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秋成我家理財

秋成我家理財

發布時間:2021-04-18 19:24:26

① 10秋電大個人理財考試題及答案

樓主的這個問題還不容易找到,還好我幫你找到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相信回有這些資料樓主的答考試應該很容易過的。
內容很多我就不復制了,你到下面的電大在線網站直接搜索個人理財,就能找到很多這方面的試題及答案。

http://www.ddstk.cn/

② 古代理財"四大天王"都是誰

范蠡:多元化投資的「暴發戶」
這位老兄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出身貧賤,但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就成為暴發戶了,後人尊稱為「商聖」。具體他是什麼時候開始真正成為富豪的,這一點沒有找到確切的資料來證明。不過,他「三遷定陶」開始,應該是一個節點。
當時他助越滅吳之後來到了齊國,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的同時,兼營副業(捕漁、曬鹽),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隨後,他又涉及了皮革業和制陶業。用今天的話講,他是跨界經營,多元化投資。
多元化的指導思想,一個好處就是風險的攤分,不會弔死在一棵樹上。我們投資理財也應該如何,但有些人看到哪個產品高收益,結果是蜂擁而上,重倉再重倉,這種思想要改改了。
白圭:索羅斯的前輩
這位哥們也是一個厲害的角色,戰國時期的人物,《漢書》中評價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他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那套「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主張,當時他也是受到了前輩范蠡的影響的。
白圭是一個市場型的投資者,他的「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這聽起來感覺很像索羅斯的「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的調調,看來投資界的厲害角色,都是善於撥開迷霧,懂得辯證看事看物的。
他的思想,可以用在現在投資那些權益類理財產品上,「人棄我取」,就是別人不願問津時,就趁機買進,「人取我予」則是當自己手中的貨價格大漲時,就趁機賣出。炒股也要這樣,把握好時機,獲取最佳收益。
呂不韋:擅長挖掘潛力股的操盤手
在投資理財這個江湖,很多人都是喜歡大家熱炒的東西,股市高的時候炒股,樓市高的時候炒樓,比特幣高的時候炒比特幣,大宗商品高的時候搞搞大宗商品,結果死都不知道怎麼死,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如果是呂不韋,他不會這樣乾的。很多人知道他是當年秦國的宰相,但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他還是一位著名的商人。他的投資思想是:不跟潮流,集中精力挖掘潛力股,然後低買高賣,賺取巨額利差。
當然了,這種方式是很考驗個人的投資眼光的,但人家宰相大人就有這種魄力和眼光,呂不韋很適合在這個年代搞搞股權投資,或者當風投基金的操盤手。不過這種投資方式意味著在高收益中伴隨著高風險。
事實上,他作為天使投資人,最成功最精彩的一次投資,就是看中了嬴子楚這個當時的「垃圾股」。呂不韋一見到嬴子楚就萌生了「奇貨可居」的念頭,最後這位天使投資人,通過一系列的資本資源運作,成功地讓嬴子楚上位了,當年的垃圾股變成了秦國一哥,宰相大人當然也是名利雙收了。
不過就像上面講的,這種方式也是高風險的,前提是你要懂行,對趨勢要懂得把握和判斷,要不然,各種看起來牛逼的沖動行為,一擲千金,最後會傻逼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那些待價而沽的物品,比如藝術品古玩之類的,還有各種創業項目。不過安心貸小編認為,安心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項目,不知道現在呂不韋在哪裡?
蘇軾:勒緊褲腰帶也是理財方式
很多人經常抱怨,就那麼點錢月月花光,怎麼理財。要麼就說,我那麼點錢怎麼理財。這種心態,都有一個心理上的預設,那就是理財只是有錢才能理財,或者有很多錢才能理財。
這種心理如果讓我們的大文豪知知道,他可能會說:「執手相看淚眼,竟無疑凝噎。」你們沒錢理財就了不起啊,難道不會學著勤儉節約嗎,賺錢不行,省錢總可以吧。
是的,我們的大文豪文學成就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泰山,但賺錢能力一般般,不知道文人是不是都這樣。他一生慘遭政治迫害,被朝廷貶了很多次,實在沒什麼錢了,所以他的理財很傳統很樸素:禁止生活中各種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
當年他老人家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那點公務員收入實在少得可憐,所以他開始實施量入為出的策略。
我們的大文豪怎麼搞的呢?他把每月的俸祿分成30份,用繩子串起來掛在房樑上,強制每天最多用一份,杜絕任何的鋪張與浪費,而每天沒用完的錢便用竹筒裝起來。不僅如此,他還通過衙門弄到數十畝廢棄的荒地,帶領全家人在城東開荒種地,真正做到了開源節流。
看看,人家艱苦奮斗,量入為出,但還是撐住了,最終他在貧寒的環境下,懂得釋放壓力,多次免費旅遊,在黃州城外的赤壁山上游覽,然後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對了,他帶領全家人在城東開墾荒地,最後有了一個雅號:東坡居士。

