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信集團程開訓
尊敬的海信用戶,您好!
海信集團副總裁。
❷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數據來源:以下信息來自企業徵信機構,更多詳細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可在釘釘企典 上進行查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
• 公司簡介: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79-08-02,注冊資本80617.0000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是周厚健,公司地址是青島市市南區東海西路17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3702001635787718,行業是製造業,登記機關是青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國有資產委託營運;電視機、冰箱、冷櫃、洗衣機、小家電、影碟機、音響、廣播電視設備、空調器、電子計算機、電話、通訊產品、網路產品、電子產品的製造、銷售及服務;軟體開發、網路服務;技術開發,咨詢;自營進出口業務(按外經貿部核准項目經營);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按外經貿部核准項目經營);產權交易自營、經紀、信息服務;工業旅遊;相關業務培訓;物業管理;有形動產租賃、不動產租賃;餐飲管理服務;餐飲服務;會議服務;停車服務。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號是370200018019931
• 分支機構:
甘肅天水中心專買店,注冊號是6205001502114,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702001635787718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泰安海信電器專賣店,注冊號是3709001900403,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702001635787718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孝感專賣店,注冊號是4209001700112,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3702001635787718
• 對外投資:
青島海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陳維強,出資日期是2000-12-14,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2103.000000,出資比例是7.98%
深圳市海信逆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王培松,出資日期是2001-06-08,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1200.000000,出資比例是80.83%
海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厚健,出資日期是2008-06-12,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30000.000000,出資比例是25.24%
青島海信科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陳彩霞,出資日期是2016-07-15,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00.000000,出資比例是100.00%
淄博海信電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劉洪新,出資日期是1997-06-11,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3470.000000,出資比例是5.00%
青島海信集團公司天津經銷中心,法定代表人是周厚健,出資日期是1997-08-06,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30.000000,出資比例是100.00%
青島海信電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程開訓,出資日期是2004-04-13,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00.000000,出資比例是90.00%
廣東海信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賈少謙,出資日期是2013-05-20,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0000.000000,出資比例是100.00%
青島海信數字音像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高玉嶺,出資日期是1995-11-17,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120.000000,出資比例是70.00%
青島海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濤,出資日期是1995-11-2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2867.000000,出資比例是8.00%
北京中視聯數字系統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志猛,出資日期是2000-03-0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4268.000000,出資比例是0.70%
青島順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陳彩霞,出資日期是2015-09-25,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00.000000,出資比例是100.00%
萬源眾享聯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一,出資日期是2015-12-1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9.000000,出資比例是11.11%
青島海信電子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劉洪新,出資日期是2001-05-01,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9977.460000,出資比例是47.11%
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劉廷儒,出資日期是2000-04-20,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13000.000000,出資比例是8.31%
青島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陳維強,出資日期是2013-01-1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20000.000000,出資比例是100.00%
青島菱電科王電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大野智彥,出資日期是1994-11-30,企業狀態是注銷,注冊資本是360.000000,出資比例是15.97%
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孫育寧,出資日期是2006-03-20,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5200.000000,出資比例是9.62%
青島聚好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湯業國,出資日期是2017-11-27,企業狀態是在營(開業),注冊資本是3000.000000,出資比例是90.00%
• 股東:
青島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比例100.00%,認繳出資額是80617.000000
• 高管人員:
程開訓在公司任職董事
林芝強在公司任職監事
代慧忠在公司任職董事
周厚健在公司任職董事長
陳維強在公司任職董事
趙劍在公司任職監事
林瀾在公司任職董事
陳彩霞在公司任職董事
賈少謙在公司任職董事
華偉在公司任職監事
劉洪新在公司任職董事兼總經理
湯業國在公司任職董事
❸ 關於澳柯瑪
目前比較混亂... 還有大量的客戶正在潑冷水...
