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姚勁波的創業歷程
58同城還未上線,公司也只有五六個人時,軟銀賽富揣著500萬美元找上門。這筆錢剛剛燒完,軟銀賽富的4000萬元人民幣追加投資入賬了。 2010年,軟銀賽富拉著DCM進行第二輪投資,這次是1500萬美元。就在2010年12月初,他又拿到了華平創投的第三輪融資:6000萬美元,接近 2010年42家中國赴美上市公司IPO均值的二分之一。
這是怎樣的時節?12月8日,優酷網和當當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首日優酷網市值達到32.6億美元,當當網市值則達到23.3億美元。按照市值排名,兩家公司都進入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前十。下一個會是58同城嗎?姚勁波一句話碰了下創業人群敏感的神經:「我不著急上市,現在上市太虧了,我要做得更大些再上市。」
上市對他來說並無太大誘惑。他已經有將一個公司送上市的經歷:學大教育(NYSE:XUE)2010年11月紐交所掛牌,首日漲幅31%,他握有其中10%左右的股份。
中國的創業人群走過了30年,缺錢一直是第一關鍵詞,但隨著創業人群的成熟,尤其是資本市場的成熟,逐漸出現了一批這樣的創業者,他們自創業第一天起就沒缺過錢,別跟他們提「套現」,他們根本不著急融資,甚至不著急上市,他們相信自己做的事業出售越晚價值越大。姚勁波只是這群人中的一個。
姚勁波的座駕是一輛七座SUV,他對越野、探險並不感冒。「我家人多,兩個小孩、兩個保姆、兩個老人,大家經常一起出去,一般車座不夠。」
他在職業生涯中卻是極度的自信甚至冒險,早年屢番變換「車道」,在一條道上開順了,別人都來追趕的時候,他又打輪到另一條道上去了。「我不喜歡在一個崗位上干太長時間,我喜歡去試一下多個角色。」 2000年初,辭去中國銀行山東分行技術部門的職位南下創業,他覺得「單純做技術與志向不符」;2000年底,他把自己創辦的一家提供域名交易服務 的網站賣給了中國萬網,攫取到第一桶金。這家網站叫易域網,做渠道起家,姚勁波一年時間把它做到了國內最大,遺憾在於「做成了交易公司」,離真正的互聯網 遠了點。
在萬網期間,這位當時的職業經理人儼然把自己當成「老大」,一如既往的自信,常常辦出越俎代庖的事兒來。「我就當自己是張向東(萬網創始人)。老闆 覺得你應該這樣做那樣做,我更多是站得很高。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長期一貫下來,結果肯定是好的。」他要求自己做到極致,喜歡全權在握,事必躬親。
他還極度相信自己的直覺。學大教育是他在萬網期間與兩位同事金鑫、李如彬共同創辦的,2005年離開萬網,沒有去學大任職,他要自己創業,做真正的老大。他瞄準了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st. org這一誕生於美國本土的神話,一度認為中國本土復制Craigslist的模式是理所應當的。
一開始他設想得很美好,只要有用戶量和收入支撐,再過兩三年就去上市。「非常激進地做,甚至去買戶外廣告。美國市場肯定認可我們的公司,我只需要說自己的目標是中國行業最大、是中國的Craigslist就行了。」58同城起步的確很順,第一輪融資拿得令同行匪夷所思。
不過在這次創業中,這位老大卻屢次將企業的現金鏈做到懸崖邊緣。原以為Craigslist免費模式的全盤拷貝是2005年中國本土的「空白點」,未料得中國分類信息市場的需求迄今仍未被真正喚醒,加之諸多創業者同期拷貝了相同模式,他發覺58同城的最初模式不過是Craigslist反射到中國的一座「海市蜃樓」。待他醒悟到這一點已是2008年,第一筆融資已經燒光了。一路自信走來的他對互聯網產生了些許失望,但軟銀賽富信他,4000萬元又追投進來。
姚勁波做了58同城的第一次轉型,探究Craigslist的「中國式生存」,撤下《生活圈》DM雜志。但是這次探索的結果也不過是又燒掉了 4000萬元。這時候,部分員工已經開始迷茫了,個別高層也熬不住走人了。「徹底回歸互聯網」是姚勁波的第二次轉型,用戶增值服務收費模式,涉足團購。 2010年4月,軟銀賽富和DCM第二輪融資1500萬美元又到賬。
姚勁波評價自己「走得很順」,而且「從頭就順」。他實則在這個領域燒了5年的錢,直至2010年才把賬面做平。縱觀分類信息網站的現狀,一部分甘為搜索引擎的賺錢工具陷入亞健康狀態,一部分賣給了互聯網巨頭,更多的則是在燒錢殆盡後退出了跑道。
