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光大集團收購新三板

光大集團收購新三板

發布時間:2021-01-30 08:50:31

⑴ 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怎麼樣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資金力量雄厚,是橫跨金融與實業、海內與海外,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期貨、租賃、投資和環保、文旅、醫葯等實業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團。

2016年8月,中國光大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68位。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光大集團排名322位。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42位。

最高決策機構為集團董事會,經由國家授權,經營管理國家投入集團的國有資產。集團黨委在集團中發揮領導作用。集團監事會由國務院委派。國務院國發(1983)89號文批復光大集團章程明確:光大集團是直屬國務院的部級公司。

第二階段是「大起來」,即2003年第一輪改革重組至2017年底。光大實施了兩輪改革重組,先後成立了光大實業、光大金控資產,實現光大銀行、光大證券A+H股上市,完成光大永明保險重組、光大興隴信託收購組建。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光大集團第二輪改革重組細化方案後,逐步解決了體制、債務等歷史遺留問題,2014年1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光大集團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股份制公司,並正式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⑵ 光大證券 新三板 屬於哪個部門

屬於光大證券銷售部

⑶ 你好,我買了一隻新三板的貴的股票,被坑的, 現在這個企業在接受光大證券IPO上市輔導

新三板成為A股掛牌的跳板角色越來越明顯。據報道,到2月底,新三板共285家掛牌正在接受IPO上市輔導,此外還有85家正處於IPO排隊期,合計370家新三板掛牌擬通過IPO進入A股市場。

⑷ 新三板巨無霸被摘牌發生什麼事情

新三板「巨無霸」被強制摘牌

12月15日晚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股轉系統」)發布公告,新三板掛牌PE中科招商、達仁資管因不符合整改要求,將被強制摘牌。

股東安置成當務之急

對於摘牌企業來說,後續股東處置將成當務之急。

股轉系統在公告中要求,被終止掛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終止掛牌公司相關事宜並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終止掛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終止掛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

對於股東人數超過2000人的中科招商來說,股東安置無疑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事實上,摘牌消息傳來,中科招商投資圈就「炸開了鍋」。由於新三板無PE被強制摘牌的先例可依,業內人士表示,被摘牌公司需加強與股東溝通、協商,妥善安置股東。

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中科招商目前股東戶數為2713戶。截至記者發稿時,中科招商尚未披露股東安置安排。

「2015年5月在中科招商第二次定增時,我們以每股18元的價格買入了價值8100萬元的中科招商股票。」杭州的楊生(化名)告訴記者。他介紹說,當時中科招商定增額度非常緊俏,他是作為中信建投的大客戶參與進來的,而當時只有中信建投等少數券商能拿到中科招商的定增額度。「開始中信建投方面表示,個人參與這次中科招商定增是3000萬元起投,後來門檻升到6000萬元,最後又變成8000萬元。」他介紹。最後楊生與10餘名朋友共同出資8100萬元參與了中科招商的此次定增。

中科招商後來開展了每10股送50股的「送股計劃」。送股之後,楊生定增的成本價變為每股3元,於12月15日收盤,中科招商股價為每股0.77元。

楊生自稱新三板老兵,2011年便開始在北京中關村股權轉讓中心進行中小企業股權交易,曾因押中後來成功轉板創業板的安控科技而獲利頗豐。

除了個人股東,2713戶股東中也包含部分機構身影。公司三季報顯示,前公募一哥王亞偉管理的中鐵寶盈資產-招商銀行-外貿信託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昀灃3號持有中科招商1.38億股,佔比1.27%。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5月楊生參與定增同時,王亞偉通過其旗下產品認購中科招商2777萬股,投資總額近5億元。除權後定增成本為每股3元。後王亞偉在中科招商中進進出出,但是中科招商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王亞偉旗下信託計劃昀灃3號為中科招商第十大股東。

楊生表示希望中科招商盡快給出回購辦法。「一種可能是以每股凈資產作為回購價格來回購中小股東手中的股份。」他說。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報顯示其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每股1.24元,顯著高於上周五0.77元的收盤價。

