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貿易戰對中環股份

貿易戰對中環股份

發布時間:2021-01-30 21:54:25

Ⅰ 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文化

企業精神:創新、復求實制、團隊、奉獻企業理念:奉獻社會、振興行業、造福職工
戰略思想:置身於國際競爭中求發展
三干精神:正干、肯干、會干
正干:心正、風正、路正; 肯干:肯於實干、肯於苦幹、肯於克服困難; 會干:能夠審時度勢,按照客觀規律制定正確的思想和戰略決策。

Ⅱ 李肇基的成長歷程

李兆基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日出生於廣東順德。當時其父在順德開了家經營金銀業的小鋪,李兆基的孩童時代就是在這個小鋪子里度過的。從小耳濡目染,使李兆基對做生意產生了特殊的興趣。三十年代中,李兆基的父親從順德來到廣州,開了一家銀庄。小學剛畢業的李兆基也隨父親來到廣州,在父親的銀莊裡打雜,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國內地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之時。李兆基在銀莊裡每日接觸大量錢財,他親眼看見有的人幾天前還擁有幾捆鈔票,幾天後便隨鈔票劇烈貶值而一文不名。年輕的李兆基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鈔票只是浮財,而擁有物業才是真正的恆產。這個道理李兆基認為他終身受用不盡,正是靠著它,李兆基才有今天這番事業。
一九四八年,李兆基懷揣一千元錢,隻身來到香港,躲避戰亂。當時的香港中環文咸東街,足足有二三十間金鋪銀店,專營黃金買賣、外幣找換、匯兌等生意,業務性質跟李介甫在順德的永生銀號沒有分別。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貨幣兌換業務的優勢,在幾間銀鋪掛單,從事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當時正值解放戰爭之時,不少內地財主跑到香港,外匯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生意十分興隆。李兆基與何賢等人合作,在這場黃金大戰中大賺了一筆,為其後來事業的發展奠下第一塊基石。五十年代初,李兆基又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生意十分順手。然而,盡管鈔票源源不斷地賺進 ,李兆基的心裡仍不踏實,廣州的經歷令他終身難忘,他決心另擇生意行當。從過去的經驗里,他今次選擇了一個可靠的行當 —— 從事地產業。 後來李兆基回憶當年生活時曾說:「我七八歲時已常到父親的鋪頭吃飯,自小對生意已耳濡目染,後來在銀庄工作,令我深深體會到無論法幣、偽幣、金元券等,都可隨著政治的變遷,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令我領悟到持有實物才是保值的最佳辦法。」於是,已過而立之年的李兆基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毅然選擇了地產,走上了一條日後為他帶來無量前途的實業之路。
一九五八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德勝等八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公司開辦後,他們推出「分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廣大中下層市民,一改過去地產業經營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樓宇均銷售一空。一九六三年,李兆基與馮、郭兩人甩掉其他五位股東,另組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李兆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公司總經理。三人聯手,在地產界聲名遐邇,博得「三劍客」之名。新鴻基公司看準香港經濟起飛和人口急速增長的時機,大力興建大型屋村和中小型住宅樓宇,發展得十分順手。一九七二年新鴻基地產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餘年的「三劍客」也於此時分手了。分手後,李兆基分得約值五千萬港元的地盤和物業,他又用這些物業於一九七二年底和胡寶星合作,組建了「永泰建業有限公司」。胡寶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為副主席。一九七三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氣沖天之時,李兆基趁機將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漲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撈了一把。也是運數使然,就在李兆基大撈一把之後,香港股市隨世界經濟衰退而大崩盤,地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裡握著巨額現金,他看準機會,大肆壓價購進土地和舊樓。
一九七五年,香港股市開始復甦。李兆基也在此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恆基兆業有限公司。股本1.5億港元,地盤20個。公司成立之後,李兆基有意將恆基兆業上市。他選擇了一個最便利的方法 —— 買殼上市。即收購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後將之改造,以嶄新面目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與人合股的永泰建業公司。他以物業換取了永泰一千九百萬股的新股,成為最大股東,取代胡寶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後,他又將面向廣大市民的經營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發展良好,股價也隨之上漲,由原先不足一元漲至一九七六年初的三到四元。在李兆基經營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長。至一九七九年,由於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決定派送新股,這樣永泰股數逾億股,市值已達九億多元,擁有二十餘個樓盤。按香港法律規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擁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李兆基在永泰已擁有百分之七十的股票,因此,他無意將永泰再擴大。他的目的,還是要將作為永泰總公司的恆基兆業早日直接上市。恆基兆業成立之初,僅有股本一點五億元,樓盤二十個。但幾年之後,它的地盤激增至逾百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斷地取得足夠的土地來建房決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獨到的眼光和方式來為自己增加土地儲備。他採取的方法是收購舊樓,然後拆建出售。這些舊樓由於絕大部分在市區,故發展潛力十分驚人。李兆基長年在歐美的中文報刊上刊登廣告,收購香港的舊樓。這一招,不僅方便了那些華僑,也使得李兆基在沒有競爭對手下取得最優化的效益。在收購了一層舊樓後,他會想方設法陸續買下全樓,然後再逐漸買下周圍樓宇,無聲無息地擴充著。在收購後期時,即使價格較高,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因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競投合算。李兆基以工業化方式經營地產業。他將土地視為原料,樓宇為製成品。源源不斷地收買土地和不斷生產出成品,使恆基兆業博得港人口中的「樓字製造工廠」的名聲。
