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川航被國航收購了
這個不可能。從控股結構講,川航是一個股東結構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公司,川航集團、南航、上航、山東航空和民企成都銀杏餐飲有限公司分別持股40%、39%、10%、10%和1%。其中川航集團隸屬四川省國資委,山東航空則由國航控股。這種多家航空公司參股一家,且沒人絕對控股的股權結構。而且國航西南分公司可以說是國航在國內最好的一個市場,前幾天又買了10多架a320,正在很好的打造自己的西南基地,川航自身盈利很好,財務和人力都沒有問題,雖然最近沒關注川航新聞,但是川航藍新國的大名基本上就是川航蓬勃發展的充要條件。從樓主就業的角度,基本可以鎖定是謠言。為什麼在深航培訓能聽說川航被國航收購???肯定是忽悠。
『貳』 航民股份傳聞,我一直在航民印染三車間做了十多年,去年回家造房,再次進廠告知己經超出年齡,難道一直
一般人拿不下來這事
『叄』 航民股份是國企嗎
親應該是的
『肆』 航民股份擬10派2.3什麼時候派發
航民股份600987
2015年末期擬以總股本63531萬股為基數,每10股派2.3元(含稅)
在股權登記日當天收盤以後持有該股就能獲得現金分紅,紅利上市日分紅到賬。該股目前還沒有公布股權登記日,紅利上市日,請繼續關注公告。
『伍』 蘇州普美航空製造被收購
Precision Castparts集團於本月11日正式宣布將以9億美元收購普美國際集團(PrimusInternational)。
總部位於美國波特蘭的Precison Castparts集團主要生產航空航天系統和結構,機翼和工業用燃氣渦輪機中的各類鍛件及精密鑄件。
普美國際集團(PRIMUS INTERNATIONAL)是民用航空工業精密飛機結構件、裝配件的二級綜合製造商。是世界領先的民用航空工業精密飛機零件、成套件、裝配件的製造商。普美國際集團(PRIMUS INTERNATIONAL)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普美國際向波音、龐巴迪、賽斯納、古德里奇和其他干線飛機、支線飛機、公務機以及國防工業的OEM廠商提供飛機結構控制、起落架、客貨艙門及發動機蓋等零件、組件和裝配件,公司的業務遍布全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皆設有工廠。
Precision Castparts集團表示,預計該項交易將在2012財年第二季度完成,且將立即對公司盈利產生影響。統計數據顯示,目前Primus International的員工數量為1500名,總部位於華盛頓州Bellevue市。
『陸』 北京聯合航空公司目前好像已經被東方航空公司收購,他們目前的做法有法律依據嗎
中國內地的廉價航空公司有春秋航空、西部航空(海航集團)、中國聯合航空(東航集團)以及九元航空(均瑤集團)。最早為春秋航空,所有托運行李基本需要收費,機上餐飲全部收費。中國聯合航空屬於轉型為廉價航空,所有服務會報至民航部門,通過後才能按照廉價航空模式運營,所以有法律支持。
『柒』 敦促兩會關注秦曉涉嫌侵吞巨額國有資產的公開信,哪裡找到得原文
尊敬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值此兩會召開之際,基於對國家前途和公共利益的關注,我們舊事重提,就2002年招商局董事長秦曉涉嫌賤賣平安保險公司股權、2008年天價收購永隆股權,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案致此公開信。
2002年,平安保險公司在香港上市前夕,匯豐銀行收購了平安保險10%的股權,價格為6億美元,約50億人民幣;與此同期,招商局卻將自己持有的平安保險14.37%的股權(按匯豐收購價計算,該部分股權價值約72億元人民幣)悄悄轉讓給了北京源信行和北京寶華這兩家由自然人控制的投資公司,轉讓價僅為18.55億元人民幣。轉手之間,國有資產就損失約53億人民幣,這還沒算上市後的增值收益。由於兩次交易間不存在信息障礙,所以有理由認定,當時的招商局負責人是有意識地損害國家利益,中飽了某些人的私囊。《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經追蹤這批低價平安保險股權的去向,發現這幾十億的好處居然落到了北京一位普通的出租汽車司機和他的女兒手裡,真正的操縱者和受益人則躲在幕後。
招商局賤賣平安保險的弊案,當時就遭到各界人士廣泛質疑。招商局董事長秦曉解釋說,之所以選擇在平安業務前景大好、上市及資產增值已成定局的時候退出,僅僅是因為自己對平安的「掌控力下降」。這種說法顯然無法自圓其說。即使要退出,也須賣個好價錢。怎麼可能如此賤賣?即使打定主意損己利人,這樣的好處為什麼不給其他國企或國資委,而是給了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私人公司?
當時,面對媒體的質疑,秦曉的理由是,「我們不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轉讓一個股份不需要作那麼多披露。關於價格、對象不會透露什麼,沒必要。就像你們家花多少錢買一個東西,你不希望別人去打聽」。這個說法不是理直氣壯,而是理屈詞窮。誠然,招商局不是上市公司,但卻是不折不扣的國有公司,不是秦曉的個人或家庭財產,它的所有者是全國人民,比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公眾性。還有,即使是個人股權轉讓,如果因為涉及內幕信息,涉及利得稅與贈與稅,則許多信息仍需要披露。作為混跡資本市場多年的人物,秦曉的如此說法可謂荒謬絕倫。
如此荒謬的說法顯然難以服眾。如果換成別人,比如顧雛軍,早就受到有關部門的調查了。但是秦曉不同,他這樣涉嫌侵吞巨額國有資產的行為,他這樣侮辱公眾智力、蔑視公共輿論的言論,居然一直沒有被有關部門重視,更沒有接受中紀委的「雙規」。為什麼?
