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融資順位理論

融資順位理論

發布時間:2021-04-19 21:18:28

1. 什麼是啄食順序融資理論

基本來上講,這一階段的理自論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向: (1)在主要考慮債務融資給企業所帶來的稅收屏蔽效應以及財務、破產風險和相應的成本的條件下,得出了資本結構和企業價值具有相關關系;至少在理論上存在最優的資本結構,可以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結論。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權衡理論。 (2)在綜合考慮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以及破產風險(不考慮破產成本)對企業的影響的條件下,得到了企業的價值仍然是同企業的資本結構無關的。這方面的主要研究是由Stopitz(1969)、Kraus and Litzenberger(1973)、 Millef(1977)完成的。

2. 根據融資順序理論,公司應遵循怎樣的融資順序

根據企業融資順序理論,一般情況下,公司採用各籌資方式的先後順序依次為( 答案:A )。
A.銀行借款、公司債券、普通股
B.普通股、銀行借款、公司債券
C.公司債券、銀行借款、普通股
D.普通股、公司債券、銀行借款

3. 融資順序理論對我國企業的積極意義

我國企業的融資順序普遍實行先外源融資後內源融資, 先直接融資後間接融資, 先股票 融資後債券融資,內源融資所佔比例最大不超過 20%,這幾乎與現代資本結構所描述的優序 融資順序完全相違背。
主要從以 下幾點方面進行分析。 1.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順序選擇的原因分析。 西方國家企業首選內源融資, 我國企業首 選外源融資。西方國家的企業普遍資金雄厚,加之有一套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使得企業無 論是在產品力、 銷售力還是品牌力上都是中國企業可望而不可及的。 自然不需要通過外源融 資來擴大企業的再生產,只需通過內源融資,依靠企業的留存收益和折舊便可完成。 我國企業的底子薄, 在創業初期融資勢必要通過外源融資來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這一過 程。而當企業發展到成長期階段,企業的技術等資源優勢已經確立,產品也開始進入市場, 如果市場對產品的反映積極的話,需要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由於企 業的規模也在迅速擴大,可供抵押的資產也隨之增加,為採取債務融資創造了條件。
2.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順序選擇的原因分析。 西方國家企業首選間接融資, 我國企業首 選直接融資。 中西方國家企業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差別, 主要是由於它們的金融機構體系和金 融市場體系的發展、完善程度和信用程度的不同。

4. 融資優序理論表明,企業通常的融資順序為

融資優序理論表明,企業通常的融資順序為
A留存收益、債務、發行新股

5. 「資本結構融資順序理論」是什麼

融資順序理論是Mayers( 1984)提出的。該理論認為,投資者之所以對企業的資本結構感興趣,實際上版是因為當企權業公布其選定的資本結構時,股票的價格就會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解釋為「信息效應」,它與如何達到這個資本結構本身沒有關系。這是因為,企業負債水平的變動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有關企業價值變化的信號。當企業增加債務減少權益時,意味著企業借債能力提高,企業價值增加,市場接受到這個好消息,股票價格就會上升;反之亦反。M yers的融資順序理論包括三個基本點:
1.企業將以各種借口避免通過發行普通股或其他風險證券來取得對投資項目的融資。
2.為使內部融資能滿足達到正常權益投資收益率的投資需要,企業必然要確定一個目標股利比率。
3.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企業才會計劃通過向外融資以解決其部分資金需要,而且會從發行風險較低的證券開始。融資順序理論的兩個中心思想是:企業偏好內部融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則偏好債務融資。

6. 什麼是融資次序理論,企業融資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應該說的是融資順來序理論吧?自
該理論認為企業的融資決策是在綜合各種因素如控制權的分散與財務成本根據成本最小化的原則依次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即首先選擇無交易成本的內源融資如經營利潤的積累;其次選擇交易成本較低的債務融資;對於信息約束條件最嚴,並可能導致企業控制權分散與價值被低估的股權融資則被企業排在末位。
企業融資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1、融資渠道問題,現在有債權融資和債務融資。債權融資是不需要還利息的,但是要把利潤分給別人。換句話說,利潤跟風險是企業主與債權人共同承擔。債務融資是需要承擔融資成本或者叫融資利息的。成敗只與企業自己有關系,盈利或者虧損都要付出利息的。
2、融資成本的問題,一般以年化利率計算。也有一些人計算成月利率,因為月利率顯得成本低。
3、信用問題。如果信用不足,對於抵押物就會要求比較高。
4、時間問題,也就是放款的快慢問題。

