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射電望遠鏡相關上市公司

射電望遠鏡相關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7-11 23:23:43

『壹』 射電望遠鏡是誰發明的

美國人G·雷伯。
1931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里,負責專門搜索和鑒別電話干擾信號的美國人KG·楊斯基發現:有一種每隔23小時56分04秒出現最大值的無線電干擾。經過仔細分析,他在1932年發表的文章中斷言:這是來自銀河系中射電輻射。由此,楊斯基開創了用射電波研究天體的新紀元。當時他使用的是長30.5米、高3.66米的旋轉天線陣,在14.6米波長取得了30度寬的 「扇形」方向束。此後,射電望遠鏡的歷史便是不斷提高解析度和靈敏度的歷史。 自從楊斯基宣布接收到銀河系的射電信號後,美國人G·雷伯潛心試制射電望遠鏡,終於在1937年製造成功。

『貳』 曾耗資7億元建造的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如今怎麼樣了

在宇宙中,天體會發出各種波段的電磁波,一些是波長很長的無線電波,它們無法用光學望遠鏡來探測,只能使用射電望遠鏡。另外,天文學家相信,如果宇宙中存在外星文明,他們應該也會跟我們一樣使用無線電波進行通信。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天文學家希望可以建造出口徑足夠大的射電望遠鏡,以接收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無線電波。在1963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主導建設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達到了305米,成為當時的世界之最。直到2016年,口徑達到500米的“中國天眼(FAST)”建成之後,最大單口徑望遠鏡的紀錄才被打破。


不過,現在有了口徑更大的中國天眼,射電天文學還會繼續向前發展,我們將會接收到來自更為深邃宇宙的無線電波,甚至還有可能接收到地外文明發出的信號。更多令人振奮的發現還在等著我們,讓我們拭目以待。

『叄』 中國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波離是那家光學公司做的

射電望遠鏡的基本原理是和光學反射望遠鏡相似,投射來的電磁波被一精確鏡面反射後,同相到達公共焦點。用旋轉拋物面作鏡面易於實現同相聚焦,因此,射電望遠鏡天線大多是拋物面。對米波或長分米波觀測,可以用金屬網作鏡面;而對厘米波和毫米波觀測,則需用光滑精確的金屬板(或鍍膜)作鏡面。

不管是使用金屬網作鏡面還是金屬板作鏡面的射電望遠鏡,都不使用玻璃哈。

『肆』 中國最大望遠鏡屬於哪個上市公司和行業

據央視新聞報復道,制 隨著第一根主索的安裝,我國的大科學工程——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日前正式進入反射面索網安裝階段。經過三年建造,這個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已經初具雛形。
射電望遠鏡概念股:
1)烽火通信(600498)成功研製動光纜,助力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項目;
2)振華科技(000733)子公司貴州振華天通設備有限公司參與了國家重點項目500 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FAST )研發

『伍』 最大射電望遠鏡概念股有哪些

電望遠鏡概念股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見雛形 據央視新聞報道, 隨著第一根主索的安裝,我國的大科學工程——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日前正式進入反射面索網安裝階段。經過三年建造,這個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已經初具雛形。 相關概念股: 烽火通信(600498)成功研製動光纜,助力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項目; 振華科技(000733)子公司貴州振華天通設備有限公司參與了國家重點項目500 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FAST )研發; 大連重工(002204)承製了饋源支撐系統索驅動項目

『陸』 世界三大射電望遠鏡都在那裡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定式射電望遠鏡、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和全可動射電望遠鏡均位於美國。
全球最大的固定式射電望遠鏡是位於美國波多黎各自由邦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天線口徑為305米,天頂掃描角20。。這個射電望遠鏡始建於1963年,由美國國防部投資建設,是目前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宇宙監聽系統,能夠接收和分辨出來自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宇宙電磁信息。
世界上最大的全方位可轉動射電望遠鏡是位於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綠岸射電望遠鏡,其探測面為110×100米,重達7300公噸的望遠鏡安裝在一個輪軌系統之上,能夠觀測到與地面成5度角以上的整個天空。直徑為64米的環形軌道,能夠提供高達千分之幾英寸精度的精確指向。該射電望遠鏡已於去年起對准86顆潛在的系外類地行星,開始搜尋和外星人相關的蛛絲馬跡。

