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公司都可以按股份成立公司,但並不是所有股份制公司都有機會上市。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自然是不能正規交易的。現在打著所謂原始股旗號推銷的都是騙子,小心上當。
Ⅱ 非上市公司是不是必須設立包含股東會,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三會制度"
樓主所問在《公司法》中皆有所規定。簡單而言:
先明確幾個概念:
1、非上市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中還特別拿出股權結構相對特殊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單列,做出一些特別規定。所以,非上市公司,實際上有四種,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
2、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在一起召開的這個會議,在有限責任公司叫做「股東會」;在股東有限公司叫做「股東大會」;一人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沒有股東(大)會一說。
好,言歸正傳: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肯定是有的;董事會可以有也可以沒有。在公司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可以不設董事會,設一名執行董事。至於何謂「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公司法並未界定,全憑企業自己體會,基本上只要自認為較少活較小,那就成。只需在《公司章程》中做好約定即可;監事會也是可以有可以沒有,相關規定同董事會。
2、股東有限公司,股東大會,肯定有;董事會,必須有;監事會,必須有。
3、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沒有。因為就一個股東,沒法開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可有可沒有,參照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因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必然是符合「股東人數較少」,所以可以不設董事會和監事會。通常,也是不設。但是如果股東認為有必要設立,自然是可以設立的。
4、國有獨資企業。股東會,沒有。國資部門履行投資人職責;董事會,有。董事會成員由國資委派和職工董事組成;監事會,有。監事會由國資委派和職工監事組成。
另外,多說一嘴,為什麼「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要單列?不也是有限責任公司么?
因為,公司制的本質在於「有限責任」,無論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自身只承擔出資額之內的責任。一人有限公司,聽上去也是按照出資額承擔責任,但是前提必須是「出資人財產跟法人(即一人有限公司)財產嚴格分離」,如果不能自證分離,則很可能觸發「揭開法人面紗」特別條款,屆時,出資人很可能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樣一來,有違公司制初衷,所以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只算附條件的有限責任,單列出來也是合理。
Ⅲ 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召開時間也必須是在上半年嗎
股東大會每年召開一次,應當於上一會計年度結束後的六個月內舉行.根據我國會計制度,會計年度一般為1月1日至12月31日止。故年度股東大會一般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召開。
年度股東大會可以討論《公司章程》規定的任何事項.在年度股東大會中,單獨持有或者合並持有公司有表決權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或者監事會可以提出臨時提案。
股份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情況:董事會人數不足章程規定人數的2/3,未彌補虧損達股本總額1/3,由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東請求,董事會認為必要,監事會提議召開。
Ⅳ 股票過會後多久上市
申請IPO新股發行要經過證監會的審核,IPO審核是指證監會開會針對提出申請IPO上市的公司進行討論,審核通過的申請人將獲得上市資格、可以發行股票上市。反言之,審核不通過的申請人將無法獲得上市資格。從過會到取得IPO批文、再到發行股票上市,這其中都有哪些關鍵環節呢?
今年3月12日,十八屆發審委上演了「首秀」,審核通過了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僅僅10天後,3月2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已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公司經與承銷商、交易所協商,最終於4月3日開啟了新股申購。
從過會到取得IPO批文,天味食品上演了IPO發審的極速時刻。而在十八屆發審委履職前,A股最快過會速度是由富士康創造的。公開信息顯示:富士康2018年2月1日上報招股書申報稿,同年2月9日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同時披露,2月2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3月8日通過發審會。從申報到上會僅用了36天,打破了此前的上會紀錄,而以往排隊上市的企業在此環節至少需要等待半年時間。但是,通過發審會的富士康,足足等了100天才領取到IPO批文。
那究竟過會後還需要經過哪些關鍵環節才能夠核發批文?又需要多久才可以實現上市?今天就來詳細梳理一下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的工作流程。
基本審核流程
按照依法行政、公開透明、集體決策、分工制衡的要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以下簡稱首發)的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反饋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准發行等主要環節,分別由證監會不同處室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審核中的關鍵環節
