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共享單車品牌已經倒閉了
據報道,在共享單車貼吧里,有網友展示自己手機上滿屏的共享單車APP,數量共有24個之多,包括CCbike、小藍單車、7號電單車、黑鳥單車、哈羅單車、何在、騎點、奇奇出行、小鳴單車、酷奇單車、由你單車、踏踏、熊貓單車等等。
隨後資金問題大面積爆發,目前小藍單車被爆拖欠供應商款項高達2億元,涉及70餘家供應商,大部分供應商被拖欠款項在100萬元左右,部分供應商被拖欠款項高達800萬元,而要接手小藍單車和酷騎單車的拜客出行似乎也有「隱憂」。
希望已倒閉的共享單車的押金可以早日完成退款!
2. 令人震撼的共享自行車墳場,為什麼明知虧本還有人投資
在資本的助力下,共享單車行業曾經是火熱的風口,不僅盤活了交通,甚至讓一些瀕臨倒閉的自行車廠起死回生。但是狂歡過後,卻留下來一地雞毛,生產線上不斷被製造出來的共享單車,數量明顯過剩,那些無人處理的單車,就被統一堆到了市郊,形成了一座座觸目驚心的共享單車墳場。攝影師吳國勇通過無人機記錄下來國內20餘座城市的這一奇觀。從天際俯瞰,各種顏色的單車堆在一起,像像美麗的花田,這是對於資本無聲的諷刺。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荒唐的一幕,這么多共享自行車企業能夠獲得一輪又一輪幾百萬美元到幾億美元的融資,而這些報廢的自行車自然就成為了炮灰。
3. 小鳴單車的發展經歷有哪些
2016年9月,「小鳴單車」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領投方為聯創永宣的馮濤,多位上市公司背景股東跟投。原宅米聯合創始人金超慧任單車項目CEO,宅米作為項目校園戰略資源方提供支持。
2017年1月,陳宇瑩正式接手小鳴單車出任CEO。
2017年7月,獲得了數億元的B輪融資。
4. 悟空單車倒閉,共享經濟還能火多久
共享經濟鼻祖Uber深陷危機,悟空單車倒閉,共享泡沫真的來臨了嗎?
1.什麼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通過互聯網媒介整合線下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等,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經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有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台,個體藉助這個平台,交換閑置物品、分享知識經驗、籌集項目資金等。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是由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 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
美國是共享經濟的發源地,全球最大的計程車公司Uber是共享經濟的鼻祖,是世界共享經濟的典範。Uber沒有一輛計程車,業務卻遍及全球,被中國創業者譽為「中國式共享經濟的真實寫照」。
2.共享經濟在中國有多火?
共享經濟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近年來,中國從最早開始的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共享廚房、共享充電寶、共享知識……各類共享概念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共享產品或服務成了創業者們首選的項目,共享項目成為了資本市場競相角逐的目標,共享經濟逐步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作為一種新興經濟業態,共享經濟在中國究竟有多火?有多熱?下面幾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
據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在早高峰時段,北京國貿地區平均每10秒就有一輛共享單車被騎走;ofo共享單車在中國已經投放75個城市;摩拜單車日訂單量超2000萬,提供累計超6億次的騎車服務。
移動互聯網數據公司TalkingData發布的《2017年共享出行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人。
全球獨立咨詢機構羅蘭貝格發布的《2018年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指出,至2018年,全球共享經濟規模有望達到5200億美元(約36000億人民幣)。其中,中國已經形成625億美元(約4300億人民幣)的共享經濟市場,並保持54%的高速增長,到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有望達到2300億美元(約15800億人民幣),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比由33%提升至44%,成為領軍力量。
