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交集團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海懷
1991年,23歲的王海懷邁出我校校門,到二航局二公司報到時,心中只有一個願望,從基層干起,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可以說,王海懷前進的每一步,都和「項目」密切相關。負責上海污水處理、漢陽碼頭、江陰大橋、肇慶大橋、鄂黃大橋等項目,他一直都在工地上起早貪黑,從一般的技術員成長為現在的「一把手」。
「和工人在一起,幾天幾夜不睡覺,就技術問題和同事激烈辯論,那真是一段難忘的日子。」王海懷覺得在工地上自己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提高了協調處理日常問題的能力。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是我國首座主跨超1000米的特大型懸索橋,工程獲國家建築工程『魯班獎』,是二航局大跨步進入路橋施工領域的標志,當時,我作為常務副經理負責該工程。」王海懷自豪地對記者介紹說。
王海懷自2002年起擔任二航局局長,時年34歲,是二航局和中港集團歷史上最年輕的局長。這個來自四川的山娃子,由一個技術員到成為有1.1萬名職工的大型國企領導,只用了11年。1991年,王海懷從我校畢業後來到二航局,到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地當了一名技術員。他和工人師傅們一塊幹活,有時連續三天三夜不睡覺,大夥很快就喜歡上這個身體單薄、幹活拚命的年輕人。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二航局由港口建設領域進軍路橋市場。
江陰長江大橋是該局承建的第一個世界級橋梁工程,這座特大型懸索橋主跨1385米,居國內第一、世界第四。1995年,27歲的王海懷受命到其中一個標段當項目常務副經理,他組織人員相繼攻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爬模施工及橫梁支撐等重大技術難關。江陰大橋建成後獲國際橋梁協會頒發的「尤金菲戈」大獎,「二航」品牌也從此一炮打響。1999年,已是二航局局長助理的王海懷,出任鄂黃長江大橋項目部經理。
鄂黃大橋位於黃岡、鄂州之間,江面水深流急,水下地質有斷層、裂縫,還有溶洞。專家評價:這里集中了長江建橋中的所有難點。
在長江上建特大橋,主橋墩通常要兩個枯水期才能出水。但此次業主要求:在一個枯水期內,主橋墩出水。
王海懷大膽採用新工藝、新技術——
使用高樁鑽孔平台加有底鋼吊箱,取代傳統鋼圍堰平台;超常規使用「三向定位船穩樁施工工藝」,近兩個足球場大的施工鋼平台一周後就在江面聳立起來;用「護筒二次復打施工工藝」對付裂縫、溶洞,19根直徑3米的嵌岩鑽孔樁99天完成。
王海懷帶領二航人攻克了19道技術難關,同時完成了19項科研課題,創造出一個個令人稱奇的「鄂黃速度」:
一個枯水期實現1個主塔、4個深水墩同時出水,開長江建橋史先河;7個半月時間實現172米高主索塔封頂,創高塔施工新紀錄;提前一年大橋合龍,創同類橋梁建設速度之最。
交通部總工程師贊嘆:「地質環境如此惡劣,優良品率達100%,合龍段標高誤差僅2毫米,實在是一大奇跡!」
2002年,年輕的他走上局長崗位,提出打造「百年二航」,培育核心競爭力,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僅僅一年時間,二航局就通過了國際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獲得參與國際競爭的通行證。二航局10多個分公司分布在重慶、武漢、蕪湖、鎮江等地,每年有100多個項目分布在全國各地及國外,王海懷坐鎮武漢,調動千軍萬馬,運籌帷幄。
與王海懷交流時,你能透過他文弱的外表、平靜的語氣,發現他心中的驚濤駭浪和大智謀。他並非學管理出身,但對現代管理爛熟於胸,運用得出神入化。
在杭州灣跨海大橋競標中,面對國內外強手,王海懷演繹出一曲「合作競爭」的經典案例:
杭州灣大橋是目前在建的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是一場既拼技術又拼設備的較量。王海懷果斷拍板:建一條世界上最先進的起重打樁船,所需的1.6億元資金通過與日本中西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共同投入。這一招,使二航局成功中標兩個標段,合同額達10多億元。
不限於此,王海懷有更多的考量:「最直接的是分散投資風險,最主要的是與具有世界水平的同行加強合作,最深的用意是探索二航局改制的路徑。」
運用戰略上的不斷變招、出新,去年底以來,二航局新簽合同額70億元,同時在長江上建設5座世界級的大橋,躋身中國建橋第一軍團。
㈡ 中交集團劉曉東簡介
劉曉東,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教授級高工。一直從事特內大橋梁、跨海通道規劃設容計一線工作,先後負責江陰長江公路大橋、廈門海滄大橋、武漢軍山長江公路大橋結構設計,研究並實施三跨連續全漂浮懸索橋體系;主持完成深港西部通道公路大橋規劃及設計,歷時十年,主持港珠澳大橋研究及設計,實踐了橋、島、隧結合的跨海綜合工程研究及設計方法,獲國家級獎項4項。
㈢ 中交集團董事長周紀昌是哪裡人
中國建築500強之中交集團
關鍵字:中國建築500強 中國建築 500強 中交集團
這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六次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我們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500強企業。
