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常看到一些企業新聞里有什麼完成幾輪幾輪融資,金額達到多少這是什麼意思具體闡述一下!謝謝!
就是企業要擴大燒錢,但錢不夠,而且有的企業還要以融資金額給自己企業定一個潛在價值,
『貳』 {特大新聞}企業想要融資的朋友注意了!!!
這年頭,騙子很多,在投資圈子裡面也不少,據有關部門的初步估計,僅在北京就有1000多家以迎合或滿足中國企業的這種融資需求的外國投資公司代表處,而專門設局賺取具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的錢財,有的人稱他們為「皮包公司」、「騙子公司」。
有報道這樣說:「這些公司的慣用伎倆一般是:花幾百美元,在國外注冊一家聽起來名頭很大的公司,經常可以在他們的公司稱謂中看到「國際」、「環球」等字眼,給人感覺他們是很有實力的大公司。且由於他們一般會選擇在像國貿那樣位於CBD的高級寫字樓,有的再雇幾個洋面孔夾雜其中,就儼然一家跨國投資集團了。他們利用國內諸多企業融資心切,又不熟悉國際投資慣例和程序的弱點,在全國各地行騙。」
其實騙子類型的公司有兩類,一類是騙錢的,另一類是騙方案的。
騙錢的有這樣的特點:公司名頭很大,大多為「海外」公司。騙的方式很簡單:他們要來實地考察,費用要你付.去他指定的幾家評估公司做評估,評估費你付.他要幫你做包裝,費用讓你付,去他指定的幾家律師所做意見書和盡職調查報告,等等.
騙方案的公司就不同了,他們的確是真正的投資公司,牽涉比較復雜,改時間做詳細介紹,這里先談騙錢的公司。
先來看真假投資公司在操作上的不同特點:
真正的投資公司:
第一, 他們會來實地考察,但是費用都是他們自己出。
第二, 他們會做評估,但是都是他們自己去做,或者是他們自己委託去做。什麼意見書和調查報告都是他們自己去做,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給他們自己看的。
第三, 介入早中期的投資公司不會要求你去做包裝,上市前期的公司會為了上市包裝那是另外一回事。
第四, 對財務報告等需要你去做,但是那也是只要按照一定標准做出來就可以,比如財務報告只要是注冊會計師出具就可以,公證書只要是律師或者公證處出具就可以,投資人不會指定任何所謂的「有水平」的機構。
假的投資公司:
第一, 他們會來考察,但是要你承擔考察費用(比如路費、住宿費、招待費等)
第二, 他們會做評估,而是讓項目方到他推薦的地方去做。其他地方做的要麼不合格要麼不合適需要重做。
第三, 介入早中期的投資公司也會要求你去做包裝,
第四, 財務報告之類需要項目方到他指定的「有水平」地方去做。
評點:
第一, 投資方都是有錢的,而投資項目就是為了他們自己掙錢,難道為了掙錢連路費都出不起?
第二, 評估一個項目,本來就是投資人自己的事,因為作為項目方來說,肯定都會說好,而且項目方委託第三者評估,第三者也有被收買的可能,這樣出具的評估報告難道不危險?
第三, 需要指出的是早中期的包裝是做給投資人看的,中介公司幫項目方做給投資人看的,難道投資人自己做給自己看?是不是比較好笑。
第四, 財務報告等法律性質的文書,只要是具備相應資格的機構都可以出具。同等效率,而且他們格式也一樣,不存在什麼高低之分。
再來看真假投資中介公司:
真正的投資中介:
第一, 他們不是什麼項目都會為你介紹,只有他們認定有介紹價值的項目才會去介紹。
第二, 他們與投資人一樣,不會要你出具任何評估報告之類,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投資人不需要這些。
第三, 他們會協助你做融資包裝,但是他們除了顧問服務費用外不會收取其他任何費用。所有的包裝開銷都是花在你自己項目上。
第四, 真正的融資中介都會預先收取一定的顧問費用,免費的大多是沒有實力或者有詐騙傾向的(徽劍註:這點非常有意思),在成功後他們也會按照約定收取一定提成,但是他們不會在這兩樣之外再向你收取任何費用。
假的融資中介公司:
第一, 他們是什麼項目都可「介紹」的,任何項目在他們眼裡都是具有融資潛力的。
第二, 他們會要你做個各種各樣的評估報告,而且需要是在他們推薦的評估機構那裡。
第三, 他們一般不會真正來協助你做融資包裝,因為這塊需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和技巧。。
第四, 他們通常是以免費開頭的。
一般而言,融資中介建議的包裝會有什麼費用呢?