③ 2012年秋電大個人理財考試:理財計劃

答:1、確定目標。定出你的短期財務目標(1各月、半年、1年、2年)和長期財務目標(5年、10年、20年)。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認為某些目標太大了,就把它分割成小的具體目標。
2、排出次序。確定各種目標的實現順序。和你的家人一起討論,哪些目標對你們來說最重要?
3、所需的金錢。計算出要實現這些目標,你血葯每個月省出多少錢。
4、個人凈資產。計算出自己的凈資產。
5、了解自己的支出。回顧自己過去3個月的所有賬單和費用,按照不同的類別,列出所有費用項目。對自己的每月平均支出心中有數。
6、控制支出。比較每月的收入和費用支出。哪些項目是可以節省一點的(例如飯館吃飯)?哪些項目是應該增加的(例如保險)。
7、堅持儲蓄。計算出每個月應該存多少錢,在發工資的那一天,就把這筆錢直接存入你的銀行賬戶。這是實現個人理財目標的關鍵一環。
8、控制透支。控制自己的購買性購買。每次你想買東西之前,問一次自己:真的需要這件東西嗎?沒有了它就不行嗎?
9、投資生財。投資總是伴隨著風險。如果你還沒有足夠的知識來防範風險,就應該購買國債和投資基金。
10、保險。保險會未雨綢繆,保護你和家人的將來。
11、安家置業。擁有自己的房子可以節省你的租金費用。現在就開始為買房子的首期作準備吧。

④ 我想買商業保險不知道買哪個好

安享人生:養老+重大疾病

作為退休養老理財產品推薦的泰康保險公司的「安享人生」,最大的賣點在於它是一種整合險——若投保人一生平平安安,「安享人生」就能起到一個養老的保障功能;但如果投保人不幸患上重大疾病,那麼這個「安享人生」還能起到重大疾病險的作用。

如何養老分紅

作為一種分紅險,「安享人生」是具有增值性能的一款保險,雖然從紅利和總保額的角度考慮,這款產品並不具備明顯優勢(例:投保人共繳費10萬,總保額大約為15萬,紅利另計),同其他的養老險相比,這個收益顯然偏低,但由於整合了其他險種,加之有一些附加險,這款產品還是成為了一款投保率很高的產品。

德財公司理財規劃師黃凱雄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安享人生」作為一種分紅險,在投保人簽定投保合同時起算,每一周年分一次紅利。通常在頭兩年的紅利會較少,因前兩年要扣除傭金、管理費等系列費用,此後每年紅利隨保險公司分紅保險業務的經營狀況而不同。

另外,「安享人生」是一種兩全險(又稱生死合險,就是死亡保險加生存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身故,受益人領取死亡保險金;如果保險期滿,被保險人健在,則領取生存保險金。因此在投保時,對於生存保險金額和身故保險金額有三種比例選擇,即生存保險金額為全部保額的70%、80%或90%,相應的身故保險額為30%、20%或10%。由於「安享人生」是一款終身兩全險,所以如果投保人的死亡保險金總是可以兌現領取。

整合了重大疾病險

整合重大疾病險是「安享人生」產品的主要亮點。在保險合同生效90天或復效90天後,若被保險人被確診初次罹患心肌梗塞、惡性腫瘤、癱瘓等27項重大疾病中任何一項或幾項,可提前領取全部保額,另還享有主險的紅利。

