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鋼集團天津珠寶鑒定中心,鑒定翡翠,證書網上根本查不到,工作人員,多次說是電腦壞了,你信嗎
中鋼集團是一家大型國企,如果這個鑒定中心是中鋼的旗下單位,應該是靠譜的,據我對中鋼的了解,他們干這事不是主業,估計是中鋼下面某個子公司的三產公司乾的,也擔心是掛靠的甚至是假的,好好查一查吧。-:(來自淘寶網的京東藏寶齋
2. 中鋼集團的待遇
LZ你自重好不,你朋友是誰呀,中鋼整體收入都不高,尤其是中鋼設計院石家莊,更是低回
靠。。碩士答畢業年收入不到2萬,坑死人,而且一星期上六天班,5年下來比人多上一年,工資加獎金2300,注意是碩士哦,本科就不值一提了。。員工素質極差,大部分都是井底之蛙。。。
不想一輩子當牛的就別來了,沒有發展空間,辦公樓6層小的可憐,工作區和網吧一樣人挨人。。領導也不重視新員工,宿舍3/4個人正常有6人寢的環境極差。門框都是豆腐渣工程(用膠粘的,一踹就開常有人丟東西)不少年輕人干段時間都跳了,剩下的都是被 「平庸" 同化的拉套的騾子,被人趕著走還不敢放屁。。。可悲
3. 准備應聘了,有誰知道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和廣州銀聯網路支付有限公司哪個公司好嗎,謝謝了啊。
只是應聘喔,所以還是先全力以赴吧。。。你面試的時候多觀察觀察面試官、內部員工,看他們是如何應對的、神態表情等,其實工作的內容、面對的同事是供你選擇的很重要的指標。這個不是短期的工資或福利可以代替的。祝好運!!!
4. 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有限公司的製造基地
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
2008年7月27日下午,衡陽市委書記張文雄、市長張自銀親切會見了中鋼集團李志民副總裁一行。張書記說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的開工建設,對湖南衡陽是一件大喜事,對衡陽市的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張書記表示,市委市政府要全力以赴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李志民副總裁首先感謝衡陽市委市政府對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李總指出,中鋼衡重項目是中鋼集團裝備製造板塊非常重要的建設項目之一,我們要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把中鋼衡重打造成管理、技術、質量、產品一流的重型礦冶裝備製造供應商和服務商,為促進湖南的新型工業化進程和富民強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08年7月28日,「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有限公司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衡陽白沙洲工業園區(深圳工業園)隆重舉行。湖南省副省長甘霖、中鋼集團副總裁李志民、衡陽市委書記張文雄、衡陽市市長張自銀、省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戴民聲、省經委總工程師曾柯立、省國資委總經濟師張美誠、中鋼衡重執行董事、總經理張耀明等領導同志出席奠基儀式並培土奠基。
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是中鋼衡重有史以來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建設項目,是企業的騰飛工程、是員工的希望工程。該項目作為「珠洽會」重點簽約項目由中鋼集團公司與衡陽市人民政府於2007年7月正式簽約,並被列入湖南省「雙百」工程項目和湖南省重點工程項目。在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和集團公司的關心支持下,在有關各方的積極配合下,中鋼衡重園區項目建設的前期准備工作不斷取得了新進展,為正式開工建設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位於衡陽市白沙洲工業園,地理位置優越,南臨衡昆高速公路,北靠湘江千噸級碼頭。項目佔地970畝,總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新建一個年生產能力為25000噸的現代化重型結構件車間、一個年加工和總裝生產能力為50000噸的現代化重型裝備生產車間和一條年產50000噸的高品質大型鑄鋼件生產線。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期為2年。達產後,項目年完成產值23億元,利稅2.3億元以上。中鋼衡重的生產規模、裝備水平、產品質量等將藉此邁上更高的平台,整體實力將進入國內一流重型裝備製造企業行列。
李志民副總裁出席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的開工奠基儀式
2008年8月14日,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建設完工倒計時正式啟動。中鋼衡重園區項目建設指揮部召開全體成員動員大會,宣布園區工程項目建設完工倒計時正式啟動。它標志著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由前期的技術交流、技術准備、商務洽談進入大規模工程施工、工程建設階段。
動員大會由公司專務副總經理、園區項目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蕭其林主持,蕭其林對園區項目建設前期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對今後工作的開展提出要「圍繞一個目標、突出二個重點、嚴格三大管理」。一個目標,就是到2010年4月30日前,完成中鋼衡重新建重型礦冶裝備製造基地項目的建設工作,向2010年「五一」獻禮。二個重點,一是要在技術准備期、工程施工期、市場驗收期三個階段進行重點把握;二是要按照項目的設計要求、工程建設的總目標,嚴格控制投資。三大管理,就是要在協同項目、精細質量、全員安全三個方面嚴格管理。
