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分析該公司的盈利能力
通過報表分析其各種盈利指標就可以了,比如: (一)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分析說明: (1)「銷售收入」是利潤表的第一行數字,「凈利潤」是利潤表的最後一行數字,兩者相除可以概括企業的全部經營成果。 (2)它表明1元銷售收入與其成本費用之間可以「擠」出來的凈利潤。該比率越大則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3)銷售利潤率的驅動因素是利潤表的各個項目。 【注意】銷售利潤率,又稱為「銷售凈利率」,或簡稱「利潤率」。通常,在利潤前面沒有加任何定語,就是指「凈利潤」。某個利潤率,如果前面沒有指明計算比率使用的分母,則是指以銷售收入為分母。 (二)資產利潤率 資產利潤率=凈利潤÷總資產 分析說明: (1)資產利潤率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雖然股東的報酬由資產利潤率和財務杠桿共同決定,但提高財務杠桿會同時增加企業風險,往往並不增加企業價值。 (2)資產利潤率的驅動因素是銷售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資產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可用因素分析法定量分析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對資產利潤率影響程度。 【注意】驅動因素以及因素分析 (三)權益凈利率 財務比率 分析說明 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權益凈利率的分母是股東的投入,分子是股東的所得。對於股權投資人來說,具有非常好的綜合性,概括了企業的全部經營業績和財務業績。
❷ 如何 企業從營業收入 挖掘分析
營業收入是利潤表的第一個指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之所以說最重要,是因為營業收入是所有盈利的基礎,是分析財務報表的起點。你到任何一所大學學習財務,
分析預測公司未來的盈利,起點是分析預測營業收入。我們一般只看營業收入一年的短期增長率,比如拿巴菲特舉例,他更關注的是長期增長率,他要看過去5年到10年甚至20年營業收入增長率是多少。
巴菲特收購比爾1954年接手時年營業收入只有25萬美元,1999年增長到3.42億美元,45年增長1368倍。巴菲特收購Helzberg鑽石商店時研究財務報表時發現,這家公司從1915年創立時不過是堪薩斯市的一家商店,然而到1994年已發展成在全美23個州擁有134家分店的集團,營業收入也從1974年的1000萬美元增長到1984年的5300萬美元,1994年又增長到2.82億美元 巴菲特會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營業收入增長率:第一,營業收入增長率與盈利增長率比較,分析增長的含金量。營業收入只是手段,企業的真正目的是盈利。收入增長率與稅前利潤增長率比較,如果營收率很快,但利潤增長率並不快,這可能有問題了。巴菲特最喜歡的是稅前利潤比營業收入增長的速度更快。 他的藍籌郵票公司的郵票營業收入從1972年的1億美元下降到1991年的1200萬美元,只有原來的12%;但在同期喜詩糖果的營業收入,卻從2900萬增長到1.96億美元,增長6.76倍,而且其盈利增長速度比營業收入更快,稅前利潤從1972年的420萬,變成去年的4240萬美元,增長10倍多。 巴菲特關注營業收入,但更關注其含金量。
❸ 如何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進行分析與預測(財務管理報告)
營業收入一般從銷售預測開始。根據銷售預測,和預計價格,算得營業收入。
營業回成本一般分為固定成本和答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根據上年數預測,變動成本根據銷售預測來計算。
主要看你能得到什麼信息。不同行業的方法也不同。
❹ 2016年開始為什麼青島啤酒年報里的營業收入分析有了分部間抵消
一個企業的年報營業收入,包括所有的分部間營業收入,所以在做營業收入分析時,都會把各個分部的營業收入都做進來,出現抵消的情況也是正常的。
❺ 請教一下,如何分析企業營業利潤占營業收入比低
企業利潤結構分析: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營業收入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費用(財+管+銷)-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企業利潤按來源分營業利潤和非經常性損益,
