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投資市場對於嗷嗷待哺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一些極具市場潛力的優質企業也成了被投資方四處爭搶的「香餑餑」。於是,已有業內人士開始擔心:過火的行情是否會抬高投資的價格?一些優質的中小企業是否應該考慮什麼樣的投資適合自己?融資金額是否越多越好?風險投資方除帶來錢外,還能給中小企業帶來哪些方面的價值?本期創業圈將圍繞這些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困惑一:要多少錢最好? 問題:每個企業都需要資金,但是好企業往往會碰上好幾撥投資人,這時候企業是不是誰給的錢多就接受誰的投資呢?企業到底應該如何確定融資額度呢? 支招:有機會選擇時,一定要選擇志同道合的投資方。另外,對企業的估值不能太高,否則可能影響到後續幾輪的融資,企業被稀釋的股份也會過多,從而失去話語權。 蔣國平:從風投那裡拿錢,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股權的出讓等,這其實是一個交換的過程,也是雙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一般說來,中小企業看投資人是只要能給錢就行,是不會挑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一些涉及核心技術的企業不會賣給境外公司,因為這可能會關繫到民族品牌的聲譽等問題。 李大誠:投資人與企業其實就是甲乙方關系,風投投企業的價錢並沒有一個確定性的標准。風投在做規劃時,一般會根據企業的商業結構、商業模式,以及出賣什麼股權(比如優先股權價格和一般股權價格可能不一樣)來綜合考察。不過,經過中介包裝的企業,價格會比較高。還是那句老話:「一分錢一分貨」,對企業來說也是這樣,並不是價格越高越好,基金也分三六九等,也有品牌價值。最專業的人一定要有平台去支持,獲得品牌基金的錢,也會嫁接一個平台為你服務。當然,企業也不能吹得太離譜,否則價錢太高,壓力會更大,如果企業的發展跟不上,可能是「害人又害己」。 孫陶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合理的估值很重要,企業需要多少錢就拿多少錢,若是超額募集資金也是閑置,從而降低效益,因為基金投資是要講回報的,拿得越多,對企業的要求也就越高。風投往往會有自己的模型來測算風險,也會根據企業的市場價值來綜合考慮。在很多時候,融資不成功的一個很大原因是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還不完善。另外,選擇志同道合的投資人也非常重要。志同就是對企業的願景,把企業做成什麼樣,雙方的目標要一致,而道合就是要在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上達到一致。 困惑二:增值服務「值」多少? 問題:投資人常說,除了錢之外,我們還會帶來額外的價值。但這些額外的價值到底包括什麼呢?哪些價值對中小企業來說是最應該看中的? 支招:風投機構入駐,對企業的治理結構、管理水平和市場拓展等方面都有大量實質性幫助,尤其是財務規范方面及資本運作方面是風投機構的專長,他們可以對企業提供幫助。但由於水平參差不齊,企業拿到最緊缺的錢之後不能迷失,企業發展的關鍵還在於自身。 李立新:現在專業化的基金管理人(GP)並不多,短期可以做Pre-IPO(上市前)項目,長期來看還得是有經驗的團隊才能對技術進行判斷,並給被投的企業帶來增值的幫助,而過度的投資肯定會帶來問題和麻煩。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如果有機會篩選投資人,應該看看基金的背景,以及曾經投資過什麼,並為這些投資企業做了些什麼。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觀點與理念是否一致,畢竟理念一致在公司的重大發展決策及溝通方面,會減少很多的摩擦。 於公:知名風投的吸引力在於增值服務這塊,這些增值服務包括:一是為投資企業上市作準備。無論是合作上市還是包裝上市,這些機構對資本市場遠比企業更熟悉。二是幫助企業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中小企業隨著規模的擴大,管理結構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三是企業獲得知名VC的認可,對企業的誠信度會有加分,更容易被公眾所認可。而且投資方對企業在建設團隊、市場和渠道方面,以及對行業政策的研判上都會有所幫助。 