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商業銀行可以選擇幣種進行融資嗎
目前國內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等商業銀行都可以理外幣兌換的業務~~~
可兌換的幣種有英鎊、港幣、美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瑞典克朗、挪威克朗、日元、丹麥克朗、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歐元、菲律賓比索、泰國銖、韓國元、澳門元、新台幣共十七種貨幣;不過你要兌換現鈔的話,去稍微大些的行或者分理處,如所在地的省分行營業部等,因為有些小些的支行沒有準備那麼多的現鈔,有些少見的幣種沒有準備~~~~~~
面值倒是沒有什麼特殊規定,兌換數量有規定:每天憑身份證可以兌換5000美元以內或者5萬人民幣以內,如超過上述限額就要提供國家外管局的證明~~~~~~~~~~融資當然可以
② 為什麼歐債危機,不大量印製歐元。大量發行貨幣後果是什麼,對社會世...
通過本幣貶值來緩解債務壓力的方式雖然常見,但這是一柄雙刃劍。
歐元區「適不適合」印鈔來拯救歐債危機呢?
——不適合「大量」印鈔,雖然我們用一個詞「歐債危機」來描述發生在歐盟的主權債務危機,但細看,這場危機的主體是很復雜的。歐元區里固然有債務深重的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等,但也有經濟良好的德國、奧地利、法國等國家。一旦大幅印鈔,導致很多負面作用,比如通貨膨脹的壓力、比如新增資金並未用於實體經濟建設而是轉入市場投機等問題,會極大地影響到歐元區的健康經濟體。
歐元區「能不能」印鈔來拯救歐債危機呢?
——「有限制」,歐元區貨幣主權統一,集中體現在歐洲央行,而在歐盟條文中對歐洲央行的主要職責的描述是控制通貨膨脹。所以歐洲央行有一定的貨幣寬松的能力,但首要是控制通脹。
歐元區「有沒有」印鈔來拯救歐債危機呢?
——有。德拉吉當上歐洲央行行長後兩次降低歐元的主導利率至1%。在去年12月還釋放495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貸款」(LTRO),今年2月份還將釋放一次更大規模的LTRO。這些都算作是貨幣寬松的手段。雖然不是「印鈔」那麼慷慨,但規避了很多直接印鈔帶來的弊端。
實際上在歐洲央行的這些操作之後,歐債危機有沒有好點呢?
——短期內影響不盡如人意,長期影響尚未可知。歐洲央行的這幾次釋放流動性的措施後,重債國的國債拍賣並沒有明顯見好。同時凈釋放給歐洲銀行的流動性又基本退回了歐洲央行以求避險。市場上的流動性不足沒有實質好轉。
③ 歐元正式啟動後對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挑戰
1. 一體化的金融「黏合劑」
建立歐洲貨幣聯盟和實行歐元是歐盟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戰略步驟。歐盟主張實行歐元的國家領導人和經濟界代表不僅將貨幣聯盟視為經濟一體化目標,而且將此作為整個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歐元加強歐盟的國際競爭地位。建立歐洲貨幣聯盟是明確的政治戰略目標,其意義遠超過經濟范疇。(1)歐洲整合的「黏合劑」。在世紀交替之際,歐洲版圖上接二連三出現北約東擴、歐盟東擴等重大戰略組合。這些事件在歐盟國家引起的政治磋商、矛盾和問題使歐盟國家間關系面臨很大壓力。實施歐元將在歐盟國家間形成一種「金融黏合劑」,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關鍵一環。歐元區國家逐步拆除重要障礙,國家在放棄貨幣政策主權後,將與貨幣聯盟的經濟和政治利害關系共命運。歐元把參與國的政治與經濟連成一體,歐洲一體化從此難走回頭之路。(2)對全球化挑戰的回答。實行統一貨幣——歐元有助於歐盟實現其提高對美、日國際競爭力的政治經濟目標。歐元區擁有3.03億人口,已經超過美國(2.76億)和日本(1.27億)。目前歐元區的GDP佔世界的比重(16%)低於美國(22%),高於日本(7%),但隨著未來歐元區的逐步擴大,這一比重將趨向擴大。現歐元區的商品與勞務出口佔世界的比重(19%)已明顯領先於美國(15%)和日本(9%)。在實力支撐下歐元區將更有「資本」擴大歐元金融區地緣經濟影響,平等參與建設未來世界經濟制度。
歐元區增強了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實行歐元後,歐元區內部的匯率風險消除。歐元12 國必須按照法律遵守《馬約》規定的通脹和財政穩定目標。這些措施促使歐盟國家經濟集體轉向穩定。歐元實施近3年時間里,歐盟內外出現許多大的動盪和干擾,如亞洲金融危機餘波、科索沃戰爭、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以及美國恐怖事件等,歐洲貨幣聯盟經受巨大沖擊。總體看,歐元區內部的動盪小於歐元以前的「馬克體系」,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經過調整能夠保持在2%以下,國債佔GDP比重得以按計劃持續降低。
