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對中美貿易戰的分析通信行業

對中美貿易戰的分析通信行業

發布時間:2021-04-22 10:52:59

⑴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各有什麼影響

一、經貿摩擦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沖擊,可以用「有影響,可控制,需應對」來概括。

1、從宏觀經濟層面看,經貿摩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經濟的外部風險和下行壓力。

2017年經濟增長中內需貢獻超過90%;貿易依存度下降到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僅就經貿摩擦本身來說,這種沖擊是有限的。

2、從企業層面看,經貿摩擦對部分外向型企業有沖擊,可能帶來成本增加、訂單下降等問題,企業面臨減產歇業、調整重組的挑戰。電子通信、電氣機械、木材加工、化學產品等行業企業受影響相對較大。

不過,同時要看到,我國商務部已明確表示,在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將主要用於受損企業及員工、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等,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下半年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這也充分反映出中方對經貿摩擦的充分評估和積極應對。

二、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的影響很大: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轉化為對自己企業的「制裁」。因貿易戰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已開始減產或裁員,有的企業正在謀劃把生產線遷出美國。美國商會發出警告稱,共計26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可能面臨風險。

中國對等對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後,美國農業遭受較大損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給農場主補貼。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加征關稅,美國汽車對華出口受到影響,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受到擠壓。

(1)對中美貿易戰的分析通信行業擴展閱讀:

中國在貿易戰過程中,一方面與美國針鋒相對,一方面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一是調整改善與周邊國家關系,加強雙邊經濟合作。

二是將爭端訴諸世貿組織,尋求世貿組織規則和國際輿論支持。

三是在反制美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關稅的同時,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國家大豆和動物飼料的進口關稅。

四是繼續推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2002年以來,我國已經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進行的自貿區談判有13個,與10個國家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研或升級聯合研究。

⑵ 『觀點』中美貿易戰 對國內IT行業有哪些深遠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大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由於勞動力成本的關系,這類產品的確容易對美國同類企業產生沖擊。中國企業完全可以藉此契機,通過技術升級和轉型,提高知識價值和產品科技含量,使得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不再只靠價格,這對中國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中國半導體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大規模的兼並重組是實現產業快速迭代升級的重要途徑。貿易戰的主要目之一的就是限制相關領域的技術轉讓等,進一步扼殺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如果這些領域完全靠自主研發,勢必將使得我國快速突破核心技術的難度成倍增加

⑶ 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犧牲的,中美貿易可以往零打,直到打出一個新世界,全面冷戰,局部熱戰全部熱戰也可以。

⑷ 如何評價中美貿易戰

【摘 要】本文以中美貿易戰為中心。分析貿易摩擦的深層原因,並在此基礎上討論中美兩國是否會爆發貿易戰。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中國和中國的跨國公司應該如何應對。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
一、介紹
近幾十年來,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一直存在,但它們只能被視為「貿易摩擦」。直到2018年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總統備忘錄,並宣布3月23日根據「301調查」的結果,美國將對中國進出口價格徵收價值600億美元的關稅。這份總統備忘錄被認為是美國正式與中國展開貿易戰的第一槍。之後,美國司法部開始調查華為,他們認為華為存在安全風險。
二、貿易摩擦的深層次原因
(一)貿易逆差
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4298億美元,年均增長11.5%,從美國進口1539億美元,年均增長14.5%。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順差高達2,758億美元。與二零一六年相比,二千五百七十億美元增加近二百五十億美元,超過二零一五年的歷史最高紀錄,達二千六百一十億美元。
但美國統計數據顯示,美中貿易逆差達3752億美元,兩國統計差異為994億美元。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一直努力減少貿易逆差,但這一數字意味著美國特朗普推出的「優先」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行不通。所以特朗普宣布可以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