中交集團高居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榜首。
在江蘇泰州長江大橋建設工地上,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員工們正揮汗如雨地加緊施工。這是一座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的連續雙主跨超千米懸索橋工程。裝水泥等施工材料的編織袋被收集起來整齊堆放著。以往工地上塑料編織袋隨風到處飄舞、污染環境的景況,如今看不到了。
「泰州長江大橋只是中交人承擔的國家重點交通建設工程之一。」在位於北京德勝門外的辦公大樓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紀昌說。他辦公桌後的牆上,掛著一幅條幅——「讓世界更暢通」。作為中國公路、橋梁、港口建設的主力軍,中交集團正朝著世界交通建設市場上的「王牌軍」邁進。
修路架橋築港通航
「對於一家中央企業來講,我們首先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交通基礎設施產品,在國家『高、新、特、難』工程中發揮骨幹作用,推動交通行業進步;其次,不斷提高效率和效益,確保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最後,通過企業的強大推動國家的強大。這就是我們基本的央企責任觀。」周紀昌坦言。
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中交集團旗下的中交一公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公路一師轉制而來,是我國公路建設中名副其實的「國家隊」。截至2008年底,中交集團旗下力量共完成我國二級及以上高等級公路里程超過3萬公里。特別是在「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的建設中,中交集團旗下力量完成高速公路超過2萬公里。許多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工藝結構復雜的特、難、精、尖的工程,其勘察、設計、施工都由中交人承擔。中交人占據了目前中國公路建設40%的市場份額。
在港口建設方面,中國所有大中型港口均由中交集團旗下力量設計和建造,中交占據了近100%的市場份額;在港口外的航道上,則活躍著中交集團旗下的航道建設隊伍。中交旗下的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廣州航道局,是我國航道疏浚業的主力軍,占據了航道疏浚市場60%的份額。
16年前,我國大型港口機械只能依賴進口。中交旗下的上海振華重工生產的集裝箱起重機等港口機械作業設備,如今佔領了世界75%以上的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製造商。
在激烈競爭中壯大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振華港機廠2009年上半年的訂單只有生產能力的六分之一。周紀昌感慨地說:「像這樣為拿不到訂單、拿不到項目而著急,我們經歷的太多了。中交集團稱雄交通建設市場,不是依靠央企的壟斷地位、不是靠國家保護獲得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了發展壯大之路。」
1995年,周紀昌被任命為中交的前身原中國路橋集團總經理的當天,公司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他回顧說:「銀行貸款第二天必須還,但資金還沒著落,我不得不到處借錢還債。」
今天的中交集團不可同日而語。到去年底,中交集團資產規模達2724億元,凈賺了98億元真金白銀的利潤。9萬多名職工人均年收入8萬多元。
「中交集團職工最困難的時候,為了糊口,曾組織起來承包上街掃馬路。」周紀昌說。
我國交通行業是開放最早的行業。以公路建設市場為例,我國有資質的公路建設企業有400多家,一個公路建設標段,有上百家企業競標。
回首發展歷程,周紀昌感慨地說:「作為央企,我們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過程。」他舉例說,僅激勵機制的改革就經歷了降低成本中提取獎金、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制、崗位技能工資制、成本核算控制、戰略激勵等多個階段。國企經歷從「等飯吃」到「搶飯吃」脫胎換骨的轉變後,依靠科技創新,勇打硬仗,建別人做不了的工程,中交逐步崛起為我國交通建設市場中的「王牌軍」。
2005年,中國路橋集團和中國港灣集團兩家重組為中交集團。重組給中交集團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提供了平台。中交集團2006年在香港整體上市,把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結合了起來。2007年,中交集團昂首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榜。
重組後的5年,是中交集團發展最快的5年。集團總資產從重組時的660億元提高到去年的2724億元,利潤由21億多提高到去年的98億元,相當於再造了三個中交集團。
「我們之所以能佔領世界同行制高點,靠的是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創新。」周紀昌剖析企業勝出奧妙。他舉例說,上海振華重工有一支1000多人的科技創新隊伍,每年開發出至少一個世界第一的港機產品。振華重工對重大創新功臣的獎勵可以達到100萬元。