2. 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器」
歐元將改變國際金融格局,對全球金融關系有一定穩定作用。歐元將改變美元在國際金融中絕對主導的地位。在未來國際金融體系中,美元仍是最重要的主導貨幣,歐元並不是要取代美元的地位,而是穩步接近美元的地位,並和日元一起共同行使國際主導貨幣的職責。歐元啟動以來,雖然歐元兌美元匯率在波動中呈現弱勢,但歐元的國際作用已明顯增強。除了在世界貿易結算中的比重有所擴大外,歐元作為國際投資貨幣的意義明顯明顯增大。歐洲的國際金融地位明顯上升,歐洲的債券市場已與美國並駕齊驅,股市也在歐元推動下,在深度和廣度上快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日益重要的融資渠道。
美國匯率和利率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將受到一定的限制。據統計,全球30%-40%金融資產最終將歸於歐元,其5000-10000億從美元轉為歐元。如果最終英國加入歐元區,歐元區的實力和籌資能力將大大加強。歐元區的實力將接近美元的地位。但歐美之間並沒把對方作為競爭中危險的一極,而是重要場所。因為歐元成功,可以簡化交易過程和費用,同時也促進歐洲市場穩定。隨著美國在世界經濟中比重下降,美元失去少許地位符合世界經濟力量的實際對比,對世界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
中長期歐元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國際金融具有穩定作用。中長期內,美元仍保持著國際儲備貨幣和支付貨幣的重要作用。在相當時間內,美元雖是最強的、應用最廣的世界主導貨幣,但它一方面因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因歐元的崛起而處於強大的壓力之下。歐洲央行採取了既競爭又協調,以協調為主的政策。歐洲統一貨幣促使美國和歐洲都從自身利益出發,加強國際金融合作。歐元啟動以來,歐洲中央銀行努力按照歐元區的利益和景氣發展制定貨幣政策,在維護獨立性和不與美聯儲的政策陷入沖突的矛盾之間保持平衡。歐洲央行特別著眼預防美國經濟大起大落和美國經常項目巨額赤字引發美元貶值的風險。為防止出現金融動盪和匯率沖擊,歐洲央行和美聯儲、日本等中央銀行進行了政策協調。在歐元啟動後的近3年時間中,在共同作用下,國際匯率未出現大的動盪,維持了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
歐元區通過在物價、財政、利率和對外經濟等方面的穩定政策措施,為歐元區建立了穩定的框架。《馬約》的四項標准給世界各經濟區域和組織提供了整頓經濟和建立穩定貨幣機制的範例。歐元的實施提出重要啟示:穩定金融需要統一的、區域性的、最終是全球性的金融秩序和金融體系。美國恐怖事件後,歐洲的出口受到影響。但歐元區的金融仍保持穩定。若在實施歐元之前,這種沖擊將引起歐洲各種貨幣,如馬克、法郎、里拉和比索塔的激烈動盪。但統一的歐元實力和歐洲央行與美聯儲的政策協調使歐元區避免了外來沖擊。歐洲央行穩定景氣和資本市場的 「危機管理」政策經受住考驗,歐元保持相對穩定。貨幣聯盟的穩定對國際金融的穩定做出貢獻。
④ 歐元的誕生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有什麼挑戰
歐元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挑戰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調能力的挑戰
從歷史上看,IMF在協調其成員國緩解1973年與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危害、救援1982年拉美債務危機、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結構性改革並促進其經濟穩定增長方面,表現出較強的協調能力。但在特別提款權問題、南北貨幣關系問題、以及IMF的貸款條件等問題上,其協調能力卻引人質疑。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歐洲貨幣聯盟作為同樣的跨主權國家的國際貨幣機構,盡管它也將面臨許多困難,但在保證歐元穩定方面將發揮出更完善的協調能力。另一方面,在貨幣問題上以一個聲音說話的歐洲,將會代替原發達國家內部美、日、德三極上德國的位置,並將大大增強這一極的力量,從而使IMF在協調西方發達國家內部立場的問題上難度更大。
2、對國際儲備體系的挑戰
現有的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可以概括為美元主導下的美元、日元、馬克、SDRs及其他硬貨幣並存的體系。歐元的產生與運作,對美元在國際儲備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及SDRs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無疑將帶來嚴峻的挑戰。