7. 根據融資順序理論,公司應遵循怎樣的融資順序,為什麼

根據融資偏好次序理論,公司融資的手段按照優先順序應該是內源版性融資,低風險債券融資權,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
根據這種理論,管理者對融資的方式是有偏好的,管理者首先會選擇內部融資的方式,即用本公司的留存收益,一個原因是它避免了外部融資可能會產生資金的稀缺性問題,另外,使用公司內部的留存收益不會產生籌資成本,管理者還可以確定一個與長期投資機會相匹配的目標股息支付率,從而避免股息突然變動對公司的不利影響;當公司的現金流不足以投資於公司希望的投資機會,而「粘性」的股息政策又排除了削減股息的可能,必須進行外部融資,管理者首先會選擇低風險的債券,因為債券對公司的管理干預較少,籌資成本也會小於其他類型的外部融資方式;其次,管理者會選擇優先股,因為優先股具有一些債券的特徵;再次是各種混合證券,如可轉換債券;最後才是發行普通股票,不僅因為股票的擁有者對公司的干預在所有融資方式中是最強的,而且籌資成本比其他融資方式都高。

8. myers和 myersmajlaf的融資順序偏好理論 是哪一年提出的

(Macmi11anGaP)。報告認為,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資金缺口,對資本和債務的需求高於金融體系願意提供的數額。

Macmi1lan發現,在英國金融制度中,中小企業與金融市場之間橫亘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當企業需要的外源性資本的規模低於25萬英鎊(約合400萬英鎊現值)時,很難在資本市場上融到資。這是關於融資缺口方面最早的論述,後來Bolton和Wilson的報告以及Mason和Harison等人對非正式風險投資的研究表明,中小企業籌集一定數額以下的資本時都面臨著資本缺口的問題。

(2)Myers和MyersMajlaf的融資順序偏好理論

該理論認為中小企業並不是按照傳統的以最優資本結構為目標的方式進行融資,由於擔心控制權的稀釋和喪失,企業更傾向於對企業干預程度最小的融資方式,即中小企業融資次序是先內源後外源,外源中則是先債權後股權。啄食順序融資理論還認為銀行融資具有低成本優勢,銀行信貸融資應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

(3)Banerjeel的長期互動假說

Banerjeel(1994)提出了長期互動假說,認為中小金融機構一般是地區性的,與地方中小企業長期合作,互相了解,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問題,願意為之提供服務,相比之下,大型金融機構缺乏此優勢,出於規避信貸風險考慮,他們更偏向於向大型企業提供貸款,不願意為信息不對稱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因此,該假說認為,中小金融機構的建立有助於解決融資難問題。Phillp.StrallanandJamesp.Weston(1998)也闡述了幾乎相同的主張: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小額信貸方面,中小型金融機構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都十分重視中小金融機構體系的培育和發展。

閱讀全文

與融資順位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思股票 瀏覽:613
創維電子股票 瀏覽:482
上海豪石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67
理財紋指縫 瀏覽:389
融資使用原則 瀏覽:972
股票穿插 瀏覽:440
鈷酸鋰的股票 瀏覽:537
馳宏鋅褚股票 瀏覽:590
重點融資 瀏覽:181
信用卡融資功能是什麼 瀏覽:276
基金凈值查詢值查詢系統 瀏覽:791
銀邦股份資金流向 瀏覽:434
港股融資打新暫緩上市 瀏覽:668
塑料1909期貨行情 瀏覽:871
怎麼投訴網易貴金屬 瀏覽:463
投資中國公司 瀏覽:630
中國農業銀行有什麼基金 瀏覽:993
信託控股好嗎 瀏覽:662
信託名門 瀏覽:711
主要的融資模式有哪些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