何小鋒:風投確實能為企業帶來諸多的增值服務,比如給企業帶來國際視野、專業人才、上市過程的一系列幫助等方面。因為風投與企業是命運共同體,幫助企業能達到雙贏,這點與證券基金不同。 蔣國平:風投基本的功能是提供資金,其他做得到就做,做不到的中小企業自己也會做。中小企業的老闆對企業和行業的了解是比較深的,風投做得到的只是幫助企業走得更好而已。事實上,有這樣能力的風投太少了,對風投不要太苛刻。這主要看基金管理人有無豐富的知識、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及掌控所投資企業的行業動態情況等能力,有這些方面能力時,它就會從多方面來幫助企業,比如提高管理水平,拓展經營水平,尋找新的架構及新合作夥伴,幫助企業在行業內進行並購重組,這些都需要風投有獨到的眼光,而不僅僅有錢。 俞振華:有些企業試圖通過投資人去拉訂單,這可以理解,但企業需要首先建立自身的商務能力,投資人才能提供幫助。如果企業自己都找不來訂單,那說明企業本身是有問題的。事實上,投資人一般非常忙,他們也就是在董事會層面影響和幫助企業,如果過多地佔用他們的時間,就會削弱企業對投資人的影響力。因此關鍵的問題還在於:企業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戰略,投資人才能對症下葯,並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務。 困惑三:對賭條款怎麼簽? 問題:股權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種方式,並非所有企業都適合股權融資。中小企業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引進這種投資?如何降低可能存在的風險? 支招:先考慮是否適合股權融資,然後找風投或顧問時擦亮眼睛,這極可能影響融資進度。另外,對引入投資後要喪失一部分管理權,也要做好心理准備。 蔣國平:中小企業作為被投資的對象,它是接受錢的,只要有人給錢,中小企業是不會去關心投資人道德水平的高低的。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與投資方簽對賭協議時應特別慎重。最近,出現一些原本發展很好的企業,在引入PE投資之後,卻陷入危機,以至最終破產收場,太子奶就是一個案例。PE是一把雙刃劍,誰都可以用,而一旦被用於其他目的,破壞力也是巨大的。 孫陶然:風投進來是要退出的,如果企業不想去上市就不用考慮。另外,風投在管理方面也會有很多決策權和一票否決權,風投進來會對企業的發展期望很高,可能會拔苗助長,這些都可能產生矛盾。此外,對賭條款對企業的發展總的說來是不利的,企業是一個綜合體,用一兩個財務指標去要求企業,會造成企業行動變形,即使達到了,對企業長遠發展也未必是有利的。企業什麼時候該發力,什麼時候該練內功,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因此,沒有做好准備的企業,就先不要考慮引進風投。 李大誠:太子奶的案例我參與過,我不能說太多,但可以說的是:企業在引進投資者時,最應該合理考慮企業自身原發展情況,不要盲目樂觀。此外,企業在選擇投資者方面也面臨著新困境。現在中國GP(普通合夥人)和LP(有限合夥人)沒有什麼界限,很亂,除非一些大的機構,很多小公司的合夥人並不專業,這主要是緣於國內做投資,幾乎沒有門檻,天使投資除外。但天使投資也是需要積累經驗和打造自己的名聲的。現在市場上充滿了太多顧問占企業股份的現象,不僅很難拿到錢,還耽誤經營。 俞振華:對於風險防範,我的經驗還是需要謹慎選擇投資人。對賭條款在VC支持的早期高科技公司中出現得不多,風險階段對賭條款效果都不太好,會產生很多執行上的問題,PE的投資會用得比較多。普能三輪融資都沒有對賭條款,除非企業要價太高或企業管理團隊不太專業,有些弱點需要克服,風險投資階段的投資人才會不得以用折中的方式簽對賭協議。否則,投融資雙方都有可能遭遇不應該的損失。 創可貼 「投資人」也需要被考察 不同於國有企業,民營中小企業在起步時,天生就面臨著「缺錢」的困境。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越發展,缺錢的壓力就越大,這幾乎是普遍現象。而只要想「要錢」,就會存在風險。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合夥人王啟軍認為,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風險就是股權結構的變動風險。投資方進入企業後,往往會在股權結構方面做出新的約定,進而形成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陷阱」。