第二大射電望遠鏡和第三大射電望遠鏡分別在亞洲和歐洲。
中國、日本、韓國三國科學家正利用他們共同構建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陣,探測銀河系結構、超大質量黑洞等深空奧秘。 三國天文學界在各自獨立開發的射電天體探測網基礎上,整合了東亞地區直徑約6000公里范圍內19台射電天文望遠鏡,覆蓋了從日本小笠原、北海道至中國烏魯木齊、昆明的廣闊地域,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射電天文觀測網路。如果配合日本「月亮女神」繞月衛星上搭載的觀天設備,這個望遠鏡陣的直徑將會擴展到2.4萬公里。
當代先進射電望遠鏡有: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100米望遠鏡為代表的大﹑中型厘米波可跟蹤拋物面射電望遠鏡;以美國國立射電天文台﹑瑞典翁薩拉天文台和日本東京天文台的設備為代表的毫米波射電望遠鏡;以即將完成的美國甚大天線陣。貴州平塘的射電望遠鏡FAST是現在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中國正在貴州省建設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預計2014年建成投入試用。

『柒』 射電望遠鏡概念股有哪些

電望遠鏡概念股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見雛形

據央視新聞報道, 隨著第內一根主索的安裝,我國容的大科學工程——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日前正式進入反射面索網安裝階段。經過三年建造,這個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已經初具雛形。

相關概念股:

烽火通信(600498)成功研製動光纜,助力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項目;

振華科技(000733)子公司貴州振華天通設備有限公司參與了國家重點項目500 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FAST )研發;

大連重工(002204)承製了饋源支撐系統索驅動項目

『捌』 射電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的關系

射電望遠鏡就是天文望遠鏡中的一類。天文望遠鏡分為兩類,一類叫光學望遠鏡,是通過光學鏡頭,接受遙遠天體發出的可見光來進行天文學研究的。而射電望遠鏡是利用大型天線接收來自遙遠太空的不同波長的無線電波來進行天文學研究的。

光學望遠鏡有光學鏡頭,有鏡筒(有些大型光學望遠鏡以支架代替),有目鏡和物鏡,以光學圖像為研究對象。而射電望遠鏡沒有光學鏡頭,沒有目鏡和物鏡,沒有鏡筒,用來接收電磁波的是一面大型天線或天線陣列。

『玖』 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歷程

1931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里,負責專門搜索和鑒別電話干擾信號的美國人KG·楊斯基發現:有一種每隔23小時56分04秒出現最大值的無線電干擾。經過仔細分析,他在1932年發表的文章中斷言:這是來自銀河系中射電輻射。由此,楊斯基開創了用射電波研究天體的新紀元。當時他使用的是長30.5米、高3.66米的旋轉天線陣,在14.6米波長取得了30度寬的 「扇形」方向束。此後,射電望遠鏡的歷史便是不斷提高解析度和靈敏度的歷史。 甚大陣射電望遠鏡
自從楊斯基宣布接收到銀河系的射電信號後,美國人G·雷伯潛心試制射電望遠鏡,終於在1937年製造成功。這是一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拋物面型射電望遠鏡。它的拋物面天線直徑為9.45米,在1.87米波長取得了12度的 「鉛筆形」方向束,並測到了太陽以及其它一些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因此,雷伯被稱為是拋物面型射電望遠鏡的首創者。 1946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始建造直徑66.5米的固定拋物面射電望遠鏡﹐1955年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76米直徑的可轉拋物面射電望遠鏡。與此同時﹐澳﹑美﹑蘇﹑法﹑荷等國也競相建造大小不同和形式各異的早期射電望遠鏡。除了一些直徑在10米以下﹑主要用於觀測太陽的設備外﹐還出現了一些直徑20~30米的拋物面望遠鏡﹐發展了早期的射電干涉儀和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六十年代以來﹐相繼建成的有美國國立射電天文台的42.7米﹑加拿大的45.8米﹑澳大利亞的64米全可轉拋物面﹑美國的直徑 305米固定球面﹑工作於厘米和分米波段的射電望遠鏡(見固定球面射電望遠鏡)以及一批直徑10米左右的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因為可轉拋物面天線造價昂貴﹐固定或半固定孔徑形狀(包括拋物面﹑球面﹑拋物柱面﹑拋物面截帶)的天線的技術得到發展﹐從而建成了更多的干涉儀和十字陣(見米爾斯十字)。 1962年 Ryle 發明了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並獲得了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射電天文技術最初的起步和發展得益於二戰後大批退役雷達的"軍轉民用"。射電望遠鏡和雷達的工作方式不同,雷達是先發射無線電波再接收物體反射的回波,射電望遠鏡只是被動地接收天體發射的無線電波.。20世紀50、60年代,隨著射電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人們研究成功了射電干涉儀,甚長基線干涉儀,綜合孔徑望遠鏡等新型的射電望遠鏡射電干涉技術使人們能更有效地從噪音中提取有用的信號;甚長基線干涉儀通常是相距上千公里的。幾台射電望遠鏡作干涉儀方式的觀測,極大地提高了解析度。 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不僅建成了一批技術上成熟﹑有很高靈敏度和解析度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還發明了有極高解析度的甚長基線干涉儀這種所謂現代射電望遠鏡。另一方面還在計算技術基礎上改進了經典射電望遠鏡天線的設計﹐建成直徑100米的大型精密可跟蹤拋物面射電望遠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波恩附近。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的VLBI網﹑美國的VLBA陣﹑日本的空間VLBI相繼投入使用,這是新一代射電望遠鏡的代表,它們的靈敏度﹑解析度和觀測波段上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望遠鏡。其中,美國的超常基線陣列(VLBA)由10個拋物天線組成,橫跨從夏威夷到聖科洛伊克斯8000千米的距離,其精度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00倍,是人眼的60萬倍。它所達到的解析度相當讓一個人站在紐約看洛杉磯的報紙。 今天射電的解析度高於其它波段幾千倍,能更清晰地揭示射電天體的內核;綜合孔徑技術的研製成功使射電望遠鏡具備了方便的成像能力,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相當於工作在射電波段的照相機。