從經濟實力來看,統一貨幣後的歐盟國家GDP在1996年占經合組織的38.3%,而美國只佔32.5%,日本則佔20.5%。因此,以這種經濟實力為基礎的歐元,在一定時期內有望在國際儲備體系中擠佔美元所佔的一部分份額,並可能在中長期內動搖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從而形成未來國際儲備體系中非對稱三級(美、歐兩極強,日本一極弱)的局面。
同歐元一樣,SDRs也是一種國際清償力,但SDRs天生就有缺陷。同樣作為信用貨幣,歐元卻在天然稟賦上優於SDRs。這是因為:
①從貨幣的價值尺度的角度考察,雖然作為籃子貨幣的SDRs的價值也很穩定,但從作為信用貨幣其價值所必須依靠的信用源泉來講,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的作用,顯然要比IMF在國際儲備貨幣創造上的作用大得多。
②從貨幣的流通手段的角度考察,在非官方結算之中,SDRs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而歐元則不一樣,它不但可作非官方結算貨幣,而且還可作區域內統一的流通貨幣,可以預見,歐元被非官方歡迎的程度將是SDRs無法比擬的。
也可以預見,至今未達到在其創立之初所設想的成為世界主要清償力目標的SDRs,在歐元的挑戰之下將會更加暴露出其內在缺陷性,從而動搖其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
3、挑戰目前的所謂「非體系」,為世界貨幣的發展起到示範作用
匯率制度安排多樣化、黃金非貨幣化以及國際政策協調艱難,是目前牙買加體系之所以被稱為「非體系」的重要原因。歐元將以其匯率穩定、跨國界的協調及統一的中央銀行對這一「非體系」直接提出挑戰。
並且統一的歐元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可用於非官方結算的跨國界信用本位貨幣的一種創造,它的誕生及其後的發展,將為未來統一世界貨幣的創造提供寶貴的經驗,也將為其他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貨幣一體化起到示範作用。
許多學者已經預言,世界貨幣最終的統一將建立在幾大區域性國際貨幣基礎之上,並在廣泛的國際協調上與制度框架內執行其世界貨幣的職能。我們認為,未來IMF貨幣的改革進程將和區域內國際貨幣-體化發展進程相交織,並最終創造出一種完善的世界貨幣。盡管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這或許是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演化的趨勢。
歐元的特點:
1999年1月1日起歐元正式啟動,並於2002年6月30日之後成為歐洲貨幣聯盟范圍內唯一合法通貨的歐元,其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
(1)跨主權國家創造的信用本位貨幣。其信用將來自於人們對歐洲貨幣聯盟內高效率的協調能力、其經濟實力和經濟增長潛力所賦予的信心。
(2)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分離造成歐元的缺陷。一國范圍內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是有矛盾情形的,該矛盾對於具有第一個特點的歐元來講顯得更加突出,因為其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與分離的各國主權政府之間,並不能保證在必要時能夠完全協調一致。因此分離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可能從內部動搖歐元的生命所在——幣值穩定。
⑤ 歐元區,為什麼沒有貨幣政策 然後在歐元區,各個國家的銀行利率是不是一樣 還是有細小的差異
要維持固定匯率,各國國家要麼實現外匯管制,要麼採取聯合的貨幣政策,這樣各國國家的貨幣政策一定要趨同,所以歐盟區的各國國家的匯率政策是趨同的,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很低,銀行的利率理論上應該是一樣,但是會有細小的差距,只要這細小的差距不足以抵消無風險套利的成本,無風險套利就不會產生,匯率就會持續穩定,歐元區的通脹和財政赤字是要控制在規定范圍的,這是防止某個成員國因為通脹的壓力提高利率,或者通過通貨膨脹稅來籌集資金
⑥ 歐元政府債券和歐洲債券有什麼分別
歐洲債券是票面金額貨幣並非發行國家當地貨幣的債券。是指以外在通貨為單位,在本國外在通貨市場進行買賣的債券。歐洲債券不受任何國家資本市場的限制,免扣繳稅,其面額可以發行者當地的通貨或其他通貨為計算單位。對多國公司集團及第三世界政府而言,歐洲債券是他們籌措資金的重要渠道。歐元債券,歐元區成員國聯合發行統一歐元債券的體系,將允許成員國按照統一成本進行融資,債券信用由全體成員國共同擔保.