❹ 青島海信電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海信電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04月1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電視機、影碟機、音響、廣播電視設備、空調器、電子計算機、通訊設備、其他電子產品(不含國家規定需經審批的項目)、網路產品的技術開發、轉讓、咨詢和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程開訓
成立時間:2004-04-13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101802392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前灣港路218號
❺ 如何與周厚健聯系,我是原來海信電腦的服務站,我們的備件押金什麼時候退還
年8月出生,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2年7月畢業於山東大學電子系,1992年1月任青島電視機廠廠長,1994年8月任青島海信電器公司總經理,1995年2月接任青島電子儀表工業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青島海信集團公司總裁,青島市電子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1999年3月任海信集團總裁,2000年3月海信集團實行決策層與經營層分離後,出任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主刀的三次大手術
五年磨一劍,周厚健三次手起刀落———輔業剝離,營銷整合,職能部門撤並,海信從頭到腳的全面整形,主刀醫生周厚健對海信內部的種種弊端再也不能忍受。
2004年剛到,緊張的氣氛便彌漫海信集團大本營。氣氛的製造者是董事長周厚健。他對海信集團動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手術」,讓海信人驚訝地見識到這位「保守的工程師」冷峻的面孔。
「原來周董在經營上也是一個非常激進的人!」海信集團副總裁程開訓先生感觸頗深。現在,隨著重組計劃的步步推進,海信集團總部所在地青島市海信大廈空出的樓層越來越多。
經過大幅刪枝去葉,海信集團總部的管理人員最終縮減到不足70人。小朱本是市場推廣部的職員。「(集團)市場推廣部原來有20多人,現在部門撤了,人員也精簡了大半。」終於找到新崗位的小朱鬆了一口氣。
2004年2月29日,在海信集團2004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周厚健的集團管理總部重組計劃正式出籠。按照重組方案,海信集團總部將只保留5個管理部門以及4個以服務為職能的中心,其它部門全部裁撤。
集團的重組,只是周厚健再造海信計劃的一部分。實際上海信的「大手術」早在2000年就已確定,即海信將以電子、通訊和信息等3C產業為發展主導。2002年「手術」從產業資源整合開始,揮刀砍去贏利能力強勁的商業(酒店、超市、百貨商場和音像零售店等,其中海信廣場是青島市有名的高級百貨商場),成立中國第一家專業品牌服務商賽維家電服務產業有限公司;對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海信空調有限公司和海信(北京)電器有限公司實行產銷分離,整合三公司的銷售渠道,成立青島海信營銷有限公司;將已往產品公司所承擔的海外市場拓展業務,正式統合到海信進出口公司旗下,完成了對國際業務的整合。
從2002年始,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周厚健先後完成海信產業架構和管理架構的再造,「這是海信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程開訓說。重組到位之後,提拔了三個年輕的副總裁,形成了製造、銷售和服務三條相對獨立的線,而且生產、銷售和服務都獨立成有社會競爭力的法人,成為海信的利潤中心,「(它們)成為在各自的領域內參與國內外競爭的單元,海信將指引它們成為國內競爭力最強的一個個『企業』,這是海信突出的核心競爭優勢。」
