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做自己奶茶品牌 但是中投華創公司說找到我們讓他去做融資 我對中投華創 不了解 有誰知道嗎
中投華創成立於2006年的華創資本專注於企業軟體、前沿科技、生命科學、消費升級等領域的早期投資,並利用深厚的資源與經驗幫助所投企業進行戰略規劃、業務拓展和團隊組建。
目前華創資本管理的人民幣基金和美元基金合計 80 億元人民幣,投資范圍覆蓋天使輪到 C 輪,投資金額從數百萬元人民幣到億元人民幣。代表投資項目包括:什麼值得買(創業板:300785)、每日優鮮(NASDAQ:MF)、Wish(NASDAQ:WISH)。
同盾科技、老虎證券(NASDAQ:TIGR)、Ezbuy(NASDAQ:LITB)、別樣紅(美團 HKEX:03690 收購)、才雲科技(位元組跳動收購)、小滿科技(阿里巴巴 NYSE:BABA 收購)、PingCAP、深鑒科技(賽靈思 NASDAQ:XLNX 收購)。
Airlango(美團 HKEX:03690收購)、Nreal、愛筆智能、藍箭航天、華科精準、新格元、福貝生物、璧辰醫葯、應世生物等。
其他:
華創資本斬獲2020「投中年度榜」十餘項大獎:
5月13日,投中信息連續15年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發布中國創業投資機構暨私募股權投資系列榜單「投中榜」,在當日公布的「2020年投中榜」中,華創資本接連獲得「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最佳中資創業投資機構」、各細分領域「最佳投資案例」和「最佳退出案例」共十三項大獎。
據了解,投中信息連續15年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發布中國創業投資機構暨私募股權投資系列榜單「投中榜」。依託CVSource投中數據,通過投中研究院對數據進行標准化處理,按照總體積分排名評選,覆蓋超千家私募股權領域活躍投資機構。
該榜單以嚴格的標准進行榜單劃分,以專業、權威和嚴謹著稱,因此又被稱為國內股權投資行業的風向標,目前是諸多大型機構LP的重要出資依據。
在此次年度榜單中,華創資本一舉斬獲「2020年度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TOP 40」、「2020年度最佳中資創業投資機構TOP 20」等投資機構大獎。
此外,由華創資本投資的十薈團、WISH、華科精準、新格元、梅卡曼德機器人、壁仞科技、少年得到、文遠知行、智加科技、PingCAP、石墨文檔等十餘家公司分別榮獲2020年度互聯網、醫療器械、先進製造、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教育培訓、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企業服務等領域最佳投資案例及最佳退出案例。
以上內容參考:華創-官網
② 人工智慧在金融科技領域有哪些應用
應用場景一:徵信與風控 近幾年,國內P2P和現金貸的大量涌現,說明了個人小額信貸的市場需求巨大。在過去,針對該類小貸用戶,一般單純地依靠地推人員挨家挨戶進行實地徵信。如今,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實現智能徵信和審批,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多渠道獲取用戶多維度的數據,如通話記錄、簡訊信息、購買歷史、以及社交網路上的相關留存信息等;然後,從信息中提取各種特徵建立模型,對用戶進行多維度畫像;最後,根據模型評分,對用戶的個人信用進行評估。同樣,對於市場上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徵信得以解決。 相對於徵信,在風控中,貸前要識別貸款人信息的真實性,還要識別其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貸中通過監控貸款人的行為數據及時發現異常,貸後通過反饋數據補充信用評分。在這個過程中,利用用戶數據積累和人工智慧技術建立有效的智能化風控體系是核心能力,直接決定著一個平台能否持續健康地運營。應用場景二:反欺詐 金融安全是維護金融秩序的基石。與虛擬的社交網路不同,金融用戶需要驗證身份的真實性,其中可能涉及的技術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指紋識別和虹膜識別等。相對於我們人類,人工智慧在此領域往往表現得更加優異,不僅能縮短識別時間,還能降低識別錯誤率。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應用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比如指紋付款、掃臉取款等。 此外,人工智慧在網路反欺詐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機器可以從海量的交易數據中學習知識和規則,發現異常,比如防止盜刷卡、虛假交易、惡意套現、垃圾注冊、營銷作弊等行為,為用戶和機構提供及時可靠的安全保障。應用場景三:智能投顧 智能投顧是在多個市場和大資產類別之間構建投資組合,分散風險,追求長期收益。 