泰康保險公司精算助理楊麗萍告訴理財周報記者,若單獨購買一個重大疾病險,每年所要支付的保險金一般在幾千元左右,而作為「安享人生」中的提前給付型重大疾病險,投保人每年給付的保險金一般只需幾百元(具體數額因人而異),但是保險的效果相同,即發生重大疾病都能獲得100%的全部保額。而這部分醫療保險金則在每年的分紅時扣除,不作為分紅的基數計算。

「安享人生」中的重大疾病險還有一個與單獨重大疾病險不同之處在於「安享人生」投保人若發生重大疾病,所能領取不只是全額的保額,而且還能領取主險的分紅。

附送的其他險種

「安享人生」產品還贈送「生命關懷提前給付」險,也就是說,投保人如果因意外事件而致殘成為一級殘廢,那麼還可以領取這個險種的全部保額。這樣,原本不屬於保險范疇的重大意外事故致一級殘廢的投保人,在無需另行繳費的情況下享有提前領取主險100%的保額。

理財規劃師吳潔向記者介紹說,目前購買養老保險的人群日趨年輕化、高知化,以「安享人生」為例,80%以上的客戶都是年齡在28-35歲之間的具有大本以上的高知白領人群,而通常對於這些早期做養老規劃的年輕人而言,他們頻繁地使用著交通工具,在考慮如何養老的同時,也有對生活在高風險的城市環境發生意外事故的擔憂。「安享人生」贈送的「生命關懷提前給付」險,對於這一人群而言是較為實惠的。

「『安享人生』雖從裡面單個險種來看並無太大優勢,但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整合了投保人對此類保險的期望與需求,即:防病、防老以及防通貨膨脹。」吳潔說。

【案例一】

李先生,27歲,外資銀行中層管理人員,年收入20萬元左右,選擇總繳費額為10萬,總保額為15萬,生存保險90%。付款方式為年繳費金額在5000元左右,繳費期限20年。

李先生共繳費金額10萬元,從65歲開始可以一次性或選擇分年或分月領取生存保險金總額13.5萬元,身故保險金1.5萬元(身故後由受益人領取),紅利另算(紅利基數需扣除每年的醫療保險金)。

【案例二】

曠先生,29歲,個體公司老闆,和太太選擇總保額20萬,生存保險金90%。付款方式為繳費期限20年,合同約定60歲開始領取。

曠先生年繳費金額在8100元左右,共需繳納保險費16.2萬元(因曠先生的身體狀況欠佳,估計保險金額比正常要高),其太太年繳費金額在7400元左右,共需繳納保險金14.8萬元。每人在60歲時可以一次性或選擇分年或分月領取生存保險金總額18萬元,身故保險金2萬元(身故後由受益人領取),紅利另算(紅利基數需扣除每年繳納的醫療保險金)。

點評:

壽險,一般大眾會理解成對自己壽命的保障,其實正好相反,是被保險人去世後才能給付保險金,受益的是家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很多人有個誤會,買保險對自己沒用。這個觀念也是錯誤的。

兩全保險就是一種對生存和死亡全都有保障的險種。如果想在退休後自己能領到一筆錢作為生活的補充,又能在過世後留給家人一些錢來支付喪葬的費用,不妨可以看看這款「安享人生」。是想自己多得一點還是給家人多留一點,這個比例可以您自己定。

咨詢顧問:李秋夢(上海)
咨詢方式:150-2133-7241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註:本文轉載自理財周報 原文作者:孫迎娣