第一, 是辦理各種合法的資格,比如說網站辦理ICP經營許可證等,這些主要是讓項目具有一個合法身份來運作。還有一些就是中國特色的資格,比如一些政府協會的費用等,這樣在辦很多事情比較方便。
第二, 必要的法律文書,比如財務審查報告和一些所有權的公證書等,這個出具方只要是具有相關法律之個就可以,不需要指定哪一家。
第三, 公關費用,這里主要包括公眾媒體公關和主管部門公關兩大塊,公眾媒體公關包括發一些新聞宣傳稿與組織一些活動之類,主要是讓大眾了解項目。主管部門公關一般是那些上市公司要做的事。
第四, 企業自身形象包裝費用:比如企業的CIS、企業管理章程、各種管理運作細則等,這種包裝主要是讓企業管理規范化,以及對外有一個規范化的好形象。
總之,在包裝過程中,融資中介是不收包裝費用的。
識別騙子公司的幾個要素:
第一點,看名字:他們目前多冠以某國某某國際投資集團代表處的名義,也會在一個相對體面的辦公地點設立自己的辦事機構。要知道只有下一定本錢才能套到更多的錢。所以,項目方千萬不能以此為判斷其是否具備投資能力。
徽劍建議:在接觸時要求對方提供國外總部的聯系方式和聯系人員,然後告訴對方,你在國外有認識朋友、同學,可以去他們總部拜訪一下。(特別注意,現在網路電話轉接滿天飛,不要以為海外電話能夠打通就是真的,因為有可能你的電話通過網路被轉接到國內來了。)
第二點,看人員素質,真正的投資公司人員素質都很高,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良好的外語水平,而騙子公司的業務人員多素質不高(甚至有的騙子公司的主要人員連英語都不會說。)因為該類公司不會捨得花大價錢去請專業人士做業務,也不願意培訓這些素質不高的員工的基本能力,聘用的主要人員只是一些在不停地打電話開發客戶的銷售業務員,而正規公司的工作人員中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專業投資經理會居多。騙子公司經辦人員大多對具體實質業務缺乏認識,這一點在談判中對項目深入探討時很容易看出來。這就決定了在談判的過程中,騙子們不會和你深入探討,只會與你談如何貸款、必要的程序及花費。
對於標榜海外機構的,找個精通外語的人員一起去接觸,如果對方的主要人員連起碼的外語和業務知識都不熟悉,那可以肯定是騙子(再差的外企人員也對外語熟悉)。
第三點:看網站也是不錯的方式,為體現公司的實力,騙子公司一般會設一個網站。一般都是靜態的,且內容十分有限,而且頁面風格都十分本土化,中式英文赫然展現在網站上。因為他們沒有心思、也不會花費那個錢。徽劍就見到一標榜美國投資公司的網站,英文版居然是空的。
第四點:真正的投資公司都有不同的投資側重點,比如不同行業的項目、項目的不同時期,不是見項目就考慮投入的,所以當你發現一家公司什麼項目都在考慮的時候那就肯定有問題。在了解對方的背景信息前,不要輕易提交自己的商業計劃書;要詳細詢問其投資策略、方向偏好、投資項目審查和決策的程序。真正的投資公司,這些都是非常清晰的。
第五點:可以採用試探的方式,有網友建議「那些假投資機構幾乎對任何一家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都會回復一份公函,不論其是否有投資價值,或是否具備融資條件,都告訴企業說「貴司符合我司投資策略」、「請提供評估報告和符合我司要求的商業計劃書」,雲雲。據此,為驗真偽,企業可以給他們提交一家明顯不具備投資價值的外地公司資料,並註明外地聯系方式,若他們回復也是一樣的,則屬騙子公司無疑。」
第六點:騙子們會特別的著重提醒你「不成功不收費」以及「我們的利潤在你融到資金以後」,讓你感覺到非常的保險,一步步地讓企業向指定的第三方公司支付律師考察費、分析報告費、擔保費等,最後提出一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要求,企業無法做到後,以此為由中斷合作。比如雙方共同負擔律師費這一點,法律界人士就指出:「一般的做法是雙方各自委聘律師,或者誰委派誰出錢。不可能我委派你出錢,或者共同出錢,因為律師永遠只能代表一方的利益。」 有分析指出,國外財團多是委託些知名公司在這里做項目調查的, 他們是自費的,你不要以為只有你求他們,其實他們也在為資金找出路,很多項目方往往心態沒有擺正,所以才誤入騙子圈套。
錯誤的判斷方式:
很多時候,很多人以為遇到了騙子,其實不是。
第一,投資人派頭比較大,不認真看項目:這種多見於沒有多少商業經驗的人士,要知道,多於那些真正的投資者來說,每天可能見到大量的項目計劃書,每天都要接觸不少項目方人員,而這些項目大多是不被他們看好的,這樣一來,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就難免有一些怠慢之處,可能跟你談話時有點心不在焉,這其實很正常,換做任何一個人,一天看幾個項目,連看幾個月的幾百個項目,看看是不是也比較無聊了。
真正的投資人不會在一開始就對你很熱情,就算他真的對你的項目感興趣,他也不會在一開始就對你的項目給出很高的評價,而是盡量挑你的毛病,而騙子公司有很大的區別,他們往往很主動,經常主動聯絡你,同時對項目中明顯的缺點視而不見。