一九八一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將恆基兆業推上市,一舉集資十億港幣,充實了自己的實力。成功地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時的低潮期。渡過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恆基兆業又上一層樓。一九八八年,恆基兆業地產公司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將之改名為「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恆基發展又宣布發行十二億新股。由於該公司擁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七的香港小輪公司股權和百分之二十六點四的中華煤氣股權,更顯得實力雄厚。擁有恆基兆業地產和恆基兆業發展這兩個實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舉躍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香港地產界權威人士在評判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德勝、鄭裕彤四人時,曾有這樣的評語:長江實業雄才大略;新鴻基地產穩健有為;新世界發展勇氣逼人;恆基兆業則眼光遠大,先聲奪人。
至此,李兆基精心設計的收購、吞並戰終於實現了完滿的結局,李兆基通過完全吞並原來實力比他強的胡寶星,達到了利用別人發展自己的目的。而李兆基的借殼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購、吞並戰術,至今仍成為股市收購戰中的成功範例,成為香港的經濟學教授的課堂上經常引用的著名例證。
1993年2月,他與鄭裕彤、何鴻燊以14.9億港元收購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1994年8月,出售加拿大物業百福軒(總樓面要1.63萬平方米),市值1.6億美元。恆基地產於1992年大量投資大陸房地產,1993年6月止,在大陸供集團發展的地盤共有20個,總樓面積逾185.8萬平方米,分布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其購入成本低於集團總資產10%。1993年下半年,恆基地產再分別購入廣州及北京東城兩幅地皮。李兆基原計劃將這些大陸投資分拆上市,但未能成事,部分原因是恆基中國缺乏3年業績,未符合上市規則,故此,恆基地產轉而發行可換股債券(債券可兌換成日後上市的恆基中國股份),集資4.6億美元。恆基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聯合投資65億元人民幣,投資武漢江灘填平工程、改造渦輪機廠、重型機廠、重建武漢中山路、武漢飯店;與九龍倉簽意向書計劃投資上海靜安區商品房;又與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等組基金至少1億美元投資武漢國企。
內地改革開放後,李兆基就與胡應湘、馮景禧、鄭裕彤等聯袂投資廣州中國大酒店。其後,更是大舉投資內地,投資額達上百億元。一九九六年元月,北京恆基中心封頂,該項目總投資達三十三億元,建築面積達二十八萬余平方米,坐落於長安街上,成為京華又一美景。李兆基於一九九三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和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港事顧問;一九九五年底又被聘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李兆基有三子兩女。長子李家傑畢業於倫敦大學,現為恆基董事,參與公司發展與管理。
經過多年發展的李兆基,現在已成為香港地產業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顯要人物。他現在是香港恆基兆業地產及香港中華煤氣公司主席,共計持有59.87%的恆基兆業、2.5%東亞銀行、12%新鴻基公司、10%星洲新達城市發展的股份。此外,李兆基通過恆基兆業地產持有71.8%的恆基發展、29.7%中華煤氣、32.6%油麻地小輪和25%廣州洛溪新城的股份。1996年,恆基兆業地產總市值達123.30億美元,資產總值為679.45億港元,營業額111.71億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前列。
李兆基雖只是小學畢業,但卻身懷絕技:用算盤計算快過電腦。他的腦力驚人,恆基一百多地盤,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哪裡進度如何,哪裡面積多少,隨口可出。李兆基的座右銘是:「先疾後徐,先聲奪人,徐圖良策」。他認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養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備,有獨到眼光,方能先別人一步。
李兆基談到個人財富問題,說了一句古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始終認為,不擇手段,沒有道義,發達了也沒有用,做人應該要有自己的原則和理想。
既然明知財富如浮雲,那麼為什麼幾十年來還要在商界縱橫馳騁呢?李兆基認為,事業所帶來的成功感,不完全在金錢方面。在他心目中,做地產最重要的是有預測能力和鑒別能力,買地就像買衫一樣,買得便宜穿得久,便說明你眼光好、買得值。大家一齊去買地,誰識貨,誰不識貨,「有料無料」,幾年後便見分曉。總括來說,投資有如一塊試金石,能分辨「高」「低」、明察秋毫,是為最成功的境界。李兆基除了投資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傳統的人情味,決不像有些商人只認錢不認人,幾十年來,他的恆基公司幾乎與香港各大地產公司都合作過,被譽稱為「百搭」地王。
作為地產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適應市民要求壓樓價之時,曾帶頭將馬鞍山新港城最新樓盤自貶身價百分之八,為其他地產公司做出一個榜樣。
李兆基雖然幼時讀書不多,但他頗有古文修養,買下、貯存有大批古書。由於他曾捐出大筆基金給牛津大學,牛津贈予他「院士」和「博士」的榮銜。不過,他在社會傳媒方面一向保持低調,不願接受記者采訪,不願在報刊上出頭露面。
李兆基熱心支持社會公益事務,具有培育英才的遠見和胸襟。他屢次出資贊助中、英、港的教育事業,貢獻至巨。其中有三項成績尤其卓著。
其一是於一九七九年捐助英國牛津大學的華頓書院。設立「李兆基獎學金」,
每年保送三至四名香港優秀學生負笈牛津大學,先後已有四十六位修讀不同科系的學生受惠。而李先生亦膺選為該院榮譽院士。
其次,於一九八二年與好友設立「培華教育基金」,並擔任主席,資助中國發展教育和培訓專業人才。
一九九三年被邀出任港事顧問,並成為「廣州市榮譽市民」。
其三,李兆基對中文大學的學術科研發展貢獻尤多,他慷慨解囊資助中大設立三年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並擔任顧問委員會委員。現任該校聯合書院校董。
近年,他又聯同摯友鄭裕彤博士捐助六百萬美元與中大及耶魯大學,支持香港、華南及台灣地區研究計劃。
他屢次捐款支持國際康復機構、香港公益金及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其家鄉順德縣之醫療。教育和體育事業亦屢獲資助,造福桑梓。
李兆基還斥資10億港元,在港設立一間私營醫院 —— 沙田仁安醫院。事實上,李兆基除了事業成就之外,跟隨過李兆基工作的人都可以證明他的國學根底相當深厚,每年集團年報的主席報告都是由他親自撰寫或修改。李兆基下筆成文,洋洋灑灑,既有內涵,又有文采,經常令他那些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同事自嘆不如。