順者有順者的活法,那就是找對方向,自信、堅守。在歷年的站長大會上,他還會給台下諸多迷茫無助的草根站長們傳授融資之道:「創業者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攤出來四五個項目讓VC選擇,VC敢投你嗎?」
資本確實厚愛58同城,一再「允許試錯」。不過姚勁波對資金保持清醒,始終不相信「資金應該成為58勝利的理由」。他在就第三輪融資致員工的信中強調:要避免「用錢解決問題的低級傾向」。兩次轉型中令他痛苦的,並非「錢燒光了」,而是「錢燒光了,模式還沒有找到」。他迄今還會為那些執著到免費的最後一刻、「不得不親自結束自己的公司」的群體扼腕嘆息,比如說,站台網——這家網站沒有廣告,沒有置頂信息收費,也沒有會員收費,結果,站打不開了。
第三輪融資從初步洽談到實質性融資,整個過程只用了兩周時間。簡單說,這家美國著名創投看好58同城的市場前景。依照當前的銷售增長速度,姚勁波叩門納斯達克似乎只是一兩年的事情。但姚勁波公開表示,58還有很多方面沒有準備好——似乎融完這輪資,58距離上市更遠了。有人質疑,此輪融資必定令他在股權方面付出不菲代價,同時暴露出58面臨的資金壓力;也有人提醒他「過這村就沒這店了」,只要與「中國」、「互聯網」概念沾邊,這兩年赴美IPO都會撈得好收成,等他醒過悶兒來,這波紅利浪潮就不知道刮到哪去了。
姚勁波必須試圖讓自己靜下來。「人總是在艱苦的時候發現很多機會。我們融了很多錢,沒有把自己逼到一個絕處,也很難發現更好的機會,這是我比較擔心的。」
『貳』 誰知道白焰翼龍在58多少魔攻謝謝了- -
手炮問魔攻幹嘛?
莫非你是手炮機械流?
『叄』 58同城做那麼多表面文章卻不辦事,是因為現在出現資金問題急需融資圈錢嗎
您好,58同城是一個免費發布信息的平台,每條信息均有審核,但可能還會有不法用戶在網站中發布還未被網站發現,在網站中找信息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買東西,一定要選擇同城交易,切勿直接網上匯款,找工作要提前交押金等的一律是虛假的,相關的防騙知識請查看http://url.cn/0AwzOw,如您在網站發現類似信息,可以點擊舉報,我們會及時處理防止其他用戶受騙。
『肆』 姚勁波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是怎樣過來的
他年少成名,23歲靠倒騰域名發家,賺到了第一個100萬。10年後,他是CEO,是董事長,是投資人,14年後,他帶領公司走進紐交所,一舉創造出700億的大公司,他就是58同城的創始人姚勁波。
不過,你只看到了成功,卻沒有看到他的失意。成立8年來,58同城靜靜地趴在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絲毫不起眼。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姚勁波靠賣域名給大家發工資,而等員工離開的時候一個人抱頭痛哭。直到最近幾年,你才能夠看到姚勁波的笑容。
自古英雄出少年
姚勁波天生商業嗅覺敏銳。早在1999年6月,從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不久,姚勁波就開始倒騰域名,他是國內做域名最早的四五個人之一,並創辦了專門從事域名交易的網站「易域網」。
與蔡文勝主打拚音域名策略不同,姚勁波主打的是數字,他當時號稱2位數字域名金主,手裡有5000多個數字域名,並高價成功出售28.com、30.com等域名,直到2000年9月易域網被萬網收購。
正是靠著倒騰域名,23歲的姚勁波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因此結交了一大批從事互聯網生意的草根高手,如蔡文勝、吳欣鴻等等。日後他創辦58同城,蔡文勝二話沒說就投了幾百萬。
這期間,姚勁波還投了從萬網辭職出來單乾的金鑫、李如彬等人。10年後的2010年11月2日,學大教育在美國上市,光那一筆買賣,姚勁波就賺了幾十個億。
情到深處人孤獨
但是,姚勁波的目標是要做老大。所以,2005年12月12日,他決定復制美國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st.org,在北京創辦了58同城,主打生活服務。
而目標是三年實現上市!
