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超級真菌相關的上市公司

超級真菌相關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1-19 09:12:34

① 美國爆發超級真菌耳念珠菌是什麼症狀

尋常症狀,發抄燒 疼痛襲 疲勞等,不經嚴格檢測難以確診為耳念珠菌,但是嚴重時會引發敗血症。這是一種新出現的具多重抗葯性的酵母菌。經由接觸傳染,肉類和蔬菜都可以成為傳染途徑。難以根治。免疫功能衰弱的人可能因此致命。感染的高風險因子包含加護病房icu,嬰兒產房,人群包含慢性病者免疫力不全者。預防方式1.平時注意基本衛生清潔2,減少慢性病發生 及時控制。3.避免濫用抗生素(重要) 。

② 超級真菌致死率超過50%,會不會在中國爆發

根據美國新聞報道,一種名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葯性真菌近日在美國多地爆發。這種超級真菌已經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全美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87宗,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身亡。聽起來實在是real可怕。

③ 關於「超級真菌」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致死率高達60%」 「各種葯物治療無效」「被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列為『緊急威脅』」……近日,一系列海外信息以及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感染的新聞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點,一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引發了一定的公眾恐慌,迅速沖上微博熱點榜單,連帶股市制葯板塊都漲停。

在培養皿中培養的念珠菌菌株(來源:CDC官網)

「超級真菌」是什麼?它有傳染性嗎?

「超級真菌」和之前就已經爆發過的「超級細菌」一樣是一個泛指,指的是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葯性的真菌。他們對當前的臨床常規抗生素具有強大的抵抗作用,可以逃避被滅殺,因此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同樣,類似與「超級細菌」,超級真菌的產生,與醫療上抗生素濫用有一定聯系,這也是這次耳念珠菌感染高發於ICU病房的原因。

ICU病房裡存在大量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同時存在大量抗生素和滅菌葯物的使用,使得普通病原菌很難存活而被淘汰,耐葯性強的「超級真菌」具有競爭優勢,自然就生存下來了。因此,「超級真菌」在耐葯性上確實有優勢,但往往在傳播能力、致病能力和應對復雜環境的存活能力上並沒有特殊優勢。因此,無論"超級細菌"還是耳念珠菌,本質上都不是傳染病,不可能像SARS或禽流感那樣,在醫院以外的環境中,在普通人群中造成大流行。也是我們普通公眾不用過於擔心的原因之一。

「超級真菌」-耳念珠菌何時產生的?

這次爆發的耳道念珠菌(Candida auris,C. auris),實際上在2009年就在日本被首次報道了。它初次被從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發現,盡管它被命名為耳道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影響身體的許多其他區域,引起侵入性感染,如血液感染和傷口感染。它也可以從呼吸道、尿液標本和膽道流體中分離出來。

中國首例報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耳念樣本即是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收治的一名患有高血壓和腎病綜合征的女性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鑒定出的。目前,耳念珠菌這種多重耐葯真菌在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伊等12個州流行。截至3月31日,已引起全美613例感染,死亡率30%-60%,近50%以上的感染者在12周內身亡。

美國各州報告的念珠菌的臨床病例,截至2019年2月28日

(來源:CDC官網)

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30多個國家報告了耳念感染。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共確認18例耳念珠菌臨床感染病例。

截至2019年2月28日報告耳道念珠菌病例的國家(來源:CDC官網)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念珠菌感染是臨床醫療環境的常見真菌感染,而耳念又極難被傳統實驗室方法識別出來,因此很有可能漏檢。對念珠菌菌株的回顧性研究也發現,最早的已知的耳念菌株實際上可追溯到1996年的韓國。而在中國首例耳念感染病例被報道出來之前,也很可能已經存在未被鑒別的耳念感染病例。


耳念珠菌電鏡照片

(來源: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廣華組)

30多個國家爆發了耳道念珠菌,它的威脅究竟有多大?

