外市場對汽車、鋼鐵及電子產品需求疲軟拖累。

3、在當前市場缺乏新的保值手段的情況下,持有美元仍是最好的保值手段,增持美元也限制了美元指數下跌的空間

雖然美元匯價最近急貶,美國赤字擴大,美國AAA頂級債信評等也面臨調降的威脅,債市活動依然顯示,國際間對美國金融資產的需求還是居高不下。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顯示,美元在去年底約佔全球央行外匯儲備總額的盡管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但目前美元在世界貨幣中仍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美元的吸引力在短期內也不會消失,這將成為美元的堅強支撐。而對美國而言,美國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實力均可以保持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從美國自身的利益出發,美國也需要保持世界對美元的信任,同時目前美國經濟仍然在艱難的復甦中,美元的走強將會有利於美國早日走出衰退。因而美元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崩潰的局面。

再次、消費增速低於生產增速,現貨壓力日顯沉重

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精煉銅產量33.18萬噸,同比增長了1.4%,較4月份環比下降1.9%。1-5月份精煉銅產量為160.29萬噸,同比增長5.9%。5月份國內的銅精礦產量為8.29萬噸,同比增長8.8%;1-5月份銅精礦產量為36.95萬噸,同比增長9.4%。

5月份銅材產量為84.62萬噸,同比增長21.3%,環比增長4.9%;1-5月份銅材產量為345.89 萬噸,同比增長7.9%。

圖十六、我國精煉銅產量

圖十七、國內精煉銅產量月度同比變化

雖然今年銅價較去年明顯回落,但仍位於成本線上方,國內冶煉廠的減產意願較弱。而 銅價的持續反彈也進一步刺激了冶煉廠的生產積極性。1-5 月份以來國內產量的穩步增長,近期現貨加工精煉費用(TC/RC)的大幅下降也反映出冶煉廠的生產熱情,預計下半年產量仍將維持增長趨勢,這將有望繼續緩解國內市場供應狀況,使得銅價上行將面臨壓力。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5 月份中國進口未鍛造的;1-5 月累計進口 180 萬噸,累計 同比增加 53%。

5月份,我國進口精煉銅33.72萬噸,繼續創出新高。今年前五個月,我國精煉銅進口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41%、99%、138%、149%、258%。今年1-5 月份,我國精煉銅累計進口量為140.35萬噸,同比增加129.68%。

5月銅精礦進口量為50.8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2.63%;1-5月銅精礦進口約243.86萬噸,同比增長6.65%。5月份廢銅進口量為32.83萬噸,1-5 月份廢銅累計進口145.91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96.54萬噸,累計同比下降39.9%。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受到盈利下滑的影響,全球廢銅交易量大幅下滑。此外,由於銅價暴跌,國內廢銅貿易商合同違約率上升,導致上半年國內廢銅的進口明顯減少。廢銅供應的減少,一定程度促進了精銅進口的增加。

我國廢銅進口數量

國內精煉銅進口量連續第三月觸及記錄高位,延續迅猛增長趨勢。上半年國內銅進口巨幅增長,一方面是緣於國儲局的收儲措施,另一方面是,銅市內強外弱的格局導致進口套利行為。上半年年進口量的大增與進口盈利有較大關系。從內外盤比價來看,今年年初至4月底,內外盤比價處於高位,國內價格高於外盤銅價,進口套利空間較大。而從市場上了解到,貿易商從LME 點銅——進口到國內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1至5月份進口量處於高位也是合理的;進入5月份,國內受供應量較大的影響,走勢弱於外盤,內外盤比價也大幅回落,加之現貨的弱勢,進口銅處於盈虧平衡甚至貼水的狀態

中國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1-5月我國未鍛造銅及銅材累計進口量175.9萬噸,同比增長53.0%;廢銅累計進口量146萬噸,同比下降39.9%。其中5月份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42.3萬噸,同比增長112.5%,環比增長5.7%;5月份廢銅進口量40萬噸,同比下降33.5%,環比下降17.3%。