不過,獲客成本太高了。隨隨便便一個二、三線女星,代言費就是500萬起,再加上地鐵、公交、電梯廣告投放,分分鍾就燒掉1000多萬本金,外帶蔡文勝的幾百萬天使投資。一年後軟銀賽福的1100萬美元也見了底。
本想融資,卻趕上老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市面上根本找不到風投。
姚勁波一下子就被逼上了絕路,最慘的時候,賬上只有50多萬現金。給500多位員工發完工資後,只剩下8000多元,連繳納一個月的水電費都不夠。沒有辦法,姚勁波只好便宜賣了幾個域名,換了幾十萬勉強維持。
那段時間,外界質疑聲不斷,隨便打開一份報紙或者一個網站,就會看到醒目的標題,「58同城還能堅持多久?」也是,要產品沒產品,要商業模式沒有商業模式,是夠令人絕望的了。
再後來,員工也撐不住了。2009聖誕節前夕,幾個公司骨乾死活要辭職,姚勁波攔不住,他咣當癱倒在公司旁邊的咖啡廳,哭了一個下午。
2009年12月31日,北京下著小雪。58的辦公室只剩下一張桌子,連電腦都賣了,三個創始人大眼瞪小眼。是撤?還是繼續干?姚勁波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那時,團購的風口忽然來了。
2010年春天,以美團和拉手為首的2000多家團購網站,以雷霆之勢沖入市場,不僅帶火了團購,也帶火了生活服務互聯網市場。
那半年,姚勁波什麼都沒有做,每日活躍用戶卻蹭蹭上漲。到了2010年底,58累計注冊用戶數突破400萬,用戶數、流量與信息發布量在分類信息領域中遙遙領先。
為伊消得人憔悴
當今的互聯網江湖,活躍著一支湘軍,他們霸得蠻,吃得苦,耐得煩,如微信的張小龍、陌陌的唐岩、映客的奉佑生、快手的宿華等等,而益陽小伙姚勁波更是把湖南人的「耐得煩」精神發揮到極致。
第一次是因為錢。2010年,姚勁波決定放棄線下策略而改走線上,徹底回歸互聯網。可拿著新的計劃書,他一共找了二、三十家投資機構,卻沒有一家敢投。
沒撤,姚勁波最後又死皮賴臉找到軟銀賽福的合夥人羊東,好在羊東有魄力,「反正砸進去幾千萬了,不差最後一哆嗦。」於是,2010年4月,羊東拉著DCM又給姚勁波投了1500萬美元。
第二次是因為人。2011年剛開春,趕集網異軍突起,尤其是獲得今日資本和紅杉7000萬美元的C輪投資後,楊浩涌更是春風得意。
從大年三十起,無論是地鐵、公交,還是中央一套、三套,六套,都在以每天60多次的高密度播放著趕集網的廣告,「趕集網,啥都有!」
沒有辦法,姚勁波只得咬牙應戰。趕集投1個億,他投2個億,趕集網投2個億,他投4個億,「寧可錯過一個時代,也不能讓對手超過。」
當時趕集的陳小華做流量號稱天下第一,姚勁波就想把他挖過來。此後,他先以老鄉的名義邀請吃飯,後以過生日的名義邀請 K歌。
陳小華一生氣把他拉黑了,姚勁波也不生氣,而是連續三次趕到趕集總部,「我已經到你公司樓下,你不下來我就上去。」
「對不起別人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對得起自己,你覺得跟誰干最有可能成事?」一句掏心窩的話打動了陳小華。
而這成了58和趕集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勝負手!8 個月後,58同城流量暴漲80%,反超趕集。
第三次是因為產品。2011年,姚勁波想把58的產品預裝在手機上,如日中天的小米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雷軍對於小米手機的預裝看得非常嚴,不經過他的點頭,誰也無權預裝。
於是,姚勁波開始練習晨跑,從秋天一直堅持到冬天,即便是寒風刺骨的大冷天,也會准時出現在雷軍小區樓下,就為「偶遇」雷軍。
然後,倆人一起跑步,一起聊天。一個冬天下來,倆人熟了,小米手機預裝的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第四次是因為合並。2014年7月,58與趕集激戰正酣,雙方資金消耗都很大。姚勁波心疼錢,試探著給楊浩洋發條簡訊,「人生苦短,咱們聊聊?」不過,楊浩涌沒有好臉色,「你先別挖我的人,我們再談」。
但姚勁波不死心。
2015年58同城上市後,他又找到楊浩涌,「什麼方法能讓你我的廣告費少支付一些?換點股行不動?」當時,楊浩涌的市場費預算已經從3億暴漲到15個億,而且盈利遙遙無期!