在發展壯大中,中交集團還成為吸納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周紀昌介紹,從2005年以來,中交集團每年吸納5000名大學生、提供50萬個農民工就業崗位。上海振華重工的4.5萬名農民工,已成為港機生產中熟練的產業工人。
「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周紀昌心中的夢想是把企業做成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他說:「中國的企業別老是關起門來稱大王,要到國際上去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這位來自於江蘇的農家子弟,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後,1977年跨入交通建設行業,曾在英國學習過橋梁技術。1983年回國後,由於沒有計算機,所學竟沒有用武之地。
「如今,中國交通建設人不再生活在外國人的陰影下了,中交企業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周紀昌認為,作為央企,要從本行業的高端入手,在裝備、技術、管理、產品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標准,帶動行業在國際市場中領先。而把行業中的低端市場讓給中小企業,帶動中小企業一起發展。目前,由中交經過篩選的中小企業合作夥伴有1萬多家。
為做成國際一流企業,中交集團近年來一直對標世界交通建設領域排名第一的法國萬喜集團。中交集團成立了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專職參與境外市場的競爭。2010年中交名列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第18名,在中國公司中名列第一,並高居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榜首。
盡管遭遇嚴重的國際危機,中交海外業務去年仍逆勢上揚,海外業務板塊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80.4億元,完成營業額31.9億元,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0%。烏克蘭等中亞國家、古巴、巴西等南美國家的港口、公路、航道疏浚行業,都活躍著中交人的身影。
打造可持續發展平台
「要實現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目標,中交必須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構造能可持續發展的公司架構。」周紀昌認為。
中交集團過去的業務一頭沉,都集中在交通建設上。周紀昌說:「今後,要通過調整,使基建施工、疏浚、裝備製造、投資等業務板塊均衡發展。」
中交集團目前投資了38個交通基礎項目,獲得19億元利潤,初見成效;公司加大鐵路市場開發力度,承擔的鐵路基建合同超過1000億元。
「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在國際市場。」周紀昌指出。中交集團2006年提出海外業務要佔總業務40%比例的目標,目前已經接近30%。
「更重要的轉變是,追求環境和交通建設和諧發展已成今後交通建設領域新的主流,適應不了新形勢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周紀昌認為。「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第一推動力。」周紀昌說,中交2009年節能減排共投入技改資金4300萬元,設立123項技改項目。
「2008年,中交集團的規模只有世界同行第一法國萬喜集團的一半,利潤是萬喜的37%。中交全球同行中排名只是第六位。」周紀昌對記者念出一組數字。
企業的競爭力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實力。「中國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無法稱雄,就談不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周紀昌展望未來10年說:「我們將通過打造可持續發展平台,推動中交集團在全球市場上配置資源,崛起為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
㈣ 中交國際航運有限公司的發展規模
中交股份陳雲副總裁祝賀中交國際航運有限公司揭牌運營,他說,這是中交股份的大事、喜事,標志著中交股份經營結構調整又邁出新的步伐。在當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境況下,我們組建中交國際航運有限公司,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調整經營結構的重要舉措,是公司以 「大海外」思路謀劃大發展的重大實施,更是公司股權結構調整推動公司持續發展的戰略謀劃。希望中交國際航運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後,要堅持艱苦創業,搶抓發展機遇,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兩點:一是加強領導,盡快完成內設機構的搭建和完善,抓緊梳理和優化各項制度,建立統一高效的運作機制,完善法人治理,使公司早日步入正常運作軌道;二是要積極開拓市場,提高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方式,提高經濟效益,真正實現「企業增利、股東增收」的目的。
