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譯太史公曰:"張季之言長者,守法不阿意也"
廷尉張釋之是堵陽縣人,字季。他因為有家財而當了騎郎,事奉孝文帝,十年時間都沒有升遷,沒有什麼人知道他。……張釋之跟隨皇上出行,登上虎圈。皇上問上林尉登記各種禽獸檔案的情況,問了十多個問題,上林尉左顧右盼,全都答不出來。看管虎圈的嗇夫從旁邊代替上林尉很詳細地回答了皇上問的禽獸檔案的情況,想借這來讓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對答如流猶如回響應聲一樣沒有究盡。文帝說「官吏不應當像這樣么?上林尉無能!」於是詔令張釋之任命嗇夫為上林苑令。張釋之過了很久上前說:「如今陛下憑著嗇夫能言善辯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這風氣影響,爭著誇誇其談而沒有實質內容。況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隨形、響之應聲還要快,國君的一舉一動不能不謹慎啊。」文帝說:「好。」於是作罷,不任命嗇夫了。不久,太子和梁王一同乘車入宮朝見,經過司馬門沒有下車,於是張釋之追上來攔住太子、梁王,不讓他們進殿門。於是控告他們不在司馬門下車是犯不敬罪,報告上去。薄太後聽說了,文帝脫下帽子謝罪說:「我教兒子不夠謹嚴。」薄太後於是派使者秉承詔令釋免了太子、梁王,然後他們才得以進入。文帝因為這事認為張釋之與眾不同,任命他們為中大夫。不久,皇上出行經過中渭橋,有一個人從橋下面跑出來,使皇上駕車的馬受了驚嚇。於是命令騎士捉住,交給廷尉治罪。張釋之審問,那人說:「我鄉下人來到這里,聽到清道戒嚴,就藏在橋下面。過了很久,認為皇上已經過去,就出來,看到皇上的馬車和儀仗隊,立刻就跑了。」廷尉上奏應判的罪刑,一個犯了清道戒嚴的禁令,應該處以罰金。文帝發怒說:「這個人親自驚了我的馬,我的馬好在脾性柔和,假如是其他的馬,一定不是摔傷我了嗎?可是廷尉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