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浙商銀行理財產品怎樣,安全嗎
購買浙商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十分安全的。
判斷某一銀行的理財安全與否,要看這個銀行的經營業績,業績的好壞關繫到理財產品的安全性。2019年上半年,浙商銀行營業收入和歸屬於本行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25.74億元和75.28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1.39%和16.07%。
綜合來看,浙商銀行的業績表現是非常不錯的,旗下的理財產品也值得購買。
注意事項:
1、購買理財產品時,所謂的預期收益率是,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一種浮動收益的表達形式,它是說所購買的理財產品的收益在未來到期時,大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並不是確切的值,中間存在著風險變數的,這個要注意。
2、一個理財產品完整的投資周期包括銷售期、運作期和到賬期,一個完整的理財產品投資過程中,會有幾天不能按照預期收益率計算理財收益。投資者還將面臨理財到期後能否有下一期產品銜接的問題。如沒有合適的產品銜接,又會產生一個等待期,造成收益的減少。
Ⅱ 理財哪個銀行好 大約多少利率。
理財小銀行比較好:
中信銀行 - 中信理財之共贏系
24個月
9.00%
5萬起投
中信銀行 - 中信理財之共贏系
12個月
8.80%
5萬起投
廣發銀行 - 廣發銀行歡欣股舞2
3個月
8.00%
5萬起投
廣發銀行 - 廣發銀行歡欣股舞2
3個月
8.00%
5萬起投
南京銀行 - 珠聯璧合-雙月盈1
2個月
6.00%
5萬起投
南京銀行 - 珠聯璧合-雙月盈1
2個月
6.00%
5萬起投
浙商銀行 - 永樂理財2015年第1
3個月
5.80%
5萬起投
廣東華興銀行 - 映山紅穩健1號
8個月
5.80%
5萬起投
Ⅲ 浙商浙商銀行近幾天的理欠財產品有什麼銀行永樂理財 隨時可以賣嗎
你要想買他的理財產品呢,必須要去前台,那麼見你去了前排之後,你就發現他有什麼樣的理財產品了。
Ⅳ 如何評價明朝永樂年間的財政
說起通過「靖難之役」篡逆而起的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除了「篡逆」的行為後世頗多指摘,登基之後倒行逆施,大肆屠殺建文舊臣的行為招致抨擊外,歷學家對其在位22年的評價還是挺高的。明朝永樂年間的國家財政年收入約三千萬兩白銀!靖難之後,中原糜爛。但是朱棣登基後,營建北京城,北征蒙古,南征交趾,疏通新開運河,鄭和下西洋,還要修大典。上面每一件事都是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卻少有人稱永樂朝橫征暴斂,百姓民不聊生。說到這不得比提一個人被海內外諸多明史學家贊為「永樂盛世大賬房」的名臣--夏元吉。這全因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這個集列朝所有「鴻業」於一身的時代,列列偉績,歸根結底都離不開一個字--錢。陞官為左侍郎數月後,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四月,夏元吉?到了他任上的第一個重要差事:赴江南治水。彼時江南,是大明朝物產最為豐富之地,是稅收的主要來源。可自洪武三十一年以來,連年暴雨成災,導致糧食減產,國家賦稅大損,朱棣頗為重視此事,早在入主南京初期,就先後派遣工部侍郎吳中,兵部侍郎方賓於建文四年八月,十二月兩次下江南治理。可這兩位跟從朱棣北來的「老班底」不通南方水情,以至徒耗民力,勞而無功。