在經過受理和預先披露、反饋會、預先披露更新、初審會後,申請首發的發行人將進入發審會審核環節。
發審委制度是發行審核中的專家決策機制。發審委通過召開發審會進行審核工作,發審會由審核人員向委員報告審核情況,並就有關問題提供說明,委員發表審核意見,發行人代表和保薦代表人各2名到會陳述和接受詢問,聆詢時間不超過40分鍾,聆詢結束後由委員投票表決。發審會認為發行人有需要進一步披露和說明問題的,形成書面審核意見後告知保薦機構。
發行人的首發申請通過發審會審核後,需要進行封卷工作,即將申請文件原件重新歸類後存檔備查。封卷工作在按要求回復發審委意見後進行。如沒有發審委意見需要回復,則在通過發審會審核後即進行封卷。
同時,發行人還需披露會後事項。會後事項是指發行人首發申請通過發審會審核後,招股說明書刊登前發生的可能影響本次發行上市及對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應予披露的事項。發生會後事項的需履行會後事項程序,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應按規定向綜合處提交會後事項材料,審核人員按要求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如申請文件沒有封卷,則會後事項與封卷可同時進行。
核准發行前,發行人及保薦機構應及時報送發行承銷方案。
封卷並履行內部程序後,將進行核准批文的下發工作。發行人領取核准發行批文後,無重大會後事項或已履行完會後事項程序的,可按相關規定啟動招股說明書刊登工作。
在發行審核的過程中,證監會還根據特殊行業企業的具體情況,徵求相關主管部門是否同意其發行股票的意見。如收到舉報材料,將依程序處理。在發行審核過程中,證監會還將按照對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的相關要求組織抽查。
審核通過後,多久可以上市
從過會到核發批文,中間還需經過封卷、會後事項、報送承銷方案等關鍵環節,此外,還可能涉及到特殊行業的特殊要求、信批質量抽查等事項,由於發審委審核節奏不同、發行人情況不同等原因,企業過會後到取得IPO批文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同樣的,全部審核通過後多久可以實現上市,其實也沒有確定的時間,因為時間長短主要看上市流程手續、分銷手續辦理進度的快慢。一般來講,IPO審核通過後,如果各項手續辦理速度較快,一個月左右即可發行股票。
近兩年,證監會完善多層次股權融資體系,優化了內部審核機制,使得IPO從申報到發行的審核周期有了明顯的縮短。IPO上市發展更趨於常態化,顯著提高了直接融資效率,進一步為企業去杠桿、降成本帶來助力。
Ⅳ 非上市公司IPO要經過哪些程序
股票發行上市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頒布的規章、規則等有關規定,企業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應該遵循以下程序:
(1)改制與設立:擬定改制方案,聘請保薦機構(證券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對改制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對擬改制的資產進行審計、評估、簽署發起人協議和起草公司章程等文件,設置公司內部組織機構,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取消了省級人民政府審批這一環節。
(2)盡職調查與輔導:保薦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問題診斷、專業培訓和業務指導,學習上市公司必備知識,完善組織結構和內部管理,規范企業行為,明確業務發展目標和募集資金投向,對照發行上市條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准備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文件。目前已取消了為期一年的發行上市輔導的硬性規定,但保薦機構仍需對公司進行輔導。
(3)申請文件的申報:企業和所聘請的中介機構,按照證監會的要求製作申請文件,保薦機構進行內核並負責向中國證監會盡職推薦,符合申報條件的,中國證監會在5個工作日內受理申請文件。
(4)申請文件的審核:中國證監會正式受理申請文件後,對申請文件進行初審,同時徵求發行人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家發改委意見,並向保薦機構反饋審核意見,保薦機構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反饋的審核意見進行回復或整改,初審結束後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前,進行申請文件預披露,最後提交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
(5)路演、詢價與定價:發行申請經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後,中國證監會進行核准,企業在指定報刊上刊登招股說明書摘要及發行公告等信息,證券公司與發行人進行路演,向投資者推介和詢價,並根據詢價結果協商確定發行價格。
(6)發行與上市:根據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發行方式公開發行股票,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辦理股份的託管與登記,掛牌上市,上市後由保薦機構按規定負責持續督導。
股票發行上市需要的中介機構
股票發行上市一般需要聘請以下中介機構:
(1)保薦機構(股票承銷機構);
(2)會計師事務所;
(3)律師事務所;
(4)資產評估機構。
Ⅵ 證券首發上會什麼意思
主要是上市公司進行新股發行上市之前,都必須要經過證監會下面的證券發行審核委員會討論,討論這只新股票發行申請以及相關的申報材料,最後得出結論里來確定其是否符合上市條件,這個過程就叫過會。
一般來說,新股進行上會之後就可以在市場上進行發行,這個過程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個名稱。
(6)非上市公司舉行首發上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證監會將繼續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按照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要求,有序地推進首發審核的工作,嚴格把資本市場入門關,從源頭上保證上市公司質量。
證監會落實全面從嚴監管的依法工作要求,在發行審核這個過程中把關十分嚴格,嚴厲打擊欺詐發行和帶病申報,不斷從公司治理、規范運行、信息披露、財務狀況、持續盈利能力以及募集資金使用等多個維度對首發一些企業進行從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