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平安公司大家覺得怎麼樣
我想你是想知道這個公司怎麼樣,我找了下該公司的介紹如下,如何評價你自己看看: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公司」,「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稱「中國平安」, 香港聯合交易所股票代碼為2318;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為601318。 它是一個集團性公司,下設: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壽」)、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產險」)、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 平安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平安信託」)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截至2009年6月30日,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8,854.19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1,017.93億元。按中國會計准則,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8,302.20億元,股東權益為人民幣966.83億元。 2009年6月,英國《金融時報》公布其2009年度「全球500強」企業榜單,中國平安在全球壽險公司排名第二。在上榜的中國內地企業中,中國平安排名第八,在國內金融企業排名第五。 同年4月,《福布斯》公布其2009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國平安排名第141,在91家上榜的中國內地企業中,排名第八 公司通過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共為約4,700萬名個人客戶及超過200萬名公司客戶提供了保險、銀行、投資等各項金融服務。集團擁有約39.4萬名壽險銷售人員及8.3萬余名正式雇員,各級各類分支機構及營銷服務部門3,800多個。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集團實現總收入為人民幣1,108.68億元,凈利潤為人民幣45.58億元。從保費收入來衡量,平安人壽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產險為中國第三大產險公司。 另保險行業有這么句話形容平安——平安就是保險行業的黃埔軍校。原因:目前保險行業的管理層幾乎80%擁有平安的從業經歷
B. 百年人壽保險公司可信嗎有木有入保的
當初看法律條款說保險公司不能倒閉才放心購買的,新的品牌公司會有創新的產品、他們的直付速賠在保監會上是獲過獎的。所以應該是可靠的。
C. 急急急! 我從平安數科離職的,因當時家中有急事,當時是簽了3年勞動合同的,現在想再進平安信託,可以嗎
不一定吧,保險的應該不能進,其餘的部門應該沒有問題的。不過如果進信託的話,我覺得平安的待遇並不如其他公司那麼好
D. 保險公司如何辭職
很簡單:
遞交離司申請表,再去太平洋安泰入司!
建議:去平安,不單做壽險、財產險、團險(這三險同時計入考核),還可以做銀行業務、證券、信託等!
E. 劍指規避監管強監管助信託業「陽光化」轉型嗎
12月22日發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劍指規避監管、資金空轉的銀信合作。此外,上海信託、平安信託、陸家嘴信託、金谷信託、國民信託,分別被罰款200萬元、20萬元、40萬元、50萬元、20萬元。金谷信託及國民信託的違規相關責任人還將受到紀律處分。中泰信託被暫停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存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不得再募集。由於中泰信託本身集合類業務佔比就重,且集合類主要是依靠市場三方募集為主,所以上述處罰措施實際上是掐住了中泰信託的命脈。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約15家信託公司被罰沒805萬元。而今年四成的罰款發生於12月,共計約330萬元。今年密集的大額罰單,被業內人士視為監管層堅定懲治的態度,「警示信號明顯」。信託業正迎來強監管時代。
中泰信託被按「暫停鍵」
中泰信託第二大股東——新黃浦近日發布公告稱,中泰信託由於實際控制人不能承擔股東責任和關聯交易認定,中泰信託向客戶承諾保本保收益等,其主要業務被叫停。新黃浦持有中泰信託29.97%的股權,是中泰信託的第二大股東。
半個月前,中泰信託剛剛受到上海銀監局責令改正,罰款合計人民幣90萬元的處罰。因為2015年中泰信託通過自主支付的方式向借款人發放較大金額貸款;且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放任借款人將貸款資金用於股票交易。
