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金融資本思維

金融資本思維

發布時間:2021-01-09 06:07:44

❶ 數學不好可以學金融嗎

數學上的很多知識是可以跟金融里的計算題相聯系的,在大學里的一些數學系的學生在升讀研究生時就會選擇金融,金融數學是個比較有難度的專業,但如果學的好,學的透,以後會很有前途,工資待遇會很好。 21世紀數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一樣成為任何一門科學發展過程中的必備工具。美國花旗 銀行副總裁柯林斯(Collins)1995年3月6日在英國劍橋大學牛頓數學科學研究所的講演 中敘述到:「在18世紀初,和牛頓同時代的著名數學家伯努利曾宣稱:『從事物理學研 究而不懂數學的人實際上處理的是意義不大的東西。』那時候,這樣的說法對物理學而 言是正確的,但對於銀行業而言不一定對。在18世紀,你可以沒有任何數學訓練而很好 地運作銀行。過去對物理學而言是正確的說法現在對於銀行業也正確了。於是現在可以 這樣說:『從事銀行業工作而不懂數學的人實際上處理的是意義不大的東西』。」他還 指出:花旗銀行70%的業務依賴於數學,他還特別強調,『如果沒有數學發展起來的工具 和技術,許多事情我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沒有數學我們不可能生存。」這里銀行 家用他的經驗描述了數學的重要性。在冷戰結束後,美國原先在軍事系統工作的數以千 計的科學家進入了華爾街,大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紛紛開始僱傭數學博士或物理學博士 。這是一個重要信號:金融市場不是戰場,卻遠勝於戰場。但是市場和戰場都離不開復 雜艱深,迅速的計算工作。 然而在國內卻不能迴避這樣一個事實: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都可以讀懂國內經濟類 ,金融類核心期刊,但國內金融學專業的本科生卻很難讀懂本專業的國際核心期刊《Jo urnal of Finance》,證券投資基金經理少有人去閱讀《Joural of Portfolio Manage ment》,其原因不在於外語的熟練程度,而在於內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異,目前國內較 多停留在以描述性分析為主著重描述金融的定義,市場的劃分及金融組織等,或稱為描 述金融;而國外學術界以及實務界則以數量性分析為主,比如資本資產定價原理,衍生 資產的復制方法等,或稱為分析金融,即使在國內金融學的教材中,雖然涉及到了標的 資產(Underlying asset)和衍生資產(Derivative asset)定價,但對公式提出的原 文證明也予以迴避,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 ,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我國金融學科既可以歸到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也可 以歸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前者佔主要地位,且這支隊伍大多來自經 濟轉軌前的哲學和政治學隊伍,因此研究方法多為定性的方法。而西方正好相反,金融 研究方向的隊伍具有很好的數理功底。其次是我國的金融市場的實際環境所決定。我國 證券市場剛起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貨幣市場,投資者隊伍主要由中小投資者構成,市 場投機成分高,因此不會產生對現代投資理論的需求,相應地,學術界也難以對此產生 研究的熱情。 然而數學技術以其精確的描述,嚴密的推導已經不容爭辯地走進了金融領域。自從1952 年馬柯維茨(Markowitz)提出了用隨機變數的特徵變數來描述金融資產的收益性,不確 定性和流動性以來,已經很難分清世界一流的金融雜志是在分析金融市場還是在撰寫一 篇數學論文。再回到Collins的講話,在金融證券化的趨勢中,無論是我們採用統計學的 方法分析歷史數據,尋找價格波動規律,還是用數學分析的方法去復制金融產品,誰最 先發現了內在規律,誰就能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獲取高額利潤。盡管由於森嚴的進 入堡壘,數學進入金融領域受到了一定的排斥和漠視,然而為了追求利潤,未知的恐懼 顯得不堪一擊。 於是,在未來我們可以想像有這樣一個充滿美好前景的產業鏈:金融市場--金融數學-- 計算機技術。金融市場存在巨大的利潤和高風險,需要計算機技術幫助分析,然而計算 機不可能大概,左右等描述性語言,它本質上只能識別由0和1構成的空間,金融數學在 這個過程中正好扮演了一個中介角色,它可以用精確語言描述隨機波動的市場。比如, 通過收益率狀態矩陣在無套利的情形下找到了無風險貼現因子。因此,金融數學能幫助 IT產業向金融產業延伸,並獲取自己的利潤空間

希望採納

❷ 金融各界是如何賺錢的

以前的中國,來經歷計劃經濟、市場經自濟,而隨著金融體系、資本創業體系的萌生以及全面發展延伸至投資市場,未來的中國將進入更高層次的「資本經濟」時代。

什麼是「資本經濟」時代呢?簡而言之,它就是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加了一根「杠桿」,在物理學上「杠桿」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將「力量」放大,從而可以翹起更大質量物體。經濟上多了這一根杠桿,其活動空間和靈活性都大大增強,這也叫「資本思維」。今後的中國人必須深刻理解和運用「資本思維」這個工具。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們沒有金融理念,也沒有資本思維,很好理解。但是改革開放之後做買賣的,也有很多人還是沒有錢。如果能用資本去賺1塊錢,也比用出售自己的體力賺100塊錢更符合金融思維。