中國共享經濟的火爆,迎來了資本市場的競相追逐,參與人數也越來越多,各種共享型公司井噴式涌現。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共享模式的創新和消費升級,激活了國內市場,也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3.共享單車新一輪競爭引發人們對市場泡沫的擔憂
發端於2016年的共享單車,於2017年迎來了最激烈的一年。從最早扛起共享單車大旗ofo與摩拜,到如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智享單車、永安行、騎點、奇奇出行、CCbike、7號電單車、黑鳥單車、hellobike、酷騎單車、1步單車、由你單車、踏踏、Funbike單車、悠悠單車、騎唄、熊貓單車、雲單車、優拜單車、電電Go單車、小鹿單車、小白單車、快兔出行等一眾單車各立山頭,共享單車行業可謂風生水起,一片繁榮景象。在街頭,彷彿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各大城市路邊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
6月16日,共享單車公司摩拜單車宣布完成6億美元的E輪融資,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的最高紀錄。實際上,2017年以來,摩拜單車累計融資已超10億美元,此輪融資後,摩拜單車估值約30億美金,高居行業榜首。摩拜在融資上大獲成功,ofo將融資5億美元的消息亦不脛而走。與此同時,擁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彩虹共享單車橫空出世,剛剛完成千萬元天使輪投資,目前A輪1.7億融資正在籌備期。
一年多來,眾多共享單車公司先後獲得投資,除了兩家領頭羊以外,還有約近30家初創公司活躍在單車共享領域。「成功的融資案例」、「鮮活的事實經驗」激勵著一批批相信「只要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的創業者前仆後繼地奔向了共享行業。
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形勢下,共享經濟空前火爆似乎就是現代商業的「靈丹妙葯」,如今衣食住行等各行各業都開始玩起了共享。在以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如火如荼的時候,有人已經開始質疑共享經濟火爆的商業模式下可能會隱藏著巨大的風險泡沫。事實上,這樣的質疑不無道理,因為快速增長共享行業在某些城市已經出現了市場已飽和。
4.悟空單車倒閉初露共享泡沫端倪
6月13日,重慶戰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悟空單車」在正式運營了5個月之後,在其官微發布聲明終止服務退出共享單車市場,成為業內首家退出共享單車市場的企業。
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了追共享單車的「風口」,搭進去300多萬元,1000多輛單車也不見了蹤影。他表示,對於小公司而言,共享單車行業頭部集中效應太嚴重,摩拜和ofo等企業在各種資源方面存在極大優勢,已對整個行業形成虹吸效應。
6月19日,金沙江創投創始人朱嘯虎在朋友圈轉發了一則某第三方數據機構出具的 《ofo活躍用戶、用戶增速遠甩摩拜,穩居第一》報告。馬化騰回應稱「從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的,另外智能機和非智能機未來價值和潛力還是很不同的。」兩位大佬a016981就共享單車誰是第一的激辯截圖瞬間刷爆朋友圈,他倆圍繞共享單車的用戶數據之爭、智能化之爭、鋪量多是否是決勝關鍵等三個問題展開爭論。
種種跡象表明,共享單車市場正在面臨著一場生死較量。摩拜最新官方數據顯示,摩拜單車在海內外超過100個城市運營超過500萬輛智能單車,日訂單量最高超過2500萬個,注冊用戶超過1億戶。ofo雖然沒有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艾瑞咨詢5月數據顯示,ofo月度活躍用戶增長至6272萬戶。小品牌企業在資金、資源、供應鏈以及產品系統上、網路推廣(28推)上都與行業頭部企業存在較大差距,悟空單車的倒閉也預示著妄想通過共享經濟一飛升天的創業者的夢想可能就要變成黃粱美夢了。
從近幾年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共享單車發展過於迅猛,短短幾年時間,就完成了傳統行業幾十年的成長歷史。隨著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湧入,人行道、顏色、供應鏈等相關資源越來越少,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悟空單車是第一個倒下的,但也絕不是最後一個,隨著未來競爭的不斷加劇,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單車企業步入悟空單車的後塵。