公司副總經理、園區項目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劉改在講話中要求:要深入貫徹公司總經理、園區項目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張耀明對園區項目建設提出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開工奠基典禮為契機,以倒計時的管理和安排,全面推進園區項目建設。劉改強調:一是要增強園區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確保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二要強化措施,縝密實施,確保各關鍵節點目標工作的順利進行;三要落實責任,加強控制,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施工現場安全;四要完善內部機制,營造建設氛圍,確保和諧、合作、合力推進工程建設;五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轉變作風,確保階段性任務落到實處。
據衡陽市發改委2008年12月12日公布的信息,中鋼集團衡陽重機有限公司在建的重型礦冶裝備研發製造基地,已被列為中央新一輪「拉動內需」戰略的重點扶持對象。
中央計劃投入4萬億元拉動內需,年前將落實1000個億。所扶持對象「門坎」極高,要求不屬於重復建設范疇,產品技術上有領先性且有較廣闊的市場前景。中鋼衡重這次的爭取「中央財政預算內資金補助」工作,得到了湖南省和衡陽市發改委的力挺。經他們直接指導及積極與國家發改委銜接,項目現已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的專家評審與答辯。
中鋼衡重新基地佔地近1000畝,2007年被定為湖南省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點工程。該基地總投資15億元,2010年達產後,主要為2000萬噸級以上的露天礦山和600萬噸級以上的井下礦山,提供大型成台套裝備,並且為冶金、建材等行業提供單件300噸以上的大型高品質鑄鍛件,服務規模比過去大了一倍以上。
5. 中鋼集團劉塘坊礦業怎麼樣啊
貌似不怎麼樣,大學生和普通員工工資低的可憐的很!我一個月才1300元,學工程的我!裡面都是有關系的人!大學生沒有前途在那裡!
6.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的社會責任
中鋼集團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中鋼形成了基於經濟、環境和社會三重底線,同時結合行業特徵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服務於鋼鐵工業和鋼鐵生產企業的過程中,始終兼顧各利益相關方的利益,持續提升價值創造,不斷打造綠色鋼鐵,堅定推進社會和諧。
價值產業鏈:中鋼集團在為鋼鐵工業提供綜合配套、系統集成服務過程中,對內夯實基礎、對外開拓進取,通過推進責任采購、優化物流經營、注重安全生產、實行責任銷售,打造了價值創造的基礎產業鏈;同時,通過加強風險管理、促進科技創新、提升信息化水平等輔助建設,為基礎產業鏈提供了有力支撐,從而形成較為完善的價值產業鏈,持續創造經濟價值。
綠色服務鏈:鋼鐵生產的特性決定了鋼鐵企業在運營中會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中鋼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綠色運營理念,發展清潔生產,在采礦、冶煉、貿易、物流等鋼鐵服務領域積極推進環境保護工作,致力於通過提供全面的綠色服務促進鋼鐵企業環保水平的提升,減少鋼鐵企業運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和諧共贏鏈:中鋼集團的發展依賴於社會各方的支持與合作。和諧才能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和諧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價值,和諧才能實現多方的共贏格局。
中鋼集團努力建立和諧的員工關系,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努力創建和諧的社區關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優質的外部環境;努力堅持和諧發展的企業品格,與各利益相關方一起打造和諧共贏鏈。 中鋼集團把社會責任理念融入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立足於經濟、環境、社會的三重責任和全球契約十項原則,以有效的組織、制度和流程做保障,使企業社會責任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系統性管理,並切實推行「利益相關方參與」,和「持續改進」的戰略實施途徑。
7. 中國最大的央企是哪個
中國石油化工抄集團有限公襲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位。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1位。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316億元,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
(7)中鋼集團內部員工流傳的公開信擴展閱讀:
中國石化以「為美好生活加油」作為企業使命。堅持把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企業發展的方向,致力於提供更先進的技術、更優質的產品和更周到的服務,為社會發展助力加油;
堅持走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快構建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使公司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為各利益相關方帶來福祉。
8. 台灣中鋼集團
目前中鋼集團,所屬均為財務獨立公司,並不回以"中鋼集團"字眼,另中鋼目前並無大陸投資計畫.
