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奉浦工業區的園區簡介
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位於南上海,是奉賢區的北大門,南連著奉賢南橋中心城。原名上海市奉浦工業區,是上海市「1+3+9」工業區中的九家市級工業區之一,成立於1995年8月。2000年4月和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成了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有限公司,共同從事土地批租等的開發建設。
開發區東側A4高速公路,西側城市輕軌,南臨大亭高速公路,北臨奉浦大橋,以及區內「六縱四橫」的高等級道路,內外織就了開發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使整個開發區距周邊的空港、深水港、化工區、市中心等工商貿重地不超過30分鍾的路程。
總體規劃面積20.8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首期開發10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園和生活園各5平方公里;二期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區和其它信息產業園等工業園區。按照前瞻性、高起點的理念,開發區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高等級的「七通一平」基礎設施,現已初具現代化工業園區的規模。區內「一門式」投資服務中心為接納海內外的投資者在企業落戶注冊提供了便利。在首期開發的5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域內已形成了輸配電產業、電子產業、醫葯產業三大板塊,已累計入住企業125家,外資企業53家,投資額達55億元,注冊資本28億元。內資企業67家,投資額達15億元,注冊資本10億元。內外資企業到位資金30億元。2002年實現工業現行產值38.76億元,銷售收入38.45億元,交納稅金1.37億元,出口總值1.66億美元,職工人數12687人。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企業有美國通用電氣、美國NuSkin公司、美國百加得飲料公司、德國西格里碳素集團、日本先鋒電器、日本松下電工、日本富士電機和希臘帕拉期克塑料製品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有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上海雷允上葯業、雙菱TCL空調集團、航星集團、柘中集團、南橋變壓器、浙江慈興軸承集團等企業項目相繼落戶在開發區內。
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後花園」5平方公里的生活園區,已建成以國家建設部樣板房「奉浦苑」為代表的住宅小區,玫瑰園、錦鋅花園別墅區、歐洲式商業廣場、教育園區內的高等學府上海商業職業學校等,社區設施日臻完善。以佔地617畝「奉浦四季花園」為標志的一批綠化工程相繼在建設中,綠化覆蓋率已達35%以上,以及正在創建2004年上海園林城區,一個「天藍、水清、地綠、居佳」花園式工業園的風范正日趨呈現。
在二期的開發規劃中,開發區著力打造通訊設備製造產業和3平方公里的閔奉出口加工區(籌)的建設。目前通訊設備製造產業以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投資開發的中國普天上海通信工業園為主體,總投資50億元,佔地1000畝,建成後年銷售收入每年將遞增20億元,五年後形成銷售100億元的規模。
㈡ 上海所有的工業開發區
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原名上海市奉浦工業區,是上海市的九大市級工業區。開發區分為A區(.38平方公里)和B區(20平方公里),其中已開發的A區內還設有一個佔地3平方公里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
中文名: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
原名:上海市奉浦工業區
地點:上海
屬性:上海市的九大市級工業區
分享
開發區簡介
上海工業綜合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普通機械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金屬製品業等支柱性產業。截止2007年底,落戶開發區的企業225家,其中外資企業130家。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格里碳素集團、日本電裝、日本松下、日野發動機、日本愛思帝摩擦材料、德國馬勒濾清器、德國奧托利夫安全氣囊、德國倫福德、希臘普拉斯克塑料公司;中國普天、上海雷允上葯業、雙菱TCL空調集團、柘中電器集團、浙江慈興軸承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及國內外知名企業已相繼落戶開發區。