1、條件致病性:「乘虛而入」

要談耳念珠菌的威脅,首先我們要明白耳念珠菌屬於條件致病菌。它存在於人的皮膚及黏膜處, 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可侵襲機體, 引起機會性感染。因此,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普通人,感染耳念的機會極低,但對於ICU病房的免疫功能下降的重症患者來說,這種感染往往是致命的(美國報告的557例病例中,致死率高達50%,但同時提到由於其中許多人患有其他嚴重疾病,也增加了他們死亡的風險。因此目前並不確定侵襲性耳念感染的患者是否比患有其他侵襲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更容易死亡)。

目前,關於耳念的具體致病機理的研究仍然較少,尚不清楚耳念對人體細胞的攻擊方式。不同於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過形成菌絲侵入細胞組織的方式,耳念珠菌並未觀察到這種現象。盡管具體致病機理仍然未知,但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提到,任何念珠菌的侵入性感染都可能是致命的。

就目前情況來說,在醫療機構住院很長時間,有中心靜脈導管或其他線路或管進入其體內的重症患者,耳念感染的風險最高,因為這會極大的增大耳念侵入其體內的可能性。

2、多重耐葯性:「無葯可治」

耳念珠菌如此高的致死率,與其特殊的多重耐葯性導致的感染後「無葯可治」有關。目前關於耳念珠菌多重耐葯機制的研究還很少。

具體而言,研究估計,多達93%的臨床分離株對氟康唑的耐葯性增強(氟康唑是一種常用於治療全身性念珠菌感染的唑類)。最令人擔憂的是,據報道,一些分離株對所有三種主要的抗真菌葯(唑類、棘白菌素類、多烯類)均表現出較高的耐葯性,這種感染沒有任何治療選擇。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總結的數據是,90%以上的分離株對一種抗真菌葯物耐葯,至少30%的菌株對兩類以上葯物具有耐受性。此外,我國有少數對耳念珠菌的報告,結果顯示耐葯菌株與非耐葯菌株均存在,對氟康唑耐葯菌株占優勢。故難以針對性治療。

如此高的多重耐葯性也是導致耳念珠菌有如此高致死率的原因之一。

3、臨床上診斷和鑒別難度高:難以分辨,容易漏檢

由於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大都是其它重症患者,而感染本身並不具有明顯表徵,這使得醫療機構很難在第一時間確定耳念珠菌感染的發生。同時,由於耳念珠菌表型和其他類型的酵母如白色念珠菌相似也使得當前對耳念珠菌的鑒別存在一定困難,使用標准實驗室方法難以識別,並且在沒有特定技術的情況下可能在實驗室中被錯誤識別。

目前可以有效鑒別的方法主要是質譜技術和基因組測序這兩種方法。據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方文捷介紹,當病人出現不明原因發熱且用葯無效時,臨床醫生會讓患者抽血檢驗是否有真菌感染。血樣到檢驗科後,放在培養皿上培養,一段時間後,培養皿上會出現多個菌落,這時醫生會選取一兩個菌落做質譜分析或一代基因測序,以確認真菌種類。但由於儀器使用成本較高,不會將全部菌落都拿去分析,能否挑中「超級真菌」,則十分依賴檢驗醫生的知識水平和經驗,因此很有可能漏檢。而不僅在挑選菌落的環節容易出現漏檢,在後續分析階段,質譜儀分析和基因組測序的高昂價格,也使得很多非三甲醫院根本沒有條件鑒別出耳念珠菌。

4、生命力強,徹底清除難度極大

耳念珠菌能夠在乾燥和潮濕的表面、床上用品、地板、水槽和病人的內部組織等不同環境長時間存活,引發血液、肺部、尿道、表傷口感染以及耳道等部位的感染,對使用醫療輔助設備的(如尿管等內置導管、呼吸器械)長期住院,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或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艾滋病、糖尿病等)尤為危險。

美國《紐約時報》曾於4月6日報道,紐約市西奈山醫院去年5月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術時,發現他感染了耳念珠菌。老人最終在重症監護室隔離90天後死亡,而這種致命真菌卻頑強地存活下來,並佔領了整個病房,院方為此對牆壁、病床、門、水槽、電話都進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耳念珠菌對多種常用殺菌葯物的強抗性使得其可以在環境中持續生存,很難根除,因此預防工作必須具有針對性,防止菌株的引入。

5、各地域菌種差別大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來自東亞,南亞,南部非洲和南美洲地區的國家的耳念珠菌標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全基因組測序產生有機體的詳細DNA指紋。他們發現每個區域內的分離株彼此非常相似,但各區域的分離株相對不同,存在四種不同版本,且彼此差異較大,以至於研究人員猜測,這些菌株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分化,同時在四個不同的地方從無害的環境菌株中脫穎而出,成為耐葯病原體。

中國報告的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人分離出的耳念菌株經過黃廣華研究組的測試,發現與其他國家報道的多重耐葯性不同,中國首株耳念珠菌對臨床常用抗真菌葯物均較為敏感。這也說明了耳念珠菌具有較大大的地域差異,並不是所有的耳念珠菌株都是「超級真菌」,這進一步降低了耳念珠菌可能帶來的威脅。