『拾』 射電望遠鏡是那些公司研製

射電望遠鏡(radio
telescope)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
經典射電望遠鏡的基本原理和光學反射望遠鏡相似﹐投射來的電磁波被一精確鏡面反射後﹐同相到達公共焦點。用旋轉拋物面作鏡面易於實現同相聚焦﹐因此﹐射電望遠鏡天線大多是拋物面。射電望遠鏡表面和一理想拋物面的均方誤差如不大於λ/16~λ/10﹐該望遠鏡一般就能在波長大於λ的射電波段上有效地工作。對米波或長分米波觀測﹐可以用金屬網作鏡面﹔而對厘米波和毫米波觀測﹐則需用光滑精確的金屬板(或鍍膜)作鏡面。從天體投射來並匯集到望遠鏡焦點的射電波﹐必須達到一定的功率電平﹐才能為接收機所檢測。目前的檢測技術水平要求最弱的電平一般應達
10
─20瓦。射頻信號功率首先在焦點處放大10~1﹐000倍﹐並變換成較低頻率(中頻)﹐然後用電纜將其傳送至控制室﹐在那裡再進一步放大﹑檢波﹐最後以適於特定研究的方式進行記錄﹑處理和顯示。
天線收集天體的射電輻射,接收機將這些信號加工、轉化成可供記錄、顯示的形式,終端設備把信號記錄下來,並按特定的要求進行某些處理然後顯示出來。表徵射電望遠鏡性能的基本指標是空間解析度和靈敏度,前者反映區分兩個天球上彼此靠近的射電點源的能力,後者反映探測微弱射電源的能力。射電望遠鏡通常要求具有高空間解析度和高靈敏度。

閱讀全文

與射電望遠鏡相關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寧與京東的價格戰 瀏覽:213
pr融資 瀏覽:963
投資管理公司章程 瀏覽:241
2013中國外匯儲備結構 瀏覽:21
阿合馬理財措施不包括 瀏覽:453
找工雷達投資 瀏覽:188
紅衛融資一期 瀏覽:225
期貨品種日均持倉數據 瀏覽:473
光大銀行理財可靠嗎 瀏覽:593
韓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8
借貸寶內部貸款一萬的額度 瀏覽:298
8元人民幣兌韓幣 瀏覽:621
個人外匯結算賬戶結匯 瀏覽:109
美元與黃金價格反向變動 瀏覽:177
菲律賓350比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53
雲南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招聘 瀏覽:343
在生鋁錠價格 瀏覽:63
駐馬店太平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30
智薈理財 瀏覽:357
5年10年指數基金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