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原名上海市奉浦工業區,位於奉賢北端,緊鄰黃浦江,距市中心、虹橋國際機場30公里,離浦東國際機場、上海洋山國際深水港60分鍾路程,是上海市九大市級工業區之一,成立於1995年8月。2000年4月,上海市經委下屬的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開發區,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被定為上海唯一的綜合性工業區。2003年3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在開發區內正式啟動。
目前開發區的A區一期總體規劃面積18.8平方公里,東起四號線,南到浦東運河,北至大葉公路,西至竹港,其中以開發面積5平方公里生活區、5平方公里工業園區和1.9平方公里上海閔行出口加工區已封關驗收;1700畝中國普天信息產業園區以完成規劃的初步設計,2平方公里沿江房地產等綜合開發和1.1平方公里出口加工二期正蓄勢待發。工業園區內已形成了電子信息、輸配電設備、生物醫葯和機械裝備四大支柱產業。具有代表性的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外知名企業項目有日本先鋒高科技、日本松下電工電子材料、日本富士電機、日本日野發動機、美國通用電氣、美國百家得飲料、美國NuSKin、德國西格里碳素、法國依瑪士數碼標識、希臘帕拉斯克塑料、香港格羅利葯業、中國普天信息產業、上海神力科技、中國雙菱TCL、上海柘中電器、南橋變壓器、上海雷允上葯業、上海杏靈葯業等項目。至2003年底,已落戶外資企業70戶,投資總額5.34億美元,內資工業企業45戶,投資總額27.86億元,注冊型企業357戶,注冊資本15.09億元。
在現代生活園區中已建成了以環城東路和奉浦大道為主的六縱四橫格式道路和奉浦苑、九華苑等別墅群和動遷居住小區,建有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專、大專各一所,617畝的「四季生態園」綠化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區內綠化面積達40%以上,降塵量為市中心的1/10正努力創建2004年上海園林城區,一個「天藍、水清、地綠、居住」的現代工業園區風范正日趨呈現。
開發區的A區二期即向西拓展,帶動庄行鎮、南橋鎮的聯動發展,規劃面積12.38平方公里,東起竹港、西至巨潮港、南至浦東運河、北至高壓走廊,將是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的規劃和設計,開發建設的前期各項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開發區的B區正在規劃設計中。
隨著上海市政府「東進西下」經濟布局策略的實施,使南上海成為上海製造戰略布局和戰略轉移的主要方向,大規模基礎設施在南上海集中,南上海產業帶正在形成,位於南上海核心帶的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將快速成為奉賢工業經濟重要的集聚地和產出地,成為上海南翼重要的現代工業製造基地。
㈢ 上海奉賢有幾個工業區
上海市奉浦工業區(工業綜合開發區)
規劃面積:20.8平方公里(包括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區)
園區簡介: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位於南上海,是奉賢區的北大門,南連著奉賢南橋中心城。原名上海市奉浦工業區,是上海市「1+3+9」工業區中的九家市級工業區之一,成立於1995年8月。2000年4月和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成了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有限公司,共同從事土地批租等的開發建設。
開發區東側A4高速公路,西側城市輕軌,南臨大亭高速公路,北臨奉浦大橋,以及區內「六縱四橫」的高等級道路,內外織就了開發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使整個開發區距周邊的空港、深水港、化工區、市中心等工商貿重地不超過30分鍾的路程。
