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2P理財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這里要糾正一下,國家的法律是允許和保護民間借貸的,而且利率是在國家規定的貸款利率的四倍以下,也是得到承認和保護的。所以網貸不是所謂的高利貸,是合法的一種投資模式。
誤區二:國家政策保護
政策是宏觀的而投資人是微觀的,不可能出來政策了平台就不會倒閉,綜合實力差的平台早晚都會倒閉,保護投資者的永遠是自己的行業知識和投資經驗。
誤區三:分不清投資和投機。
投資理財最關鍵的是知識、經驗、心態,P2P理財只是理財的一種,投資者不能指望靠它一夜暴富。穩健的理財,適可而止的回報才能長久。
誤區四:只看收益不看風險
最近,頻頻爆出P2P跑路事件,某些平台收益顯示30%―40%,投資者便被這些收益吸引,忽略了P2P網貸理財潛在的風險性。剛剛我們也說了,只有利率在貸款利率的四倍以下,才是得到國家承認和保護的。
誤區五:利率低比利率高安全
判斷一個平台的好壞,不能單單從平台的利率上去判斷,利率高低和平台的安全性沒有絕對的關系。當然,利率太高的平台肯定不靠譜。利率取決於借款的項目,項目不同,利率自然會有區別。P2P平台的優劣究竟取決於什麼呢,有人覺得平台的基礎和風控能力尤為重要,判斷一個平台是否安全,關鍵還是風控能力。
誤區六:P2P理財平台沒區別
P2P的平台分為兩種,一種是信用貸款為主,一種是抵押貸款為主。個人覺得實物抵押的平台相對比較保險,也希望投資人參考一下。
誤區七:平台越大越好
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十全十美,也沒有絕對的好和不好。大家一定要記住,專注的平台永遠比大而全的更有競爭力。
誤區八:平台頁面越華麗越好
華麗的平台,只能說明網站的美工技術一流。選擇P2P理財,關鍵還是要看這個平台的風控體系,不要一味只去看網頁是否做的漂亮之類的外觀形象。
誤區九:平台運營時間長就安全
民間借貸壞賬爆發期一般是在6月、12月、18月,經濟周期3年-5年一個波動。如今是市場經濟大環境其實並不是很好,每年10月以後是民間鬧錢慌的重要時期。現在還沒有一個平台完全走過一個經濟蕭條期。
誤區十:快速提現的就是好平台
有人認為這也是很大的一個誤區,能夠快速提取資金,恰恰說明這個平台對資金流通控制並不嚴格。一個好的平台,提現的過程,既能保證資金賬戶的安全,又不會耽誤客戶的需要。
誤區十一:認為平台的模式最重要
很多人會認為平台的模式永遠比風控、催收重要。那我們就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借款人在平台借款以房子5折抵押,但是如果借款人還款逾期房子又買不去怎麼辦?在這些因素中,經濟環境第一,放貸的模式第二,風控第三,催收第四。
誤區十二:相信平台保本保息的承諾
先不說平台保本保息承諾的真假,就算是真的,天算不如人算,未來一切都是不可預知的。連最安全的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在發售時都只承諾預期收益,平台保本息的承諾又有多可靠呢?
誤區十三:人氣高的平台就是好平台
投資人的口碑是最廉價的營銷,也是效果最明顯的傳播。人氣高的平台也許是平台採取一種營銷方式,你看到的也許只是假象。
誤區十四:迷信熱衷名人效應
不管什麼行業,都熱衷於請名人來宣傳,這就是所謂的名人效應,但是理財領域,名人不是操作人,並不能為你帶來高的收益。作為合格的P2P投資人,在知道一個平台後,應該去全面地了解平台的老闆、背景、模式、風控等一系列問題,而不是一味青睞明星效應,失去自我判斷能力。
誤區十五:過於相信外界的分析推薦
很多投資者並不太懂P2P因此對自己缺乏自信,過於依賴評級參數、數據分析、名人推薦。其實鞋子適合不適合自己只有自己知道,適合自己的投資才是好的投資,找到自己的分析平台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誤區十六:過於相信對平台考察
考察是靜態的,平台是動態的。過分相信數據分析,如果你相信數據,只能說明你不懂中國人。網貸的結果永遠比數據要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