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的經濟發展情況是怎麼樣的
近期,上海統計局局長潘建新介紹了上半年上海經濟運行情況,顯示總體經濟運行良好。潘建新透露,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穩中有降。6月份,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水平與去年12月持平。上半年,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
上半年,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83.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4%,增幅同比回落15.1個百分點。
從消費領域看,上半年,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3%,漲幅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5%。
從八大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2.6%,衣著類上漲7.7%,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0.8%,煙酒及用品類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
【消費品零售】13.1%
上半年,本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1%,增幅同比加快1.6個百分點,消費品市場銷售全面向好。據抽樣調查,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長14.6%,增幅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31.2%,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存款】232.81億元
至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4943.05億元,比年初增加1648.86億元,同比多增232.81億元;貸款余額18090.64億元,比年初增加1345.24億元,同比多增154.78億元,其中中資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2630.79億元,比年初減少182.97億元。金融機構存貸差6852.41億元,同比擴大1480.94億元。
【就業崗位】36.1萬人
上半年,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6.1萬人(其中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非農就業7.6萬人),已完成年度計劃的72.2%。至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26.4萬人,與年初相比減少1.1萬人。
據抽樣調查,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9%。
【GDP】12.6%
上半年,上海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781.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增幅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上半年本市二、三產業同步增長。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17.12億元,增長13.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36.42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1%。服務業增長加快,主要行業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6%,增幅同比加快4個百分點;金融業增長13.2%,加快2.5個百分點。
2. 上海的經濟發展有什麼變化
經濟發展堅持質量第一
公報顯示,2017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5.8%和7.5%。市統計局分析,上海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體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核心支撐作用。工業增加值增長6.4%,為近6年最快增速,工業投資增長5.3%,為近10年來最快增速;而房地產熱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揮棒作用下也顯著消減,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37.5%,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比上年回落1.7個百分點。
3. 近幾年上海的經濟發展怎麼樣
個人感覺上海近幾年可能由於經濟大環境的關系,房產,股票帶動的不景氣導致發內展速度開始放緩,明顯沒有前容幾年發展的快,中小心低科技含量的企業也被逐漸淘汰失業人士也開始增加,可能要等到上海郊區的幾個大型工業園區上馬才會緩解就業壓力吧,未來還是看點的,我就是覺得房價貴了點,能便宜點的話就好了....
╮(╯_╰)╭
4. 上海對全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是什麼
上海的GDP,真的是很高,所以說,上海的經濟發展對全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拉動了全國的GDP指數,如果沒有上海的話,中國的GDP應該是比較低的,所以,不愧是大城市的中心。
5. 關於上海以後的經濟發展趨勢。是繁榮還是落後。和香港相比呢
現時大部分人,都充分地認為上海會超越香港,他們喜歡這個比喻——香港就是一個經驗老道,但年邁的老人;上海是一個稍欠火候,但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我的意見?我覺得這個比喻是不合適的。因為如果這種比喻成立,那麼英國倫敦、美國紐約豈不是早就要入土為安?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非香港莫屬,因為它除了很多有利的客觀條件,還有就是有國家撐腰,推出很多有利於特別行政區的政策,鞏固它的地位。
但現實,上海實力追上來了,就在3月25日(印象....),國家卻有意提出要在2020年,將上海建成國家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就肯定動搖很多香港人的神經,亦有很多國內的人相信,上海真的會超越香港。
普遍香港人的看法是,失去國家寵愛的香港,後果不堪設想的。因為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外資已經不需要經過香港再流入內地。以上海的優厚條件,近年大家有目共睹的高速發展,再配合政策,對外上而言,上海是極具吸引力的。
我認為,香港人應該要保持適當的危機感,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但亦不需要沮喪的,因為我個人認為,香港依然有很多優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例如,香港的法律體制相當健全,他們真的秉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辦事,這很重要,對投資者來說任何一個商業糾紛,在香港都可以訴諸法律,信任法官作出公平裁判。但在內地,官司往往會成為一場權貴之間的角力賽,很多時候即使你有道理,如果對方後台大,你不要指望會有公平的結果。
而且,投資者很注重資訊自由,尤其是市場信息。如果他們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正確信息,就會損失先機,蒙受損失。這點在香港是沒有問題的,反而在上海(其實應該說在內地),很多信息都被嚴格地監視控制,不少本應該對外公開的市場信息,卻成了只有少數人能獲取的內幕,即在上海很難營造到公平的競爭環境。
還有的是,內地的一些部門,貪婪問題十分嚴重,商人避免被為難,所以很多情況下都得用錢買方便。這種風氣在內地是已經形成的,但客觀來說,這的確又是不道德的交易。所以亦有很多人感嘆在上海做生意如履薄冰。香港的廉潔是內地無法追上的。
在內地注冊一間公司,所走的程序是相當繁瑣和復雜,部門與部門之間就像踢皮球一樣缺乏溝通;但在香港,注冊公司是很簡單容易的事情,14歲的小孩子都會做。
所以我覺得,即使過20年,上海依然未能追上香港的,即使你看到上海滿是高樓大廈或者交通如何暢通發達.....這只是表面,更多失業、關門或倒閉的情況是沒有被寫實或映照。 否則在我看來,朝鮮也是個很發達的國家......看平壤就知道他們有多現代化了!