實際上,中泰信託公司治理之混亂,信託業務之萎靡,在上海信託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中泰信託2016年年報顯示,該年度公司新發行信託產品108個、信託本金235.15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新增信託本金362.51億元;清算信託產品196個、信託本金479.61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兌付信託本金660.04億元。全年向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87.15億元。
某信託公司投資總監表示,從數量上看,中泰信託的上述信託業務在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應該居於中游水平。但信託公司業務分化比較大,排名靠前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業務規模數倍於此。但從數量上可能看不出問題,關鍵是信託計劃的質量如何,是否給公司、股東和客戶帶來了收益。
實際上,因中泰信託盡調不充分,風控不嚴格等問題,該公司「天地緣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產品被爆出逾期。
此外,新黃浦半年報顯示,中泰信託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僅為1.07億元,對比中泰信託40.84億元的凈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難言可觀。
「管理層多次動盪,使得中泰信託大批業務骨幹流失,信託業務停滯。」上海某大型信託公司的信託經理稱:「這次銀監局的整治很及時。否則中泰信託真要不行了。」
中泰信託大股東歷經多次變更。2008年6月,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港股01339)公司(簡稱「人保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購買了華聞投資55%的股權,完成對中泰信託大股東華聞投資的股權重組。
2011年,人保集團籌備上市,掛牌出售所持的華聞投資55%股權。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從人保集團手中買下華聞投資55%的股權,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中泰信託目前的股權結構無法穿透其實際控制人。
在實際控制人易主的背後,中泰信託的人事也經歷了幾次大變動。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慶斌出任中泰信託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劉虹、原財務總監何德見、原總裁助理葉曉軍等人先後離職。
「隱秘的」信託
正如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面目不清一樣,在資本玩家手中,信託產品是資本大鱷的工具。
2012年,北京信託就是假手「德瑞股權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完成其對華聞投資55%股權的收購。這也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不明埋下了伏筆。
業內人士指出,銀監會此次對中泰信託從重處罰顯示出監管層對於金融機構股東、實控人「陽光化」的監管意圖,穿透監管是大勢所趨。作為一個金融產品,「北京信託-德瑞信託計劃」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顯然不符合監管要求。德瑞信託計劃的4名劣後受益人(易建科技、盛寶通達、智尚勱合與橋潤資產)據悉也並非實際經營的實體,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或另有其人。德瑞信託計劃的實際控制人發生過多次變動,在引入新的機構力量之後,仍未達到監管部門提出的實際控制人「陽光化」的要求。
早前出台的《信託公司條例(徵求意見稿)》第十條明確提出股東陽光化的要求: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委託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託持有或者管理信託公司的股權,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此外,銀監會頒布實施的《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七條中明確要求境內非金融機構作為信託公司出資人不得以委託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第十條中明確要求關聯企業眾多、股權關系復雜且不透明、關聯交易頻繁且異常的機構或個人不得作為信託公司的出資人。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7月中旬,《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下發。這一被業界稱為升級版資管「八條底線」的《規定》,最顯著的變化是大幅降低杠桿倍數:嚴控結構化產品杠桿風險,並限定,股票類和混合類杠桿不得超過1倍。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信託公司作為通道的信託計劃開始增加。道理非常簡單:之前計劃發行券商資管計劃的項目,由於資管「八條底線」,只能1:1配銀行的錢,達不到規模要求。於是不得不找沒有收緊政策的信託公司來做產品,1:2甚至1:3配資。通過信託計劃大量資金通過信託通道進入二級市場。不過,目前這類業務也被信託公司主動喊停了。因觸及平倉線的股票不在少數,劣後級資金因此虧損巨大,引發了信託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糾紛。
