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理財險算保險嗎是不是陷阱
都說世界上有抄2種邏輯,一種叫襲邏輯,一種叫中國人的神邏輯。什麼叫中國人的神邏輯呢?就拿最近比較火的高鐵霸坐天團來說,那就是一種流氓無賴式神邏輯,想要跟他們講道理,那都是徒然無用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見一次揍一次(開個玩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前不久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一個保險理財陷阱,我對保險產生了很大的畏懼,對此您有什麼建議嗎
保險分紅就是一種忽悠陷阱、首先將你的錢款長期鎖定。陷入其中。長期不能自理。所謂理財分紅就是要自己存取自由。沒有分毫損失。這種忽悠陷阱既不能自己理財又不知道最終的效益。如中途取款扣除現金額度遠遠超出分紅的若干倍。
③ 在保險公司業務員欺騙下購買了理財產品,如何解決
可以去業務員所在保險公司進行舉報或者去當地的保監局舉報。
注意事項:
1、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或理財時,應主動利用保險公司的查詢和投訴系統,對保單等「去偽求真」。
2、掌握區分真假保單和理財產品的基本技巧:
一般而言,真單印刷質量較高,假單相對粗糙;真單上保險單號、流水號、限售地區等信息 一應俱全,假單往往沒有這些信息,或者信息不全;真單正面或背面印有保險公司的統一客服電話和網站,供消費者查詢,假單上往往 沒有統一的客服電話,僅留有手機或虛構的固定電話。
3.最重要的是,請理性認識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
保險就是保險,理財只是附屬功能,除了以保險形式售賣的純存理財產品,帶保障功能的保險理財產品收益率肯定是比不上專屬理財產品的,因為客戶的一部分交費要做成保費,而不能全部進入投資賬戶,而且說實話,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也就是一般水平,唯一有優勢的就是所謂的分紅,但其實分紅方式是不透明的,保險公司願意拿出多少利潤來進入分紅賬戶完全是自己說了算,所以只能指望保險公司互相的競爭來博個可能的高分紅,靠這個本身不靠譜。因此大家既然買的是保險就更應該關注其保障功能,理財功能只能是附屬考慮的范疇。
另外,保險公司的盈利模式本來就是通過客戶長期穩定的交費來保證穩定增長的現金流。因此對客戶中途退保是很敏感的,會收取高額退保手續費,所以保戶投保時一定要想清楚再保。
業務員傭金高也是退保手續費高的原因,30%~40%的傭金其實是保險公司設想客戶能20年每年交5000塊,因此會拿出首年保費的很大一部分給業務員做傭金,以後就沒那麼高了,而且是逐年減少,一般拿個5年左右以後就沒有了,因此如果客戶過一兩年就退保,保險公司當然要收高額手續費,因為保險公司已經把保費很大一部分給業務員做傭金了,客戶退保了,也不可能從業務員那裡退傭金的,只能向客戶收了。
=保險並非騙人的,現在很多返本性的保險其實就是通過流動性的轉換來幫助保險公司盈利。只是現在確實有許多業務員的不專業或者故意隱瞞某些保險知識誤導客戶,使整個行業的聲譽受損。
④ 保險理財陷阱
你已經被忽悠了,復每年繳納6576元,制十年過後有12萬,這根本不可能。保險代理人的分紅也不是就3年,因為不同的保險分紅是不一樣的。
新華保險你是看了央視的質量報告吧,其實所有的銀保產品都差不多,說白了沒有什麼保障,就是個定期存款,只不過這個存款時間比較長,存款收益不是固定的。
⑤ 央視曝光新華保險理財陷阱
保險公司賣理財產品本來就不正常,所以建議購買保險去保險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去銀行。
⑥ 保險理財有什麼陷阱,揭秘分紅險產品
保險產品本身沒有什麼陷阱,不過銷售保險的代理人可能會只說其中的版一面,這樣就會誤導權你。
比如:
1、分紅,假設保險公司的分紅能達到6%。這個不低了,不過代理人只說分紅,不會告訴你的現金價值的分紅。因為現金價值開始比本金低,所以即使分紅利率高,實際收益也不高;
2、生存金返還,比如每年繳納1萬,返還3000元,讓你覺得返還率非常高,但是20年繳納後,實際每年的返還也就1.5%,同時這種返還型的分紅險現金價值都很低。
3、很多代理人不告訴你什麼是現金價值。
⑦ 分紅型保險陷阱
分紅險的坑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