目前,中科招商、達仁資管等PE被強制摘牌後暫無現成規定可以參照。2016年10月股轉系統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第二十二條要求,「股票被強制終止掛牌的掛牌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應當對股東的訴求作出安排並披露。掛牌公司或者掛牌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掛牌公司的主辦券商可以設立專門基金,對股東進行補償。」不過徵求意見稿後,正式的實施細則一直沒有下發。

掛牌PE被強制摘牌之後,能否參照新三板掛牌的其它類型企業進行回購?新鼎資本總經理張弛說,新三板其它類型公司被強制摘牌,回購價一般是根據投資人的持倉成本、投資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給出一個年化收益,由PE公司大股東對中小股東進行回購。他表示,如果股權高度分散,掛牌之後融過資的,後續處置難度較大。

大成律師事務所林日升表示,如果是主板公司被強制退市,最後交易日收盤價基礎上的任何溢價,都算得上合理。但是由於三板是「協議轉讓」,最近一年流動性較差,股價波動較大,且股價較容易被操縱,所以新三板公司被強制摘牌後回購價格怎麼定,情況較主板主動摘牌的公司更為復雜。

野蠻生長時代終結

截至12月17日,26家掛牌私募中已有16家發布了自查整改報告,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此番自查整改進入尾聲。而隨著5家機構的被動摘牌,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也宣告終結。

2016年5月27日,股轉系統發布《「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對掛牌的金融類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要求掛牌私募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占收入比例超過8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要求旨在讓掛牌私募回歸資產管理主業,意味著日後留在新三板上的私募需堅持以」代客理財為主業。

「部分私募確實太會玩資本游戲了。這部分私募在新三板掛牌後大量融資,但又未見明顯投向實體經濟,卻在市場不斷舉牌、買殼,造成資金空轉,這些舉動甚至可能影響實業公司的融資。」前述北京某專注於新三板的PE機構合夥人告訴記者。

東吳證券投行部業務副總裁周秦達表示,PE掛牌之後企業運作更透明,相比未掛牌的同行業競爭企業來說,經營的成本更高。此番整改無疑表明今後掛牌之後不能「任性」玩資本運作游戲,而是要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資管」主業上,掛牌私募的野蠻生長時代或結束。

雖然掛牌帶來的品牌效應對於資管機構融資有所幫助,但掛牌從來就是雙刃劍。現任黑石CEO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2017年上半年屢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盡管公司凈利潤年年增長,但是股價乏善可陳。至上周五收盤,其股價僅為31.5美元,接近IPO首發價,而其市盈率也僅為13.5。

曾就職於美國知名掛牌私募阿波羅資本的博思恩資本CEO馮劍雲表示,對於私募來說,掛牌只是錦上添花,並不能為積重難返的私募雪中送炭。

上市公司退市和新三板公司摘牌兩者之間是有嚴格區分的。上市公司退市是公司確實經營狀況很差,但新三板摘牌不一定是公司做得不好。」菁財資本創始合夥人葛賢通說。張弛稱,新三板是私募機構在國內成為公眾公司的唯一資本平台,掛牌後的優勢主要在於融資便利和品牌宣傳。但後來新三板市場持續低迷,加上股轉公司對掛牌私募提出了更高的整改要求,後續私募掛牌需要更謹慎,張弛說。

不過,也有投資者表示,整改之後,在PE心中新三板依然魅力不減。盤古資本創始合夥人鄭中尉表示,掛牌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吸引力足夠大,新三板對私募的吸引力並未隨著整改而減少。

