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眾集團發2019年財報,利潤同比增12.8%
近日,大眾集團發布了2019年財報業績報告:全年銷售收入達2526億歐元,同比增長7.1%;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達193億歐元,同比增長12.8%;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銷售回報率為7.6%,略高於2018財年的7.3%回報率。
在中國市場,該公司同比增長0.5%,銷量從420.7萬輛增加到423萬輛,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市場大盤同期下跌8.4%。
大眾集團的豪華車子品牌奧迪2019年銷量為184.6萬輛,同比增長1.8%。但是,同在慕尼黑的寶馬汽車銷量規模達252萬輛,同比增長1.2%;斯圖加特的梅賽德斯-賓士243.9萬輛,同比增長0.7%。
2019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略微下滑,「僅錄得」44億歐元的凈利潤,去年同期的數據為46億歐元。
對於2020年的展望,大眾汽車集團認為銷量將會與2019年持平,在營業額上會增長4%。
在研發和資本開支方面,在2020年,大眾汽車希望能夠控制在6.0%-6.5%之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昔日的視頻三巨頭,如今就剩一家穩健發展,你怎麼看
提到視頻播放器,必然繞不開快播。快播是視頻行業的一匹黑馬,以勢不可擋之態,迅速占據了市場份額。有一份數據顯示,在國內網民總數5.6億,其中,快播的用戶量,達到3億。不過,如日中天的快播,因涉嫌傳播淫穢信息,在2012年,創始人王欣鋃鐺入獄,沒有及時抓住改變的時機,逐漸被後起之秀超越。
同為昔日視頻巨頭,迅雷的發展道路,還是比較穩健的。縱然沒有成為行業王者,但是,迅雷憑借自身的下載工具,卻逐漸完成了行業轉型。在3月17日,迅雷公布了2018年財報,其中營收為2.32億美元,增加了15.0%。毛利潤為1.15億美元,同比增長39.0%。從這份財報來看,迅雷想要重回巔峰,還是存在很大的幾率的。
昔日的視頻三巨頭,1家破產,1家深陷債務危機,只剩1家穩健發展。雖然它們的發展大不同,但是,掌握核心技術,不斷的改變發展道路,才能真正的屹立於市場。
Ⅲ 解讀戴姆勒2019年財報:出行業務成新增長,為未來深謀遠慮
近日,在一年一度的年度新聞發布上,戴姆勒發布了2019財年財報。2019年,戴姆勒集團總銷量為334萬輛,營業額增長3%至1727億歐元,全年息稅前利潤為43億歐元,相比2018年下降61%。凈利潤同比下降64%至27億歐元,戴姆勒股份公司股東歸屬凈利潤為24億歐元,每股收益降至2.22歐元。
對這一成績,新上任已有大半年的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賽德斯-賓士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坦言,盡管2019年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強勁,但戴姆勒對最終的盈利表現不盡滿意。「總的來說,主要調整因素對我們去年的財務業績有所影響。「
為加速轉型,去年戴姆勒進行了闊斧改革。2020年,戴姆勒還將以空前力度推進一系列舉措,提升盈利能力,預計息稅前利潤將會有明顯提升。
新技術投入、巨額罰款影響財務成績
2019年,戴姆勒集團在工業業務領域的自由現金流腰斬至14億歐元,如此大幅的減少主要是受到兩方面影響,一是柴油車輛相關法律程序的大額現金支出,二是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持續高額投入。
受到柴油車輛相關法律程序的大額現金支出,以及增加高田安全氣囊相關的長期召回撥備等事件的影響,戴姆勒2019年第二季度息稅前虧損15.6億歐元,這也是其時隔九年後首次出現季度虧損,繼而影響了銷售利潤率、自由現金流以及全年的盈利表現。
其實不止是戴姆勒,受到燃油車市場持續下滑以及大力投資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等業務的影響,2019年寶馬和奧迪也都陸續發出盈利預警,同時大力推進削減成本措施,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球豪華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紅利期已過去。新技術尤其是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包括戴姆勒在內的豪華汽車製造商,加速進入戰略調整、轉型的新階段。2019年的挑戰是一個預告、警示,深不見底的未來才是最大的鬥牛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表現堪稱強勁!大眾集團發布2019年財報
作者:小魔
盡管受到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16號(租賃)的負面影響,但與上一財年相比,汽車業務的凈流動資產表現良好,增至213億歐元(2018財年為194億歐元)。
此外,研發支出比率(研發成本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略低於上一財年的6.8%,降至6.7%。資本支出比率保持在6.6%,與上年持平。
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大眾汽車集團預期2020年汽車交付量將與去年市場表現保持一致。市場挑戰將主要來自於經濟環境的波動、不斷加劇的競爭、商品和外匯市場匯率的震盪以及更加嚴格的碳排放標准。
2020年,集團預計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4%,乘用車業務領域的銷售收入將略高於去年水平。【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同比增長7.1% 大眾集團公布2019年財務業績報告