營業利潤是企業在主業中賺取的, 它反映 企業的經營效果、盈利能力、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前景,具有穩定性、持續性、可再生性、風 險小等特點; 非經常性損益來源於非營業活動中, 大多與企業資產處置和證券交易等業務有 關,具有偶發性、間斷性、易操縱、風險大等特點。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凈收益營運指數來評 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風險。 凈收益營運指數=營業利潤/凈利=1-非經常性損益/凈利 非經常性損益佔比越大,因營業利潤的比重就越小,企業盈利能力就越差,經營風險就 越大。 凈收益營運指數只能用來反映企業盈利的數量, 卻不能反映企業收益的質量。 因為企業利潤 是按權責發生制確認和計量的, 在沒有取得實際性現金流入之前, 賬面上的利潤永遠是紙上 的收益,是抽象的,特別在企業進行盈餘管理時,利潤虛假的成分更大。因此報表上的利潤 規模大,並不能得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良好的結論,我們還應結合現金流量表,通過 計算現金營運指數和銷售凈現率等指標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判。
❻ 對營業收入的預算數和同期數怎麼分析
數據多的話還可以同同行業比,同預算比。如果銷售是有季節性的,就應同前幾年歷史同期的比較。
❼ 財務報表分析:為什麼營業收入遠遠高於預收賬款數額(大約多了30億)
沒有問題!營收是企業確定的收入,而預收賬款是預先收取的貨款,兩者並非正相關。
❽ 營業收入的預測
營業收入的預測方法有許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判斷分析法、調查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本量利預測法等。1、判斷分析法。判斷分析法是一種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通過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銷售經驗的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專家對市場未來變化進行分析,以判斷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某種產品的銷售趨勢。包括意見匯集法、專家判斷法。
意見匯集法也稱推銷員意見綜合判斷法,是由本企業熟悉市場情況的推銷人員對各類顧客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的意見填入卡片或表格,然後由銷售部門進行綜合匯總,對某種產品的銷售趨勢進行分析預測。
專家判斷法是指向學有專長、經驗豐富的有關專家征詢意見,對某產品未來銷量進行判斷和預測的方法。包括三種:
專家個人意見集合法是指首先向各個專家徵求意見,要求他們對本企業某種產品銷售的未來趨勢和當前狀況作出獨立的個人判斷,然後再對此加以綜合,確定預測值。這種方法可以匯集各方面專家從不同角度反映的意見,其准確性一般比意見匯集法高,但由於不同專家掌握的資料有限,因此也會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專家小組法是由若干個專家預測小組,分別以小組為單位對企業的某種產品的未來銷售趨勢進行判斷預測,再進行綜合匯總的一種預測方法。這種方法在預測過程中可以發揮集體智慧,從而使預測的結果更加准確。
德爾菲法是以函詢方式向若干名專家分別徵求意見,各個專家獨立的對企業某種產品的未來銷售情況進行預測分析,然後企業將各個專家的預測結果進行匯總,並以不記名的方式反饋給各位專家,再次征詢各位專家的意見,請他們參考他人的意見修正本人原來的判斷,如此反復多次,最後各家之所長,對銷售做出綜合預測。
2、調查分析法。這種預測方法是通過對某種商品在市場上的供需情況和消費者的消費取向的調查,來預測本企業產品的銷售趨勢。調查內容包括對產品的調查、對客戶的調查、對經濟發展趨勢的調查、對同行業的調查等。
3、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是企業根據銷售的歷史資料,用一定的計算方法預測出未來銷售的變化趨勢。這種方法適用於產品銷售比較穩定,銷售變化有規律的企業。趨勢分析法是一種由歷史數據推測未來的引申法,故又稱歷史引申法。
趨勢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簡單移動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加權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和季節預測法。
移動平均法是不斷向前移動的、n個數據的平均的方法,它通過引進越來越近的新數據,不斷修改平均值作為預測值,這樣就可以反映數值的變化趨勢。加權移動平均法就是根據同一個移動段內不同時間的數據對預測值的影響程度,分別給予不同的權數,然後再進行平均移動以預測未來值。
指數平滑法是根據本期的實際值和過去對本期的預測值,預測下一期數值,它反映了近期實際銷售數值對預測值的影響。
季節預測法,這種方法適用於銷售帶有明顯季節性的產品,這些產品隨季節變化銷售有較大波動。
指數平滑法計算公式:
指數平滑系數a,可根據歷史銷售情況確定。指數平滑系數值越大,則近期實際銷售情況所佔的權數越大,對預測的影響也大。
4、因果分析法
在經濟活動中各種因素往往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彼此之間構成一定的對應關系。產品銷售一般總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果分析法就是從影響產品銷售的各種相關因素中,找到它們與銷售量的函數關系,並利用這種因果關系進行銷售預測。這種方法往往要建立預測的數學模型,故又稱回歸分析法,常用的有簡單回歸分析法和多元回歸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