銀信證信皆收緊
2017年12月下旬,銀監會開出了對信託公司的一大波罰單。國民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北京銀監局罰款20萬元;金谷國際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50萬元;上海國際信託因「在開展信託貸款業務過程中,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上海銀監局罰款200萬元;平安信託因「違反程序簽訂信託文件,作為受託人履職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深圳銀監局罰款20萬元;陸家嘴信託因「內部管理不到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辦理信託業務」,被青島銀監局罰款4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處罰決定顯示出在資管新規破剛兌的背景下,監管方面開始對違規剛兌加大處罰力度。破剛兌對整個結構化產品的明股實債、並購基金很多業務沖擊較大。從目前的剛兌實際情況看,以銀行理財和信託產品最為常見,預計未來監管層對剛性兌付的處罰力度會持續加大。從技術手段上講,資管新規要求所有資管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以打破剛兌,凈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並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未來除非標以外的所有公募和私募產品可能都要用市值法進行估值計算凈值。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公布後打破剛兌呼聲高漲,但若沒有對信託公司(受託人)的盡職量化界定,對信託資產管理過程中過失界定沒有一個衡量規則,打破剛兌就難以操作。
據悉,由信託業協會擬定並將於近日提請會員審議的《信託公司受託責任盡職指引》對信託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出具盡調報告、可行性報告、項目審批、營銷原則、產品推介、合同管理制度、信託披露等諸多行為規范進行了量化明確。
方正證券認為,《中國銀監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的出台預示著信託行業監管的持續收緊。具體來看,《通知》首次定義了銀信通道業務,優先規范收縮。在此前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的基礎上,此次《通知》優先從銀信類業務領域著手規范通道業務。通道業務作為監管套利的手段,銀行「影子化」的媒介,將進一步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還要求對通道業務實行穿透監管,避免虛假出表。方正證券指出,此前72號文要求融資類信託在銀信理財業務佔比不超過30%,且將表外資產轉入表內並計提資本,自此銀信合作規模從64%下降到22%(2017年9月)。但銀證信合作、銀基信合作等創新模式的出現,加重了通道業務中的嵌套,加大了交叉性金融風險。防範風險是當前金融監管的出發點,今年以來多重文件出台要求穿透管理、禁止三套利、四不當等。《通知》打通了前期銀行、信託領域監管規定,減少資金空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此外,《通知》還明確了信託公司履行受託責任,不得投向限制領域,這將再度推動信託行業主動管理轉型,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對主動管理能力強、優先布局轉型、資本金充足的信託公司是發展契機。
F. 金融專業的碩士畢業一般都做什麼工作
金融碩士專業崗位:銀行不同銀行區別還是很大,主要針對股份制商業銀行(五大行中,尤其在支行,還是挺注重工齡的,按照工齡定等級與薪資)
銷售端:對公客戶經理(2-3年,固定薪資10W左右,全部薪資15-20W左右),理財客戶經理,個貸客戶經理(房地產個貸近幾年都還挺好做的)(後面兩個比對公客戶經理略低一點點嘍)偏銷售類崗位,只要你做得業績高,薪資自然就高,其中行業內平安的提成點偏高。
金融產品經理:對專業能力要求較高一點(2-3年,固定薪資10W左右,全部薪資15-20W左右)
風險管理:主要分布在銀行分行以及總行(2-3年,固定薪資10W左右,全部薪資15-20W左右)
證券(總體來說,銀行就業市場最大,人員最雜,總體學歷要求最低,但總行要求肯定高,對於優秀碩士生還是努力去分行或者總行,在支行很浪費自己的學歷)
投行崗:IPO,新三板項目,壓力很大,全年出差,學歷要求高,211以上碩士是基本,CPAor法律職業資格證至少需要一個(排名前50的證券公司,畢業10W正常,工作5年左右,基本30W以上正常,不過項目做得好,工資很高的,見證過10多年經驗,ED崗或者MD崗,2015年股市最好時期,底薪3W,獎金1000W的)