越是挑貨的才越有可能是買家。
第二,投資中介事先要收費,有很多人認為這不對,認為事情還沒辦就要掏錢,肯定是騙子。其實在國外,找律師要收談話費,找財務顧問也要收談話費,正規的中介都是先收取一定的顧問費用,在項目成功了之後再收取一定提成。真假中介收費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真的中介不是給錢就收,真的中介不會為所有的項目介紹的,只會為那些他們認可的項目做中介的。而假的中介則不同,他們是所有的項目都說好,見錢就收的。
正常的一筆合同都是要先收定金的,產品的貿易如此,其他的服務也是如此,凡是不收定金的大多是買方市場,但是在融資這塊,要錢的實在太多,這不是買方市場而是賣方市場。所以說不收費只有兩種,一是剛成立不久的小中介,為了打開市場,二是想方設法在後期騙人的騙子。
有人說萬一融不到資金難道也要收費?不妨想想,醫院看病沒看好是不是不給錢?找律師打官司是不是官司輸了就不給錢?
第三,「騙」廣告的。注意有一類蒙廣告費的,以一些所謂的「專利網」、「項目網」「**報」為主,他們聲稱有大量的投資客戶,可以幫項目方在中間前線,但是要項目方交多少會員費之類。這類其實不是融資騙子,他們只不過是為了拉點廣告費,然後誇大宣傳而已。一般也就幾百幾千元。他們承諾的比如刊登出來、收錄入庫等都會做到,只不過沒什麼效果而已。
第四,有人認為「大型投資集團往往投資過很多企業和項目,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在自身的網站和新聞報道都可以查證這些信息,如果沒有這方面紀錄的投資公司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騙子公司。」其實這是不對的,萬一人家公司新成立的怎麼會有投資記錄?徽劍還見到過一個成立了3年一直找不到他願意投資的項目的公司。而且那些騙子公司也可以隨便編造幾個個海外的投資案例。
『叄』 當今金融業有那些新聞
宏觀經濟降溫 金融業賺錢越來越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30日 03:2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方俊 今年上半年,隨著次貸危機的逐步演化,全球金融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而在環球同此涼熱的當今市場,中國也很難獨善其身。在A股上市的金融企業在此次危機中也有輕重不等的損失,更可怕的是,次貸危機現在還沒有結束,誰也不知道,這個「地獄」還要下到多少層。 我國經濟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同時要在保持增長和控制通脹之間尋求平衡。作為上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之一,金融業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上半年,金融行業的三大子行業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股價均出現了大幅下跌,但從已發布的中報來看,他們各自的表現可說是冷暖不均:銀行業還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暫時處在春天;而股市的迅速降溫讓證券業的業績急劇縮水,已經開始過冬;投資渠道缺乏的保險業也受到波及,與季節同步感受著秋意。 仔細分析這三大子行業各自面臨的風險和機遇,或許可以為投資者把握下半年的機會起到參考作用。 銀行:盈利接近頂峰狀態 隨著中國銀行(601988,收盤價3.70元)周五發布了2008年半年報,銀行股中報披露塵埃落定。今年上半年各家銀行雖然面臨貨幣緊縮政策、實體經濟增速放緩、自然災害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但是在規模、資產質量和經濟效益方面依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利息凈收入和中間業務同時增長 所有上市銀行董事會在解釋業績大增的原因時幾乎眾口一詞:生息資產穩步增長,凈利差和凈息差繼續擴大使凈利息收入快速提高;受信用卡、託管、咨詢顧問等手續費快速提升影響,中間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所得稅稅率下調。 利息凈收入仍然是銀行營業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被稱為全世界最賺錢銀行的工商銀行(601988,收盤價4.93元)1~6月貸款利息總收入高達1484.17億元,占利息總收入的69.0%。其中,對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貸款利息收入分別為1126.33億元和277.69億元,同比增長了34.35%和42.19%。 