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股市中如何判斷莊家持股的成本(簡單易懂)
關於這一點,建議樓主只可以大致估算,千萬不可去細致考證。因為主力大多數時候,是不會讓局外人能算得出持倉成本的。財經網站上有所謂標注的主力成本,都是騙小孩子的數據,如果認真,會吃虧的。稍詳細點為樓主釋疑罷。通常有兩種狀況。一是某隻股票中的老主力,長線庄。這種主力的持倉成本是最最難以估算的。甚至連大概的估算都做不到。這是真話。舉個例子,如果我告訴樓主,長庄在某些時候,手裡的籌碼成本居然是負數,樓主一定覺得不可思議對嗎?但實情確實如此。你有機會可以試一下。假如你買入某股一萬股,獲利百分之三十後,賣出八千股,那麼你再查一下,你手裡留有的二千股,成本就是負數了。就是這個道理。老主力長年運作一隻股票,反復幾百次高拋低吸,底倉的成本低得驚人,甚至無法計算。這就是為什麼熊市來了,股票暴跌,散戶大戶都承受不了,但主力卻泰然自若的根本原因。在股票市場,主力與散戶的博弈,說到底就是成本高低的博弈。另外一種是相對容易估算一點的,比如說面對突發性利好,或者過江龍游資對某股的突然強制介入。主力原本沒有底倉籌碼,或是底倉太少,只能用拉高建倉的手法,此時主力的成本就會很高,大致成本得從最低位起加百分之二十。但主力的水平不均,對這個數字也要辯證地看,不能按圖索驥。
B. 股票中莊家的成本在6元,試問其大致到多少才出貨
1、在股市中,莊家的成本價一般是很難為外界所知的,因為這關繫到莊家的盈版利大小。權如果莊家明說其成本價為6元,這很可能有詐。至於其出貨時間要根據莊家的操作模式而定的,外界是無法得知的。
2、莊家,指能影響金融證券市場行情的大戶投資者。通常是佔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達到50%,看各品種而定,一般10%至30%即可控盤。因交易量和資金量巨大,所以在期貨市場上很少出現莊家。 莊家也是股東,莊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東,莊家坐莊某股票,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它在二級場的股價 。
C. 怎麼確定一個股票是否有莊家莊家的籌碼分布情況以及莊家的成本
一個股票是否有莊家的股票具體反映情況如下:
第一,股價長期下跌末期,股價止跌回升,上升時成交量放大,回檔時成交量萎縮,日K線圖上呈現陽線多於陰線。陽線對應的成交量呈明顯放大特徵,用一條斜線把成交量峰值相連,明顯呈上升狀。表明主力莊家處於收集階段,每日成交明細表中可以見拋單數額少,買單大手筆數額多。這表明散戶在拋售,而有隻「無形的手」在入市吸納,收集籌碼。
第二,股價形成圓弧度,成交量越來越小。這時眼見下跌缺乏動力,主力悄悄入市收集,成交量開始逐步放大,股價因主力介入而底部抬高,成交量仍呈斜線放大特徵。每日成交明細表留下主力蹤跡。
第三,股價低迷時刻,上市公司利空。股價大幅低開,引發廣大中小散戶拋售,大主力介入股價反而上揚,成交量放大,股價該跌時反而大幅上揚,唯有主力莊家才敢逆市而為,可確認主力介入。
第四,股價呈長方形上下震盪,上揚時成交量放大,下跌時成交量萎縮,經過數日洗籌後,主力莊家耐心洗籌嚇退跟風者,後再進一步放量上攻。
幾種莊家如下:
1、大資本個人投機客:個股走勢異於大勢,此類莊家通常專情於某一隻個股;
2、公募或私募機構:由於資金量龐大且成派系,通常遊走於板塊之間,此類莊家往往能帶動一個板塊;
3、上司公司:為了達到自身的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操控行為,此類莊家總在關鍵時刻或價位出現,或為保持一定價格區間,或為達到相應條件(比如為了抬高增發價格炒作股價等);
4、國家:這個是最牛的莊家,不過一般他只對大盤進行操控,只是可能通過個股開始而已;
5、國際金融大鱷:類似於索羅斯之類的投機客,他們通常手握極大量的資金,大到可以與一個國家抗衡(97年索羅斯在東南亞某國成功導致該國貨幣貶值,並從中謀利頗豐,可是卻栽在彈丸之地——香港);
6、國際投行:類似於大摩、高盛之流(高盛私下做空次貸引爆全球金融危機)。
以上6類莊家哪個比較厲害則要看該國貨幣發行權在誰手中,如果在該國政府手中則4最大,反之則6最厲害。
D. 股市裡是不是有一種軟體是買進莊家機構都能計算出成本
股市裡你不會見到,不過在專業的機構里肯定有,不過就是資金的數據收集、計算而已,合符資格、等級,還會開通專線,有買賣席位、買賣地點等數據。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
E. 股票莊家成本5·5到多少出來才賺錢
這個很難預測,雖然你抄估計到了莊家的成本是5.5元,莊家也不一定賺錢出來,要看是這個莊家實力強不強了,還要看股市大環境好不好,如果大市不好,莊家也可能放棄這個股票的運作,如果資金鏈斷裂也會棄股,題材不好也會棄股等因素很多,如果這股票能發現有莊家長期運作的是才可以長期跟隨操作的。再說每個主力的操作手法都不一樣的,有的主力是波段操作,有的是長線運作,有的像游資一樣靠熱點短期炒作,炒一把就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F. 怎樣查一隻股票大小非的成本