呃,這是我的看法........一家之言囧
6. 上海現時經濟發展狀況
上海
經濟狀況:
GDP 5408.76億元 排全國第8位
GDP 構成比
第一產業1.6%排全國第27位
第二產業47.4%排全國第11位
第三產業51%排全國第1位
人均GDP 40646元 排全國第1位
居民消費水平 14295元 排全國第1位
恩格爾系數 39%
鄉鎮企業營業收入 3834.4億元排全國第12位
城市人均收入 14395.8元 排全國第1位
城市人均住房面積 28平方米 排全國第3位
城市人均綠地面積 6.1平方米 排全國第8位
人均生活用水量 城市405.52升/日 排全國第2位
農村105.1升/日 排全國第13位
職工平均工資 農,林,牧,漁業, 17184元 排全國第2位
建築業 21820元 排全國第1位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 33110元 排全國第1位
金融.保險業 37087元 排全國第2位
房地產業 28474元 排全國第1位
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 26476元 排全國第3位
文教.藝術和廣播影視業 24585元 排全國第3位
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 26710元 排全國第4位
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 26199元 排全國第3位
進出口總值 7225129萬美元 排全國第3位
外商直接投資 427229萬美元 排全國第4位
7. 有關上海的經濟發展的所有資料
閔行區:澳大利亞,注重環保與綠化,是房地產市場的新貴。多數建築為新式的別墅,住房條件優越。
黃浦區:英國,老牌的國家,經濟發達、商業繁榮。吞並了北愛爾蘭(南市區),實力更加強大,堪稱上海的代表。然而,畢竟黃河東流去,其往日的風光早已不在,被美國趕超了。
靜安區:法國,堪稱浪漫的 經典,是上海幽雅生活的代名詞。高大的法國梧桐,幽靜的馬路,精製的洋房,處處體現上海的懷舊品位。南京西路是上海最高級的三個辦公區之一。
盧灣區:德國,並不是風格象德國,而是與德國的地位一樣,盧灣對上海舉足輕重。盧灣內斂,干凈,與德國業很象。
虹口區:義大利,與義大利一樣,虹口總是給人陽光燦爛的感覺,熱情奔放。然而,虹口顯然太奔放了,不太注重城區的規劃協調,所以,虹口顯得有一點雜亂。還好,不是太亂。
長寧區:奧地利+匈牙利,富有藝術氣質,安靜清潔,虹橋路一帶電台、畫廊比比皆是。而且與奧地利匈牙利相似,長寧的人口結構中也以老年人為主。
閘北區:中東地區、西亞阿拉伯諸國,原因不用解釋了,大家都明白。
楊浦區:土爾其,與土國相似,楊浦的版圖是算得上是大的,工業集中,然而,顯得混亂,人口也太多。
普陀區:前蘇聯、俄羅斯,是上海重要的重工業區,這一點與俄羅斯相似。但是,污染嚴重,忽視輕工業的發展,基礎設施落後,人民生活普遍不高。在上海在普遍發展的時候,普陀的發展速度及後勁嚴重不足,這和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困境也是一樣的。而且,普陀的民居也也很有前蘇聯集體農庄、蘇聯建築風格,值得保留。
徐匯區:美國,是上海目前最發達的房地產市場,商業也是十分繁榮。徐匯是繼黃浦之後繁榮起來的,和美國繼英國之後的情況相象。
浦東新區:中國,毫無疑問,浦東是最能代表當今中國發展的地方,稱浦東為中國,當之無愧。高速的經濟發展,繁榮的前景,充滿活力與機遇。然而,浦東缺乏內涵,沒有很多的文化,沒有浪漫的氣氛,有的只是一幢又一幢的高樓而已。浦東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就象中國本土文化同外來文化的沖突一樣。
寶山區:日本,新興的發達國家,同日本一樣,以鋼鐵為支柱,交通方便、生活高質量。但是人口嚴重飽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開始向小島拓展了。
嘉定區:北歐三國(丹麥、挪威、瑞典),一樣是科教發達(800年教化嘉定),工業現代化,環境優美,適合居祝然而,和北歐諸國一樣,嘉定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商業太不發達,不夠放便。
郊區:
金山區:巴西,發展中國家中的教發達國家,事實上金山的確挺發達。同巴西一樣,金山也以石油為命脈。所不同的是,一個是石油出口,一個是石油進口加工。
松江區:印度,同印度一樣,因為是文明的發源地(松江自稱上海之根),對外有仇視,尤其喜歡與中國相提並論,這也一樣,松江總是與浦東比來比去。不過,松江近3年的發展的確很快。註:松江話與其它地區太不一樣,就象印度的英語一樣難懂。
青浦區:韓國,一樣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人文資源,經濟發展的同時業重視文物的保護。
南匯區:南非,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雖然以前與南非一樣不為人知,但隨著開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塊「世外桃源」。(因宗族隔離制度,南非長期與其它國家沒有外交關系。)
奉賢區:阿根廷,廣闊的土地,豐富的物產,是農業大區。
崇明縣:中部非洲國家,一樣是欠發達地區,人口眾多,但工商業不發達。然而,崇明同中非洲國家一樣,擁有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人民純朴善良,語言有別於上海其它地區。而且,崇明中部非洲國家還有相似的是都擁有自然保護區。
至於住在哪裡便宜,要看你在哪裡上班了。崇明相對便宜,但目前交通不便,到市區還得坐輪渡過江。
8. 上海經濟特點
2017年以來,一季度,上海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經濟增長保持平穩,第三產業比重為70.7%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完成6922.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1億元,下降8.7%;第二產業增加值2012.53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4896.40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0.7%。
從主要行業看,一季度,工業增加值1799.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009.81億元,增長5.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76.72億元,增長9.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86.40億元,增長3.2%;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384.12億元,增長14.4%;金融業增加值1399.49億元,增長11.3%;房地產業增加值348.54億元,下降16.1%。
二、工業生產明顯回升,企業效益增勢較好