新三板的企業還是有點能力的。

⑸ 光大集團發展史

中國光大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1983年5月在香港創辦,同年8月18日正式開業(當時注冊名為"紫光實業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即集團香港總部)。成立20年來,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貿易起家,拓展投資階段(1983年至1990年):集團業務以外貿和實業投資為主,與國際上2500多家企業建立了業務聯系,積極開展各種經濟貿易活動,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在工業、農業、食品業、旅遊業、地產物業等領域興辦實業,為擴大中國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推動國內經濟發展,促進改革開放和繁榮香港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創辦金融業,投資香港資本市場階段(1990年至1996年):根據國務院指示精神,集團實施了業務發展戰略性調整,向國內傾斜,向金融業傾斜。 1990年11月,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集團北京總部)在北京成立。至此,一個集團兩個總部的經營管理模式正式形成。
1992 年8月成立中國光大銀行;1996年4月成立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從1992年開始,集團斥資進入香港資本市場,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並改組為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光大亞太有限公司。同時,集團還積極參與了實業、房地產、貿易等方面的投資。
三、盤整存量,全方位資產經營階段(1996年至1999年7月):集團原有的貿易功能逐漸萎縮,以銀行、信託、證券等金融業為主導,實行全方位的資產經營。集團進行了大量的新項目投資,形成金融服務為主、基礎設施、石油天然氣、飯店管理、房地產開發及通訊領域等多方位但超常規發展的局面。
四、戰略調整,全面建設金融控股集團階段(1999年7月至今):集團按照中央"大刀闊斧改革,審慎穩健經營"的指示精神,認真總結歷史經驗,堅定不移地實施戰略調整,一手抓金融業的發展,一手抓實業企業的調整,提出了"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發展的工作方針和"集團管理,分業經營"的管理模式,明確了近一個時期"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
即:一個目標,就是要把光大集團建設成為規范化的金融控股集團;兩個要求,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一手抓改革和業務發展,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三個轉變,就是發展方式由過去的"齊頭並進",逐步轉移到以發展金融業務為重點上來;管理體制由過去的"多個法人經營、一個法人負責"轉到"集團管理、分業經營"上來;集團職能由過去的"重投資、輕管理"轉到著重加強對所屬企業的管理上來;四項主要工作,一是努力發展金融業務,力爭發展速度和質量超過金融同業平均水平;二是實業企業調整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三是進一步規范集團內部的管理體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四是積極創造條件,爭取使主要金融企業上市,進一步增強金融企業實力。集團籍此邁出了建設規范化金融控股集團的步伐。
近六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中央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廣大幹部員工的艱苦努力,集團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框架和運作方式初步建立,金融業有了明顯的發展,非金融業的調整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內部管理日臻嚴格和規范,黨的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加強,改革、調整和發展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面對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趨勢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光大集團將繼續堅持以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主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現代企業制度為基礎,以提高效益為中心,以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加強黨的建設為保證,大力推進"管理集團化、經營規范化、效益最大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致力於建立一個具有現代化管理理念和創新機制的規范化金融控股集團。

⑹ 光大證券開通新三板還要期貨兩年時間嗎

開新三板不用有期貨交易經歷啊,期貨和證券本來就是分開的投資品種

⑺ 中海收購光大地產後續問題

光大地產那麼多人 以後怎麼辦

⑻ 中國光大集團歸哪管國資委還是直屬國務院有知道的嗎

中國光大集團歸國務院管理。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國有企業。於內1983年5月在香港創辦,容同年8月18日正式開業。光大集團成立之初以經營外貿和實業投資為主,當時注冊名為「紫光實業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為「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光大集團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股份制公司,正式更名「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中國光大集團屬中央金融企業,而中央金融企業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

(8)光大集團收購新三板擴展閱讀:

而且中央金融企業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其執行業務需要取得金融監管部門授予的金融業務許可證,包括執業需取得銀行業務許可證的國有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部分財務公司等。

執業需取得證券業務許可證的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執業需取得保險業務許可證的各類保險公司等。所以中國光大集團歸國務院直接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光大集團

網路-中央金融企業

閱讀全文

與光大集團收購新三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
通達信資金分時凈買入指標 瀏覽:277
北川幣理財 瀏覽:319
df融資 瀏覽:462
手機版東方財富怎麼看北向資金 瀏覽:26
一元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84
股票什麼書好 瀏覽:722
eg1906合約最後交易日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