廢銅進口供應減少是上半年國內供應偏緊的主要原因,春節以來由於國內比價持續處於進口比價水平之上,精銅單月進口量同比增幅持續走高,1-4月份精煉銅進口量總計110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06%。5月份預計精銅進口量在33萬噸以上。

今年前 5 個月下游需求狀況。電線電纜方面,大企業訂單連續不斷,小企業因產品技術問題表現不佳,拖累了總體開工率。從總產量看,1-5 月累計產量保持 12.52%的增速(用銅 量增長 13 萬噸),與去年同期 43.71%的增速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比起其他年份,其增速依然可觀,當然除了大型電網改造的 2005 年以及電網投資大幅增加的 2008 年,也因為 2008 年的基數太大,2009 年的增速能保持兩位數的增加實屬不易。家電行業空調產量 1-5 月同比下降 17.26%,冷櫃下降 11.54%,洗衣機增長 1.79%,家用電冰箱增長 13.85%,主要是出 口的大幅萎縮影響,按照用銅量的高低,預計家電行業用銅量將減少約 8 萬噸。汽車產量和 銷量分別呈現累計增長 14.02%和 10.74%,那麼,這些增長的產量帶來的銅增長大致為 6700 噸。

從目前情況看,在電力行業投資的帶動下,中國銅的需求保持穩定增長,由於電力行業投資大多為政府主導,在此輪經濟危機中起到緩沖的作用,可預見性較強,實際上中國銅需求超出預期的快速增長有賴於與經濟復甦緊密聯系的可選消費品的增長,例如家電行業的復甦。上半年家電產銷量恢復尚不明顯,前期啟動的家電下鄉政策經過一段時間准備後對家電的拉動可能於下半年才開始顯現。同時,隨著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消費者信心的回升以及經濟整體好轉,下半年家電行業出口能否回暖也值得期待。

中國銅消費量目前一半用於電線電纜製造,在目前出口不暢、國家4萬億投資和電網建設的背景下,行業內部的需求差異進一步體現。根據中華商務網的數據,今年前3 個月我國電力電纜(含鋁電纜)的產量增長了6.5%,通信及電子纜減少6.1%,變壓器增長18.8%。

國內市場供應量大幅增長,主要來源於產量增長和進口量激增。今年1-5月的精銅進口量大幅增加,累計達到139.6萬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3.5萬噸,同比增長148.8%。再看國內精銅產量,1-5月份累計達158.9萬噸,去年同期為151.7萬噸,同比有微幅增長。如此算來,1-5月的表觀消費增長88萬多噸。

精煉銅的進口大幅增加,一部分是緣於國家收儲,一部分是緣於廢銅進口大幅減少,因消費同比增加量不大,其他一部分或成為社會庫存。國家收儲量並未公開,我們預計這部分大致在20萬-30萬噸。據海關統計,廢銅1-5月進口累計為14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96.54萬噸。按照30%的金屬含量,廢銅減少的金屬噸為29萬噸左右,如果這部分完全用電解銅替代,那麼,因廢銅進口減少和收儲而增加的精煉銅為50萬-60萬噸。表觀消費量多出的28萬-38萬噸,要麼被消費要麼成為社會庫存。交易所庫存從年初截止到5月底增加了1.24萬噸,盡管6月份庫存大幅增加3萬多噸。這么推算,1-5月份依然有27萬-37萬噸的電解銅的量不知去向。從6月份看來,庫存逐步增加,這些過剩量逐步釋放出來。

綜合上述分析,本人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盡管從元旦過後至今,多頭主力藉助「中國因素」、美元貶值的預期以及全球經濟止跌企穩的預期拉動滬銅走出了一輪大幅上漲的行情,但截至目前為止,上述因素已經被市場充分炒作和消化,在沒有新的利多題材的刺激下,上述題材不足以拉動滬銅繼續創造新高行情。

2、金融危機爆發過後,由於各國政府採取向金融行業注資、降低銀行利率等一系列措施,西方主要國家的一些指標開始企穩甚至開始好轉,但還有很多經濟指標不盡人意甚至繼續惡化,這說明當前全球經濟仍未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全球經濟復甦之路仍很漫長,市場信心恢復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種背景下,全球物價大幅大幅上漲缺乏堅實的基礎,滬銅價格上漲也不具備良好的外部環境。