與傳統方式有所區別,智能投顧可結合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和投資者偏好為投資者提供建議,加快釋放投資理財的「長尾」市場,具有傭金低和信息透明等特點。更通俗點說,智能投顧實際上是把私人銀行的服務在線智能化,服務更廣泛的普通老百姓。 當前,智能投顧平台已經在國內市場出現。2016年12月,招商銀行摩羯智投正式上線,這是國內銀行業首家推出的智能投顧服務。據介紹,摩羯智投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融入招行多年的業務經驗,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以公募基金為基礎的、全球資產配置的「智能基金組合配置服務」。在客戶進行投資期限和風險收益選擇後,摩羯智投會根據客戶自主選擇的「目標-收益」要求,構建基金組合,由客戶進行決策、「一鍵購買」並享受後續服務,使得投資小白也可以輕松使用。應用場景四:營銷與客服 在金融平台上,如何識別有效的客戶往往是難點。而人工智慧可以通過用戶畫像和大數據模型精準找到用戶,實現精準營銷。 另外,在客服中,用戶咨詢的問題大都是重復性的,而且往往限定在幾個特定的領域內,這些特點使其成為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客服機器人的極佳選擇。通過智能客服機器人可以發掘用戶的需求,解釋和推薦產品,還能帶來銷售轉化。智能客服可以解決用戶的大部分問題,在非常確定答案的時候可以直接回答,在不確定時把可能的答案提供給人工客服,由人工客服判斷選擇最佳答案發送給用戶。這樣極大地提升了客服效率和用戶體驗,同時也降低了人力成本。應用場景五:投資決策 在投資機構和投行部門中,日常的工作如收集大量的資料、進行數據分析、報告撰寫等,往往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在處理海量的數據信息時,機器擁有天然的優勢,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理解文本信息,尋找市場變化的內在規律。一個經典案例是沃爾瑪超市發現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會增加銷量。大數據可以發現看似毫不相關的事件間的關聯性,應用在投資領域也會有同樣的效果,比如蘋果發布新手機會影響哪些公司的股價等。 人工智慧還能夠根據收集到的市場歷史數據進行預測,分析判斷企業的成長性,從而輔助投資決策。一個著名例子是,美國最大的信用卡行CapitalOne的兩名員工利用職務便利,分析了至少170家上市零售公司的信用卡消費情況,並據此預測這些公司的營業收入,然後提前購入看漲期權或看跌期權,三年內投資收益率高達1800%。雖然是反例,但對於智能預測應用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此外,機器還可以根據收集到的資料,自動生成大量格式固定的文檔,比如招股說明書、研究報告、盡調報告和投資意向書等,從而提高效率,減少枯燥的重復性工作。
③ 專注人工智慧視覺領域的企業有哪些
現在人工智慧倍受市場的關注,雖然在技術上的准入門檻非常高,但是除了BAT外仍有不少企業在快速崛起
商湯科技:現在被稱為人工智慧的融資巨獸,估值達到300億
曠視科技:資歷較深的一家視覺領域人工智慧企業,體量僅次於商湯,主要做人臉識別方向的解決方案。
雲從科技:廣州的人工智慧企業,發展十分迅猛主要針對安防和金融領域。
碼隆科技:和上面三家不同,碼隆專注於比人臉識別更復雜的商品識別,在零售、醫療、安檢質檢、時尚服裝行業的應用落地實力十分突出。
④ 商湯科技十大股東
四川雙馬
股東關聯,IDG參與融資,IDG是四川雙馬的股東。
國中水務
參股關系,公司是商湯科技B輪戰略股東基金的股東。
蘇寧易購
參股關系,蘇寧聯合阿里投資商湯科技C輪融資。
中國平安
參股關系,中平資本參與商湯科技C+輪融資,中國平安為中平資本。
科大訊飛
參股關系,在投資者平台上恢復稱公司是全資子公司少量持股商湯科技。
飛利信
戰略合作關系,公司與商湯科技簽署合作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展面向新型數字城市的智能化服務。
東方網力
合資公司公司,與商湯科技共同投資設立深圳市深王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合資公司股份36.66%,除此之外,公司還一直與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教授團隊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徐立,商湯科技創始人兼CEO。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擁有十餘年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圖像處理領域的研究和產品開發經驗。
徐冰,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任副總裁。
徐持衡,商湯集團主任工程師兼聯合創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