⑤ 大學生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正值秋季開學,大學新生們紛紛走進大學校園,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與高中階段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獨立性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自主理財也成了他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財?在此,泰康人壽玉溪中支副總經理邵慶歡為大學生們如何理財出謀劃策。 建立正確消費觀 養成理財習慣 邵慶歡指出,大學生在校期間早日積累理財知識,幫助自己日後快速獲利,這個出發點是不錯的,而且大學生有充足的業余時間來認識投資工具,學習理財基礎知識。但是,在投資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建議大學生多參加一些金融理財行業內相關的知識講座,結合書本知識和互聯網平台觀察、分析市場行情。另外,大學生還可以從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等基本的投資理財工具入手,利用自己的閑散資金進行實踐體會,但最基本的原則是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堅持穩健策略,不能急功近利。 與此同時,大學生個人理財不能忘記一個前提,就是不能影響自己的學業與課程,不能過度沉迷於理財與投資。要做好理財的心理准備,理財並不像很多大學生所想的一樣是一夜暴富或一勞永逸,理財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和耐心。 「不與人攀比,不愛慕虛榮,勤儉節約」這句話幾乎是每位家長對孩子入學前的諄諄教誨。目前大學生理財很多都談不上財務獨立,主要的資金需求就是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所以大學生投資理財應理性,不要盲目跟風,應勤儉節約,建立正確消費觀。例如信用卡,過度使用信用卡容易助長大學生過度消費的不良習慣。在此建議使用信用卡的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理財習慣,隨時關注賬單情況,如果可以,進行簡單的分析匯總,一方面可以觀察自己的消費能力是否合理,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另一方面了解分期付款產生的利息費用,學習其計息方式。 開源節流 轉移風險 說到如何理財,不外乎四個字,就是開源節流。前者指增加經濟收入,是經濟收入的源頭,源頭自然是多多益善;後者指經濟支出,針對消費支出需要一定的控制,要盡量控制好收入的「外流」。由於大學生經濟並沒有完全獨立,所以更重要的是學習理財,更要防止資金外流並轉移風險。邵慶歡認為,大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源,養成理財習慣。1、 家教。它是大學生最普遍、家長最認可的一種兼職方式,往往也是收入與時間比最高的一種。由於剛剛步入大學的學生們沒有一技之長,缺少社會經驗,他們最大的資本就是十幾年學習積累的知識。於是,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別人就成為他們體現自身價值,實現精神與經濟上獨立最可能也是最有效的途徑。2、 寫手。對於一些文筆流暢、才思敏捷的學生來說,為報紙雜志甚至某些網站當撰稿人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同時帶給他們的是一筆可觀的生活費。當然,要分得這杯羹並非人人都可以,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文采或相關的專業知識背景。3、 兼職。如推銷、當禮儀、發傳單等方式,相對家教而言,更能使大學生得到鍛煉,認識到賺錢的不易。因為它能積累大學生的工作經驗,提高應變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時拓寬交際圈。但是,在兼職的時候也要清楚,自己畢竟是學生,兼職應以不影響學業為准。4、 基金或理財產品。相對股票來說,它們最大的好處就是你購買後可以不必時刻關注,是一種穩定的財富增長方式。學生可以每月節省一兩百元選擇小額申購,在市場很好的情況下,大學四年積累下來,將是一筆不小的收益。相信算過的同學都會發現,效益會比自己放在銀行卡里的活期存款利率高得多。5、 保險。對於剛進入高校的大學生來說,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意外、疾病等,走入社會存在的風險要比學校多。因為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守住財富,同時讓你在風險來臨時免遭更大的經濟損失,或是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目前市面上的萬能險大多為分紅類,因此大學生買保險也要根據自身情況做一個合理的安排,考慮理財的同時更要考慮保障。邵慶歡認為,大學生購買保險應按照意外傷害、醫療、重疾、投資理財這一順序為佳。大學生要有自己的保險規劃,做好安全保障,轉嫁風險,為自己踏上奮斗之路多一份保障,也是對父母的一份責任。 編輯:劉燕

閱讀全文

與秋成我家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500韓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元 瀏覽:422
股票兼職講師 瀏覽:856
期貨劉福厚 瀏覽:914
節能建材股票 瀏覽:403
股票下跌英文 瀏覽:3
4月末外匯儲備 瀏覽:448
盧映融資料 瀏覽:644
股票上壓下托 瀏覽:290
米庄理財官網 瀏覽:164
哪種貴金屬在最低谷 瀏覽:995
外匯保證金計算題目 瀏覽:815
博時主題行業基金凈值上證指數 瀏覽:325
蘇寧易購投資方向 瀏覽:41
百洋股份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27
養老目標基金什麼時候發布的 瀏覽:459
博通集成直的投資嗎 瀏覽:700
融資平台網 瀏覽:442
草甘膦原粉價格 瀏覽:460
期貨指數裡面沒有多開嗎 瀏覽:895
5千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