3、美元指數歷來是影響期貨價格走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盡管金融危機的源頭在於美國,但由於美國及時向金融行業增資、降低銀行基準利率,加上美國優於歐洲的政治體制,決定在經濟復甦的過程中,美國有望率先走出危機。由此決定美元指數在近期內下跌空間比較有限,筆者的觀點是近期內美元指數將在78-83的區間內維持震盪行情,美元震盪整理的格局起碼對當前的價位不具有持續利多影響。

4、供求狀況歷來是影響期貨價格的最根本因素。今年上半年,一方面國內未鍛造銅及銅材的進口量在不斷增加、國內銅產量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國內消費增速緩慢,由此導致國內現貨壓力越來越大。同時,由於歐美等國經濟持續低迷,銅消費能力有限,也進一步加劇全球銅供應過剩狀況,近期內沉重的現貨壓力將對全球銅價起到抑製作用。

5、盡管上述三方面因素對包括滬銅在內的銅價上漲具有一定的利空影響,但近期內還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⑴、中國穩定的投資對全球銅價會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⑵、各國實施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市場流動性,由此為未來一個時期全球通脹埋下了伏筆,這兩個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因素對滬銅的利空影響,或者說鎖定了滬銅下跌的空間。

E. 【急求】一篇文章 題目【分析方明、林如的播音風格】 要求:400字左右

方明:

著名播音藝術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部主任、播音指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研究委員會執行會長、北京廣播學院、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兼職教授、國家語委委員、北京廣播學院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除參加日常新聞類、專題類、文藝類播音及教學工作外還經常參加黨和國家重要會議及閱兵、重大儀式的的播音轉播工作。參加播音的許多節目曾多次獲得國內及國際性的各種獎勵,如《流水操》、《清明上河圖》、《黎明前的交響》曾獲「亞廣聯文化基金獎」;通訊《在大海中永生——鄧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記》獲中國播音與主持作品一等獎。

雅坤: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著名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播音指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主持人節目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除擔負日常播出,也參與很多台外,台內大型節目及重要節目的播音,主持工作。1987年中央台節目改革,創辦了綜合文藝節目《今晚八點半》,從1987年1月1日開始調到文藝部受聘擔任了此節目的主持人,直到1998年這個節目切換改版。其間榮獲全國第一,二屆《金話筒》獎的金獎。之後錄的節目大多是文學節目,包括詩歌,散文等,每年都有節目獲獎。其中演播的音樂專題節目《永不消逝的歌聲——紀念音樂家王洛賓》獲得首屆中國播音作品獎一等獎;主持的《今晚八點半》春節特別節目《春燈會》獲第二屆中國主持作品獎一等獎。有三個擔任播音的音樂專題、廣播特寫獲「亞廣聯」大獎。

虹雲: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播音指導、北京朗誦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人節目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廣播學院、天津國際女子學院、吉林大學文學院等多所院校客座兼職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持的播音及電視節目曾多次榮獲國際國內的各項大獎,如:《午間半小時》獲得全國評比一等獎、主持人節目研究會「開拓獎」特別金獎;《鍾與鍾樂》電視節目的解說,獲得「亞廣聯文化獎」;《學拼音》獲得東京國際電教節目特別獎;《海峽情思》影片解說獲新聞電影百花獎。《低溫核供熱反應堆》獲科教片金雞獎。《話說長江》、《話說運河》、《伏爾加日記》、《海上絲綢之路日記》等節目也分別榮獲各種其它國際國內獎項。

張家聲:

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導演,北京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北京廣播學院兼職教授,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政協七、八、九屆委員。被國務院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藝術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在四十餘年的藝術生涯里,從歌劇到戲劇,從廣播到影視,從表演到導演,塑造了大量不同風格的人物及作品形象,被海內外媒體一致譽為:「中國名嘴」、「語言獨具個性並形成一派,可塑性強,藝德高尚,藝術精湛的藝術家」。發表過《散論語言個性化》、《說解說》等數十篇論文。並被評選為「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聽眾喜愛的優秀演播藝術家」、「全國十大演播藝術家」稱號。