周厚健這樣規劃海信再造的遠景———「它可能是一個銷售收入一二百億的大企業,但它照樣沒有大企業病。」
剝離非主業
在周厚健眼裡,再造海信是水到渠成的事。5年前的海信集團還有一個「政府職能」,就是代管原來青島市電子儀表局下屬困難企業。「當時解決困難企業下崗員工的就業,保持集團公司穩定是個責任心問題。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投資做起了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業,共安排1500人再就業,投入資金大概5個億。」周厚健說。
到2000年,商業、地產、廣告公司、元器件和包裝材料等非主導產業進入穩定回報期,經濟效益都不錯。如海信房地產2003年綜合實力在青島市名列第一,海信廣場經營檔次是青島市第一,是青島市十強商業企業。「大家(困難企業員工)都有飯吃有事做」這一投資的基本目標達到後,海信的基本使命也就完成。於是,海信著手進行以3C產業為主要發展產業的產業整合,剝離非主導產業。
在剝離非主導產業上,海信採用改制的形式,讓這些非主導產業的經營者持大股,骨幹員工參股,海信集團一次或3年內收回所投入的資金。但在具體企業上還是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區別。
海信地產改制較早,集團基本是參股,而且地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競爭越來越強調資金規模實力,「離開了集團的支持,地產就比較難,所以我們仍然會在資金信用上支持它。」
海信商業則是完全退出,放手自己發展。周厚健解釋:「商業原來一直是集團控股,盡管其積累了很好的品牌效應和管理團隊,但由於是非主導產業也就是集團不準備發展的產業,所以限制了商業的擴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定完全退出。」海信退出非主導產業,既有集中資源發展3C產業的打算,也有放活一些已經做強的產業如地產和商業的考慮。對廣告公司、元器件和包裝材料公司也用同樣辦法完全剝離出集團。
整合營銷
產業資源整合完成之後,周厚健又操刀整合海信銷售資源。
周厚健認為,海信做產銷分離是時勢使然。「2003年的海信電視規模已做得很大,空調也超過百萬台規模,冰箱40萬台。過去每個產品都是一個獨立的『產業鏈』,從采購、生產到分銷、物流。當它們規模小的時候,需要獨立促進其發展,但大了之後就有規模效益的問題,就有集約化的問題。特別是分別銷售,近8000人的銷售隊伍十分龐大,占集團人員的1/2,分別配送的物流成本高,分別促銷的銷售費用大,而且經常去商家爭取各自的資源。」
長期以來,海信彩電、空調和冰箱國內外的銷售分別由海信電器、海信空調和海信北京負責。盡管銷售費用被海信視為商業機密,但周厚健還是透露,「銷售費用在改革前後有1-2個百分點費用的改進空間,對集團的贏利影響巨大。」其增長速度甚至和海信收入的增長速度差不多,使周厚健忍無可忍。「我們關注管理成本、製造成本、質量成本,其實最大的開支是銷售成本。因此,通過流程調整把銷售費用降下來,這是整合的必由之路。」
更嚴重的是,由於三大類產品的生產廠各自直接指揮自己的銷售公司,不能實現以銷定
產銷一體模式的其它弊端也觸動了周厚健改革的神經,「過去產銷一體,客觀上形成了以產定銷,有什麼賣什麼。生產環節的定單計劃剛性不強,作為一個利潤環節的意識不強,同時在國際市場定單紛至沓來的時候無暇顧及。」產銷一體還造成其它問題,如人員重復配備,人才的利用率低,完全體現不出「規模效益」的規律和特點。
現實的發展也讓周厚健有信心整合銷售資源。「隨著國美、蘇寧、永樂等家電零售巨頭開店擴張速度的加快,在我國大多數二級以上市場,彩電、空調、冰箱產品的銷售渠道重合率達到90%,而三級以下市場三個產品的渠道重合率達幾近100%。也就是講,我們的三個產品幾乎是面對著同一客戶,客觀上為我們整合銷售、實現以客戶為中心提供了條件。」周厚健說。