9. 如何讓百萬職工不失業
2014年,河北省全面實施「6643」工程,在3年內完成6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標煤、3000萬標准重量箱玻璃產能的削減任務。據測算,在這場壓減過剩產能行動中,將涉及職工106萬人。
令人欣慰的是,「6643」工程實施一年多來,河北從未發生過一起因職工安置而出現的群體性事件,也沒有發生一起因職工轉崗分流造成的上訪事件。
7.24億元補貼穩定企業崗位
邢台鋼鐵,一個1958年建廠,創造過無數輝煌,如今是河北省六大鋼鐵企業之一的企業,2014年卻經歷了一季殘酷的「嚴冬」。
這一年,鋼鐵市場持續萎縮,利潤大幅下滑。
這一年,邢台鋼鐵響應政府號召,先後關停兩座高爐、拆除4台燒結機,對4座轉爐進行改造,前後共造成1300多名職工的隱性失業。雙重的壓力讓企業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
也在這一年,河北省出台了「三補一降」援企穩崗政策,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劃撥資金,給予符合條件的企業轉崗培訓補助、崗位補助、社會保險補助,鼓勵企業積極安置職工,不裁員或少裁員;對單位繳費基數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核定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努力減輕企業負擔。
按照政策規定,邢台鋼鐵申請到了455萬元的援企穩崗補貼。如果在以前,對邢鋼這樣一個有著六七千名職工的大企業來說,這筆錢只是「九牛一毛」,但在這個「嚴冬」,卻充滿了雪中送炭的意味。
「真是急我們所急。這筆錢為我們穩定職工隊伍起到了關鍵作用。」邢台鋼鐵人力資源部主任陳學清告訴記者,他們把這筆錢專款專用,全部用在了職工轉崗培訓上。如今,這些人員全都內部消化,沒有一個被推向社會。
據了解,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共為222戶企業發放7.24億元穩崗補貼。這些資金專款專用,全部用在了受到影響的企業職工身上,共有19.7萬名職工受益,也大大減輕了這些企業的負擔。
不僅如此,河北省人社廳等七部門還印發了《關於做好結構調整涉及企業職工安置分流和再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各地企業一次性裁員超過規定比例或人數的,須報經當地政府同意後方可實施。關停並轉的企業,需預先制訂職工安置分流方案,並按規定經職工(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報企業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後方可實施。同時,河北省開發應用了失業動態檢測系統,監測范圍達到2869家企業。下一步,河北省將把產業結構調整涉及的重點企業全部納入監測范圍,共計6000餘家,保障職工安置分流和再就業工作順利進行。
「接下來,我們將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化解過剩產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部署,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涉及企業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工作,爭取讓由於結構調整而涉及人員的就業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河北省人社廳廳長張義珍說。
不把一名職工推向社會
來自中國機冶建材工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河北省壓減6000萬噸粗鋼產能的過程,將涉及12萬—18萬名職工就業安置問題。河北省各級人社部門對省、市化解產能相關措施方案的制定及執行做到了積極參與。不僅如此,他們還積極從源頭參與和保障涉及行業職工的合法權益。特別是鋼鐵企業工會,對化解產能任務要求、企業採取的措施辦法、涉及職工權益的相關政策,以及產能壓減過程中職工的思想動態,都及時掌握了解。對企業化解產能過剩的規劃、方案、措施,以及給職工權益帶來的影響等,他們也及時向上級匯告。同時,積極向企業宣傳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重要性,幫助職工理解個人、企業和國家的關系。