總體規劃面積20.8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首期開發10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園和生活園各5平方公里;二期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區和其它信息產業園等工業園區。按照前瞻性、高起點的理念,開發區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高等級的「七通一平」基礎設施,現已初具現代化工業園區的規模。區內「一門式」投資服務中心為接納海內外的投資者在企業落戶注冊提供了便利。在首期開發的5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域內已形成了輸配電產業、電子產業、醫葯產業三大板塊,已累計入住企業125家,外資企業53家,投資額達55億元,注冊資本28億元。內資企業67家,投資額達15億元,注冊資本10億元。內外資企業到位資金30億元。2002年實現工業現行產值38.76億元,銷售收入38.45億元,交納稅金1.37億元,出口總值1.66億美元,職工人數12687人。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企業有美國通用電氣、美國NuSkin公司、美國百加得飲料公司、德國西格里碳素集團、日本先鋒電器、日本松下電工、日本富士電機和希臘帕拉期克塑料製品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有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上海雷允上葯業、雙菱TCL空調集團、航星集團、柘中集團、南橋變壓器、浙江慈興軸承集團等企業項目相繼落戶在開發區內。
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後花園」5平方公里的生活園區,已建成以國家建設部樣板房「奉浦苑」為代表的住宅小區,玫瑰園、錦鋅花園別墅區、歐洲式商業廣場、教育園區內的高等學府上海商業職業學校等,社區設施日臻完善。以佔地617畝「奉浦四季花園」為標志的一批綠化工程相繼在建設中,綠化覆蓋率已達35%以上,以及正在創建2004年上海園林城區,一個「天藍、水清、地綠、居佳」花園式工業園的風范正日趨呈現。
在二期的開發規劃中,開發區著力打造通訊設備製造產業和3平方公里的閔奉出口加工區(籌)的建設。目前通訊設備製造產業以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投資開發的中國普天上海通信工業園為主體,總投資50億元,佔地1000畝,建成後年銷售收入每年將遞增20億元,五年後形成銷售100億元的規模。
展望未來,隨著上海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向郊區轉移,隨著生產力布局的調整,工業項目向郊區轉移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將在全面貫徹「十五」規劃,實施上海「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戰略和奉賢「東西南北」「兩點一線」的戰略中,充分地發揮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接納大項目,實現大產出,建成具有強大集聚力的綜合產業基地,成為上海南翼重要的通信、輸配電、生物醫葯等生產、開發、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工業基地。
交通狀況:
航空:
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9公里
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46公里
目前二個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為1640萬人次,待浦東國際機場4條跑道全部建成,上海航空的年客運量將達到近1億人次。
鐵路:
距貨運上海站40公里
距葉榭站5公里
上海是中國華東重要的鐵路樞紐,上海有各種鐵路專用線近百條。上海鐵路將建立以直達快運為主線,南接港澳、北連俄歐、東通海外,西達中亞的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網路。
陸路:開發區通過多條主幹公路與全國公路網連通,交通便利。
距莘奉金高速公路0公里(莘奉金高速公路連接奉浦大橋與市區外環線)
距大葉公路0公里
距大亭公路5公里(郊區環線)
距滬寧高速公路32公里
距滬杭高速公路18公里
水路:
距上海港50公里
距大小洋山深水港49公里(建設中)
上海是中國的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港是中國最大的港口,上海港的吞吐量佔中國的18%,2000年,上海港首次突破400萬標准箱。即將建設的大小洋山深水大港一期工程4年內完成,將建20個標准集裝箱碼頭,年吞吐量為200萬標准箱。
自然環境
空氣質量:
開發區北臨"黃浦江",南靠"杭州灣"。上海每年有8個月的東南季風,將干凈的海風吹入奉浦;在冬季的西北風時,因黃浦江水蒸汽的蒸發形成的蒸汽氣幕將市區的塵埃擋在江邊,奉浦得以成為上海內陸部分空氣質量最好的地方,降塵量為市中心的十分之一。
地形地貌:
在4000-6000萬年的地質形成過程中,工業區及周邊地區是上海市的地殼隆起部,形如龜背,工業區得以擁有上海市最高的地面標高,平均標高達4-4.5米,高於上海平均標高1米以上。本區為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貌形態單一,地勢平坦。地基承載:8-10噸/平方米
園區規劃:一期用地已基本開發完必,已開始二期運作,二期內的出口加工區10月正式啟運!