此外,從2001年開始,飛利浦、松下和三星等跨國公司,都在根據各自情況,實現相同類別產品的銷售整合,以及不同程度的產銷分離,以大幅度減少銷售費用。這些同行或者說競爭對手為海信進行了嘗試。
於是,周厚健把三大類產品的國內銷售全部歸並成立一家新公司———青島海信營銷公司負責。國外銷售則由進出口公司全面打理。
考慮到整合的風險,如勢必帶來隊伍以及渠道的不穩定性,而且如果機制設計不好,還將影響生產以及銷售環節的積極性,特別是生產如何貼近市場、市場的遺留問題等等。
「如何避免風險,海信考慮了半年。」程開訓說。在保密的狀態下,海信研究了很長時間。等體制、機制全部成熟,在2003年7月28日在集團各公司、全國銷售經理都不察覺的前提下,迅速召集,進行堅決整合,不到三個月平穩過渡成功,最直接的收益就是營銷費用降低了10%。
消滅85%
周厚健隨後開始對海信動第三大手術,對集團管理進行重組。周厚健曾對海信員工舉過一個例子,在美國大企業病泛濫的時候,有一家調查公司從美國幾家大公司調查的結果表明,這些患上大企業病的公司只有15%的工作時間在為顧客提供服務,有85%的工作時間與顧客毫無關系。
在周厚健眼裡,屬於「85%」的人應該沉積在過長的管理鏈條中,原來海信從管理崗位的員工到職能部門負責人到子公司老總再到集團副總裁,共有四個管理環節,過長的管理鏈條,減慢了企業的反應速度,降低了效率。於是為了找出那屬於「85%」的人,集團公司機構被調整為五個職能部室和四個中心,五個職能部室主要履行管理職能,四個中心主要履行服務職能。五個職能部室分別為總裁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經營管理部和戰略發展部,除總裁辦公室以外的四個部的部長均由集團公司領導擔任,其餘均調整為專業職位———專業總監。
重組之後,管理環節減為三個。
「現在集團公司每一個管理崗位上的員工都能直接面對副總裁。」周厚健顯然對手術十分滿意。由於副總裁直接擔任部門領導或中心主任,還要分管子公司,而這些副總裁都參加辦公會並在會上統一思想、進行決策,因此這個調整還會使部門邊界削弱。
管理模式改變之後,作為管理工具的考核指標也隨之變化。比如生產就是定單保證率,質量就是返機率和直通率。服務就是顧客滿意度,銷售就是銷售結構完成率。「大家都細化了,目標單一,考核也簡單,但全部圍繞著一個中心,就是效率和利潤。」
管理幹部能否深潛、管理環節能否減少、部門的邊界能否削弱、集團資源能否被真正共享,是再造海信的關鍵。周厚健完成三大手術之後,這幾個關鍵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更為重要的是,海信確定今年的利潤額為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翻番,銷售額也要由2003年的220億余元大幅增長,大規模的改革無疑成為一張堅實的保票。
周厚健平靜地完成了「革命」,卻在海信人的腦子里掀起一陣風暴。周厚健評價海信這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時,簡單地說了一句:「企業絕對不能養閑人。」
海信員工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激烈的競爭。程開訓認為,「海信重組等於在內部營造了一個市場,使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不僅面對集團外的市場,在集團內也要面對市場。另外,過去海信人在一個職位一般是一呆兩三年,現在要經常挪挪地方了,一年考核兩次,就可能變動兩次。」
就連集團管理總部這個過去很穩定很難感受到競爭的地方,也要面對自己的市場。
程開訓舉例,集團管理總部重組之後,形成資金、服務、技術和信息中心以及另外五個部室。這些中心和部室全靠給集團其它部門和公司服務來獲得收入維持運作,「如果不能服好務,就會被裁掉!」例如,由財務中心脫胎而來的結算中心,它主要靠給客戶服務獲得的滿意度和理財水平來獲得收入,「當其它部門需要調撥資金,結算中心如果迅速滿足了這個要求,獲得了一定的服務滿意度(有相應的考核標准),對出入的資金能夠做到不斷增值(理財水平),這些都可以按標准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作為運營收入。」
