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是經國務院批准,於2002年3月1日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也是國家批准授權的投資機構之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成員單位及分支機構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近20個國家及地區。在職職工5.38萬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0名、國家級專家215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約55.1%。
5年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究領域覆蓋了電子信息技術的各專業門類,具備從電子元器件、整機到系統工程的綜合技術創新開發、系統集成實力。現擁有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中心和21個國家級部級檢測機構,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集團公司成立五年來,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12項,授權專利504項。同時,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資產總額增加1.35倍,凈資產增加2.55倍,銷售收入、利潤年均增長分別為27.8%和28%。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憑借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勇於承擔國計民生的大型綜合信息系統工程,積極服務於金融、稅務、能源、交通、安全等重要行業,為奧運安防工程、軍民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和國家綜合氣象網提供了大量先進的信息系統裝備,研製成功國家「863」重大攻關專項——100納米離子注入機,實現了微電子核心裝備技術五代的跨越。同時,對外貿易發展勢頭迅猛,業務范圍已達南亞、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並相繼與幾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建立了廣泛合作關系,代表國家參加多個國際組織,開展了與歐共體在伽利略導航衛星項目上的合作,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CETC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本著「以創新追求卓越,用信息服務人類」的宗旨和「科技強軍、產業報國」的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求實創新,誠實守信,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向全球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信息產品、服務和全面解決方案,為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成員單位:
電科院 北京 電子科學研究院
2所 太原 西北電子裝備技術研究所
3所 北京 電視電聲研究所
7所 廣州 廣州通信研究所
8所 淮南 安徽光纖光纜傳輸技術研究所
9所 綿陽 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10所 成都 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
11所 北京 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12所 北京 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
13所 石家莊 河北半導體研究所
14所 南京 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
15所 北京 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
16所 合肥 合肥低溫電子研究所
18所 天津 天津電源研究所
20所 西安 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
21所 上海 上海微電機研究所
22所 新鄉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
23所 上海 上海傳輸線研究所
24所 重慶 四川固體電路研究所
26所 重慶 四川壓電與聲光技術研究所
27所 鄭州 中原電子技術研究所
28所 南京 南京電子工程研究所
29所 成都 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
30所 成都 西南通信研究所
32所 上海 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
33所 太原 太原磁記錄技術研究所
34所 桂林 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36所 嘉興 江南電子通信研究所
38所 合肥 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
39所 西安 西北電子設備研究所
40所 蚌埠 蚌埠接插件繼電器研究所
41所 蚌埠 華東電子測量儀器研究所
43所 合肥 華東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44所 重慶 重慶光電技術研究所
45所 平涼 平涼半導體專用設備研究所
46所 天津 天津電子材料研究所
47所 沈陽 東北微電子研究所
48所 長沙 長沙半導體工藝設備研究所
49所 哈爾濱 東北感測技術研究所
50所 上海 上海微波技術研究所
51所 上海 上海微波設備研究所
52所 杭州 杭州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
53所 錦州 東北電子技術研究所
54所 石家莊 石家莊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
55所 南京 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
58所 無錫 無錫微電子研究所(無錫微電子科研中心)
信息化工程總體研究中心
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中電華通通信有限公司
中電科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電子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科衛星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
長江數據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通信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科控微電子工程公司
❷ 中國電子和中國電科有什麼關系
二者沒有來關系,都是中央自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是經國務院批准,於2002年3月1日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也是國家批准授權的投資機構之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CEC,簡稱中國電子)成立於1989年5月,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特大型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國有IT企業。
(2)中電科與中直股份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提供電子信息技術產品與服務為主營業務,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集團。中國電子旗下擁有36家二級企業和15家控股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逾11萬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❸ 中電十所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電十所既不屬於國企也不屬於央企,而是屬於事業單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簡稱「十所」)於1955年5月25日在北京組建,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個綜合性電子技術研究所,屬於國家一類科研事業單位。
