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版群開發設計並銷售權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一般根據預期收益的類型,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2. 我在杭州銀行買了幸福99的理財產品,誰知道這個產品怎麼樣啊
再怎麼編好聽的名字都要去看產品的本質:投資的市場,預期的收益,承擔的風險等
3. 杭州銀行理財產品利率多少
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是完全浮動型的,應當以購買時的實際利率為准。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通常是不固定的,一般是由產品的風險等級、時間長短以及銷售的時間節點等多重因素決定的,而決定權在於銀行,因此即使同一款產品、相同的期限在不同時間推出,利率也會存在差異。
例如:
2015年杭州銀行的「幸福99」金錢包理財產品,每日年化收益率都不同, 截至9月15日,最近7天年化收益從3.1%-3.35%之間不等。
以下是杭州銀行「幸福99」卓越增盈開放式銀行理財計劃近期到期理財產品兌付情況:
4. 杭州銀行理財產品豐裕1號保不保本的求透露下,謝謝
豐裕1號是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官網顯示是中低風險。不過這個產品的收益不高,只有4%多一點。你可以考慮浙農金服的理財產品,收益會比余額寶和銀行理財產品都要高,但是風險和這兩個其實是差不多的,而且浙農金服的資金存管就是做在杭州銀行的。望採納,謝謝!
5. 杭州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買嗎
當然可以買,相對各銀行來說,杭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較高,風險等級:中低。
6. 杭州銀行理財產品最高多少
目前來看,杭州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還是處於較高的狀態,其中豐裕1號90天型的理財產品可以達到5.7%,這個收益處於較高水平,不過需要的起投金額較高5萬元起。對於想要投資的,還是要勸告大家一句話: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7. 杭州銀行添金喜怎麼買杭州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添金喜收益怎麼樣
它是一款「結構性存款」產品,跟股票指數掛鉤,有保底收益,1W元起購,以1W的倍數遞增。
本期理財周期91天,收益1.45-5.45%,直接登錄杭州銀行網站,「內部互轉----結構性存款」,就可以購買。
8. 銀行理財3%到8%一般最後收益多少
國有銀行:收益率在4%以上的共有84款,在4.5%及以上的共有11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5%,期限三個月,為農業銀行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產品。
股份制銀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共有32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4.8%,期限96天。
城商行:發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有62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5.08%,期限42天,為江蘇銀行「行慶特供版」理財產品。
截至12月23日,北京地區國有銀行共發行754款理財產品,其中,交通銀行發行數量佔比57.96%;股份制銀行共發行719款。
發行產品數量佔比超過市場10%的分別是,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渤海銀行及浙商銀行;城商行共發行774款,南京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發行量佔比分別為:22.35%、18.09%、14.47%和13.95%。
上海地區
國有銀行:收益率在4%以上的有85款,4.5%及以上的共有3款,均為非保本型。其中,2款產品來自中國銀行。
最高收益率為4.5%,期限均在一個月左右。
股份制銀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共有17款,均為非保本型。其中,8款產品來自渤海銀行。
最高收益率為4.7%,期限普遍在1~3個月左右,僅有1款為一年期。
城商行:發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有33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5.08%,期限為42天,為江蘇銀行「行慶特供版」理財產品。
上海地區國有銀行共發行777款理財產品,其中,交通銀行發行數量佔比58.94%;股份制銀行共發行724款;城商行共發行810款。
廣東地區
國有銀行:無收益率在4%及以上的產品。
股份制銀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共有6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4.65%,期限三個月。
城商行:發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有33款,均為非保本型,最高收益率為5.08%,期限為42天,為江蘇銀行「行慶特供版」理財產品。
廣東地區國有銀行共發行779款理財產品;股份制銀行共發行728款;城商行共發行637款,其中,發行產品數量佔比超過市場10%的是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及杭州銀行,分別為21.35%、17.58%及16.80%。
12月份高收益產品增長310%
以往時至季末年末,受困於各監管指標考核,銀行都會選擇在這個時點大幅提升理財收益率沖規模。今年年末理財依舊延續了收益上行的傳統。特別是受年末流動性危機的特別因素影響,今年的情況就更為特殊。1
通過上述幾組數據,我們發現12月份4%以上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數量環比上漲了310%。在統計的三個主要區域中,以北京和上海的增幅最為明顯。
在非北上廣地區,12月在售的理財產品中,共有10款收益率超過10%。其中,交通銀行有6款,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為14.60%,與滬深300掛鉤;最低的是8%,與黃金掛鉤。其餘4款高收益理財產品分別來自平安銀行、營口沿海銀行、農業銀行和晉城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