喜歡研究國內外失敗和成功企業案例的周厚健坦言,「改革的思路三星給我們影響比較大」。
周厚健一直對三星CEO李健熙的那句「除了老婆孩子,統統都要改」的名言津津樂道,在集團大會上公開講出來,鼓勵海信員工要勇於面對變革。周厚健認為,既然變革能使三星挺過沉重的金融危機並發展壯大,一個善於變革和創新的海信也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博弈中走出新的棋局。
❻ 澳柯瑪空調廠倒閉了,是真的嗎
恩,前一陣如果不是政府幫忙,早倒了,新聞都不知道演了多少次了,畢竟青島的五朵金花之一,政府還是百姓都不願意看到他倒,總經理都撤職了
澳柯瑪危機:只有更慘
母公司占款19.47億
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自查顯示,澳柯瑪集團及其下屬關聯企業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已達19.47億元,該情況目前已向證券監督部門匯報。[詳細]
占款去向
目前這19.47億已經全部轉化為澳柯瑪集團公司、上市公司名下眾多仍未實現盈利的多元化產業。[詳細]
澳柯瑪緊急換帥
4月14日,青島國資委公布:經貿委副主任姜培生任澳柯瑪集團董事局主席,企發公司副總經理李蔚被推薦為G澳柯瑪董事候選人。[詳細]
一位企業家的黯然結局
在擔任澳柯瑪領軍人物近17年之後,魯群生的領導生涯就此基本結束。[詳細]
魯群生走向懸念:1990年3月,魯群生開始擔任青島澳柯瑪電器公司總經理。一個為青島市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現年51歲的魯群生將走向何方? [詳細]
三大主營業務全面癱瘓
澳柯瑪空調作古
今年澳柯瑪空調的生產、銷售已基本停滯。對此,蘇寧方面透露,從去年下半年起,澳柯瑪空調就已經撤出賣場。[詳細]
冰櫃、冰箱生產和銷售業務已停止
雖然斥巨資投入到新項目中,但冰箱和冰櫃生產線的現狀,跟空調器廠沒有什麼區別,都已基本停產,澳柯瑪的三大主營業務,目前已全面癱瘓。[詳細]
供應商停止供貨
澳柯瑪目前根本無力付貨款給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急於討債的原材料供應商已停止了對澳柯瑪供貨。[詳細]
澳柯瑪行業地位(三大主業)
冰櫃:截至2005年,澳柯瑪冰櫃連續12年全國產銷量第一,占據了冷櫃市場29%以上的銷量。
冰箱:2005年,澳柯瑪冰箱的銷售量居全國第10位。
空調:澳柯瑪空調屬二三線品牌,其市場份額未進入國內前十名。(數據均來自公開資料)
澳柯瑪多元化:沒能做到最好
多元化帶來的危機
澳柯瑪集團及上市公司產業除冰櫃、冰箱等主業外,還涉及空調、自動售貨機、鋰電池、太陽能材料等產品。除了主業有贏利,其它產業目前幾乎沒有一個能為上市公司或集團公司提供贏利支持。[詳細]
相關:電動車就做到了全國第一,但沒多少利潤
沒能把品牌做成全國性,只能是區域性品牌
主業利潤過薄
據公開數據,澳柯瑪2005年前三季度總利潤為1850萬,而同期營業額為16億,也就是說,營業利潤不足0.7%,這也是目前家電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困境,利潤已是越來越低了。[詳細]
相關:原材料尤其是鋼材價格上漲
經營性渠道佔用大量資金
澳柯瑪業績
時間 營業收入 凈利潤
2005年全年 預計下滑50%
2005年前三季度 16.68億 1850萬
2004年 24.64億 2390萬
澳柯瑪出路:
NO.1:海信、海爾入主
海爾集團、海信集團此前都接到了青島市政府有關他們能否介入重組的詢問,但雙方都表示拒絕。
同城同質 買不出去
海信新聞發言人程開訓則表示,澳柯瑪的主要業務是白電,海信的白電產能已經足夠,不需要相關資產。就此斷了一條生路。[詳細]
NO.2:自救:市場不接受
在主動暴露資金佔用的問題之後,澳柯瑪公司自身積極應對,專門成立了清欠小組,目前已經將澳柯瑪集團下屬優質資產電動車產業、房地產業、商標等納入清欠計劃。[詳細]
NO.3:政府接手?