就這樣,2015年4月13日,兩人在三里屯威斯汀酒店一個總統套房,開始對十年恩怨做個了結。當天中午12點,姚勁波踏入房間,沒有想到一談就是22個小時的車輪戰。
太陽下去,月亮上來,房間里卻燈火通明。
姚勁波以一頂十。這邊剛跟楊浩涌談完,那邊又繼續跟趕集網的八、九個股東談。
幾乎每隔一個小時,談話就走到死胡同,然後就是喝啤酒,砸酒瓶子,換股比例也從7:3、6:4再到5:5。到了第二天凌晨6點,律師、會計師、投行都已崩潰。
但到了上午十點,奇跡出現了!伴隨著香檳砰然開啟的聲音,58和趕集宣布合並。姚勁波靠著最後2個小時的堅持,改變了我國整個生活服務業態!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作為來自益陽歐江岔鎮的農村孩子,姚勁波對底層百姓的辛酸感同身受。
58同城、58同村,尤其是58到家僱用了大量來自農村的基層員工,他們沒有一技之長,卻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靠著搬家、洗車、打孔、保潔等不顯眼的服務,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紮下根。
僅58洗車北京分部的一個普通業務員,一年的收入就能達到8-10萬元。
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最高市值700億,姚勁波的身價也飆升至100億。
上市當天,他特意帶了58名員工去紐約,「這些老員工跟公司一起扛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所以在58同城登陸紐交所這樣重要的時刻,他們應該見證。」
敲鍾當晚,姚勁波包了一條船,大夥圍著曼哈頓群島轉了個圈。姚勁波沒哭,但是其他57人都落了淚,「姚總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
2017年年會,姚勁波宣布所有8年以上的同事都可以獲得8 萬元的股票,「同時,獲得一周額外的帶薪休假。」日後這也成了一項制度,「任何58員工只要滿8年就可以去兌現8萬元的股票。」
『伍』 中信銀行與58集團建立什麼關系
7月10日,中信銀行與58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給予後者200億元授信額度支持,同時為58集團及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發起成立的天津五八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量身定製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天津五八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由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發起成立。公司旨在對優質線下汽車交易相關企業進行價值投資,成為汽車行業強有力的推手,共同構建更美好的汽車流通行業生態鏈。姚勁波發起成立五八車服,將通過對有實力、有潛質、有發展的汽車產業鏈企業進行投資並開展合作,共同創造更高的價值。
本次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中信銀行與58集團的合作站在了全新的起點之上。未來,中信銀行將憑借獨具優勢的中信集團綜合平台業務資源,傾心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助力58集團穩健發展,共同創造社會價值。
『陸』 小鵬汽車宣布22億B輪融資有何意義
1月29日消息,今日小鵬汽車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總額2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並獲得阿里巴巴集團、富士康和IDG資本的聯合領投。B輪融資完成後,小鵬汽車從資本市場中融得的資金將超過50億元人民幣。
小鵬汽車產品已經從Beta版、工程量產車(1.0版)到小鵬汽車G3(2.0版)。工程量產車於2017年10月在鄭州成功下線;G3為穿電動SUV,將於2018年年內上市,屆時宣布具體配置和價格,並計劃今年交付。小鵬汽車智能網聯科技產業園(肇慶基地)已於2017年12月11日奠基動工。
『柒』 怎樣識破投融資騙局
目前,中國的民營企業正在面臨著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由於很多民營企業內部資金積累有限,所以其對外部資金的需求很大。而一些金融騙子正是利用了企業的急切心理,用一些鬼魅伎倆詐騙錢財。道人就經歷過一次以海外融資為名的騙局。
道人在此告誡各位融資心切的創業者、企業家,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學會識破金融騙子的融資騙局,免得上當,輕者錢財損失,重者耽誤企業發展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融資
我們來看當時事情的經過:
某天,某公司的CEO給道人發微信,說他到了北京,准備與一家外國投資機構簽署融資意向性協議。他表示對方已經原則上同意提供1000萬人民幣的貸款,利率參照銀行人民幣貸款利率差不多在6%。道人之前為這家公司在上一年一筆300萬元的股權融資提供過意見,知道公司發展得很快,但資金始終是瓶頸。收到這條信息後,我感到非常疑惑,這家公司還處於剛起步階段,而且這家公司的規模偏小,缺乏對這種大額債務的抵押保障,外國投資者憑什麼貸款給他呢?