當然聰明和資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點,記得,要找只有另一點的人去合作,他們也在等著你!
作為一名投資者,你可以不懂市場,可以不懂行情趨勢,但是你不能沒有金融理念與資本思維。這兩種寶貴的投資思想,將對每一個人都有助益。普通人,就算成不了坐擁巨富的「資本家」,也可以成為優秀的個人投資者,從而實現逆襲。

❸ 互聯網公司為什麼愛搞金融

一、互聯網公司發展金融行業就不用再承擔傳統金融公司的風險。
互聯網公司發展金融服務資金都是在國有銀行辦理的貸款服務。而互聯網公司也通過自身的金融服務將這些貸款分散給各個用戶。互聯網公司則會在這一過程中賺取額外的差價,所以互聯網公司的金融服務其實就是把金融公司變成了一個銀行貸款的中介者。

二、互聯網公司通過金融產業賺取了暴利

這些年國內的各大互聯網公司都開通了金融服務,而且金融服務在這些互聯網公司的發展份額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甚至有很多金融服務已經成為了這些互聯網公司的主要支柱產業。之所以這些互聯網公司的金融服務能夠成為暴力產業,完全是由於互聯網公司鑽了相關規定的漏洞。

三、互聯網公司可以利用大數據來規避風險。
互聯網公司這些年通過獲取用戶的信息以及數據已經總結歸納出了一套用戶的信用體系,因此互聯網公司認為只要通過這一套信用體系就可以規避風險的出現。然而真正的風險往往並不是這些互聯網公司所承擔的,而是借給這些互聯網公司貸款的國有銀行。

這段時間有關部門也在加緊對於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嚴格監管,這樣的話也會有效的規避互聯網公司出現爆雷的可能。因為一旦互聯網公司的財政出現一定的壓力的話,那麼必然會導致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❹ 股權式眾籌所涉及的互聯網思維與資本思維有哪些,在互聯網金融下有何意義

股權眾籌是指,公司出讓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資者,投資者通過出資入版股公司,獲得未來收權益。這種基於互聯網渠道而進行融資的模式被稱作股權眾籌。另一種解釋就是「股權眾籌是私募股權互聯網化」。
互聯網互聯網思維,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
現在的企業的問題不再是如何優化產品、如何做營銷的問題,而是必須重頭開始的問題,我們必須徹頭徹尾的調整運作思路!這是資本思維
股權眾籌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圈內到圈外的轉變。擴大了募資范圍和影響力,是充分體現了互聯網思維的。股權眾籌實現了資本的集中既可以做到資本思維的實現。
股權眾籌是當今金融與互聯網結合的創新,是新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初創型企業,幫助其實現直接融資,從而激發大眾創業的熱潮

❺ 金融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中長期信貸市場、證券市場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呢(思維導圖)

一、 區分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標准:初始期限和兩性組合
(一)交易期限標准: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初始期限
金融市場,乃指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交易的市場。依據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期限的長短,金融市場分為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
市場的交易期限是不確定的,投資者購買100元10年期債券,最大期限是持有至到期日,也可以在到期以前的任何時間將其出售。但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初始期限是確定的,判別一金融工具是長期還是短期正是根據這初始期限確定的。股票沒有到期日,是最典型的資本市場工具。隔夜拆借市場到期日只有24小時,堪為最短的貨幣市場。
標准化合同,如債券回購交易。
所以,國內常常將債券市場(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籠統地歸為貨幣市場是否正確,值得探討。
證交所債券市場是以權益性證券為主要交易對象的交易市場,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點,屬於典型的資本市場(錯誤)
銀行間債券市場則是以債權類證券為交易對象的交易市場,帶有明顯的貨幣市場特徵。(錯誤)
(二)資金性質標准:流動性與收益性、貨幣性與資本性
貨幣市場側重於其"貨幣性",該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能夠迅速低成本地轉換成狹義貨幣(M0或M1)"。
期限在一年之內的融資活動,通常只能形成企業的流動資金,被用於維持現有生產能力;它們對資本形成貢獻很小。
貨幣市場工具:政府短期債券、中央銀行短期債券、商業票據、銀行同業拆借、債券回購以及外匯遠期交易或互換交易。
資本市場,側重於其"資本性",該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能夠形成經濟單位的資本"。
期限在一年以上,籌資者方能運用所籌資金進行諸如建造廠房、購置機器設備、更新技術等形成固定資產、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經濟效率的活動。資本市場工具:股票、中長期債券
二、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日益融合:全球趨勢
(一)交易期限的模糊
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SNA)中,對於金融交易的分類問題,添加了如下陳述:"本分類淡化期限作為基本分類標準的重要性。金融市場創新和資產和負債管理方面更激進的做法--短期融資手段到期後的轉期;在長期手段,如票據發行手段下,通過短期手段借款,長期資產的可調整利率(這實際上使它們成為一系列短期安排);可提前償還的負債的較早償還--已經使短期與長期的簡單界限不那麼有用了……期限區分被認為是次要的標准。" (二)資金性質的模糊
金融創新的本質就是對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再重新組合。這樣貨幣市場的流動性與資本市場的盈利性,自然要被組合進一種金融工具之中。
貨幣市場上的參與者並非僅僅是為了資產流動性管理之需,越來越傾向於貨幣市場的收益水平,貨幣市場的投資功能越來越明顯。金融機構來自於貨幣市場的收益占其總收益的份額已相當可觀,而且這一收益表現出較大程度的穩定性。

閱讀全文

與金融資本思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較好的貴金屬交易平台 瀏覽:191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