因而夏元吉此行,朱棣甚為重視,行前專門派督御史俞士吉送水利書籍給夏元吉,兩個月後,又派戶部右侍郎李文郁前往協助。夏元吉到後,先反復考察水情,然後力排眾議,更改傳統治?方法,提議從吳淞河至太湖之間開鑿運河,並在沿途設置水閘,控制流量,以求「澇則分洪,旱則灌溉」之效。此舉動用民工10萬人,夏元吉以身作則,布衣麻服吃住在工地,親自督工,旁人勸他注意休息,他卻答道:民工都在辛苦,我怎能獨享安逸。眾人聞之感動,工程大進,次年,他又督造了連通白秋河至太湖的工程,將江南兩大河流貫通起來,至永樂二年九月全線竣工,從此「蘇淞農田大利」。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採用相同的治水方法,要等到200年後的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時。其江南治水功績,連朱棣的第一謀士姚廣孝也為此稱贊夏元吉道:古之遺愛也。 初建奇功的夏元吉自此得到朱棣榮寵,歸南京後愈加器重,不久後升為戶部尚書,正式擔當「大賬房」。他藉此勸諫朱棣廢除「文字獄」,並為朱元璋時代因文招禍的文人們「平反昭雪」。一番開導,終令朱棣下達了「大明朝不因文殺人」的訓誡,一批之前蒙冤幾十年的文人,諸多被封殺的詩文著作,從此重見天日,明朝文化繁榮,百家爭鳴,更從此開始。 夏元吉在永樂時代的最重要作用,是和永樂時代一系列「大功業」緊密相連的:造寶船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南征安南動兵30萬,5次北征蒙古,平均每次動兵50萬,經濟花費都是天文數字,對比前朝後世,號稱「豐庶」的隋朝煬帝時代,後人贊為「富宋」的北宋徽宗時代,累積「十大武功」的清乾隆時代,上述的「大動作」僅進行了一兩樣,便招致國庫空虛,苛捐雜稅叢生,百姓負擔激增,以至變亂四起。但永樂?代,雖說難免勞苦百姓,卻終能將這些「大動作」一一完成,個中的奧妙,正在於夏元吉的「理財之能」。清朝歷史學家趙翼曾贊嘆說:歷朝論理財能者,唯桑弘羊、夏元吉二人也。將之與西漢經濟學家桑弘羊相比,評價可謂甚高。 夏元吉之所以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在於他高人一等的經濟眼光。朱棣的歷次「大動作」中,不斷有人提議用增加賦稅的辦法解決籌款問題,每次夏元吉都堅決反對,他的訣竅,可以概括成一句話:「裁冗食,平賦役,嚴鹽法,錢鈔之禁,清倉場,廣屯種,以給邊庶民,且便商賈。」 這些方法中,「裁冗食」最難辦,其內容涉及到「機構精簡」,減少皇室開支用度,甚至限制朱棣本人花費等問題。夏元吉知難而上,永樂四年,借籌措下西洋經費為由,請旨裁減中央到地方閑散衙門200個,分流近千人。朱棣每年給諸皇子的賞賜,也經其諫勸,每年儉省近三分之一。朝廷禁軍,經其核算淘汰大量老弱殘兵,建成兵少戰力精的「三大營」,這件件事情都是「得罪人」的,曾有人向其賄賂以圖「方便」,夏元吉將眾人的賄賂之物盡數掛在家中屋檐下,以表清廉之意。接著流言四起,不斷有人在朱棣面前進讒言,好在朱棣對其信任有加,多次告誡群臣:「構陷夏元吉者,處重罪。」 其他幾條政策同時施行,「平賦役」,增加對富戶階層的稅收,減免貧民階層稅收,並允許鄉民出錢代勞役。「清倉場」,即清理各地倉庫,嚴查貪污,每遇貪墨要案,他親自核算,屢屢揭穿貪官伎倆。「廣屯種」,招募內地無地鄉民去邊塞耕種落戶。這不是朱元璋時代的「強制遷移」,而是國家出台「優惠」政策,用免稅和經濟補助吸引農民前去落戶,結果九邊各地22年來「戶口增倍」,最早從內地「闖關東」的人,也恰出現在這一時期。而各個政策里,最關鍵也最難辦的是兩樣--「嚴鹽法」「錢鈔之禁」。 「嚴鹽法」,是對洪武朝時楊思義倡導的「開中法」的再調整。「開中法」自洪武年間實施以來,對鞏固國防,加強邊地防務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永樂時期卻情形大變。