Ⅲ 中環股份C7光伏電站 0.4元/Kwh靠譜嗎

0.4元每度!是中環股份最近幾年在公開場合反復提到的C7聚光發電成本的目標。這個價格遠遠低於國家的光伏標桿電價,即使是對標近日協鑫新能源的0.61元競爭性光伏投標價格,也整整低了0.21元。所以,中環股份因電價和項目落地較慢飽受爭議,甚至被不少業內人士打上了「忽悠」的標簽。
事實上,C7並不是中環創造,而是美國知名光伏企業SunPower最早於2004年推出,一開始只是跟蹤系統,經過幾年的技術迭代推出全新的C7系統。C7簡單來說是一種集光伏跟蹤+聚光的發電系統。理論上該系統可以匯聚7倍的太陽能輻照量,從而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具體來說,C7 Tracker將單軸跟蹤技術與成排的拋物面反射鏡相結合,將光線反射到效率為24.1%的SunPower Maxeon™太陽能電池上(截止目前SunPower最高量產效率電池)。SunPower宣稱與同類技術相比,利用鏡面減少發電所需太陽能電池的數量最多可降低20%的電力平準化成本。比如,一個400兆瓦C7 Tracker發電廠只需要不到70兆瓦的SunPower太陽能電池。該系統推出後,由於當時的跟蹤設備精度與電池片發熱等許多相關技術問題與實驗室環境並不相同,全球銷售量並沒有SunPower預想那樣火熱。2013年SunPower來到中國,並與中環股份簽訂至少3GW的光伏發電站合約。包括:建設一家300MW的C7電池接收器製造廠,在內蒙古賽罕區建設一個C7系統的20MW項目、在內蒙古武川縣建設100MW的C7項目。雙方認為:利用中國製造成本優勢+SunPower技術形成完美結合,顛覆光伏發電成本。中環股份稱:小目標是0.4元/Kwh,未來降低到0.35/Kwh以下。