比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轉向,但如果在約定中有「小股東不同意」條款,則企業轉向就會成為難題。 有時,中小企業為了實現「要錢」的目的,往往不考慮一些限制性條件,進而使企業的經營過程與股權形成「對架」。比如,投資方進入後,往往會讓「相應的」人員進入公司管理層,這樣就有可能造成企業在發展方面不同的經營策略,從而形成管理矛盾,這對企業的正向發展顯然也是一種阻力。比如,在投資合同或者契約生效後,迫於競爭形勢或投資人戰略的需要,投資人會提出改組管理層。對於創業者而言,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產生「被出局」的危險。對此,美國聖克拉拉大學邁爾·斯塔特曼建議企業在引進投資前,可以先考察一下該投資方已經投資的企業的情形。如果投資方對這些企業偶爾的增長放慢沒有激烈的反應,或者沒有對原創始人過多干涉,就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投資人。 招商局科技集團執行董事顧立基也建議:中小民營企業找投資人應該找兩類,一類是有過這個行業或者這個細分行業創業經驗的;一類是公司當下發展中最缺的人。中國有一大批新的天使投資人正在涌現,他們當中很多人有做企業的經驗,或者做市場的經驗,個人都有一定的財富。很多人年富力強,他們比國際性的投資機構更了解中國企業,也更容易給本地企業提供更為實用的經驗與技能。
㈡ 請問企業上市融資屬於「走出去」還是「引進來」哪位高手解答下,急啊
請問企業上市融資屬於「走出去」還是「引進來」?
答:都不屬於 屬於『圈的爽』
我國的企業在本國和在國外上市有什麼區別么?
答:在國內上市大多國企 一些民企屬中小板 創業板型 中小板之前 一些優秀中小企業因急於融資時間等不了 選擇在外國上市 或者在香港上市
㈢ 公司創業融資時如何估值
每個公司都有其自身價值,價值評估是資本市場參與者對一個公司在特定階段價值的判斷。非上市公司,尤其是初創公司的估值是一個獨特的、有挑戰性的工作,其過程和方法通常是科學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公司在進行股權融資(EquityFinancing)或兼並收購(MergerAcquISition,MA)等資本運作時,投資方一方面要對公司業務、規模、發展趨勢、財務狀況等因素感興趣,另一方面,也要認可公司對其要出讓的股權的估值。這跟我們在市場買東西的道理一樣,滿意產品質量和功能,還要對價格能接受。 公司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過程中要考慮到一些定性的因素,傳統的財務分析只提供估值參考和確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圍。根據市場及公司情況,被廣泛應用的有以下幾種估值方法: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比如P/E(市盈率,價格/利潤)、P/S法(價格/銷售額)。 目前在國內的風險投資(VC)市場,P/E法是比較常見的估值方法。通常我們所說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兩種: 歷史市盈率(TrailingP/E)-即當前市值/公司上一個財務年度的利潤(或前12個月的利潤)。 預測市盈率(ForwardP/E)-即當前市值/公司當前財務年度的利潤(或未來12個月的利潤)。 投資人是投資一個公司的未來,是對公司未來的經營能力給出目前的價格,所以他們用P/E法估值就是: 公司價值=預測市盈率×公司未來12個月利潤 公司未來12個月的利潤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預測進行估算,那麼估值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確定預測市盈率了。一般說來,預測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的一個折扣,比如說NASDAQ某個行業的平均歷史市盈率是40,那預測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對於同行業、同等規模的非上市公司,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再打個折扣,15-20左右,對於同行業且規模較小的初創企業,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在再打個折扣,就成了7-10了。這也就目前國內主流的外資VC投資是對企業估值的大致P/E倍數。