青島市決定由經貿委的一位官員出任澳柯瑪集團的董事長,經貿委屬下的企業發展投資公司來託管澳柯瑪。
政府出3億想當家?
但是該公司買下的澳柯瑪集團持有股票已經被法院凍結。政府想拿著3億就做當家?怕是比較難的了。[詳細]
NO.4:四個有利於:到底顧哪頭?
當前從澳柯瑪到政府已初步形成了「四個有利於」的指導方針。但19億並不是3億就能解決的。[詳細]
中國家電業面臨歷史拐點
已到利潤底線
盡管澳柯瑪危機全面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母公司的占款,但利潤率過低是目前所有家電廠商所面臨的問題。 2005年全行業累計銷售成本比比銷售收入增速高1.5%。[詳細]
多元化重圍
利潤率降低-資金缺乏-多元化戰略-佔用更多資金,包括澳柯瑪的諸多家電企業陷入或正在陷入這樣一個陷阱
近來,有「中國電冰櫃大王」之稱的澳柯瑪可謂麻煩不斷。
先是爆出集團公司對上市公司高達19.47億的巨額資金佔用,由此引發市場對澳柯瑪集團資金鏈斷裂的聯想;隨後公司的「教父」級人物--身兼澳柯瑪集團及股份公司董事長兩職、執掌澳柯瑪達16年之久的魯群生宣布辭職;接著公司被青島市政府下屬的投資公司實施過渡性託管……不利的消息真是一個接著一個……
澳柯瑪,這家已連續11年榮獲國內電冰櫃產銷量第一的全國知名企業,目前究竟正面臨怎樣的危機?青島市政府的託管能否拯救澳柯瑪?
青島
三大主要業務癱瘓
澳柯瑪集團資金鏈緊張暴露的導火索是3月13日G澳柯瑪的一則公告:因澳柯瑪集團佔用其資金達6億元,要求凍結其持有的公司2.07億股股權。
而披露澳柯瑪集團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19.47億元則是在4月10日。
近來,澳柯瑪股價隨著不斷公布的利好利空消息而出現了大幅震盪。截至昨日,澳柯瑪股價收於3.23元,較前日下跌了1.52%。
魯群生離職
青島國資委宣布託管事宜
4月14日,因對澳柯瑪大股東占款19.47億問題負有責任,魯群生(上圖)辭去澳柯瑪董事長及董事職務。由於占款達到G澳柯瑪總資產的約50%,澳柯瑪目前資金周轉困難,部分主營業務已停產,青島市國資委宣布由青島市企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企發公司)託管澳柯瑪集團股份,並注資3億以保證冷櫃、電動車、小家電三個主業的生產經營。
據悉,在4月15日宣布調整領導班子的當天,姜培生和李蔚兩位新任高管已赴澳柯瑪就職。
隨著魯群生的離職,澳柯瑪原來堅持的多元化發展思路正在被解構。青島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空調生產和銷售業務基本停止後,由於賒欠上游原材料供應商資金太多,目前澳柯瑪的冰櫃、冰箱生產和銷售業務也已停止。這意味著澳柯瑪的三大主營業務全面癱瘓。
主要負責澳柯瑪冰櫃和冰箱銷售業務的澳柯瑪副總經理周明江表示,面對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澳柯瑪根本就沒有新貨能提供給經銷商們。目前,澳柯瑪銷售隊伍相當「輕松」。
記者從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永樂家用、大中電器等家電連鎖商處獲悉,今年以來,澳柯瑪因為工廠斷貨,一直沒有與這些家電連鎖商簽訂「年度工廠直供訂單」。
國美采銷中心總經理李俊濤表示,自從今年年初以來,國美遍布全國數百家賣場中,就很少銷售澳柯瑪的冰櫃、冰箱、空調等產品,「即使有,也基本是澳柯瑪各地經銷商們去年積壓的存貨。」
根據澳柯瑪2005年第三季度的報告,去年1~9月,澳柯瑪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68億元,其中銷售額排名前3位業務依次為冰櫃、空調、冰箱。