在股市中,無論是莊家、主力,還是普通股民都是在謀求利潤最大化,而莊家很少會出現虧損離場的局面。所以,大多股民希望通過分析莊家、主力成本的方法達到獲利的目的。但是無論那種方法的測算都不是百分百准確的,我們只不過是通過一些統計的方法,對莊家、主力在某一階段的市場平均成本做一大致的評估,再利用這個評估結果,對某一股票短期調整的支撐或者阻 力位進行判斷。常用的方法有: 一、過統計換手率測算。具體方法是在一股票明顯底部區域放量時,按計算每天換手率的方法統計到換手100%時的市場平均價,即為莊家持倉成本。對於新股,我們可以把其上市第一天或前幾天的均價作為莊家、主力成本區。 二、據股票價格測算。這是根據股票最低價測算的方法,一般來說,低價股在其最低價以上0.5~1.5元左右,中價股在最低價以上1.5~3元左右,高價股在最低價3~6元左右。其原理是最低價以上15%~30%的幅度。 三、利用平均價測算。對於長期底部橫盤收集籌碼的股票,還有圓形底、潛伏底等形態的票票,可以利用其底部區域的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作為莊家、主力的大致成本。 四、應用SSL指標測算。該指標是顯示股價的成交密集區和支撐、壓力位,該指標是用成交量和價點陣圖顯示一段時間內不同價位區間的累計成交量的分布情況。這些累計的成交量顯示的價位不僅是支撐、壓力位的參考,也可以用來對莊家、主力成本進行剖析。 以上羅列幾種莊家、主力成本的測算方法,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助益。一隻股票的一個運行周期如果升幅達到100%,那麼莊家、主力的正常收益會達到30% ~40%,所以,一隻股票一般要拉升60%左右。我們在測算莊家、主力成本時可以綜合數種方法的結果再算平均值,切記,不是追求百分百的准確,根據這個大致成本價,我們可以推測一下莊家、主力的目標位,制定出自己的操作計劃。
G. 股市裡經常說的主力成本是什麼意思啊怎麼觀察到
主力成本只是根據成交量和成交價的變化,顯示出重要的成交密集專區,從而來發現其主力成屬本。在一隻股票中 持有股數比重最大的往往是該股的主力 通常也成為莊家 莊家在台拉股價之前 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建倉來吸收足夠的籌碼 其吸籌的價格範圍區域的平均值一般視為主力成本區 在進行了足夠的吸籌之後 主力會台拉股價脫離其成本區域(期間可能會伴隨多次的打壓 震盪 洗盤) 台拉股價脫離成本區的目的一般可視為莊家不願讓散戶買進廉價的籌碼 以便於台拉股價的壓力不至於過大。
H. 股市中,主力是什麼多大資金才能算是主力怎麼計算
主力是持股數較多的機構或大戶,每隻股都存在主力,但是不一定都是莊家,莊家可以操控一隻股票的價格,而主力只能短期影響股價的波動。
主力進出指標(ABV)一般有短期、中期、長期三條線,分別反映短期、中期、長期資金量的變化。主力進出指標是從(OBV)能量潮變來。如果打入ZLJC,就會出現這個指標窗口,一般有三條線短期、中期、長期分別反映短期、中期、長期資金的變化。
(8)怎樣計算股市莊家的成本擴展閱讀:
股市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場所,使股票的發行得以延續。如果沒有股市,很難想像股票將如何流通,這是由股票的基本性質決定的。
當一個投資者選擇銀行儲蓄或購買債券時,投資者不必為這筆錢的流動性擔心。只要到了約定的期限,都可以按照約定的利率收回利息並取回本金。
I. 股票市場如何畫出主力成本線
在股市中,投資者要了解市場主力資金的成本,這就需要衡量的尺度專。最先是應用最屬簡單的移動平均線(MA),隨後發展為指數平均數(EXPMA),再後來就是根據加權成交金額發明的市場成本(MCST)。
根據均線來推斷。
一般而言,中短線主力建倉時間大約需要4-12周,平均約8-10周。從周K線圖上,我們可以估算8-10周均價線是主力的成本區域(雖有一定誤差,但不會偏差10%,所以謹慎起見,我們取10周線作為主力建倉成本)。作為主力,其操盤的個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甚至更多。一般地,一隻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50%,則主力的正常利潤是100%-120%左右。這是因為,主力要想在市場中獲利,也必須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固定不變的,也是主力在「坐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這就是建倉成本。亦即主力的建倉成本大約需要付出20%-40%的利潤空間。主力的建倉成本算出來以後,再在這個價位上乘以150%,即為主力將來拉升的最低目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