研究員:應屆生就業大方向,因為很多做過賣方研究員的人都很想轉型,跳槽人員很多,因此為了補充人員,證券公司每年都會招聘應屆生,主要為賣方研究員(除非是證券資管部的研究員則不需要沖擊新財富,不過人員編制很少,而且一般由證券公司內部優秀賣方研究員轉崗)畢業2-3年,薪資20-30W,很辛苦,天天寫文字,賣文字,不過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做賣方研究員可以努力做首席研究員,研究院院長等等,所以沖擊新財富是實現這一切目標的唯一方式;另外可以轉買方研究員,之後就努力轉型做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總體發展方向還是不錯的
風控法務部:(比銀行專業,要求更高)2-3年,底薪1.5W以上,年薪20W以上
營業部:開戶,理財經理,渠道經理,機構客戶經理等等,工資平均比銀行的偏低,見證一個B級營業部老總,工作經驗15-20年左右,年級35-45歲,底薪1.5w-2.5w,年薪在50W-100W之間,取決於當年整個營業部的業績水平。
本科生:
大行銀行支行、其他銀行分行與支行、租賃、證券營業部(純銷售類崗位居多),以及一些小型金融機構的崗位(比如排名60之後的證券公司)
碩士生:
1.十大財經院校碩士生以及985政法院校碩士生:從事高端業務類崗位(比如投行、研究員、證券等風險管理崗)
2.其他財經政法碩士生:可選擇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做跳板,或者從事薪資偏高或者平台高大上的銷售崗,比如大型基金機構客戶經理等
G. 知情者請透露一點深圳私募基金的情況
博時基金資深基金經理肖華日前下海,並迅即發行了信託私募基金,將深圳信託私募基金經理群落帶入公眾視野。公募基金經理下海、香港私募基金回歸、10多年投資經驗的老「股精」、離職的券商高管……借力去年牛市,越來越多的人員湧入信託私募基金經理群落。
他們都曾有著精彩的人生,有著耀眼的履歷,如今,來到A股的汪洋大海里,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日月如梭,將印證他們誰能游得更快,游得更遠……
「君安系」
深圳信託私募基金經理中有多人有著「君安系」烙印,赤子之心資產管理公司(下稱「赤子之心」)負責人趙丹陽曾出身於國泰君安,目前其投資團隊辦公地址仍毗鄰國泰君安深圳分公司。
赤子之心是深圳最大的信託私募機構,與平安信託、深國投合作共發行了5隻信託私募基金。趙丹陽在香港管理的名為「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的對沖基金,曾創下三年收益率368%的顯赫業績。
而在深圳眾多信託私募基金中,從首次募集規模上看,楊駿旗下的曉楊投資可能是最大的。去年10月17日,「平安曉楊一期」募集了1.21億元,今年2月28日,「平安曉楊二期」又募集了1億元,比起大多數千萬元的資金規模,曉楊投資的兩只基金無疑都是「大哥大」級的。
資深市場人士任維傑認為,曉楊投資的募集成績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楊駿個人的顯赫履歷:他曾經是君安證券總裁。「君安事件」後,楊駿轉戰香港市場投資H股。2005年5月,楊駿與國泰君安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合作,在香港推出「曉楊成長基金」,2006年3月又發行了「曉揚機遇基金」,總規模近1億美元。
同樣是君安高層背景的康曉陽和深國投、平安信託各自合作發行了一隻信託私募產品,康曉陽曾長期擔任君安證券資產管理部負責人。
「群英會」
A股市場牛氣沖天,信託私募基金數量也大為增長,各類資深投資界人士紛紛加盟。去年曾在國內投資界火爆一時的「股神」林園也開始由「水下浮出」,向信託私募基金經理轉型。3月2日,以林園自己名字命名的信託私募產品通過深國投正式發行。資本巨鱷旗下的上海涌金資產管理公司也通過深國投發行了信託私募產品。
今年來尤被各界關注的是博時基金最資深的基金經理肖華宣布辭職下海加入私募。
其實肖華遠非基金經理下海第一人,楊駿的曉楊投資管理團隊中就有3人曾有過基金公司從業經驗,楊軍曾擔任過寶盈基金的基金經理,林彬曾擔任長城基金研究副總監,徐凌峰也有過招商基金從業經歷。
還有外資大行人員加入了這個群體,康曉陽團隊中的劉虹俊曾擔任摩根士丹利高級副總裁、美林證券投資副總裁,具有15年以上證券投資管理經驗。
每人心中,各有一個巴菲特
與公募基金一樣,各信託私募也高舉「價值投資」大旗,只是掌舵人的經歷難免會在具體策略上留下痕跡。
東方港灣投資公司總經理但斌是個徹底的巴非特崇拜者,他完全「復制」巴菲特的投資思路。巴菲特一生重倉13個股票,其中7個股票賺了270億美元。但斌也只挑選「王冠上的珍珠一樣」的企業,長期持有,平時基本不看盤。據說,其辦公室電腦里竟沒有股市行情軟體。
可楊駿認為巴菲特不可死學。他一般同時看幾百隻股票,隨時調整組合,每隻股票有嚴格的持倉比例限制。而明達投資董事長劉明達去年下半年接受記者采訪時,大講「傻瓜投資」,今年以來口風略變,開始講「投資明日巨頭」。
趙丹陽則說一經發現即重倉投入,長期持有,直至企業的股價透支未來的成長,不會頻繁交易,高昂的交易成本是長期投資的敵人。
可楊駿不這么認為,曉楊投資在行業配置上,一方面對銀行、地產、鋼鐵、機械、消費品、醫葯等最能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行業保持了高度關注,通過積極的行業配置和精選個股,有效地把握住了本輪上漲的大部分熱點和機會。另一方面通過主動的波段操作和行業輪換,規避了漲幅過高的行業和個股,很好地控制了投資組合的風險。
H. 對中國平安有什麼評價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是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深圳。2004年6月和2007年3月,公司先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份名稱「中國平安」, 香港聯合交易所股票代碼為2318;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為601318。