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21.97元)利息凈收入更是佔到了其營業總收入的90%以上。 新增貸款多投向基建、能源行業 比貸款規模和利息收入增長更值得關注的是各家銀行貸款結構的變化。在國家宏觀調控趨緊的情況下,各家銀行也「見風使舵」,將貸款更多的投向能源、交通、基建等受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行業;而對房貸則採取了謹慎態度,這方面大型國有銀行一般比中小股份制銀行更為謹慎。 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601939,收盤價5.48元)新投放的1779.48億元公司類貸款中,基礎設施貸款新增1036.26億元,占公司類貸款新增額的58.23%。 浦發銀行則對地質勘查與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與倉儲及郵電通信業、電力與煤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採掘業進行了大力扶持。這幾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比例明顯上升,分別較年初上升了0.26、0.27、0.76和0.34個百分點,達到了6.74%、6.78%、6.17%和2.21%;合計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已經超過20%。 多數銀行房貸增速放緩 房貸業務仍然是各家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各家銀行對待房貸的態度明顯出現了分化。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個人住房貸款銀行之一,建行的房貸業務一直引人關注。截至6月30日,建行個人住房貸款較上年末增加394.15億元至5673.03億元,增幅為7.47%,低於其貸款總額8.11%的增速。而對房地產業貸款為3331.77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由年初的9.71%下降至9.42%。 而交行對於房貸更是採取了明顯的收縮政策。二季度末交行對房地產業貸款為767.81億元,較年初減少了8.38億元,在貸款總額中的比例也由7.03%降至6.18%。 下半年凈息差可能收窄 另外,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由於A股市場長期處於低迷狀態,許多資金開始從股市向銀行迴流。但是與此同時,定期存款增速過快也為上市銀行資金成本上升埋下了隱憂。有不少機構和券商都在銀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下半年凈息差有可能收窄,從而影響銀行業績未來的提升。 深發展存款定期化最為明顯。6月30日,深發展存款余額3431.40億元,較年初增長22.0%。其中定期存款金額為2354.83億元,佔全部存款總額的68.63%。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定期存款比年初分別增加了31.40%和47.00%;而同期活期存款分別只增加了1.80%和6.70%。 近期公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金融機構貸款的平均實際利率在6月份出現了今年以來單月數據的首次下降。1~3年期貸款利率由11.99%降至8.41%,6個月~1年期貸款利率由9.72%降至8.47%,6個月以下則由7.66%降至7.28%。銀行業自2006年以來享受的息差上升盛宴或許已告終結。 保險:暴利時代或已終結 受資本市場深幅調整影響,三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 (601318,收盤價45.93)、中國人壽(601628,收盤價26.35元)、中國太保(601601,收盤價18.84元)的中報表現並不理想。 除了太保半年報業績同比增長44.2%外,平安和人壽業績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下滑。平安上半年凈利潤71.02億元,同比下降11.9%;人壽凈利潤107.72億元,同比減少了36.16%。 保費收入較快增長 保費收入來看,三家公司都有較快增長,特別是壽險業務增幅明顯。平安上半年保費收入達到692.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5%;而其中壽險收入達到545.57億元,同比上升29.14%;為公司貢獻凈利潤61.81億元。 平安將壽險業務具體劃分為個人壽險、銀行保險和團體保險三大類。今年上半年,壽險行業銀行保險渠道銷售增長迅猛。