自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起,朱棣開始主動出擊,先後5次大規模對蒙古用兵,雖捷報頻傳,但每次出師都在30萬人以上,加上「下西洋」「開運河」「通西域」等大動作同時進行,財用自然捉襟見肘,無奈之下的夏元吉「跳躍性思維」,變「開中法」為「嚴鹽法」,即由每年商人向九邊輸?換取鹽引,變為商人僅向北征蒙古的「出發地」集中輸送糧食換鹽引,這小小的調整,雖減少了九邊其他邊鎮的收入,卻保證國家可以短時間集中大量錢糧,打好北征之戰。後來遷都北京時,他故伎重演,解決了大明遷都的經濟難題,雖說是「權宜之計」,可畢竟解決了問題。「錢鈔之禁」是朱元璋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洪武時代,朱元璋發行紙幣,即「洪武寶鈔」,但當時明朝發行紙幣並無「准備金」,導致紙幣貶值,物價飛漲。到永樂時期,雖出台禁令,嚴禁民間金銀交易,但老百姓依然對寶鈔採取抵制態度,具體方法是,每到用寶鈔交易時,就故意哄抬?價,每到用銅錢交易時,便恢復常價,雖時常重懲,卻屢禁不止,以至一度「紙不如銅」。夏元吉反對用強,對症下葯,一方面緊縮銀根,保障寶鈔信譽,另一面讓寶鈔價格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鹽掛鉤,以維持寶鈔經濟價值。「經濟手段」確實管用,不久後物價漸趨穩定,國家財政日益平穩。 身為「大賬房」,又面臨國家每年「花費如流水」的情景,自然養成了夏元吉「用度謹慎」的特點。每年他「諫阻奢靡事百件」,甚至包括宮廷開支和藩王用度等行為。永樂時代的各式「大活動」,如接待外國使節,修築河道,乃至練兵設防?樣樣用款,但凡是由他負責,皆小心百倍,認真核算,能省則省,為此也時常與兵部、戶部等部門的官員發生爭執,由此得了一個綽號:夏刺頭。所謂「刺頭」,在當時民間方言里,是「小氣鬼」的意思。 這「刺頭」也終於刺得朱棣龍顏大怒。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欲發動第三次北征,一舉平滅韃靼太師阿魯台。深感國家財政日益吃緊的夏元吉竭力阻止,觸怒了朱棣,加上一直深恨夏元吉的國公張輔以及漢王朱高煦的爭相挑撥,夏元吉被解除職務,送「內宮監」長期關押。幸好深知其才的太子朱高熾從中調解,方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在抄其家的時候家中僅布衣和瓦器,朱棣聞之感嘆:「果然刺頭也。」而北征的結果也不幸被夏元吉所言中:朱棣連續發動遠征,「嚴鹽法」漸被濫用破壞,國家財稅捉襟見肘,國庫空虛,從夏元吉下獄的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至朱棣病逝於第五次北征歸途的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僅大米的價格,就從1石1貫寶鈔,上升到50貫寶鈔。朱棣病逝後仁宗朱高熾登基,赦夏元吉出獄官復原職,首任要務還是解決這「通貨膨脹」問題。夏元吉殫精竭慮,再改「嚴鹽法」,允許商人用寶鈔直接換鹽引,規定以300貫換1引,另外繼續對皇帝「刺頭」,禁絕宮廷奢靡消費。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後,夏元吉主持改革商稅,減少國內關卡,鼓勵商品流通,削減收稅比例,做到「稅少而財增」,經永樂時代日益空隙的國庫,終於重新充裕起來。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夏元吉退休,數月後病逝於家,贈太師。這位歷事洪武、永樂、洪熙、宣德四朝的「大賬房」,堪稱「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兩大黃金時代的關鍵人物。 補充一點,素來被認為「刺頭」的夏元吉,也有大方的時候,比如每年劃撥給各地收養孤寡老人的養濟院的經費,從來都是逐年增加。但凡有各地鬧災,劃撥救濟糧米均大大超過預算。私生活方面,其親弟弟從老家來看他,他僅贈米兩石,但對京城周邊乃至老家的孤苦學子,卻時常得其無私資助。在這位「大賬房」眼裡,錢用在老百姓身上,也就用在了「刀刃」上。