【拓展資料】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軟體公司商湯科技以「堅持原創,讓AI引領人類進步」為使命,「以人工智慧實現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促進社會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並為人們帶來更好的虛實結合生活體驗」為願景,旨在持續引領人工智慧前沿研究,持續打造更具拓展性更普惠的人工智慧軟體平台,推動經濟、社會和人類的發展,並持續吸引及培養頂尖人才,共同塑造未來。
商湯科技擁有深厚的學術積累,並長期投入於原創技術研究,不斷增強行業領先的全棧式人工智慧能力,涵蓋感知智能、決策智能、智能內容生成和智能內容增強等關鍵技術領域,同時包含AI晶元、AI感測器及AI算力基礎設施在內的關鍵能力。
此外,商湯還前瞻性打造新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打通算力、演算法和平台,大幅降低人工智慧生產要素價格,實現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的AI創新和落地,進而打通商業價值閉環,解決長尾應用問題,推動人工智慧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
商湯科技業務涵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深受客戶與合作夥伴好評。並已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南平、青島、三亞、西安、台北、澳門、京都、東京、新加坡、利雅得、阿布扎比、迪拜、吉隆坡、首爾設立辦公室。另外,商湯科技在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均有業務。
⑤ 木牛科技為何不融資了
已經融資完成了。
木牛科技還獲得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中國銀行、煙台業達經濟發展集團等金融機構數億人民幣的扶持資金和信用貸款。
木牛科技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毫米波雷達技術創新及其在無人系統、智能系統中的應用。其主要產品包括毫米波汽車雷達、無人機應用雷達、安防和智慧城市感知雷達等。木牛科技的名字來源於「木牛流馬」:三國時期諸葛亮等人發明的木牛流馬是智能運輸工具的雛形。公司團隊核心創始團隊畢業於北理工雷達技術研究所,有10年以上雷達研發經驗。公司在寬頻天線、MIMO、信號處理方面擁有深厚的技術和研發實力,擁有10餘項技術專利。
⑥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公司是個怎樣的公司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公司的介紹:
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上海的專注於落地普及商用服務機器人的擎朗智能公司以無人配送機器人、智能消殺機器人、導引機器人等商用服務機器人義不容辭地投入了抗疫大軍。2020年12月30日。
又傳來了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C輪融資,由軟銀亞洲風險投資公司(SoftBankVenturesAsia)領投,這是該公司在2020年內完成的第二輪融資,總融資額達數億元人民幣的爆炸新聞。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進一步加深擎朗配送機器人在國內餐飲市場的滲透、海外市場拓展以及醫療等新事業部的橫向發展,沖盈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此前,擎朗智能在2020年3月完成了B輪融資,2020年年初。
年末兩輪融資總金額達數億人民幣。擎朗智能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以智能服務機器人為核心,面向餐飲、醫療、酒店、娛樂、零售、場館、政務、商務辦公、房地產、社區養老、銀行、郵政。
金融、保險、機場、車站等商用場景,提供全新智慧無人配送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企業及室內無人駕駛專家。擎朗已迭代發布十餘款產品,並均實現線下商業場景落地,拓寬了無人配送機器人的服務領域與應用場景。
目前擁有1000+人的團隊,並在全國23個城市設立了分公司,同時承擔獲客和運維的工作。同期還建立了全球第一條移動服務機器人量產產線、通過安全的機器人架構和全方位服務體系,為全球客戶提供適合自身環境的全新智慧解決方案與品質服務。
創始人李通紮根機器人行業近20年,曾在微軟亞洲工程院IncubationTeam,參與微軟機器人操作系統項目RoboticStudio項目開發,於今年入榜財富雜志(FORTUNE)「2020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以及36氪「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
⑦ 大家怎麼看G7物聯網公司最近完成的3.2億美元的融資