⑦ 歐元和美元有什麼區別
實際上就是一樣的。因為在當時,美元很堅挺,如黃金一樣的不貶值,所以稱為美金。
而日元不稱為日金、英鎊為什麼也不稱為英金呢,哈哈,我錯了。
美圓為何又叫美金要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說起.
布雷頓森林體系啟蒙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時。1944年7月,44個國家的300多位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了「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協議最後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由此建立起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內容包括: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國際貨幣事務進行磋商,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融資支持;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和美元掛鉤(即「雙掛鉤」),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取消經常賬戶交易的外匯管制等。由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簡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向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保障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世界銀行則提供長期信貸來促進世界經濟的復甦和發展。這兩大機構運轉至今。
布雷頓森林體系通過實行美元和黃金直接掛鉤以及固定匯率制度,促進了國際金融的穩定發展,為國際貿易的擴大和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布雷頓森林體系也有其內在缺陷,主要表現為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和國際清償力的矛盾、儲備貨幣發行國與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之間政策協調的不對稱性以及固定匯率制下內外部目標之間的兩難選擇等。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這些固有的缺陷逐步暴露。
20世紀60-70年代,在經歷了多次美元危機後,以1971年12月的《史密森協定》為標志,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國拒絕向外國中央銀行出售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金本位制名存實亡。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各主要貨幣在投機力量沖擊下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此後,國際金融局勢動盪不安,直至1976年國際社會達成了以浮動匯率合法化、黃金的非貨幣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牙買加體系」。但是牙買加體系並不是一套嚴密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種既無本位及其適度增長約束,也無國際收支協調機制的自由放任體系,被稱為「無體系的體系」。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為重要的國際組織仍得以保留。
因為有這段美元和黃金掛鉤的歷史,所以習慣上就把美元稱為美金
⑧ 歐元,美元 國際交易貨幣多元化 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儲備貨幣必須具有以下及格性質特徵:
第一:該貨幣具有強大的經濟載體
第二:該貨幣要具有強大的軍事政治載體
第三:該貨幣所在組織(國家)穩定統一
第四:該貨幣具有很強的保值行
所以綜合以上原因,歐元無法取代美元儲備貨幣的地位
⑨ 什麼是歐元債券
歐元區成員國聯合發行統一歐元債券的體系,將允許成員國按照統一成本進行版融資,權債券信用由全體成員國共同擔保。
顯而易見,首先,發行統一的歐元債券雖可降低高負債成員國融資成本,但必將推高核心成員國的融資成本和信用風險,表面上是將所有成員國的信用捆綁在一起,其實質則是強國為弱國擔保。此舉將使歐元區核心成員國的債務負擔明顯加重。奧地利財政部長費克特稱,預計發行歐元債券將使奧地利增加幾十億歐元的債務負擔。另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數據,如發行統一的歐元債券,將需要德國付出約100億歐元左右的成本。截至16日,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3%,而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5%左右,希臘、葡萄牙等國融資成本逾10%。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計算,歐元債券的平均利率將為4.6%左右。
⑩ 歐元區主要再融資利率是什麼
簡單的說,再融資利抄率就是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的利率,商業銀行可以根據這一利率向中央銀行借入資金。這是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一種工具,用來影響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和拆借利率,並進而影響商業銀行對公眾的存貸款利率。
歐洲央行的「主要再融資操作」(main refinancing operations)每周操作一次,根據主要再融資利率向貨幣市場注入期限一周的貸款,商業銀行通過競標獲得。
中國人民銀行也有類似的操作工具:再貸款、再貼現,但並不作為最主要的流動性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