林如: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著名播音員、播音指導,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兼職教授,曾任莫斯科廣播電台華語部播音員。

曾在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中擔任旁白,曾在大型系列專題片《讓歷史告訴未來》、《共和國之戀》、《長征·生命之歌》、《長征·英雄的詩》、大型電視藝術系列片《百年恩來》中擔任解說,曾翻譯和發表過許多優秀的論文專著,如《創造性地探索和工作》、《怎樣播好電視專題片的解說》等,並獲得全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研究會頒發的「傑出貢獻獎」,四次獲得「亞廣聯」大獎。

瞿弦和:

中國煤礦文工團總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話劇研究會副會長,北京語言學會朗誦研究會常務理事,著名節目主持人。

曾在話劇《葉挺》中扮演葉挺;多次獲得國內及國際性大獎,曾獲全國話劇優秀演員獎「金獅獎」,第十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最高獎-平壤藝術獎,第32屆皮蘭德婁國際戲劇節最高獎;曾被中國人民廣播學會授予「優秀演播藝術家」,中國文聯及中國劇協評選為「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評選為「最受聽眾歡迎和喜愛的全國十大演播家」之一。

傅成勵: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播音指導,播音主持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節目主持人委員會副會長,全國播音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

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至今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工作,1987年至2000年擔任《午間半小時》節目主持人、編輯、審稿人。曾主持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春節晚會、香港回歸等許多大型直播節目,並負責過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許多專題片、藝術片、影視劇、廣播劇的解說、配音工作。主持、采編的許多節目曾多次獲得中國新聞及中國廣播電視獎、全國廣播電視主持人金話筒獎,並被授予「全國十佳廣播電視主持人「、「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王雪純:

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國際部著名主持人,墨爾本大學傳播學碩士,在從事播音主持的十餘年間先後主持過《正大綜藝》、《環球45』》、《輕松音樂學英語》等收視率較高的節目,除此以外還參加多部譯製片的配音工作及節目編導、多次主持過中央電視台和文化部組織的大型文藝晚會,曾獲得1997年度星光獎優秀主持人獎、第三屆「金話筒」銀獎;1999年獲第四屆「金話筒」金獎。

曾獲得過「優秀主持人」、「金話筒」等各類獎項,並被授予「全國十佳電視節目主持人」稱號。

F. 心理學案例分析 方明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爸爸媽媽雖沒文化,但也勤勞聰明。李強則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知識

這樣的情況是說壞來境自比其他方面對心裡的影響更加重要
認識的環境寬廣 人的心理能力也會相對應
經濟條件的好壞也會決定意識的高低
父母言傳聲教的意義的往往有決定的作用
然後2人主官都是努力向上 並且沒有太明顯缺陷
那麼理論上有道理

G. 日本災難包括什麼

由地震引起海嘯,繼而引起核泄漏,典型的由次生災害引起的次生災害事件。不過我想日本此次的災難給予我們思考的空間很大。我們在承認日本國民素質和國家制度建設方面的同時,應該深刻認識到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險惡用心,他們這些人一旦獲得機會,必將重現日本殘暴凶險的獸性面目,我想這是日本未來真正的災難……

H. 方明的介紹

方明,1986年畢業於曲阜師范大學,1989年至今在山東省教學研究室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曾從事中等師范學校教學研究,現主要工作是學前教育教學研究及小學教研管理。

閱讀全文

與方明股票分析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產品說辭 瀏覽:729
簡理財獎項 瀏覽:527
理財的小游戲 瀏覽:574
紅包袋理財 瀏覽:714
股災理財產品 瀏覽:152
理財兌日 瀏覽:570
融資財務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367
德融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176
理財段位 瀏覽:425
理財發布論壇 瀏覽:619
公墓陵園融資 瀏覽:78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匯率 瀏覽:761
p2p理財產品有那些 瀏覽:238
上海市九卿投資 瀏覽:623
信託的違約風險 瀏覽:735
非洲投融資 瀏覽:574
聖誕來信託 瀏覽:77
融資結構調整 瀏覽:187
融資比例越大 瀏覽:457
投融資平台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