紐約時報援引畢馬威(KPMG)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了310億美元,同比增加近五分之一,大量投資流向了共享公司。如今,國內資金過剩的現象已經凸顯,在缺乏技術和模式創新的支撐下,被資金炒熱的共享經濟總有倒閉的一天,共享經濟的泡沫在資本的助推下正越吹越大。
5. 共享鼻祖Uber深陷危機吹大共享經濟泡沫
進入2017年以來,共享經濟鼻祖Uber像開了掛似的經常登上媒體頭條,而且都是負面新聞。據悉,面臨CEO無限期休假的Uber麻煩不斷,近期的數據表明,這家在線打車巨頭正在失去其美國市場的優勢。一方面,研究公司Second Measure表示,Uber的美國市場份額從今年初的84%下降到5月底的77%,來自舊金山的Lyft正不斷沖擊著舊有秩序。另一方面,在管理層丑聞不斷的背景下,投資者也越來越變得舉棋不定,Uber在全球也面臨著嚴峻競爭,類似印度Ola及東南亞Grab這樣的公司正在蠶食著Uber的海外市場。
任何共享經濟項目,都需要根植於用戶的真實需求,需要立足於服務好客戶,否則即便融資成功了,也註定不會走太長遠。共享經濟需要創業投資資金的扶持和孵化,投資應該立足於服務好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好客戶各種潛在需求。否則,共享經濟很容易淪為資本狂歡下的又一場泡沫化運動。
從Uber陷入危機到悟空單車倒閉,共享經濟產生泡沫的跡象越發明顯。隨著共享行業的進一步膨脹,共享經濟的進一步神化,還會有越來愈多的資本和創業者加入進來,一旦到了預期目標不能實現夢想破滅的時候,或許就是共享泡沫破裂的時候。
中國共享經濟的火爆,各種共享型公司井噴式涌現。有人已經開始質疑共享經濟火爆的商業模式下可能會隱藏著巨大的風險泡沫。事實上,這樣的質疑不無道理,從Uber陷入危機到悟空單車倒閉,共享經濟產生泡沫的跡象越發明顯。(大衛)
5. 小鳴單車破產清算後押金怎麼辦
小鳴單車的命運終於要落定了!據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消息,小鳴單車已經進入破產程序。對於尚未退還的押金用戶可以進行債券申報。
2018年3月22日,開庭期間,小鳴單車當庭表示道歉。其答辯稱,目前公司管理癱瘓,已停止運營。目前也難以掌握、提供如注冊用戶數量、押金申退等與庭審有關的資料和數據。同時為避免繼續擴大影響,目前「小鳴單車」App已不再對新注冊用戶收取押金。
4月24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正式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全國共享單車公益訴訟第一案被告——「小鳴單車」經營管理方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公告稱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將於2018年7月10日14時30分在廣州市中院第二法庭召開。對於用戶申請小鳴單車破產清算能否拿到押金,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來源:網路!
6. 共享單車行業總融資額超過177億元了嗎
據報道,共享單車以迅猛之勢崛起,隨後開始野蠻生長,監測數據顯示,截版至2016年底,共享單車用戶規權模達1886.4萬人,與2015年的245萬人相比,呈7倍的爆發式增長。
但是伴隨著共享單車的誕生,巨額押金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保守估計,到目前為止,僅共享單車行業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
希望共享單車發展的同時,押金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監管!
7. 倒閉的共享單車都有哪些家
2月7日,1號單車在其官方公眾號發表「退款說明」。文中指出,因公司經營方向變化,即日起停運。1號單車聲明裡提及有關押金退換的情況,即將繳納押金的付款憑證(交易單號或商戶單號)提交至微信公共帳戶,工作人員核實後可退換。所需時間為提交信息後3個工作日。截止時間至2月12日。
小藍單車成為近期倒閉的共享單車企業中「最大牌」的一個。而這一曾被市場稱作是第三大共享單車品牌企業的倒下,對整個共享單車市場來說無疑具有著強烈的象徵意義。有分析指出,在ofo、摩拜兩強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共享單車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顯現出來,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6、小鳴單車
