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裡股票逢買必跌,逢賣必漲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2. 錢幣收藏:逢綠必漲逢二必紅,這樣的2角錢你家還有嗎
目前的現狀就是你說的一樣。但是以後就沒有那麼簡單的。
3. 麻煩老師解答:漫畫《逢聽必漲》旨在
C |
4. 旅遊「逢節必漲」。對此,你怎麼看
說明節太少,假日太少,造成集中出遊,導致景點平時冷清,過節又太擁擠,導致資源稀缺,所以價格才上漲
5. 什麼原因全球股市大跌
道瓊斯再暴跌1033點 媒體:或因英國將提前加息
美股急轉直下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一種分析是,是演算法交易引發了這次暴跌。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發文稱:「股市調整,其實有跡可循。不過真正將股市推下懸崖的,是15分鍾內近700億美元的成交量,令一場正常調整變成奪門而逃,進而演變成全球范圍內的股災。」
一位香港的市場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美國股市衍生品豐富,在閃崩跡象出現後,如果預設指標達到了設置的條件,量化交易中的自動化程式會被觸發,自動發出買賣指令,從而形成強制性的拋售。而這種拋售的體量是在瞬間形成的,很容易導致流動性衰竭。
這類自動化交易在美股市場上,佔比可能達到五成。而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暴漲,也可能加劇了這種拋售,導致波動性衍生品出現巨量的空頭賣單。此外,各類衍生品之間還存在著聯動關系,拋售一旦形成,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
陶冬這樣解釋這種交易環境下的踩踏現象:「天量的成交量突然湧出,與ETF基金的集體沽盤有關,其背後是近年流行的演算法程序發生共振。這些年主動性股票基金和對沖基金的表現普遍不佳,資金湧向被動型基金,尤其是ETF。在過去三年中流入全球股市的新資金中,接近六成來自被動型基金,這是史無前例的。ETF投資基本限於指數成分股,所以近年權重股表現特別好,而此更證明了ETF低成本優勢比主動型基金選股能力重要,形成向上的自我循環。
然而,自我循環有向上的日子,就必然有向下的日子。當市場調整出現某種接近演算法程序中預設大手減持所設定的場景的時候,沽空盤就會蜂擁而出,而此又觸發其他演算法程序拋售,市場形成向下的自我循環。資金在跌市中奪路而逃、自相踐踏,在歷史上發生過不少次,甚至有幾次比這次股災更為慘烈,但這次調整的機械色彩最濃厚,速度也更快。將這次股災稱之為演算法股災,並不為過。」
ETF的資金流出情況,也可以解釋美股的巨震。
湯森路透旗下的Lipper資料庫顯示,截至美國當地時間2月7日的一周之內,美股基金凈流出資金規模達到239億美元,創下1992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周流出量。而現金類投資產品的凈流入量則達到了308億美元,可見股市投資者加速撤退之後,還是選擇了持幣觀戰。
彭博數據則顯示,全球最大的ETF——SPDR標普500指數ETF近4天內出現170億美元的巨額贖回。據統計,SPDR標普500指數ETF產品,曾在歷史上出現過10次四天累計資金流出量超過100億美元的情況,2007年至2008年期間曾出現過6次,2012年10月、2013年8月以及2014年8月也曾出現,而資金流出規模最大的一次竟然就發生在眼下,也就是說,這次的資金出逃規模甚至還要超過2007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
而美國當地時間2月8日的暴跌,在分析人士看來則是與2月5日的暴跌成因並不相同,主要是受到前一次暴跌所傳導產生的情緒面轉差,而非技術面原因。
美國投資研究公司Schaeffer's高級市場策略師Joe Bell指出,當美國當地時間2月8日再現拋售潮後,很多原本打算逢低買入抄底的投資者紛紛止步,大批賣單無人接盤。
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憶東認為,中國和美國股市的下行有著共同的引發因素——通脹。
他指出,當前通脹魅影浮現,貨幣政策緊縮預期上升。經濟復甦疊加國際油價上行趨勢下,中美兩國的CPI都有上行風險。通脹預期的上行,將增加貨幣政策緊縮的壓力。
6. 如何看待「逢聽必漲」這一現象
可這樣理解:「逢聽必漲」主要是因為「必漲才聽」。目前列入價格聽證目錄的主要版是政府管權價的極少數沒有形成充分競爭的公益性、公用性商品和服務價格,如水、電、氣、醫療、殯葬服務等,之所以需要政府管價,是因為這些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化程度較低,既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又具有較強的漲價沖動,而且涉及千千萬萬的民眾。 在涉及公眾或公民利益時,公共組織特別是政府組織在做決策前,通過聽證來聽取利害關系人、社會各方及有關專家的意見。但是,由於沒有可操作性較強的專門法律法規,一些政府部門不能充分尊重民意,這使一些聽證會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