12月10日,物聯網科技公司G7宣布,已於10月完成新一輪3.2億美元融資,這已是該公司第五次融資。本輪融資由厚朴投資領投,寬頻資本、智匯基金、晨山資本、道達爾風投、泰合資本參與共同投資。G7現有股東普洛斯、中銀投資、騰訊等繼續追加投資。據了解,本次融資創下全球物聯網領域融資金額最高紀錄。
此前,G7已先後完成A輪3000萬美元、B輪4500萬美元、C輪4500萬美元、C+輪7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普洛斯、淡馬錫、中銀投資、國開金融等多家大型機構,G7已成為全球物聯網領域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
據介紹,G7基於行業獨有的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技術平台,向大型物流企業和數以萬計的貨運車隊提供車隊管理綜合解決方案,覆蓋安全、結算、金融、智能裝備等車隊運營全流程。G7還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自動駕駛卡車運營網路,向車隊提供全局化的智能裝備和資產運營服務。截至目前,G7服務的客戶超過6萬家,連接車輛超過80萬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車隊綜合管理與服務平台。
G7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翟學魂表示,基於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全局智能化車隊正在徹底改變現有車隊運營模式,成為新一代的物流基礎設施,並從根本上提升行業效率。新一輪融資將支持G7繼續AI+IA(人工智慧+智能資產)戰略布局,以推動傳統物流行業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同時,新一輪融資也將繼續支持G7吸引頂尖人才隊伍、擴大研發投入,深化在各領域的布局。
⑧ 我們該如何看待競相開花的金融科技
2017年剛過沒兩月,互金行業便早早跨進了「百家爭鳴」的戰局。「馬太效應」、「巨頭天下」等說法,揭示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而金融科技(Fintech),也順理成章地成了被不斷提起的「洋氣詞兒」。
在經歷過2016年的波折後,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將「金融科技(Fintech)」作為新的標簽,其中不乏BAT這樣的巨頭企業。
從「金融交易的網路渠道」到「Fintech」的加速轉換,不僅折射出了行業對技術改變金融的更多期待;同時也將另一個問題留給了我們:面對被頻頻寵幸的晉升之路,Fintech是否真能守好它的膝下江山呢?
1
井噴的全球金融科技指數
CB-Insights發布了一份名為「THEGLOBALFINTECHREPORT:2016INREVIEW」的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報告,對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企業的投資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Fintech行業共吸引了127億美元的投資總數,第一季度完成49.3億美元的投資交易額。而其中,中國國內金融科技企業所獲得的投資筆數達到46筆,佔全球份額的5.5%;獲得投資總額接近46億美元,佔全球份額的36%。這兩項數字與去年相比,都得到了明顯的增長。另值一提的是,2016年間亞洲地區所獲得投資數額最大的10家公司全部來自中國,包括京東金融、51信用卡、HNA在內的Fintech企業,皆位列其中。
雖然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吸金」速度令人驚訝,不過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投融資雙向能力卻更讓人咋舌。
在最新發布的《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報告中》,零壹財經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共504筆,累計融資金額達1135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內金融科技投融資就佔到281筆,總額為875億元。而在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中,共有18家平台在2016年獲得至少兩輪融資,除了兩家美國公司外,其餘16家均為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覆蓋了包括網貸(5)、 理財(5)、保險科技(4)、眾籌(2)及消費金融(2)五種。
這組雙向統計數據讓我們看清了過去一年井噴式發展的金融科技,而這也引發了國內巨頭的「搶灘逐鹿」。
01
*江湖Miu論的每一篇稿子,都是MiuMiu反復打磨後的作品。
*轉載與合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