但同時,黃廣華課題組也提到,在後續實驗中,當研究人員用氟康唑等一線抗真菌葯物持續作用48小時或更久,便會誘導出耳念珠菌的耐葯性。這說明耳念珠菌作為「超級真菌」的耐葯性本身就很有能是由於醫療環境中大量殺菌葯和抗生素的使用對環境菌群的篩選作用而進化產生的。耳念珠菌的地域差異使得不同地區的治療方案更需要針對性,這也提高了其威脅性。

耳念珠菌的出現大大增加了醫療機構的經濟負擔

耳念珠菌在醫院外環境的極低傳播能力和對具有正常免疫能力的普通人的極低感染能力使得它似乎與我們普通人毫無關系,但我要談到它很可能帶來另一個顯著後果:我們醫療機構的重症監護室治療費用會顯著上升。這和普通人可能聯系不大,但對醫療機構來說,是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

上文提到紐約市西奈山醫院為了從病房清除耳念珠菌,院方為此對醫院各個角落都進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這極大提高了ICU的維護成本

同時為了阻斷耳念珠菌的傳播,就算出現極少的耳念感染病例,也很可能需要提高整個醫療機構的隔離措施,這同樣會使得人力和醫療設備成本的急劇上升

最後,當病人出現不明病原的感染,由於存在被耳念珠菌這種具有多重耐葯性的病原感染的可能性,這意味著每天幾十塊錢的普通抗真菌葯可能無效,面對ICU的重症患者,與死神賽跑的醫療工作者嘗試不同葯物的時間很短,這會迫使醫生首先使用更新的、但同時更貴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這些因素都會提高整個醫療系統的運行費用,而最終買單的,是ICU患者和整個醫保系統

實際上,不只是耳念珠菌,每一種新的「超級細菌」和「超級真菌」的產生,都會提高我們整個醫療系統的負擔。世界衛生組織時任總幹事陳馮富珍在2011年世界衛生日時曾指出,耐葯性的發展是一個自然的生物過程,隨著每天用葯,這遲早要發生。「然而,錯誤的做法和有缺陷的假設卻使得不可避免的耐葯性的發展出現得更早」。而不合理和不恰當的抗菌葯使用,是造成當前耐葯性菌株產生的「罪魁禍首」。

抗生素的發現和使用,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被歌頌為現代醫學的奇跡,它使得人類終於有了一件像樣的武器來對抗病原性疾病。然而,在醫療衛生領域和動物衛生領域以及農業領域中的抗生素濫用正使得越來越多的抗生素正在失去效力,新的抗生素的研發成本越來越高。各種病原不斷產生的抗生素耐葯性正在對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安全、環境安全和糧食與農業生產的安全產生威脅。當抗生素的研發速度趕不上新的耐葯菌株的產生速度,「無葯可用」很可能成為大多數患者和醫療工作者要面對的夢魘。

面對越來越頻繁的抗生素耐葯性產生,我們該怎麼辦?

④ 美國爆發超級真菌

摘要:這種超級真菌對免疫系統不成熟或受損的人最致命,包括新生兒和老年人、吸煙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這里說的『超級真菌』指的是耳念珠菌。我們還在持續監測,但總體上還沒有出現美國那樣的爆發性流行感染。」4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皮膚科教授廖萬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紐約時報》4月6日報道,紐約市西奈山醫院去年5月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術時,發現他感染了一種「神秘而致命」的真菌,醫院迅速將其隔離在重症監護室。該男子最終在住院90天後死亡,但這種致命的真菌卻頑強地存活下來。病房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入侵,院方為此對牆壁、病床、門、水槽、電話都進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目前,這種名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葯真菌在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伊等12個州流行。

「超級真菌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皮膚及醫院設施表面,若感染控制措施不力,容易導致院內爆發性感染。」北京大學醫學部檢驗學系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王輝說,2018年在英國爆發的超級真菌感染,其罪魁禍首就是一隻共用的體溫計。

「從現有文獻看,感染者大多會有原因不明的發高燒,各種葯物治療無效,並伴隨各種器官衰竭、呼吸衰竭等表現。」廖萬清介紹說。2018年,中國發現首例耳念珠菌臨床感染病例,中國首株耳念珠菌分離自一位76歲的患者,這項研究由王輝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黃廣華分別率領的團隊共同完成。

此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主任尚紅及其團隊鑒定出15名住院患者感染了耳念珠菌。據廖萬清介紹,軍事醫學科學院也鑒定出2例。「至此,中國大陸共確認18例耳念珠菌臨床感染病例,我們還在持續監測。」