道人在仔細了解此事來龍去脈後,基本可以確定,這家公司很可能是被以幫助企業融資為名的騙子盯上了。所以,道人告誡這位老闆,在簽訂意向書的時候不要同意支付任何以「誠意金」等為名目的款項。
原來,在這家要融資的公司老闆到處找資金的時候,有一個所謂北京國際某某投資集團的廣州業務代表找到了他,聲稱可以通過國外資金幫助解決貸款。自己在要融資的時候聽到這樣的消息自然喜不自勝,這家要融資的公司給對方提供了一些基本資料。對方很快答復,表示經過初審,公司的項目符合投資方的要求,需要提供中英文的「商業計劃書」。對方又聲稱,為了符合國際標准,容易被美國投資方接受,他們可以收取費用幫助企業主編寫並翻譯「商業計劃書」。
這位老闆覺得花這點錢寫個計劃書相對於融到的資金來說不算什麼,就同意了。這家公司在提交了「商業計劃書」之後不久,所謂的投資公司就通知這位老闆來北京洽談並簽訂協議,並且表示投資方已經同意按照人民幣貸款利率,向這位老闆的公司投資2000萬元,一經實地考察後就可以發放貸款。不過,在准備簽協議的時候,投資公司提出要這位老闆支付10萬元「誠意金」及實地考察差旅費用。因為在他們見面前這位老闆找過我,聽過我的建議,這位老闆拒絕了這個條件,但答應以實報實銷負擔對方的實地考察的各項費用。最終協議沒有簽成,但雙方答應保持聯系。之後又過了不久,有新聞報道同類投資公司通過幫助企業融資的名義騙取錢財的內幕,這家公司的人就都一夜之間消失了。幸好,在這場融資騙局中,這位老闆沒有上當受騙。
怎麼識破融資騙局?
正規的融資機構都是專業化運作,非常理性。在沒有親自對融資方進行盡職調查的情況下,不可能作出決定。另外,正式的投資機構不可能收取什麼「誠意金」,在簽協議之前,雙方都是平等的。哪一方都沒有理由預收費用。
目前,有很多的融資機構巧立名義收取各種費用,希望各位企業主擦亮眼睛,不要因為著急融資就輕信這些人。最後,鴻蒙創業圈祝願各位企業主都能夠得到很好地發展,企業業績蒸蒸日上!
『捌』 二手交易平台轉轉完成3億美元B輪融資,有多少巨頭看上了「二手」生意
9月11日,轉轉完成3億美元B輪融資,轉轉上一輪投資方58同城、騰訊繼續參與投資。天眼查數據顯示,轉轉的運營主體北京轉轉精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法定代表人、疑似實際控制人為58同城CEO姚勁波,最終受益人為張聯慶和姚勁波。在此之前的2017
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鼓勵發展「互聯網+舊貨」,「互聯網+資源循環」,這對二手交易平台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玖』 在互聯網時代,姚勁波不動,到底是有多佛系
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相伴馬化騰左右的這位看上去很厲害的人物是誰,姚勁波的網站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今的網站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立了起來,市值達到了8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69億。
姚勁波常常感嘆說自己從沒有為了錢而發愁,先是順利獲得第一桶金,後來的"金主爸爸"也接二連三找上門,在自己最困窘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自己,所以自己算得上是十二分的幸運了。
姚勁波的夢想是成就一個偉大的公司,他堅信,他的網站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做精做細,做成一個更加宏大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