徐桂霞原是邢鋼煉鐵廠的高爐內勤,壓減產能開始後,鑄鐵廠一下子停了兩個高爐,其中就有徐桂霞所工作的一個。提起剛待崗那會兒的心情,徐桂霞說:「我一工作就在邢鋼,如今已經38歲了。幹了十幾年,工作突然就沒有了,我不知道下面的路該怎麼走。」據介紹,那一批有300多人都待崗了。很快,企業安排她參加了專項技能培訓。半年後,徐桂霞被推薦安排到了工廠原料車間學習。憑著自己的勤奮努力,在隨後的競爭上崗中,徐桂霞如願以償留在了原料車間出入庫統計崗位工作。「現在的工資比待崗培訓時多了1000多元。我很知足了。」徐桂霞開心地說。
據統計,截至2015年3月底,河北全省產業結構調整涉及企業3182家、企業職工44.75萬人。目前已明確在企業內部轉崗留用21萬人,參加轉崗培訓5.05萬人,80%以上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轉型升級是企業發展的出路
化解過剩產能,不僅是一場革命,對河北的經濟發展來說,更是一場傷筋動骨的挑戰。中國機冶建材工會的調研報告顯示,僅以鋼鐵行業壓減6000萬噸產能為例,政府將直接減收85.2億元。據測算,到2017年底,河北在化解過剩產能和大氣污染防治過程中,將累計造成2580億元的資產損失,影響557億元的稅收收入。
在實現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邢台市電纜有限公司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典型。為了配合整體行動,2014年,邢台電纜有限責任公司「退市進園」,整體搬遷升級改造。公司先後無償拆除了兩台10噸的生產鍋爐,並關停了多條電線電纜生產線。邢台市勞動人事處處長胡增建告訴記者:「當時公司生產經營極其困難,工人只能拿最低工資標准。」在沒有把一名工人推向社會的前提下,公司集中財力進行了產能優化升級,淘汰高能耗的退火工序和低效率的銅絲編織工序,改造為連續退火、高速編織等設備。同時,公司適應市場需求,開發了一批既適銷對路,又具環保、無污染功能的新產品。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現在我們職工的收入可以達到每月3000多元啦。」胡增建說。
2014年,河北鋼鐵集團唐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拆除了3條高速產線和4座小高爐,削減產能1450萬噸。創新驅動,是唐鋼給出的轉型答案。該企業先後實施非鋼產業項目25個,涉及雲技術、LED新型節能光源、物流、信息自動化、液化天然氣等多行業,並實現全面盈利。
「壓減過剩產能,確實給我們企業帶來了一些暫時性的困難,但對於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只要抓住機遇,找准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突破口,就一定能實現新的發展。」邢台鋼鐵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
職工調整心態更重要
張玉山現在是中鋼集團邢台機械軋輥有限公司設備製造公司的執勤經警,每天早來晚走,臉上時常掛著微笑。在不久前,他卻經歷了一場人生的變革。
張玉山原來從事產品包裝工作,每月工資收入近3000元。雖然不是特別多,但養家糊口還是沒問題的。然而,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後,產量驟減,他的收入水平也隨之大幅下降,每月收入僅有1200元左右。經濟困難帶來的家庭壓力讓這個40多歲的漢子苦惱不已。
在經過多方面考慮後,張玉山離開了這個工作量不飽和的崗位。經過培訓,他來到武裝保衛部這一後勤部門,成了一名執勤經警。在新的崗位上,張玉山工資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收入也比較穩定。
同樣經歷了一場人生起伏的,還有52歲的段福慶。
段福慶和父親、妻子都在河北邢台電纜有限責任公司工作,對企業有著深厚的感情。2014年,企業停產、搬遷時期,他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基本生活保障,但離開企業的想法,他從來都沒有過。「企業會渡過難關的,現在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離開。」
搬遷後,為了適應新的生產工藝、生產要求,已經50多歲的段福慶和年輕人一起報了培訓班。為了記住那些龐雜的專業知識,他付出了年輕人想像不到的艱辛。「沒想到我這歲數也提升了一把。」段福慶對此很是樂觀。如今,段福慶已成了新廠區里擠塑車間的一個小班長,每月有3000多元。
據河北省、市人社部門及相關企業反映,產能壓減後,職工內部分流轉崗是最多的去向。唐鋼2015年將會有2.2萬人轉移到非鋼產業。唐鋼給這些被轉移職工的條件是,工作環境不變,待遇不變、身份不變。民營企業唐山市興業工貿有限公司關停後,向物流業轉產,一些優秀員工培訓後也重新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