耳念珠菌的來源目前還不明確,是環境真菌還是人體共生菌,也不清楚。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是新近進化出來的、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

在顯微鏡下,耳念珠菌與其他念珠菌並無明顯差異,但通常具有多重耐葯性,部分菌株對臨床上常用的三大類抗真菌葯物都具有很高的耐葯性。這種超級真菌對免疫系統不成熟或受損的人最致命,包括新生兒和老年人、吸煙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⑤ 「超級真菌」肆虐全球,到底是誰的鍋

「超級真菌」肆虐全球,而關於它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人類卻一無所知 培養皿中的真菌菌... 且它們之間平行傳播的可能性很小。

⑥ 美國爆發超級真菌

大多抄數耳念珠菌菌株對至少一種襲抗真菌葯物類具有抗性;超過三分之一的菌株對兩種抗真菌葯物具有抗葯性;而部分菌株對所有三種抗真菌葯物具有抗葯性。[2]
危害性
耳念珠菌感染對於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最致命。感染通常在醫院等環境內傳播,最初的症狀是發燒、疼痛和疲勞,如果真菌擴散到血液、大腦或心臟,甚至會奪人性命。[3]
特徵
耐葯性耳念珠菌菌株在不同大陸具有不同的遺傳特性,這表明耐葯性是同時在世界各地獨立進化的。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這些「超級真菌」的突然出現,但有一種理論認為,在農作物上廣泛使用殺菌劑促使耳念珠菌進化出抗葯性。
相關報道
2019年4月8日,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稱,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這種酵母通常對皮膚和黏膜無害,但該真菌具有抗葯性的菌株目前在全球多處出現,其可能會造成致命的感染。

⑦ 美國爆發超級真菌

耳念珠菌,是一種具有極強抗葯性、致命率很高的超級真菌。一旦引起血液感染,死亡率可高達60%。

⑧ 超級真菌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之中能夠生存嗎

超級真菌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之中是能夠生存的,但是大部分感染在人體身上的超級真菌肯定還是需要有氧環境的,不然也不會寄生在人體的身上。其實真菌也是分為有氧和無氧的,有一些真菌就是喜歡無氧的環境的,有氧氣的存在這些真菌還不可以生存下來。但是有一部分的真菌又必須在有氧的條件下才可以生存。

只是共同使用了同樣的醫療設備,比如聽診器或者溫度計都可能會造成感染。因為在醫院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患有疾病的,並不是健康的人,所以說這樣的人一旦感染了超級真菌。由於沒有葯物可以用來抗菌治療,所以說很快就會攻擊人的器官,造成器官衰竭,然後就會出現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這是相當危險的。

⑨ 美國爆發超級真菌

據可靠消息,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皮膚科教授廖萬清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經確認了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
這種所謂的「超級真菌」到底是個什麼鬼!聽得本小編不由菊花一緊。
據說,這種被稱為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來源目前還不明確,有專家認為,這是一種新進化出來的、能夠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一旦這種真菌寄生到人體宿主身上,就會引起宿主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聽起來好可怕!更可怕的還在後頭,對於這種新的人類威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經將耳念珠菌列入「緊急威脅」名單。原來,這個可怕的病毒已經在美國肆掠,據美疾控中心最新通報,全美感染該真菌的病例上升到了587例,讓人不寒而慄的是,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不治身亡。
美國媒體報道,在紐約市西奈山醫院,醫生們在給一名老年男子做腹腔手術時,發現其感染了一種「不知名」的真菌,該醫院迅速將其隔離起來進行重症監護。然而這名男子在90天後醫治無效死亡。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叫不上名字的真菌並沒有因為宿主的死亡而消滅,它頑強的活了下來。因為是新生生物,當地醫院並沒有做到嚴格的處理,在此之後,這家醫院病房的很多地方被該真菌入侵,醫院方面對牆壁、病床、門窗、床鋪等所有地方進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天花板和地板。但是這些措施都未能將這種真菌殺死。
目前,這種被命名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葯性超級真菌正在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伊等12個州蔓延開來,美國可謂如臨大敵。
這種真菌到底有多厲害?據專家介紹,這種超級真菌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皮膚及醫院設施表面,如果醫院的感染控制措施不力的話,很容易引起院內爆發性感染。去年在英國爆發的超級真菌感染,「導火索」僅僅是一隻共用的體溫計。

閱讀全文

與超級真菌相關的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