集團控股設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壽」)、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產險」)、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控股中國平安保險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平安信託」)、深圳平安銀行。平安信託依法控股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平安海外依法控股中國平安保險(香港)有限公司,及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截至2007年6月30日,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6,177.72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975.73億元。按中國會計准則,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5,831.43億元,股東權益為人民幣949.11億元。2007年8月9日,集團市值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2007年4月,《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Forbes Global 2000)排行榜公布,中國平安首次進入全球500強,較2006年前進97席名列第440位;在全球114家上榜保險公司中位居第36;在44家上榜中國企業中排名第11,並位居非國有企業第一名。
集團通過旗下各專業子公司共為約3,975萬名個人客戶及約195萬名公司客戶提供了保險保障、投資理財等各項金融服務。集團擁有約24.4萬名壽險銷售人員及5萬余名正式雇員,各級各類分支機構及營銷服務部門3,000多個。2007 年上半年,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集團實現總收入為690.21億元,凈利潤達到人民幣99.69億元。從保費收入來衡量,平安壽險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產險為中國第三大產險公司。
中國平安的企業使命是:對客戶負責,服務至上,誠信保障;對員工負責,生涯規劃,安家樂業;對股東負責,資產增值,穩定回報;對社會負責,回饋社會,建設國家。中國平安倡導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以追求卓越為過程,做品德高尚和有價值的人,形成了「誠實、信任、進取、成就」的個人價值觀,和「團結、活力、學習、創新」的團隊價值觀。集團貫徹「競爭、激勵、淘汰」三大機制,執行「差異、專業、領先、長遠」的經營理念。
中國平安是中國金融保險業中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企業,擁有完善的治理架構,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團隊,集團高層管理團隊超過1/2來自海外。中國平安擁有中國金融企業中真正整合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實現了公司戰略、企業文化、品牌傳播、IT技術、人力資源、資產管理、計劃管理和風險控制等集中統一,可以為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系列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中國平安建設了以電話中心和互聯網為核心,依託門店服務中心和專業業務員隊伍的3A(Anytime、Anywhere、Anyway)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全國通賠、定點醫院、門店「一櫃通」等差異化的服務。還在業內率先推出了海內外急難救助服務,保單貸款,生命尊嚴提前給付,客戶服務節等許多增值服務。
中國平安立志成為道德水平最高的金融保險企業,認真踐行企業公民的職責,在教育公益、紅十字公益、災難救助等方面承擔廣泛的社會責任。截至2007年7月,中國平安共援建了47所希望小學;每年舉資100多萬元開展「中國平安精英大學生勵志計劃」;公益協辦「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捐血車,每年近萬人參與義務獻血活動;向中國紅十字總會2003至2010年的所有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贈送一年期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險,捐贈總保額逾3億元。
I. 平安信託面試大家幫忙分析一下
是啊,他們要是選不到比你更好的就會選你,要是有比你更好的你就淘汰了.
J. 有哪些創始人被踢出公司的例子
茅台,雲南白葯。大宅門,同仁堂。你給秘方,遊街批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