比如,如果某公司預測融資後下一年度的利潤是100萬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萬美元,如果投資人投資200萬美元,公司出讓的股份大約是20%-35%。 對於有收入但是沒有利潤的公司,P/E就沒有意義,比如很多初創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實現正的預測利潤,那麼可以用P/S法來進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樣。 2、可比交易法 挑選與初創公司同行業、在估值前一段合適時期被投資、並購的公司,基於融資或並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或非財務數據,求出一些相應的融資價格乘數,據此評估目標公司。比如A公司剛剛獲得融資,B公司在業務領域跟A公司相同,經營規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麼投資人對B公司的估值應該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在比如分眾傳媒在分別並購框架傳媒和聚眾傳媒的時候,一方面以分眾的市場參數作為依據,另一方面,框架的估值也可作為聚眾估值的依據。 可比交易法不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而只是統計同類公司融資並購價格的平均溢價水平,再用這個溢價水平計算出目標公司的價值。 3、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CFn:每年的預測自由現金流;r:貼現率或資本成本) 貼現率是處理預測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創公司的預測現金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貼現率比成熟公司的貼現率要高得多。尋求種子資金的初創公司的資本成本也許在50%-100%之間,早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40%-60%,晚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30%-50%。對比起來,更加成熟的經營記錄的公司,資本成本為10%-25%之間。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較為成熟、偏後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凱雷收購徐工集團就是採用這種估值方法。 4、資產法 資產法是假設一個謹慎的投資者不會支付超過與目標公司同樣效用的資產的收購成本。比如中海油競購尤尼科,根據其石油儲量對公司進行估值。 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數據,通常是以公司發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其不足之處在於假定價值等同於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公司運營相關的所有無形價值。另外,資產法沒有考慮到未來預測經濟收益的價值。所以,資產法對公司估值,結果是最低的。 風險投資估值的奧秘 1、回報要求 在風險投資領域,好像他們對公司估值是非常深奧和神秘,但有些諷刺性的是,他們的估值方法有時非常簡單。 風險投資估值運用投資回報倍數,早期投資項目VC回報要求是10倍,擴張期/後期投資的回報要求是3-5倍。為什麼是10倍,看起來有點暴利?標準的風險投資組合如下(10個投資項目): –4個失敗 –2個打平或略有盈虧 –3個2-5倍回報 –1個8-10倍回報 盡管VC希望所有投資的公司都能成為下一個微軟、下一個gooGLe,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VC要求在成功的公司身上賺到10倍來彌補其他失敗投資。投資回報與投資階段相關。投資早期公司的VC通常會追求10倍以上的回報,而投資中後期公司的VC通常會追求3-5倍的回報。假設VC在投資一個早期公司4年後,公司以1億美元上市或被並購,並且期間沒有後續融資。運用10倍回報原則,VC對公司的投資後估值(post-moneyvaluation)就是1000萬美元。如果公司當前的融資額是200萬美元並預留100萬美元的期權,VC對公司的投資前估值(pre-moneyvaluation)就是700萬美元。 VC對初創公司估值的經驗范圍大約是100萬美元–2000萬美元,通常的范圍是300萬美元–1000萬美元。