大眾集團發布了2019年財報業績報告:全年銷售收入達2526億歐元,同比增長7.1%;集團全年共售出109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3%。展望2020財年,集團預計汽車交付量持平、銷售收入增長4%。
在中國市場,大眾集團2019年的銷量達到423.36萬輛,同比增長0.6%。中國市場佔到了大眾集團全球總銷量的38%,比肩整個歐洲。盡管中國市場近兩年處於車市低迷期,但大眾集團從中國合資企業獲得的營業利潤仍基本達到上一財年水平,為44億歐元(上一財年為46億歐元)。
歐洲市場銷量達455.28萬輛,同比增長3.9%;營業銷售回報率將在6.5%至7.5%之間。目前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干擾整個汽車行業的產銷節奏,不難判斷大眾集團2020年具體財務展望還是會與預期銷量存在差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比亞迪2018上半年財報出爐了,求大神分析下
2018年上半年的比亞迪財報是8月29日正式發布的,從這份財報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營業額為521.63億元,同比增長19%,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約為4.79億元。雖然利潤數據並不是特別搶眼,但應該看到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超猛,在這份財報中,新能源汽車營收達181.73億元,佔比亞迪總營收的比例為34.84%,因而從總體上來說,比亞迪的未來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Ⅶ 慧聰網2018年的銷售總額是多少
3月26日,慧聰集團公布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慧聰集團總銷售收入達到105.8億元,相比版2017年37億元,同比權增長185.8%。其中,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約為2.76億元,相比於2.68億元,增加2.9%。總資產規模87.7億元,同比增長19.5%。
Ⅷ 大家覺得絲漣和金可兒哪個好
一個品牌的價值不單單是床墊本身,更多的是在於無形價值。所以就目前兩者市場上來說:絲漣的市場定位比金可兒要高一點。兩個品牌都是在中國工廠生產。兩個品牌主打的彈簧不一樣,絲漣是鈦合金美姿感應,金可兒是獨立袋裝彈簧。床墊的精髓在於彈簧的好壞。純進口的絲漣是在澳洲和泰國,金可兒是美國和印尼,但都是根據中國睡眠習慣改過的產品,跟本土的完全不一樣。金可兒進入中國的時間比絲漣早,而且金可兒是靠酒店起來的。金可兒中國引入了資本投資,絲漣中國是澳洲一個家族投資並控制的。目前美國國際床墊品牌主要形成兩家陣營:一個是泰普爾-絲漣,一個是舒達-席夢思。舒達中國剛與金可兒中國戰略合作,未來舒達的產品在金可兒中國工廠生產。所以,普通消費者如何購買一款好床墊?本人認為預算夠了,自己去店裡看,試躺。但是決定消費者購買哪家的產品並非都是因為產品本身,還有價格,售後,當時的接待感受等等因素。好品牌相對來說用的材料會好些,畢竟貴,有更多利潤空間在裡面。就生產工藝來說,這幾家沒什麼太大區別。順便也說下席夢思吧,席夢思國產剛起步,議價空間比較大,畢竟要拿市場,但是東西怎麼樣,沒去試過,不好說。
Ⅸ 阿里巴巴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 是虧是損
昨天,阿里巴巴對外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那麼,這一季度,阿里巴巴是虧是損?
據悉,阿里巴巴發布了第一季度(2018.4.1-2018.6.30)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61%達到809.20億元人民幣,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691.88億元;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為265.02億元,核心電商業務經調整EBITA為327.97億元,同比增長22%;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盈利達到201.01億元;本季自由現金流為263.58億元。
根據分析師平均預計,不按美國通用會計准則(Non-GAAP)計算,阿里巴巴該季度每股攤薄收益達1.21美元,營收為118億美元。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第一財季每股攤薄收益為人民幣8.04元(約合1.22美元),第一財季總凈營收122.29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
對於該季度的表現,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阿里巴巴再度迎來了一個卓越的季度,用戶快速增長,不斷壯大的生態系統中互動進一步加強。中國零售平台業務繼續擴大市場份額,新零售項目帶動未來的收入增長,並賦能我們的零售夥伴為消費者提供無縫連接的服務。集團為用戶消費全周期提供更多價值及選擇的戰略持續推進,包括通過數字娛樂及本地服務,觸達電商以外的龐大目標市場。我們將繼續投資於戰略業務機遇及創新,以保障競爭優勢和長期增長。」
阿里財報內容顯示,其年度活躍消費者增至5.76億,連續4季度凈增超兩千萬;本季度新零售業務收入增長超過340%,天貓實物GMV同比增長34%;淘寶直播月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超過100%。
本季財報中,阿里巴巴還宣布了多筆重大投資,包括對於餓了么95億美元的全資收購、餓了么及口碑收到超30億美元投資承諾;阿里巴巴和菜鳥對中通完成對中通快遞的13.8億美元投資,以及菜鳥和圓通快遞對香港港國際機場建設數字物流中心的15億美元投資;對分眾傳媒14.6億美元的投資。
阿里巴巴發布第一季度財報,營收809.2億元,同比增長61%,這真的是一個可喜可賀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