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中國的理財產品沒有一個好的廣告
理財產品廣告不得「自賣自誇」,並且理財產品有周期性限制,所以沒有辦法大手筆做很打的廣告
按規定,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廣告不得誇大或者片面宣傳理財產品,違規使用安全、保證、承諾、保險、避險、有保障、高收益、無風險等與產品風險收益特性不匹配的表達,也不得將理財產品作為存款進行宣傳。廣告中出現表達收益率或收益區間內容的,應當以醒目文字提示客戶:「測算依據和方式見銷售文件,測算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廣告不能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不能承諾或者變相承諾除保證收益以外的任何可獲得收益,不能無條件向客戶承諾高於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率。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廣告還應標注忠告語 「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須謹慎」。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應當至少包含以下表述:「本理財產品有投資風險,只保障理財資金本金,不保證理財收益,您應當充分認識投資風險,謹慎投資」;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應當至少包含以下內容:「本理財產品不保證本金和收益」。
Ⅱ 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個理財廣告。是真的嗎我想去嘗試一下,但又不敢。
機構理財90%都是賺你買課錢,理論一套一套的,其實花里胡哨實操作用很小。不過你連試都不敢試就別入場投資領域,你輸不起對嗎
Ⅲ 使用保本保息這樣的文字宣傳理財產品究竟是否合法
你好
直接這樣說是不行的,你方可以讓擔保公司擔保,讓擔保公司保證保本保息,三方協議,這樣宣傳會更好一些!!
Ⅳ 保本理財有哪些
這個還是有很多的,存款、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保本型基金、保本型P2P、寶類理財產品等等。在保本型理財產品中,目前惠應通的人氣相對高一些,收益水平整體也比較高。
Ⅳ 保本類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保本類理財產品的意思就是該理財產品的本金安全是可以保證的,這是該理財產品專售賣方作出的「承諾」,當屬然最終能否真的保本,還依賴於該承諾方的整體「實力」。
不過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所以不能說銀行理財產品絕對安全。但銀行理財產品不能承諾保本保息了,也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風險如何。
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Ⅵ p2p理財做廣告宣傳要注意什麼
根據最新備案要求不得承諾保本保息等安全承諾,所以在宣傳的時候也得注意,因為在廣告宣傳的時候為了吸引用戶容易誇大平台的各方面,在安全性這一塊建議不用多加描述,否則被吸引進來的用戶會真的以為是保本保息的。
【幾何金融】
Ⅶ 銀行存蓄存款類產品宣傳的時候可以說保本保收益么
如果是正常的定期存款是保本保息的,如是理財產品就不會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要緊慎購買!
Ⅷ 商業銀行禁止理財保本宣傳
投資均由風險,所以銀行都是禁止宣傳保本保息的
Ⅸ 理財保險宣傳中的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對理財保險回報率預期期望不要太高。
一般理財保險分為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
包裝各式各樣基本都可以歸到這三類。
投連險全名投資連結保險會設立多個賬戶投資可以和股市基金債券貨幣等投資渠道掛鉤,預期收益率可以參照各類基金產品,也可能本金受損。可以簡單理解為保險公司的基金產品。
萬能險每月公布一個利益保本型理財保險產品,按月復利計息,一般可附帶的保險保障產品較少,收益預期比分紅險略高大致同期5年期國債上下,(基本印象是這樣)。
分紅險每年公布分紅收益,分紅來自保險公司投資和結余,也是保本的,至於分紅水平比萬能險還低些。但可附加的保障產品較全。
基本上保險理財你不能指望它有多高的預期收益率,(投連險例外市面上就少數部分公司有)就是作為保財的手段,在歐美保險有避債避稅的功能,國內還不明顯。
至於是不是坑,得看題主自己的需求了。如果預期收益要基金那麼高而且非要保險產品,那除了投連險其他都是坑。如果說本金要安全那投連險就是坑。高收益無風險的理財是不存在的
最後買保險先買保障類的吧,有餘力再考慮理財類的。保障類保險沒有其他金融產品可以替代,理財類的保險,基金銀行儲蓄債券信託理財等產品都是可以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