通常初創公司第一輪融資金額是50萬美元–1000萬美元。 公司最終的估值由投資人能夠獲得的預期回報倍數、以及投資人之間的競爭情況決定。比如一個目標公司被很多投資人追捧,有些投資人可能會願意降低自己的投資回報率期望,以一個高一點的價格拿下這個投資機會。 2、期權設置 投資人給被投資公司一個投資前估值,那麼通常他要求獲得股份就是: 投資人股份=投資額/投資後估值 比如投資後估值500萬美元,投資人投100萬美元,投資人的股份就是20%,公司投資前的估值理論上應該是400萬美元。 但通常投資人要求公司拿出10%左右的股份作為期權,相應的價值是50萬美元左右,那麼投資前的實際估值變成了350萬美元了: 350萬實際估值+$50萬期權+100萬現金投資=500萬投資後估值 相應地,企業家的剩餘股份只有70%(=80%-10%)了。 把期權放在投資前估值中,投資人可以獲得三個方面的好處: 首先,期權僅僅稀釋原始股東。如果期權池是在投資後估值中,將會等比例稀釋普通股和優先股股東。 比如10%的期權在投資後估值中提供,那麼投資人的股份變成18%,企業家的股份變成72%: 20%(或80%)×(1-10%)=18%(72%) 可見,投資人在這里佔了企業家2%的便宜。 其次,期權池占投資前估值的份額比想像要大。看起來比實際小,是因為它把投資後估值的比例,應用到投資前估值。在上例中,期權是投資後估值的10%,但是占投資前估值的25%: 50萬期權/400萬投資前估值=12.5% 第三,如果你在下一輪融資之前出售公司,所有沒有發行的和沒有授予的期權將會被取消。這種反向稀釋讓所有股東等比例受益,盡管是原始股東在一開始買的單。比如有5%的期權沒有授予,這些期權將按股份比例分配給股東,所以投資人應該可以拿到1%,原始股東拿到4%。公司的股權結構變成: 100%=原始股東84%+投資人21%+團隊5% 換句話說,企業家的部分投資前價值進入了投資人的口袋。風險投資行業都是要求期權在投資前出,所以企業家唯一能做的是盡量根據公司未來人才引進和激勵規劃,確定一個小一些的期權池。 3、對賭條款 很多時候投資人給公司估值用P/E倍數的方法,目前在國內的首輪融資中,投資後估值大致8-10倍左右,這個倍數對不同行業的公司和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不太一樣。 投資後估值(P)=P/E倍數×下一年度預測利潤(E) 如果採用10倍P/E,預測利潤100萬美元,投資後估值就是1000萬美元。如果投資200萬,投資人股份就是20%。 如果投資人跟企業家能夠在P/E倍數上達成一致,估值的最大的談判點就在於利潤預測了。如果投資人的判斷和企業家對財務預測有較大差距(當然是投資人認為企業家做不到預測利潤了),可能在投資協議里就會出現對賭條款(RatchetTerms),對公司估值進行調整,按照實際做到的利潤對公司價值和股份比例進行重新計算: 投資後估值(P)=P/E倍數×下一年度實際利潤(E) 如果實際利潤只有50萬美元,投資後估值就只有500萬美元,相應的,投資人應該分配的股份應該40%,企業家需要拿出20%的股份出來補償投資人。 200萬/500萬=40% 當然,這種對賭情況是比較徹底的,有些投資人也會相對「友善」一些,給一個保底的公司估值。比如上面例子,假如投資人要求按照公式調整估值,但是承諾估值不低於800萬,那麼如果公司的實際利潤只有50萬美元,公司的估值不是500萬美元,而是800萬美元,投資人應該獲得的股份就是25%: 200萬/800萬=25% 對賭協議除了可以用預測利潤作為對賭條件外,也可以用其他條件,比如收入、用戶數、資源量等等。 總結及結論 公司估值是投資人和企業家協商的結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什麼公允值;公司的估值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初創公司,所以估值也要考慮投資人的增值服務能力和投資協議中的其他非價格條款;最重要的一點是,時間和市場不等人,不要因為雙方估值分歧而錯過投資和被投資機會。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
㈣ 引進戰略投資者除了融資需要外,是否還有其他理由
第一,管理經驗
第二,資本運作經驗
第三,幫助企業規范運作
第四,豐富的上下游資源
大偉律師
㈤ 外商投資企業能否採用融資租賃方式引進生產設備
1. 可以操作
2. 向融資租賃公司提出融資租賃設備申請
3. 一般不會有金額限制,但這得根據融資租賃公司對你公司的信用考察結果而定
其他的 就是你公司與融資租賃公司談判了:首付款、保證金、手續費、還款方式、租金利息、擔保、保險;等等
我公司從事融資租賃,並有固定的進出口代理公司;如在山東附近,可以幫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