一季度,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21.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實現了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增幅。分行業看,六個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5336.60億元,增長10.5%。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增長13.3%,汽車製造業增長18.8%,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增長3.9%,精品鋼材製造業增長4.6%,成套設備製造業增長3.0%,生物醫葯製造業下降1.7%。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9.8%。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1769.77億元,增長12.1%。
一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完成總產值2193.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增速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總產值增長29.3%,新一代信息技術總產值增長14.8%,高端裝備總產值增長4.6%,新材料總產值增長3.4%。
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487.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而上年同期為下降7.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4.42億元,增長40.1%,增速同比提高36.6個百分點。
三、消費增長穩中有升,網路零售增長較快
一季度,全市商品銷售總額26031.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5%,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50.37億元,增長7.8%,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一季度,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497.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53.37億元,增長6.8%。分商品類別看,通訊器材類、煤炭及製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較快,分別增長47.5%、35.0%和22.0%。
從零售業態看,一季度,無店鋪零售額446.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4%,增速同比提高7.3個百分點。其中,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23.1%,增速提高6.5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3.3%,比重提高2.6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良好,民間投資加快增長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315.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增速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從主要領域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06.03億元,增長25.7%,增速提高10.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869.62億元,增長8.6%,增速回落3.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146.98億元,下降2.2%,降幅收窄9.1個百分點。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0.24億元,下降44.0%;第二產業投資147.44億元,下降2.6%;第三產業投資1168.23億元,增長12.4%。從經濟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319.34億元,增長28.0%;非國有經濟投資996.56億元,增長5.9%,其中,民間投資551.17億元,增長23.8%,增速同比提高22.0個百分點。
五、對外貨物貿易大幅增長,利用外資金額出現下降
一季度,全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7511.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1%,而上年同期為下降4.1%。其中,進口4462.11億元,增長25.3%;出口3049.22億元,增長13.2%。按貿易方式分,一般貿易進出口3767.65億元,增長19.3%;加工貿易進出口1784.45億元,增長19.9%。
一季度,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98.2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37.96億美元,下降9.5%。其中,第二產業實際到位金額2.14億美元,下降18.5%;第三產業實際到位金額35.82億美元,下降8.8%。
六、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大幅上漲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2%,漲幅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從兩大分類看,服務價格上漲3.2%,漲幅回落0.9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上漲1.4%,漲幅回落0.7個百分點。從八大類別看,醫療保健上漲8.7%,居住上漲3.9%,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3%,衣著上漲1.0%,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0%,食品煙酒上漲0.7%,交通和通信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8%。
一季度,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4.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2.8%。
七、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增長良好,貨幣信貸運行平穩