該系統推出後,由於當時的跟蹤設備精度與電池片發熱等許多相關技術問題與實驗室環境並不相同,全球銷售量並沒有SunPower預想那樣火熱。2013年SunPower來到中國,並與中環股份簽訂至少3GW的光伏發電站合約。包括:建設一家300MW的C7電池接收器製造廠,在內蒙古賽罕區建設一個C7系統的20MW項目、在內蒙古武川縣建設100MW的C7項目。雙方認為:利用中國製造成本優勢+SunPower技術形成完美結合,顛覆光伏發電成本。中環股份稱:小目標是0.4元/Kwh,未來降低到0.35/Kwh以下。
隨著2014年中環股份在內蒙古20MW規模的C7低倍聚光光伏電站開工建設,C7系統不再是紙上談兵,該項目共20個方陣,每個方陣容量設計為1MW。光伏組件由115W單晶光伏陣列組成。每個方陣由96組C7模組構成,單個C7模組支架單元由108個115W的光伏組件及114個鏡面組成,容量為12.42KW。目前,該20MW項目已全部並網。
今年5月30日,中環股份公告稱,子公司華夏聚光生產製造的C7系統接收器,現已實現批量生產、供貨。C7系統接收器的功率比原設計及可研報告高出6.52%;同時,C7系統接收器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4.5%。中環股份已經具備100MW規模的C7系統全線製造能力。該公司是否達到了0.4元/ Khw的發電成本?中環財報中並沒有說明,但國產化的C7真的來了。

Ⅳ 中環股份停牌如此之久,到底公司出了什麼問題

中環股份停牌是因為中環股份因籌劃重大事項,在2016年4月25日開始停牌。2016年6月

24日,中環股份發布公回告答稱,公司所籌劃的重大事項就是發行股份購買國電光伏有限公司90%

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後,國電光伏有限公司將成為中環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Ⅳ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5)貿易戰對中環股份擴展閱讀:

分析預計: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創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與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低成本高質量的「中國製造」產品沖撞歐美本土產品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沖突將日趨升級激化。

面對美國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以及即將開始的下屆總統大選,布希政府表示,要「採取相應的對策」。財長斯諾、商務部長埃文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貿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經濟官員也紛紛指責中國的貨幣與貿易政策。

美國正逐漸失去對中國的耐心。一些亞洲專家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全球的資金與人力資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含量的產業遷離歐美;而今,隨著通訊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也同樣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Ⅵ 天津市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的旗下企業