平安也加大了銀行保險渠道的開拓,1~6月公司銀行保險業務保費收入達到68.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6.5%。但是有不少分析師指出,因為銀行渠道銷售的產品結構期限短,中間費用高昂,產品利潤價值相對個險要低很多。 投資收益率出現下滑 在今年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三家保險公司都加強了穩健型品種的配置,降低了股票投資比例。 截至6月30日,平安投資資產合計4485.29億元。其中,定期存款、債券投資在公司投資組合中的比例明顯上升,金額為496.22億元和2351.84億元,占投資資產總額的11.1%和52.4%;而2007年12月31日,公司定期存款和債券投資的比重分別為7.0%和40.2%。但是即使如此,權益類資產對業績拖累仍然顯而易見。1~6月公司實現投資收益234.45億元,比去年291.08億元下降19.46%;而同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更是高達-187.59億元,這一數據在上年同期是30.94億元。同時,公司還對部分計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股票以及其它權益類投資計提了15.85億元減值准備。經估算1~6月,公司投資資產共計給公司帶來31.01億元收益,而上年同期這一數據為322.02億元。平安董事會指出,由於股票市場出現波動、壽險業務證券投資、基金分紅收益減少等影響,公司壽險業務總投資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8.9%下降至4.2%,盈利能力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中金公司認為,由於加息以及競爭的白熱化,保單資金成本逐漸上升將是各保險公司業績增長面臨的主要難題。而且目前來看國債遭遇了資金的瘋狂搶購,其收益率自去年來成明顯下滑趨勢,這使得像中國平安這種壽險類公司目前不但面臨由於股市暴跌造成的投資收益萎縮,更重要的是資金成本持續上漲的保單無法在債券市場上找到合理的利潤空間。 券商:業績分化將加劇 上半年以來,受市場持續調整因素影響,券商的經紀、投行和自營業務都受到較大影響。根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半年8家已上市券商凈利潤同比下降20%。其中,國金證券和中信證券凈利潤同比增長175.26%和13.33%,太平洋證券由於證券投資業務巨虧5.45億元,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275.22%,下降幅度最大。 業績整體下降2成經紀、投行業務整體下滑 根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的合計凈利潤同比下降20%。而業績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受股市的持續低迷影響,經紀、投行、自營等各項業務收入下滑。 資料顯示,上半年股票等總成交量為21.17萬億,同比下降25.33%,而傭金率也由2007年末的0.16%下降到0.135%,受成交量和傭金率雙重打壓,券商經紀業務收入都出現了下降。另外,券商上半年保薦承銷業務明顯收縮,據wind統計,上半年A股市場有62個公司完成IPO,共募集資金1255億元,同比發行數量增加13個,但募集資金額卻下降51%,因此也造成了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的下降。 不過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仍有小部分券商的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而那些自營業務收入佔比較高,投資風格激進的券商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其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47.69億元凈利潤位於榜首,同比增長13.33%,海通證券以20.72億元凈利潤位居第三位,同比下降0.22%,國金證券則同比大幅增長175.26%,三家券商跑贏了行業平均水平;而其他5家上市券商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40%,其中太平洋證券由於證券投資業務虧損5.45億元,導致上半年公司繼續虧損4.47億元,同比下降幅度最大。 自營業務分化嚴重 股指的大幅下滑使得券商自營業務遭受重創,成為上半年拖累業績的最大負面因素。據WIND資訊統計,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全部為負數,合計浮虧達到73.39億元,但是,由於各券商投資風格不同,自營業務分化也比較嚴重。 