銀行催討貸款
澳柯瑪資金危機爆發
澳柯瑪集團的資金危機始於去年下半年。知情人士透露,當時交通銀行最先發難,一筆9億元的貸款到期後,不再給澳柯瑪集團展期。其他銀行嗅出味道不對,也紛紛要求澳柯瑪集團償還貸款。如此集中的催討,使澳柯瑪集團資金鏈瀕於斷裂,「緊急時連1000萬元的貸款都無法償還」。
隨後青島市召開緊急會議,青島市各銀行的負責人全部出席,會議的結果是債權人答應貸款展期,還有銀行給澳柯瑪集團發放新貸款,以助其渡過難關。
一家和澳柯瑪集團有業務往來的銀行負責人透露,澳柯瑪爆發資金危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青島市很多銀行都與澳柯瑪有業務往來,在很早的時候,家電市場火爆,各銀行超額授信,大放貸款,現在市場表現不好,就一齊催討貸款,致使資金危機爆發。
重組方向確定
商標被轉讓給上市公司
調查顯示,G澳柯瑪披露控股股東占款事項並非出於主動。目前這19.47億已經全部轉化為澳柯瑪集團公司、上市公司名下眾多仍未實現盈利的多元化產業。
澳柯瑪集團一位負責人表示,這些資金用在了澳柯瑪集團新興業務的發展和製冷主業的研發上,公開資料顯示,澳柯瑪集團及上市公司產業除冰櫃、冰箱等主業外,還涉及空調、自動售貨機、鋰電池、太陽能材料等產品。除了主業有贏利,其它產業目前幾乎沒有一個能為上市公司或集團公司提供贏利支持。
青島市正在全面介入澳柯瑪的重組。根據已經確定的重組方向,澳柯瑪集團持有的「澳柯瑪」商標所有權將轉讓給上市公司,澳柯瑪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將變現償還欠款,同時部分房地產也將折價轉讓給上市公司。根據此前的公告,集團公司在土地、房產和股權扣除抵押方面的價值約8.476億元,而「澳柯瑪」商標在1997年時的評估價值達到34.06億元。
因為有政府介入,所以曾有傳言說當地家電企業如海爾等可能參與重組。G澳柯瑪在3月中旬已經採取法律措施,凍結了集團持有的G澳柯瑪2.07億股。 綜合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相關:理財 證券)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
成都
澳柯瑪賣場大撤櫃
澳柯瑪總部出現危機,其在成都地區的銷售是否會受影響呢?
記者昨日從國美、蘇寧等幾大賣場獲悉:澳柯瑪冰櫃等產品已從國美、蘇寧等大賣場全線撤櫃,目前,幾大賣場均沒有銷售澳柯瑪的產品。昨晚,負責澳柯瑪產品在成都賣場銷售的王先生向記者透露,「撤櫃是最近的事,現在有些貨款尚未結清呢?」至於撤櫃的原因,王先生稱,由於近期高層人事變動,對與幾大賣場新一年的合同,無人拍板。他認為這是公司的決定,作為基層人員,自己只能接受,但他一再說明,成都周邊的銷售並未受影響。
澳柯瑪四川地區售後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證實了澳柯瑪從幾大賣場撤櫃的說法,但同時表示,目前成都地區的售後服務一切正常,不會受到任何不利影響。該人士表示,澳柯瑪去年底就從成都各大賣場撤櫃了,而撤出國美、蘇寧等大賣場的原因是「大賣場進場費太高,不賺錢」。據悉,目前,澳柯瑪在成都僅有大發電器市場有一個專賣店還在進行銷售,而其他的銷售渠道目前都還在建設中,該人士表示,此前購買澳柯瑪的客戶,售後服務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只要你有需要,我們明天就可以上門提供服務。」
更多詳細資料見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