中環電子計算機有限公司
天津市中環電子計算機有限公司是中環電子信息集團子公司,是融科研開發、生產製造、經營銷售、技術服務、新型投資於一體的多種經濟體制並存的集團性公司。公司成立於1987年,坐落在天津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佔地9.9萬平方米,注冊資本1.15億元。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30餘家。與日本精工愛普生、美國IBM、日本NEC和加拿大敏迪等國際知名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合作企業。現有員工2800餘人,其中技術人員佔11%。連續多年位列全國電子信息百強個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2009年完成銷售收入14.5,實現利潤6499萬元,出口創匯19541萬美元。
特種計算機事業部隸屬於公司本部,是公司利用特殊機制組建並重點支持發展的部門,擁有一支年紀輕、素質高的專業化營銷團隊和研發團隊。
特種機事業部以打造「環渤海特種計算機及配件增值服務平台」為目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特種計算機與配件,為行業信息化與自動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中環天儀股份有限公司
中環天儀股份有限公司,(原天津天儀集團儀表有限公司,2009年1月1日正式更名為中環天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國家級新技術產業園區天津華苑產業區,是在原天津儀表集團的基礎上,於2003年3月對天津儀表集團中骨幹企業進行重組而成的國有控股的全新機制的企業,是我國儀器儀錶行業中的骨幹企業和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較大綜合性儀器儀表研發製造基地之一,產品門類齊全,具有較強系統成套能力。現任中國儀器儀錶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儀協自動化儀表分會理事長單位。
公司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及工業自動化專家和高級技術研發人員,承擔著國家863科技攻關項目以及現場匯流排、智能化儀表等多項研究課題。
公司專業設計、生產和銷售工業自動化檢測控製成套裝置,溫度儀表、壓力儀表、流量儀表、物位儀表、顯示儀表、調節閥、氣動單元組合儀表、電動單元組合儀表、執行器、儀表盤操縱台、智能化儀表及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氣象儀器、建築儀器、非金屬材料實驗機、環保儀器、曬圖儀器;黑色及有色金屬鑄造製品共十八類產品。並為顧客提供系統工程配套設計、安裝、調試和交鑰匙工程。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力、石油、化工、冶金、市政、輕工、紡織、水泥、食品、建築等領域,與國家和省市各專業設計院所和工礦企業有著廣泛的合作關系。
公司在國內主要省、市設有35家辦事處(銷售處)以及設計院和重點客戶合作網路,在國外設有歐洲、南美和東南亞聯絡處;與世界著名的西門子、ABB和東芝等跨國公司有著廣泛的技術、商務合作關系;與美國費希爾公司、日本三井密烘—伊達制鋼公司、日本撒布浪斯公司、德國威格公司和丹麥吉麥克公司分別建立了合資公司;並先後從德國題世公司、芬蘭維薩拉公司、英國肯特、桑達斯公司、法國伯納德公司、日本金子產業株式會社等引進先進技術,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各類產品出口東亞、東南亞、西亞、南美、中東及北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半導體分立器件的專業廠家,是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有員工924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80人。公司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自主創新,掌握了產品的核心技術,不斷開發出新產品,自主開發的產品產值率達95%以上。1994年公司通過了ISO9002:1994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又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在國內同行業中名列前茅。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於2004年7月16日創立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產品有高壓硅堆、硅整流二極體、硅橋式整流器、微波爐用高壓硅堆、工業用特種硅堆等。廣泛應用於行輸出變壓器、彩色電視機、顯示器、微波爐、空氣清新機、空調器、洗衣機、程式控制交換機、各種電源以及其它電子設備。年生產能力在10億支以上,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產品行銷全國並遠銷海外21個國家和地區。高壓硅堆產銷量躍居世界第2位,國際市場佔有率達到17%,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3%。硅整流二極體、硅橋式整流器在國內彩電市場的佔有率分別達到20%和50%以上。
天津市環歐半導體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天津市環歐半導體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是從事半導體材料硅單晶、矽片的生產企業。擁有50年的生產歷史和專業經驗,形成了以直拉硅單晶、區熔硅單晶、直拉矽片、區熔矽片為主的四大產品系列,是中國硅單晶品種最齊全的廠家之一。
公司已經通過了汽車行業ISO/TS16949:2009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200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四大國際權威認證,本著對社會負責,對環境友好,讓職工幸福的宗旨,保證產品品質一流,力爭科技世界領先,綠色經營,努力做到對人類、對世界、對國家、對民族、對職工有貢獻、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
環歐精神:挑戰創新、一線實踐、負重圖強、團隊奉獻。
環歐公司於2002年11月生產出國內首顆6寸區熔硅單晶,標志著中國區熔硅單晶的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隨後與2012年2月研發生產出國內首顆8英寸區熔硅單晶,躋身國際領先行列。為滿足市場對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的需求,環歐公司購置了先進的FZ-30區熔爐、CG6000直拉爐、KAYES150直拉爐、多線切片機、全自動矽片清洗機、全自動矽片檢測儀器等先進設備,建立我我國大直徑區熔桂單晶產業化基地。環歐公司的直拉和區熔硅單晶年生產能力已分別突破150噸和75噸。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5.3億元,銷售利潤1.28億元。
環歐公司具有較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開發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直拉區熔硅單晶的研製」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生產發明專利證書,並獲天津市專利金獎,「氣相摻雜區熔硅單晶的生產方法」等12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申請初步審核」。公司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嚴謹的工作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其中,公司供18所的太陽能電池用矽片成功應用於中國「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等各類航天飛船的電源系統上。

Ⅶ 中環股份停牌是因為什麼

中環股份停牌是因為中環股份因籌劃重大事項,在2016年專4月25日開始停牌。2016年6月

24日,中環股份發布公告稱屬,公司所籌劃的重大事項就是發行股份購買國電光伏有限公司90%

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後,國電光伏有限公司將成為中環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Ⅷ 中環股份為啥不斷的下跌

股票不斷的下跌在於過去上漲過高或者沒有受到市場的追捧。不要問那麼多為什麼,幾千是個股票都可以這樣問,難道還都上漲不成?

閱讀全文

與貿易戰對中環股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
通達信資金分時凈買入指標 瀏覽:277
北川幣理財 瀏覽:319
df融資 瀏覽:462
手機版東方財富怎麼看北向資金 瀏覽:26
一元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84
股票什麼書好 瀏覽:722
eg1906合約最後交易日 瀏覽:401
ST岩石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