市政設施
奉浦工業區經過3年的努力,在首期開發的8平方公里內已完成市政投入3.5億元,周邊配套投入達16億元,實現了高標準的"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已具備了吸納大規模企業的條件。
1.道路:區內已建成道路32公里,俱是四快二慢的高等級城市式道路
2.供水:兩座自來水廠供水,供水能力30萬噸/日
3.供電:區內有三座35KV的變電站,供電能力12萬千瓦/日。區側有亞洲最大的500KV的交直流變電站
4.煤氣:供氣能力30萬m3/日,氣源由上海焦化總廠越江輸送
5.通訊:開發區內的新建郵局擁有程式控制容量10萬門,並可提供傳真、電傳、ISDN、寬頻接入、數據專線等各類先進的電訊服務
6.污水排放:區側投資2億元的污水南排工程,日處理污水能力為10萬噸,完全可以解決大企業排污量大、處理困難的難題
7.雨水排放:採用暗管自流方式,排水管徑Ф450-2000mm,排水能力為3立方米/秒,(按百年一遇大暴雨設計,最大積水時間≤15分鍾)
8.區內土地平整,地質佳,地勢高出吳淞"0"上4.2-4.8米,可免洪澇水淹的影響
區內著名企業
美國通用、日本富士電機、日本先鋒、日本松下電工、美國百加得洋酒、美國NUSKIN公司、普天信息集團、上海雷允上等一大批企業。
網址:www.fengpu.com
㈣ 請問上海市奉賢區有幾個工業區
上海市奉浦工業區(工業綜合開發區)
規劃面積:20.8平方公里(包括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區)
園區簡介: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位於南上海,是奉賢區的北大門,南連著奉賢南橋中心城。原名上海市奉浦工業區,是上海市「1+3+9」工業區中的九家市級工業區之一,成立於1995年8月。2000年4月和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成了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有限公司,共同從事土地批租等的開發建設。
開發區東側A4高速公路,西側城市輕軌,南臨大亭高速公路,北臨奉浦大橋,以及區內「六縱四橫」的高等級道路,內外織就了開發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使整個開發區距周邊的空港、深水港、化工區、市中心等工商貿重地不超過30分鍾的路程。
總體規劃面積20.8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首期開發10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園和生活園各5平方公里;二期3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區和其它信息產業園等工業園區。按照前瞻性、高起點的理念,開發區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高等級的「七通一平」基礎設施,現已初具現代化工業園區的規模。區內「一門式」投資服務中心為接納海內外的投資者在企業落戶注冊提供了便利。在首期開發的5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域內已形成了輸配電產業、電子產業、醫葯產業三大板塊,已累計入住企業125家,外資企業53家,投資額達55億元,注冊資本28億元。內資企業67家,投資額達15億元,注冊資本10億元。內外資企業到位資金30億元。2002年實現工業現行產值38.76億元,銷售收入38.45億元,交納稅金1.37億元,出口總值1.66億美元,職工人數12687人。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企業有美國通用電氣、美國NuSkin公司、美國百加得飲料公司、德國西格里碳素集團、日本先鋒電器、日本松下電工、日本富士電機和希臘帕拉期克塑料製品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有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上海雷允上葯業、雙菱TCL空調集團、航星集團、柘中集團、南橋變壓器、浙江慈興軸承集團等企業項目相繼落戶在開發區內。
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後花園」5平方公里的生活園區,已建成以國家建設部樣板房「奉浦苑」為代表的住宅小區,玫瑰園、錦鋅花園別墅區、歐洲式商業廣場、教育園區內的高等學府上海商業職業學校等,社區設施日臻完善。以佔地617畝「奉浦四季花園」為標志的一批綠化工程相繼在建設中,綠化覆蓋率已達35%以上,以及正在創建2004年上海園林城區,一個「天藍、水清、地綠、居佳」花園式工業園的風范正日趨呈現。