現位於四川省省會成都市,擁有「信號與信息處理」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成都天奧實業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十所本部主要從事軍用電子裝備和信息系統的研製、生產及售後服務,擁有四個事業部、二個中心、一個裝備部和一個製造部,在職員工約4000名。
(3)中電科與中直股份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成立於北京市,現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營康西路。建所至今,十所先後榮獲了20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其中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8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十所把「追求卓越品質,超越顧客期望」作為企業的質量方針,先後榮獲過1項國家質量金質獎、4項國家質量銀質獎,97年獲GJB/Z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2004年取得「一級保密資格單位證書」,2005年獲「軍工電子裝備生產許可證」。
1999年,十所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員會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0年、2005年因「神舟」號飛船發射成功兩次榮獲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集體獎」,2004年被人事部、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稱號。2005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❹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6家上市公司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其實有7家,它們分別是:
1、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三年九月成立,是以中國著名的計算機研究和開發機構-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實力為依託,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國信息產業界的首家上市公司。
資料拓展: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1]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2、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❺ 中電科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電科技電子信息系統有限公司隸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由信息產業部發起成立的大型專業化智能交通電子(ITS)企業。本公司堅持以高新技術為先導,以「技術領先、優質高效、客戶至上、信守合約」的質量方針,發展成為集ITS和電子信息系統研究、技術開發、項目設計、工程承包、產品生產和銷售、國內外技術合作和項目融資為一體的大型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具有信息產業部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壹級)資質。
法定代表人:朱崇錦
成立時間:2001-07-18
注冊資本:6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297559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
❻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屬於什麼性質屬於事業性單位嗎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屬於央企。不屬於事業性單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科,英文縮寫CETC)成立於2002年3月1日,是以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也是國家批準的國有資產授權投資機構之一,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6)中電科與中直股份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科具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國家級科技人才48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65人。擁有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研究應用中心、7個研發中心,有27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中試線、生產線、裝配線和機加工中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研究、設計、試制、生產及試驗能力體系,有完備的質量保證體系。
取得了一批領先或接近國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始終保持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位。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負責人2004至2013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十次奪得A級和任期考核連續三次奪得A級。
在首都60周年國慶閱兵活動中,中國電科研製生產的以空警2000、空警200預警機為代表的7型裝備首次分別組成空中方陣、雷達方陣、通信方陣的三個獨立方陣接受檢閱。
在載人航天工程中,中國電科作為副總指揮長單位,在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中承擔了重要任務,負責測控通信系統設備、雷達探測設備、太陽能電池和大量關鍵元器件的研製任務。
在探月工程中,中國電科作為副總指揮長單位,在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和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中承擔研製生產任務。在國家公布的16個重大專項中,中國電科在多個專項中承擔規劃和總體設計工作等重要攻關任務。
在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中國電科參與承擔了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電源系統、地面終端系統以及檢測認證服務等多項任務,並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中國電科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先後承擔國家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平台系統、北京奧運會安保指揮中心系統、
上海世博會安保項目以及博鰲亞洲論壇、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解決方案等大型公共安全系統工程,承建國家電子政務網、全國氣象雷達網、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和軌道交通系統等一大批國家重大信息系統工程。
形成「電子信息產品與裝備製造」、「行業信息化應用系統工程」、「現代信息服務」三大產業群和安全電子、能源電子、軟體與信息服務、電子製造裝備與儀器儀表、新型元器件等五大產業板塊。
中國電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展現共和國長子頂樑柱作用。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搶險救災中,中國電科提供應急指揮通訊、衛星導航、氣象探測、機載電子測繪、高原炊事保障等先進的電子信息裝備及技術支持,為黨中央實施抗震救災指揮做出了重要支撐。
中國電科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拓展國際貿易市場,已初步建成覆蓋全球重點市場的外貿營銷網路。相繼與幾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並代表國家參加多個國際組織,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CETC品牌和形象。
❼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控股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