無獨有偶,在秦曉擔任招商銀行董事長的2008年,又發生了招行天價收購永隆銀行一案。 2008年5月30日 ,招行宣布向香港伍氏家族購入永隆銀行53.12%股權,總代價193.02億港元,每股作價156.5港元,相當於永隆去年年底經審核資產凈值的2.91倍。目標股份收購完成後,招商銀行須就永隆銀行全部已發行股份提出無條件強制性現金收購建議,招商銀行獲得永隆銀行全部股權需要支付363億港元的對價。此舉創下了過去7年來香港銀行業最昂貴的一次收購。
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永隆銀行股價收購前半年的表現非常怪異,2007年一年,其股價基本都在70港元~90港元波動,而2006年的股價更在55港元~75港元波動。但2008年3月以來,其股價卻從80港元下方飆升,最高突破150港元,成為表現最好的港股之一。而同期的恆生指數卻呈現震盪走低,恆指圍繞23500點波動,最終收於22102點,下跌1400點。永隆銀行不僅沒有隨大盤下跌,反而上漲了近90%,這與招行的高價收購事件有很大的關系。招行156.5港元的收購價,比永隆銀行的最高價還高出1.5港元。對於招商銀行收購永隆銀行,市場一直口誅筆伐,被廣泛懷疑其中存在利益輸送。
在許多人看來,這兩件事都已是舊事。為什麼舊事重提?因此兩事事關重大,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也一直沒見到有關部門調查處理此事的消息。隨著時間的流逝,秦曉認為此事已經風平浪靜,曾經昭著的劣跡已經被時間漂白,可以重新回到正人君子的行列,甚至可以充當「普世價值」的旗手了。
為什麼舊事重提?因為隨著壟斷定價優勢的發揮,隨著資產價格的膨脹,中國的國有資產數量不是減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果招商局賤賣國資的事情得不到有效查處,那麼,中國的國有資產將隨時可以大規模流失。
為什麼舊事重提?因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台前幕後的當事人還可能活躍在中國經濟和金融決策圈,還會繼續以我們不知道的方式損失國家利益,吸噬民脂民膏。這些蛀蟲一日不得到法律制裁,人民一日不得安寧。
為什麼舊事重提?因為公正是社會的永恆主題。不公正的事情得不到解決,就會積累在老百姓心中,成為難以排解的社會情緒。總有一天,這情緒會像火山一樣爆發,釀成類似埃及、突尼西亞那樣的社會動盪。
「兩會」是全國人民參政、議政的大會,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核心與象徵。我們希望諸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能夠共同關注此事,敦促中紀委、檢察院、監察部、公安部、國安部、審計署等機構立即行動,徹查秦曉此案,摘除中國政治肌體中的毒瘤,消除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隱患,為老百姓討回公道,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討回聲譽。
秦曉一直在為賤賣平安保險和貴買永隆銀行辯護。但是,公眾需要的不是空泛的表白,而是切實的證據證明秦曉清白。必須注意,秦曉作為內幕交易人,適用有罪推定,也就是說,秦曉需要提出證據,證明自己在上述交易中沒有問題,這是他的法律義務。這也符合國際慣例。我們認為,秦曉先生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也有道德上的義務把自己的問題說清楚,自證清白。
如果上述部門的調查結論確認秦曉無罪,也可以還他一個清白。但是,這些部門應該給人民群眾一個明白的解釋。
此致
敬禮!
韓德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
左大培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鞏獻田 北京大學法學教授
『捌』 航民股份的公司簡介
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系經原浙江省人民政府證券委員會浙證委[1997]168號文批准,由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杭州鋼鐵集團公司、順德市珠江金紡集團公司(已更名為佛山市順德金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現為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和國營邵陽第二紡織機械廠等六家法人單位共同發起設立。1998年1月6日,公司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取得注冊號為3300001001357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股票發行前,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0,000萬元。2004年7月,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4]116號文核准,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8,500萬股,公司股票於2004年8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根據公司200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關於以資本公積金向流通股股東轉增股本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議案》,公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流通股股東轉增4,080萬股股票。公司現有注冊資本人民幣32,580萬元,折32,580萬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有限售條件流通股16,400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6,180萬股。
『玖』 民航業利潤大增,這是代表民航業前景好嗎
利潤雖然並不代表一切,但個人認為民航業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2月27日,2018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回顧了民航2017年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主要工作成績,我們來看一下2017年民航業引人注目的數字。
一年來,全行業未發生運輸飛行事故和空防事故,責任原因事故徵候同比下降21.6%;年運輸飛行首次突破千萬小時,預計全年將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083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5.49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1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2.5%、12.6%、6.6%;全國千萬級機場達32個;1~11月份全行業實現利潤692.8億元,同比增長16.4%;全年航班平均正常率71%,其中11月航班正常率達84.59%,為102個月以來新高;全年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5億元,同比增長5.5%,新增通航機場5個、新增通航企業56家、通用航空器2272架,完成通用航空生產飛行73.5萬小時;分解到今年的158項改革舉措已完成148項,完成率達93.7%。
民航總局已經意識到行業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為加以應對,民航局將對人才培養給予更大投入、更大關注和更大支持。
『拾』 中國國航股份歷史最高價格(包括不復權。復權)
中國國航 601111
復權 歷史最高價 2007.9.21 29.54元 歷史最低價 2006.8.18 上市的首日專 2.23元
不復權 歷史最高屬價 2007.9.21 30.00元 歷史最低價 2006.8.18 上市首日 2.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