揭牌儀式後,與會領導一起參觀了中交博邁科海洋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舶建造現場。
㈤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領導成員名單如下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現在局主要領導成員名單如下:
導演分別是:田忠國、金祥榮、楊振偉、歐陽曉勇和謝國強。
董事長是:趙振元。
總經理兼總經理:蔡唐濤。
監事會主席:高麗康。
指導老師:楊雄、於波。
(5)中交集團領導陳雲擴展閱讀:
中建第二公路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路局二」)主要從事公路橋梁建設,集鐵路、隧道、機場、水利、市政工程、工程施工設計、咨詢、監理等業務於一體。
是具有公路工程總承包超級資質的大型多元化國有建築施工企業。是世界500強企業、已在香港成功上市的中國交通建設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產品和服務:
40多年來,二公主要承擔「高、新、特、難」的路橋工程。
與世界最大的跨度(主要跨度:1088米)斜拉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世界第二大跨度懸索橋(主要跨度:1650米)——舟山夕陽橋和世界第三大跨度懸索橋(主要跨度:1490米),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為代表,我們承諾建立各種類型的大型橋梁跨越河流和海洋。
有197座獨立橋梁,總長度超過21萬米,其中18座大跨度懸索橋,12座大跨度斜拉橋。在世界最高潮流錢塘江上,先後建成了錢塘江四橋、五橋、六橋、九橋,建成了以青島灣大橋、廈門興林公鐵大橋為代表的跨海大橋。
以中國示範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及其擴建工程為代表,承擔了一大批國家大型高速公路重點項目。新建公路7800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6500多公里。
㈥ 中交集團陳雲的行政級別
中交集團一把手應該是副部級,陳雲可能是正局級。
㈦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現在局主要領導成員名單是誰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現在局主要領導成員名單如下:
董事分別是:田忠國、靳向榮、楊振偉 、歐陽效勇、謝國強共四人。
董事長是:趙楨遠 。
董事兼總經理 :蔡唐濤 。
監事會主席:高立康 。
監事 :楊雄 、餘波 。
(7)中交集團領導陳雲擴展閱讀: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二公局)是以路橋施工為主業,集鐵路、隧道、機場、水工、市政、工程施工設計、咨詢、監理等為一體的。
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多元化經營的大型國有施工企業,是在香港成功上市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產品及服務
建局四十多年來,二公局以承接「高、新、特、難」路橋工程為主。
以世界第一大跨徑(主跨1088米)斜拉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世界第二大跨徑(主跨1650米)懸索橋—舟山西堠門大橋和世界第三大跨徑(主跨1490米)的懸索橋—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為代表,承建各種類型的跨江跨海特大橋。
獨立大橋197座,總長超過21萬延米,其中大跨徑懸索橋18座,大跨徑斜拉橋12座。在世界潮湧最高的錢塘江上連續成功修建錢塘江四橋、五橋、六橋、九橋,承建了以青島海灣大橋、廈門杏林公鐵大橋等為代表的跨海大橋。
以中國高速公路樣板路—滬寧高速公路及其擴建工程為代表,承建了一大批國家大型高速公路重點工程。修建各種等級道路總長7800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超過6500公里。
㈧ 中國交建集團副總裁孫子宇什麼級別
中國交建集團副總裁孫子宇是副部級。
省部級副職為一個公務員級別, 行政內級別副部級的廣泛容稱呼,省部級副職,省部級副職:中共中央,國務院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的副部級領導國家正部級各人民團體副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院長書記, 人民檢查院檢察長書記 ,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
(8)中交集團領導陳雲擴展閱讀: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由原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和原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合並重組而成。
集團注冊資本45億元人民幣,擁有35家全資子公司、20家控股公司和2家上市公司,資產總額近700億元人民幣。集團擁有各類海事工程船舶800餘艘,各類陸用工程施工機械5600餘台(套),以及各類先進的勘察設計科研設備,共有員工7萬多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