Ⅳ 夏原吉是大明五朝元老,他在生活中是如何理財的
夏原吉是明初的廉吏,先後歷經太祖、建文、成祖、仁宗、宣宗五朝,他多年來就職於戶部,主管財政工作。明成祖時遷都北京,派鄭和下西洋,耗資巨大,幸虧夏原吉理財有方,才能維持如此巨大的開支。仁宗、宣宗兩朝,夏原吉請求停止成祖時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工程,為開創“仁宣之治”立下汗馬功勞。
1.夏原吉對政局穩定的貢獻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朱棣打算來年第五次出征蒙古,他召集戶部尚書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禮部尚書呂震和工部尚書吳中等大臣商議北征事宜。
一是加大監察力度。夏原吉增設布政司和按察司兩人負責監察倉儲。對於偷盜糧食者,除了軍職及五品以上的文官要奏報外,其餘人員可以直接處置。
二是加大倉儲偷盜的打擊力度。主要採取責任劃分制和實名問責制、加強對倉儲的守衛、獎勵告發者等措施,通過這些舉措,狠狠打擊了偷盜糧倉的行為,朝廷的財產得到很好的保護。
宣德五年(1430),夏原吉病逝,他身為總攬帝國財政大權二十多年的大臣,經手的錢財數不勝數,他卻兩袖清風,過著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生活。後人寫詩稱贊他的人品“一生清操如冰雪,五世勵節似蒼松。”
Ⅵ 有人在浙商銀行買永樂理財嗎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比較低啊,現在比較出名熱門的是理財通可以再微信和QQ登錄,有貨幣基金版、指數基金、保險權理財等多種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有廣發、易方達、華夏、匯添富四款貨幣產品,指數基金也有易方達、嘉實兩款選擇,可以提供適宜不同的投資者,還是比較實用的。
Ⅶ 永樂理財是不是浙商銀行的理財產品
永樂理財是浙商銀行的,「永樂理財」人民幣理財產品
產品類型:債券、貨幣市場內工具、存容放同業或上述資產組合。
產品收益類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產品風險等級:低風險。
適合客戶:保守型及以上的個人客戶;機構客戶。
投資及收益幣種:人民幣。
起點金額:
個人客戶:5萬元,超過部分須以1萬元的整數倍為單位遞增。
機構客戶:100萬元,超過部分須以10萬元的整數倍為單位遞增。
浙商銀行前身為「浙江商業銀行」,是一家於1993年在寧波成立的中外合資銀行,2004年6月30日,經中國銀監會批准,重組、更名、遷址,改制為現在的浙商銀行,並於2004年8月18日正式開業,總行設在浙江省杭州市。截至2014年末,浙商銀行注冊資本115億元,監管資本410億元,總資產6700億元,各項存款3600億元,各項貸款2600億元。
產品收益來源於所投資債券的利息以及交易過程中的價差收入、回購及拆借收益、存放同業資產收益、信託計劃、委託債權、資產管理計劃等投資收益等。截至目前,我行所有已到期理財產品均實現或超過預期收益。過往業績不代表我行對未來產品收益的承諾和保證。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Ⅷ 有誰知道浙商銀行推出的永樂理財怎麼樣
銀行理財一般都是銀行發行的投資類型的,有保本跟非保本的,現在基本回維持到百分之4左右答,一些銀行小,也會代銷一些公司的理財,看準投資范圍就可以,一般保險點的投資在現金,國債,債券,等領域都沒問題,可以放心購買,且理財期限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