一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62.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其中,增值稅833.74億元,增長8.7%;企業所得稅350.32億元,增長3.3%;個人所得稅222.02億元,增長19.5%。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98.96億元,增長16.3%。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及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較快,分別增長53.0%、11.3%和10.6%。
3月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1.0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29萬億元,增長12.7%。
八、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據抽樣調查,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其中,工資性收入9790元,增長5.3%;經營凈收入432元,增長3.6%;財產凈收入2200元,增長10.7%;轉移凈收入3419元,增長17.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5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0元,增長8.6%。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業崗位16.73萬個。截至3月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2.60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0.47萬人。
總的來看,2017年一季度上海經濟開局良好,實現了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的目標。下一步,要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勇於擔當、敢為人先,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9. 2017年上海經濟發展邁上了新台階嗎
據報道,1月19日,上海、北京、天津陸續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中國前10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晰,根據上海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上海生產總值完成30133.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
分析人士表示,從2015年以來,上海GDP增速就降到7%以下的水平,在6.8%、6.9%的增速「徘徊」,在這樣的形勢下,上海突破3萬億大關實屬不易。
10. 上海經濟發展得怎樣
近期,上海統計局局長潘建新介紹了上半年上海經濟運行情況,顯示總體經濟運行良好。潘建新透露,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穩中有降。6月份,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水平與去年12月持平。上半年,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
上半年,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83.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4%,增幅同比回落15.1個百分點。
從消費領域看,上半年,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3%,漲幅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5%。
從八大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2.6%,衣著類上漲7.7%,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0.8%,煙酒及用品類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
【消費品零售】13.1%
上半年,本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1%,增幅同比加快1.6個百分點,消費品市場銷售全面向好。據抽樣調查,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長14.6%,增幅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31.2%,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存款】232.81億元
至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4943.05億元,比年初增加1648.86億元,同比多增232.81億元;貸款余額18090.64億元,比年初增加1345.24億元,同比多增154.78億元,其中中資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2630.79億元,比年初減少182.97億元。金融機構存貸差6852.41億元,同比擴大1480.94億元。
【就業崗位】36.1萬人
上半年,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6.1萬人(其中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非農就業7.6萬人),已完成年度計劃的72.2%。至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26.4萬人,與年初相比減少1.1萬人。
據抽樣調查,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9%。
【GDP】12.6%
上半年,上海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781.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增幅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上半年本市二、三產業同步增長。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17.12億元,增長13.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36.42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1%。服務業增長加快,主要行業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6%,增幅同比加快4個百分點;金融業增長13.2%,加快2.5個百分點。祝您幸福美滿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