11月23日晚,有小鳴單車員工在社交網路上爆料稱,小鳴單車已裁員99%,CEO陳宇瑩已經離職,公司實際控制人鄧永豪已失聯。小鳴員工透露:「最近也是運氣不大好,本來還陸陸續續有小的投資進來,但是酷騎、小藍倒下,造成的擠兌非常嚴重,也給整個資金帶來非常大的壓力。」
處於二三梯隊的共享單車一直以來也是抱團求生存,一家資金鏈出了問題,宣布倒閉,引起了其他家的用戶退押金狂潮,本來就燒錢的共享單車無以為繼,只好宣布倒閉。
8. 共享單車行業困局是什麼
累計注冊用戶400多萬、收取押金超過8億元,上線一年完成兩輪融資。然而不過兩年時間,風風火火的小鳴單車便宣布破產。這是全國首個共享單車破產案。
負債高達5000多萬元,其中包括11萬用戶的押金;公司資產僅剩35萬元現金和散落各地的單車。近日,相關公告披露,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同意對小鳴單車按每輛12元進行回收。
下載了許多共享單車App的廣州市民劉先生突然發現,在小鳴單車支付的199元押金退不回來了。「官方說1到7個工作日返還押金,但過去了大半年也沒有動靜。」劉先生抱怨道。
由於押金不能及時退還,部分用戶向法院提出對小鳴單車經營方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
2018年3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裁定,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入破產程序並啟動債權申報。
看到消息後,劉先生在微信小程序上進行了債權申報。「現在算是排上了號,不管最後拿不拿得到這筆錢,但至少走了法律程序,也算是一種心理安慰。」劉先生說。
截至6月27日債權申報期滿,小鳴單車用戶有效申報的債權超過11萬筆、約2000萬元,另外還有供應商申報的債權28筆,職工債權115筆,債權總金額高達5000多萬元。
近日,記者來到悅騎公司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尚德大廈的辦公場所,發現辦公室已搬空上鎖。該破產案主審法官蘇喜平介紹,目前管理人接管的悅騎公司賬戶資金僅35萬多元。
——管理不善導致車輛失蹤或「早亡」。小鳴單車在全國10多個城市進行了投放,但一些城市僅有一到兩個線下管理人管著上萬輛單車。人員不足導致管理不善,也是其陷入困境的原因。
「很多共享單車沒有定位停放,日曬雨淋之下老化很快。有的單車定位電池沒電了,車便找不到了。」蘇奎說。
——關聯交易或存貓膩。破產案件管理人在調查中發現,悅騎公司還存在以明顯不合理價格與其他公司進行交易的行為。
破產案件管理負責人倪燁中告訴記者,2016年至2017年,悅騎公司與其法定代表人關斌的另一家關聯公司廣州鋒榮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四份購銷合同,悅騎公司以明顯不合理方式向鋒榮公司超額支付預付款約4600萬元,另因價差損失約1800萬元。
倪燁中說,資料顯示,小鳴單車的采購價格是719.55元一輛,但委託外運時,與運輸公司簽訂的合約規定,損壞一輛車「按原價賠償500元」,與采購價相差200多元。這就意味著,悅騎公司的采購其實可能是「虧本」生意。
9. 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折射哪些行業困局
累計注冊用戶400多萬、收取押金超過8億元,上線一年完成兩輪融資。然而不過兩年時間,風風火火的小鳴單車便宣布破產。這是全國首個共享單車破產案。負債高達5000多萬元,其中包括11萬用戶的押金;公司資產僅剩35萬元現金和散落各地的單車。近日,相關公告披露,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同意對小鳴單車按每輛12元進行回收。從爆發式成長到迅速破產,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折射出哪些行業困局?
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出台《關於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但廣東省消委會了解到,悅騎公司開設的資金賬戶為一般賬戶,並非第三方監管的銀行專用賬戶,其收取的消費者押金沒有實施銀行託管。
其次,專家表示,共享單車是佔用城市公共資源的交通服務,不僅停放佔道,而且過度投放和管理不善產生大量「僵屍車」,多地出現大規模「單車墳潮,造成資源浪費和巨量固廢污染。
「應加強立法,城市管理者要積極主動介入管理和服務,企業要通過優化服務建立可持續盈利模式,消費者要提升公德意識,不要亂停亂放。」蘇奎說。
來源:寧夏日報
10. 目前倒閉的共享單車有哪些
1悟空單車 原因:融資困難
23Vbike 原因:丟車嚴重
3町町單車 原因:疑似資金鏈斷版裂
4酷奇單車 原因:疑似資金鏈斷裂
5小藍權單車 原因:疑似融資失利
6小鳴單車 原因:法人變更,實際控制人失聯
7卡拉單車 原因:資金鏈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