⑸ 關於中美貿易戰現狀和評價

貿易戰一般認為是沒有贏家的。然而,當貿易摩擦或貿易戰發生在世界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時候,一定會分出輸贏。假以時間,或者美國成功地遏制了中國的崛起,或者中國成功反遏制並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合理分析中美貿易戰的現狀,我們將會有更多意外的收獲。

這一輪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是政治問題凌駕於經濟分歧之上。盡管貿易糾紛尚未正式上場,貿易談判的反復增添了中美博弈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這一輪貿易戰發生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全球民粹主義抬頭,以及中國經濟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關鍵時刻。多重因素疊加,中美貿易摩擦或延綿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回顧歷史,美國與日本的貿易戰歷時近30
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日本房地產價格泡沫破滅時結束,美國成功地遏制了日本崛起的勢頭。從此之後,日本離世界最大經濟體越來越遠。

有分析認為,現在的中國與彼時的日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包括製造業擴張、房地產價格泡沫和經濟的高杠桿率等,因而難免讓人擔心,中美貿易戰是否會讓中國走上日本曾經的老路?新一輪中美貿易摩擦的核心是美國作為現在的世界消費中心與中國作為潛在的世界消費中心之間的博弈。如果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只要政策應對得當,中國應該比日本更有條件贏得這場「戰爭」。

⑹ 中美兩國進行貿易戰的主要行業分析-中國

如果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設限,則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是相對最優限制手段。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主要包括兩類行業:生產化學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和機械設備產業(未分類其他產品行業產值太小以至可以忽略)。其中機械設備行業無論是中國對美國還是美國對中國,均存在顯著的貿易互補性:原因在於機械設備行業規模較大,中國對美國高技術機械設備存在較高的依賴性,而中國低端機械設備和美國低端機械設備存在競爭關系。因此在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時,更可能選在與美國本土企業存在競爭關系的較低端機械設備、電器設備和科技產品等。

⑺ 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簡單分析一下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打貿易戰呢?
現行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是美國制定的,包括國際專金融和國屬際貿易體系。美國擁有金融霸權、世界貿易霸權和輿論霸權,加上霸道的美軍,構成了美國的全方位霸權。
打貿易戰,美國是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
美國霸權的好處是什麼呢?話語權、規則制定權、世界貨幣權等等。只要霸權在,美國就可以躺著收割世界各國人民的財富(剪羊毛)。
中美貿易戰開打的直接原因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及中國高端製造業不斷向上突破引發的。長期以來,美國霸佔著高端製造業的尖端,享受著「壟斷紅利」。比如大家熟知的手機晶元巨頭高通公司,向中國手機廠商收取「高通稅」,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深層次原因是以人民幣結算的上海原油期貨於3月26日上市交易。這使得人民幣動搖了美元的國際貿易結算權(原油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代表),也就說動搖了美國的貨幣霸權。
根本原因是以中國為首的各國人民爭取平等的發展權。因為現行的世界制度為美國霸權的體現,也是套在世界各國人民身上的「枷鎖」,限制了各國發展的上限。同時,中國的崛起是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崛起,使得中國具備打破霸權的實力。
所以中美貿易並不是偶然。

閱讀全文

與對中美貿易戰的分析通信行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收購融資租賃公司費用 瀏覽:253
瑞泰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23
酷基金每日基金凈值工銀核心價值 瀏覽:885
正大投資屬於港股上市嗎 瀏覽:803
今天諾安股票基金行情走勢圖 瀏覽:544
零錢包理財吧 瀏覽:277
高鐵融資環境 瀏覽:914
大學生融資計劃 瀏覽:698
期證投資 瀏覽:426
融資期權 瀏覽:96
韋博融資失敗 瀏覽:786
融資租賃教育 瀏覽:800
某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有五種股票 瀏覽:855
華港理財 瀏覽:965
理財產品說辭 瀏覽:729
簡理財獎項 瀏覽:527
理財的小游戲 瀏覽:574
紅包袋理財 瀏覽:714
股災理財產品 瀏覽:152
理財兌日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