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三板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交什麼稅
不交稅的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規定,股份制企業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不屬於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轉增股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看了幾個新三板公司,資本公積轉股本的公告都特別註明了「不需要納稅」
2. 資本公積轉增注冊資本和轉增股本的區別
1、可轉換公司債券不同:對於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計算注冊資本時,分子的調整項目是利息的稅後影響金額等,已確認為可轉換公司債券本期的費用;股權分母轉讓的調整項目是假定在本期初或發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加權平均股數。
2、不同范圍:注冊資本包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凈收入。新增權益包括一次性資產轉讓或股權轉讓產生的非經營性利潤。
3、不同的計算方法:注冊資本估算計算營業收入凈額-營業收入-營業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租賃住房凈收入、租賃資產凈收入和自住房屋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資產所有權轉讓的溢價收入。股權轉讓的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收入-轉移費用 實際增長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0%。
3.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具有稀釋性嗎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對每股收益的影響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是所有權權益內部變動,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化,增加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的數量,不影響所有者權益金額,不影響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源,也不改變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就意味著同樣的損益現在要由擴大的股份規模享有或分擔,每股收益不會減少 ,但是為了保持會計指標的前後期可比性,應當按照調整後的股數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4.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對公司未來的股價有怎樣的影響啊,
牛市中,高比例轉增股票除權後,都會上漲填權
5. 關於股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問題
只是送股除權是不會虧的,因為按照的是總市值不變的原則進行除權的。
例如你原來有100股,每股價格10元;現在10轉增10,除權後價格變成了5元,但你的股票變成了200股,總市值還是一樣的。
6.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需要什麼資料
資本公積金是在公司的生產經營之外,由資本、資產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東權益收入。股份公司的資本公積金,主要來源於的股票發行的溢價收入、接受的贈與、資產增值、因合並而接受其他公司資產凈額等。其中,股票發行溢價是上市公司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資本公積金的來源。當每股資本公積金為1.00元時,該公司股票相應地具備了10轉增10的能力。
7. 新三板公司進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之後的基準日怎麼算
擬進行權益分派的掛牌公司,權益分派方案中應當以公開披露過的仍在有效期內(報告期末日起6個月內)的最近一期定期報告期末日作為基準日,也就是說掛牌公司進行權益分派,應當以已披露的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或季度報告的財務數據為依據。如未披露季度報告的,可以以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為基礎。基準日的財務數據指的是未分配利潤和資本公積,實施權益分派的股本基數如無特殊安排,均以股權登記日的股本數為准。權益分派方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2個月必須實施完畢,如未能實施則須重新履行審議程序。
8. 新三板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是什麼意思
首先需要解釋一個詞,資本公積: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或者資產。資本公積從形成來源上看,它不是由企業實現的利潤轉化而來的,從本質上講應屬於投入資本范疇,因此,它與留存收益有根本區別,因為後者是由企業實現的利潤轉化而來的。
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通俗地講就是用資本公積金向股東轉送股票,每股資本公積金。
舉例:之前張三李四2個人的公司有1000股的股份,每人500股,價格為1元。王五投資了2000元,1000元變成股本,另外1000成為資本公積(此時公司的股價變為2元)。第二年資本公積經過投資產生了溢價變成了2000元,這時候公司決定把資本公積轉化成股份,價格還是2元,股份的話就是1000股,按照談們之前的比例分股份,此時張三有750股,李四有750股,王五有15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