在二期的開發規劃中,開發區著力打造通訊設備製造產業和3平方公里的閔奉出口加工區(籌)的建設。目前通訊設備製造產業以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投資開發的中國普天上海通信工業園為主體,總投資50億元,佔地1000畝,建成後年銷售收入每年將遞增20億元,五年後形成銷售100億元的規模。
展望未來,隨著上海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向郊區轉移,隨著生產力布局的調整,工業項目向郊區轉移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將在全面貫徹「十五」規劃,實施上海「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戰略和奉賢「東西南北」「兩點一線」的戰略中,充分地發揮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接納大項目,實現大產出,建成具有強大集聚力的綜合產業基地,成為上海南翼重要的通信、輸配電、生物醫葯等生產、開發、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工業基地。
交通狀況:
航空:
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9公里
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46公里
目前二個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為1640萬人次,待浦東國際機場4條跑道全部建成,上海航空的年客運量將達到近1億人次。
鐵路:
距貨運上海站40公里
距葉榭站5公里
上海是中國華東重要的鐵路樞紐,上海有各種鐵路專用線近百條。上海鐵路將建立以直達快運為主線,南接港澳、北連俄歐、東通海外,西達中亞的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網路。
陸路:開發區通過多條主幹公路與全國公路網連通,交通便利。
距莘奉金高速公路0公里(莘奉金高速公路連接奉浦大橋與市區外環線)
距大葉公路0公里
距大亭公路5公里(郊區環線)
距滬寧高速公路32公里
距滬杭高速公路18公里
水路:
距上海港50公里
距大小洋山深水港49公里(建設中)
上海是中國的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港是中國最大的港口,上海港的吞吐量佔中國的18%,2000年,上海港首次突破400萬標准箱。即將建設的大小洋山深水大港一期工程4年內完成,將建20個標准集裝箱碼頭,年吞吐量為200萬標准箱。
自然環境
空氣質量:
開發區北臨"黃浦江",南靠"杭州灣"。上海每年有8個月的東南季風,將干凈的海風吹入奉浦;在冬季的西北風時,因黃浦江水蒸汽的蒸發形成的蒸汽氣幕將市區的塵埃擋在江邊,奉浦得以成為上海內陸部分空氣質量最好的地方,降塵量為市中心的十分之一。
地形地貌:
在4000-6000萬年的地質形成過程中,工業區及周邊地區是上海市的地殼隆起部,形如龜背,工業區得以擁有上海市最高的地面標高,平均標高達4-4.5米,高於上海平均標高1米以上。本區為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貌形態單一,地勢平坦。地基承載:8-10噸/平方米
園區規劃:一期用地已基本開發完必,已開始二期運作,二期內的出口加工區10月正式啟運!
市政設施
奉浦工業區經過3年的努力,在首期開發的8平方公里內已完成市政投入3.5億元,周邊配套投入達16億元,實現了高標準的"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已具備了吸納大規模企業的條件。
1.道路:區內已建成道路32公里,俱是四快二慢的高等級城市式道路
2.供水:兩座自來水廠供水,供水能力30萬噸/日
3.供電:區內有三座35KV的變電站,供電能力12萬千瓦/日。區側有亞洲最大的500KV的交直流變電站
4.煤氣:供氣能力30萬m3/日,氣源由上海焦化總廠越江輸送
5.通訊:開發區內的新建郵局擁有程式控制容量10萬門,並可提供傳真、電傳、ISDN、寬頻接入、數據專線等各類先進的電訊服務
6.污水排放:區側投資2億元的污水南排工程,日處理污水能力為10萬噸,完全可以解決大企業排污量大、處理困難的難題
7.雨水排放:採用暗管自流方式,排水管徑Ф450-2000mm,排水能力為3立方米/秒,(按百年一遇大暴雨設計,最大積水時間≤15分鍾)
8.區內土地平整,地質佳,地勢高出吳淞"0"上4.2-4.8米,可免洪澇水淹的影響
區內著名企業
美國通用、日本富士電機、日本先鋒、日本松下電工、美國百加得洋酒、美國NUSKIN公司、普天信息集團、上海雷允上等一大批企業。
㈤ 松江體育館館到奉賢區環城北路999號普天工業園 怎麼走
公交線路:松亭石專線 → 南葉線,全程約30.5公里
1、從松江體育館步行約250米,到達榮樂路體育館站
2、乘坐松亭石專線,經過10站, 到達葉榭站
3、步行約160米,到達葉榭站
4、乘坐南葉線,經過15站, 到達滬杭公路環城北路站
5、步行約320米,到達環城北路9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