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90後如何理財比較好(給90後的理財計劃)
90後理財計劃建議如下:
一、明確理財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
90後在理財前,應首先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如購房、購車、教育基金或退休儲備等。同時,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由於大多數90後工作經驗有限,建議以穩健型理財為主,避免高風險投資。
二、資金分配與活期理財
三、定期理財與多元化投資
四、持續學習與風險意識
五、總結
綜上所述,90後在理財時應以穩健為主,合理分配資金,關注活期與定期理財的結合,同時保持多元化投資和持續學習的態度。在享受理財帶來的收益時,也要時刻警惕風險,做到理性投資。
『貳』 三種適合90後的理財方式
理財方式一:余額寶類理財
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本質都是貨幣基金,雖然目前收益率均徘徊在3%左右,但這些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截止到目前,沒有出現任何兌付問題,還是比較安全的。投資門檻低,1元起,流動性強,資金隨用隨取,是比較適合90後上班族的。
理財方式二:P2P網貸
P2P理財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新型理財模式,網貸公司提供平台,將借貸雙方撮合成交。P2P理財產品收益來相對於余額寶類理財產品就高出很多的,門檻也是比較低的,大多數都是100元起投,像愛貸網就是100元起投,年化收益率在11%-14.8%是很不錯的,要求的理財知識也不高,在選擇平台時候一定要選擇自己信賴的平台。P2P理財總體而言也是比較適合90後上班族的理財方式。
理財方式三: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的門檻相對來說比較高,動輒3-5萬的理財門檻讓不少90後望而生畏,但對於高收入90後上班族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銀行理財雖然是門檻高,但是安全性的話也是比較的高的,收益率的話都是根據央視調息來定的,像今年的話,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就是不是很好,這個理財也是要看個人,根據個人情況去選擇合適自己的理財產品。
【銀行存款方式】
銀行存款,是上班族最常使用的一種投資方式。銀行存款具有安全可靠(受憲法保護)、手續方便(儲蓄業務的網點遍布全國)、形式靈活、還具有繼承性。理財師表示,銀行吸收儲蓄存款以後,再把這些錢以各種方式投入到社會生產過程,並取得利潤。然後銀行付給儲戶利息。
【互聯網理財方式】
新近各種互聯網理財產品隨之增多,如余額寶、網路“百發”、零錢寶……面對這么多的“寶”,互聯網理財產品該如何選擇呢?理財師表示,選擇互聯網理財產品盡量選擇知名的'、大型的機構,還要看清楚投資產品的類型。就拿升級版余額寶來說,並不是基金產品,而是一款保險產品。
【基金理財方式】
投資基金是指基金發起人通過發行基金券(即受益憑證),將投資者的分散資金集中起來,交由基金託管人保管、基金管理人經營管理,並將投資收益分配給基金券的持有人的一種投資方式。上班族購買投資基金等於將資金交給專家,不僅風險小,亦省時省事,是缺乏時間和專業知識的家庭投資者最佳的投資工具。
【P2P理財方式】
現今市面上的P2P理財機構都是基於P2P形式下的點對點回報,投資門檻低、風險較小、收益高、資金周轉靈活,而且參與形式比較簡單。理財師表示,上班族只需將資金投向為認購P2P理財平台上已有的個人優質債權。而理財機構只是進行牽線搭橋,將錢借給通過審核的優質借款人,從而獲得高收益,投資者在家坐等收益。
【黃金理財方式】
黃金作為最佳保值工具,自古受到大家的青睞,認為在傳統的股票及債券資產以外必須擁有黃金才是最佳策略。特別是在動盪不安的世界裡,許多投資者都認為只有黃金才是最安全的資產。所以,投資者都一致把黃金作為投資組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財師表示,投資黃金能賺錢,主要是看升值。
『叄』 適合90後理財方法
1、工資分成法
每月工資到賬之後,將工資按照所需比例分為三個部分:生活費:即房租水電費、通訊費、柴米油鹽等,保證這部分錢不被動用。強制儲蓄:將這部分錢投入理財產品或者存入銀行,沒有特殊開銷時盡量不動用。活動資金:可以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和閨蜜逛街吃飯等開銷。
2、養成記賬的習慣
重要的是讓自己了解到資金的收入和支出,下次開銷之前哪些情況可以避免。
3、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會省錢的人更會賺錢,不跟風消費,只買自己的必須品,遠離剁手黨,也可以自己下廚做飯,學會一項技能更會給自己加分。
4、適當投資理財產品
90後的女性基本沒有缺錢的,只有不會花錢的',可以適當了解一些P2P平台,增強這方面的意識,從而做到錢生錢。國債、基金、保險都不錯。
5、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最好的投資對象就是自己的智力、見識、能力和身體健康。可以報考一些專業技術班(如會計、英語等),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積累人脈,讓未來有更好的職業發展。
首先,弄清產品期限
客戶一般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和定期存款一樣,是從購買當天計算起息。其實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寫得很清楚,何時為起息日何時到期日。
建議大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候,一定看清楚說明書中募集日和起息日,需要提醒一點是理財產品到賬日,是在到期日再加三個工作日,注意如果在三個工作日期間,有周六日在其中,還需要再多加兩個工作日,這樣所計算的到賬日期即為正確的日期。
其次,關注收益率。
於投資范圍不同,個人短期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相差較大。即使是同類型產品,各家銀行的預期收益率也各不相同。因而投資者要經過多方咨詢後再做選擇。一般來說,預期收益率比較高,指的是在理想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這就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預期收益可能最終不能實現。
而固定收益率的風險幾乎為零,基本上可以實現,這就註定它不可能太高。最低收益率則一般很低,它在保障投資者最低收益的基礎上,還有一定的獲利潛力,投資者在選擇這類產品時,應著重考慮產品收益有無實現的可能性,可參考產品以前年度的業績,或關注市場走勢分析。
個人短期理財誤區
雖然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因為周期短、流動性強、收益高、風險小等原因一度火爆發行,但是其實很多人購買後會發現,首先收益並沒有那麼高,甚至是相當低;這是因為大部分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合同沒有細讀,首先收益率大部分都是預期年化收益,這樣就意味著其實很多情況下是達不到這種宣傳的收益的。
另外在購買這些理財產品的過程中,大多投資者忽略了前面的申購期和後面的清算期是額外都不計息的,而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免費借給銀行的。例如某款7天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8%,但是算上申購期和清算期可能前後加起來12天左右,如果按這12天一平均,收益就相對低多了。
個人短期理財建議
其實很多人購買個人短期理財產品基本都是出於,風險低、收益比存款高、流動性強這些原因,其實很多其他投資方式都有這些優點,比如可以投資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流動性強、風險低、收益一般也比存款高;另外低風險投資回報看得是長期(一般至少一年)才有可比性,如果這幾天買一款短期理財產品,過幾天再換另一款。
這樣一年下來,你的收益往往還沒有一年定期存款高呢!所以絕對不要把資金全投在短期理財產品上面,真正的理財方式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到達保值增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