上半年太平洋自營業務出現虧損5.45億元,同比下降351.53%,而證券投資巨額虧損也是造成上半年凈利潤虧損4.4億元的罪魁禍首。不過,行業龍頭中信證券表現較為穩健,上半年自營業務凈收益為24.19億元,投資收益高達59.23億元。其中,權證注銷和變現證券投資是公司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1-6月公司注銷權證 (交易性金融負債)獲利34.53億元,占投資收益58.30%;出售原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證券投資獲利17.29億元,占投資收益29.19%。 行業資源將逐步向龍頭集中 從經紀業務市場份額來看,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公司半年報顯示,中信證券市場份額增長0.38個百分點至8.26%;上半年公司債券的配置比例明顯上升,股票資產大幅萎縮。分析人士指出,這反映出公司在整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投資理念趨於謹慎,自營業務表現更為穩健。 天相投顧行業分析師張春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受市場持續回調影響,券商的經紀、投行和自營業務的確都受到較大影響,但是由於各個券商規模、抗風險能力不同因此受的影響也不一樣,不過未來業績分化肯定會加劇,這不僅體現在不同券商之間經紀、自營等業務水平上,還體現為業務多元化的程度上。因此行業資源將逐步向優質券商集中。國泰君安分析師董樂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肆』 求指導,公司有A輪融資,想讓媒體報道一下,如何邀請媒體做融資消息的曝光
PH7媒體訪談平台了解一下,他們可以幫助你們邀約合適的創投媒體並且跟進出稿,增大新聞的傳播范圍,這樣集中媒體的力量來曝光融資消息可以讓更多投資人看到項目的信息和前景。
『伍』 億動廣告傳媒的融資新聞
中國領先的移動廣告網路和移動營銷服務商億動廣告傳媒(Madhouse)今日宣布已完成第三輪融資內,資金將用於技術創新、產品研容發及海外市場拓展。本次融資由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 Inc.)通過其風投部門 高通風險投資領投[1]。
『陸』 在哪裡可以看到實時的融資新聞,下哪個APP比較好
微鏈每天都會更新資訊,其中包括實時融資新聞,我一直用的就是它,而且好多企業的融資都是通過微鏈完成的,是一個匯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平台。
『柒』 整天看到新聞,一些企業動不動投資幾百億,是真投幾百億還是貸款
首先,我們應該理解一個概念上的區別,即實際的賬戶投資和契約投資。前者是真正的投資,後者是為初步協議准備的投資。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例如,你要借錢,然後找一個朋友邀請他吃飯。在酒桌上,你告訴他借一百萬美元,他欣然同意了。第二天,當你再次聯系他時,他避開了。100萬是協議投資,實際投資是0。為了取得政治成就,許多地方都簽訂了非常大的投資協議。而實際收到的錢很少,兩者之間的差別一般是四到五倍,這在某些地方更為誇張。政府取得了成就,而企業由於對投資的承諾而從政府那裡獲得了一些回報。
以XXX房地產項目為例,總投資300億元,集團公司實際投資20億元。在這塊土地上至少花70億元嗎?這就錯了,70億元來自聯合投標,大部分來自政府平台。本質上,它是向開發商預付資金。一段時間後,開發商將以固定的回報撤出。接下來是滾動開發,建築建材公司首先通過開發商控制的第三方平台預付自己的錢或借錢。取得預售許可證後,出售該房屋並支付前期進度款。如果銷售良好,將進行進一步的滾動開發。
『捌』 了解企業融資新聞,哪個網站更新最快能拿到最新資訊
可以利用網路監控軟體裡面的新聞聚合項目去收集最新資訊,只要多多監控一些網站,就能拿到最新新聞了。
『玖』 為什麼很多大企業要融資
做大規模,抄提高市場佔有率,擊敗襲競爭對手。互聯網行業是贏家通吃的游戲,你賺錢了就圖安穩,可你的對手卻在拚命融資做大,隨時可能被乾死你。典型的例子就一路血雨腥風殺過來的滴滴打車,多少對手被乾死,又多少次差點被對手乾死,想要競爭,想要贏,就要花錢,錢不夠就只能融資,股權也許少了可要是贏了整個市場,規模做大,賺越多,公司估值越高,手裡的股票反而更值錢了。商業競爭很殘酷,
『拾』 湖南吉首融資新聞
據說參與融資的公司大多數都已經無法全額退還所集資資金。只得把公司估價處理掉,然後按比例退還給集資人。原公司實力較好的可退集資戶大約左80%的錢,少的則可能只能退到30%左右。不過具體方案仍沒有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