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和美國理財保險那個好
美國保險沒有見過,但中國保險肯定理不了財。你若想理財,中國保險你就不用考慮了。
B. 為什麼在美國投資保險越來越熱
美國投資保險越來越熱的原因是:
①保費低。美國的人壽保險業歷史悠久,從1762年第一份保單發出到現在,已經是一個成熟而發達的市場。據統計美國有1500多家保險公司,激烈競爭的結果就使得美國保險的保費在全世界來說也是最便宜的。
②產品種類多。少為人知的指數型萬能險作為一種有保障的投資型保險,可以跟蹤股市獲得相同的收益而保證只賺不虧,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目前這類產品都還沒有出現在中國。
③理賠快。保險理賠的程序在美國非常簡單,只要提出死亡證明以及死亡理賠申請單即可申辦理賠。若是非美國公民居民,也只需要將死亡證明翻譯成英文並公證後,連同死亡理賠單一起送回保險公司即可辦理賠償。
總結:
目前國內金融市場還是很初級階段,而國外金融市場很成熟,而且關鍵,國外的很多金融法律法規非常完善,所以無論產品設計,投資渠道都比國內優秀,尤其保障方面要取得消費者的心,所以保障項目和內容都比國內有競爭力,唯一不足是理賠方面有無外匯管制和距離問題,所以麻煩一些。
備註:
中國人買美國的人壽保險必須滿足的條件:
①投保人必須持有效護照和簽證,合法進入美國
②在美國填寫人壽保險申請表
保費的付款方式:
一般要求投保人在美國的銀行開設帳戶,投保人從銀行轉賬支付保費。也有公司允許信用卡支付保費,只要是VISA,萬事達或運通卡即可。
C. 73美國保險到底應該怎麼選
在美國,人壽保險主要分為五種,按照產品問世的順序分別是:Term (定期人壽保險), Whole Life(終身人壽保險), Universal Life(萬能險), Variable Universal Life(投資型萬能險), Indexed Universal Life(指數型萬能險)。美國人一般是選擇經驗豐富,值得信賴的保險經紀人購買保險,也有直接到保險公司購買,
Term (定期人壽保險):
最早期也是最簡單的保險類型。顧名思義,這類保險只保一定的期限,如10年、15年、20年和30年。被保險人如果在有效期內過世,保險公司賠付保額。好處是保費便宜,但不具有現金值,沒有儲蓄和投資的功能。而且保險合同到期後,由於被保險人年齡增長,再想購買保險就會變得非常的昂貴。這類產品最適合需要獲得短期保障和預算比較有限的人。
Whole life(終身人壽保險):
所謂終身壽險,顯而易見,就是該保險的有效期直至被保險人去世為止。你繳付的保費,在支付固定的保險成本之後,剩餘的部分轉換成現金值(cash value)。保險公司會根據公司的盈利情況定期派發紅利,但是紅利的發放與否與金額都是不保證的。隨著時間的延長,保險內的現金值就會增加。如果投保人想提前取消保險,將只能取回一部分的現金值。缺乏透明度是這類產品最大的問題。
Universal Life(萬能險):
萬能險,和終身壽險相似,都是保終身。 保費在支付了保險成本之後,會投入另設的賬戶進行投資。兩者的區別在於,萬能險的條例更為靈活,保單所有人可以在任何時間繳費,費用可多可少,但要達到最低的交費水平。它也有現金值,即所交費用和獲利減去保險費用和收費。萬能險的收益一般和利率市場掛鉤,在目前的低利率大環境下,萬能壽險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都過低,這也使得投保人需要投入更高的保費來支付保險成本,才能維持保險的有效性。
Variable Universal Life(投資型萬能險):
投資型萬能險,由萬能壽險演變而來,關鍵的區別在於,客戶可以在保險公司提供的基金范圍內選擇投資不同的基金,從而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上不封頂,而且收益不需要交稅。但同時也不保底,如果現金賬戶在金融市場虧損過大,那麼投保人就可以需要追加更多的現金來維持保險有效性。因此這里產品對客戶/經紀人自身的投資水平要求比較高。
Indexed Universal Life (指數型萬能險):
同樣是萬能險的一個變種,可以掛鉤三大指數——美國標普500、香港恆生指數、德國30DAX指數,投資收益和這些指數走勢掛鉤,並且現金值是保本的,就算是指數跌了,現金值也可以得到2%左右的收益。數據顯示,美國股票市場過去20年平均年化收益在7.5%,多數年份有8%至10%左右的收益。相對來說,這一收益水平要好於僅投資債券市場類的保險品種的3%至4%的回報。除了同樣具備避收益稅和遺產稅的功能之外,客戶還可以隨時從現金值里借錢出來,最多可以拿到現金值的80%,幾乎是零利率而且同樣不需要交稅。
D. 美國保險資金收益率
計算收益率是一個純粹性的數學知識,計算收益要掌握投資金額、投資期限、收益率。投資金額的概念很容易明確,但是不少人將投資期限和投資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把握得不夠明確。投資學中債權人資金被佔用的時間越長,意味著資金流動性越差,因此債務人要擔負較高的收益率彌補降低資金流動性帶來的損失。
收益如何計算?
投資人一般直接看到的也是投資期限和收益率成正比的情況,但是很多人沒有理解收益率真正的含義,這個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舉個例子,我們平台有三種投資期限和投資收益率的標的,90天的標的年化收益為9%,180天的標的年化收益是10%,360天的標的年化收益是11%,於是:
90天的投資收益:投資金額×9%
180天的投資收益:投資金額×10%
360天的投資收益:投資金額×11%
這么算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樣的話投資兩個180天標的收益豈不是比一年的還要高!
正確的計算方法:
90天的投資收益:投資金額×9%÷12×3
180天的投資收益:投資金額×10%÷12×6
360天的投資收益:投資金額×11%÷12×12
我們將年化利率除以12得到的就是月利率,再以此為基數計算標的投資期限的利息。如果標的期限按照日進行計算,我們則要將年化利率除以365得到日利率,據此乘上投資天數計算投資收益。
PS:像現在很多的網站都帶有這種收益的計算器,介貸網、陸金、團貸都有的,樓主可以自己上去試一試看自己算的對不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美國的保險市場現狀分析
美、英、日三國領先
在網路化、信息化背景下,保險業如何融入互聯網浪潮以實現新的發展,是全球保險業密切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
互聯網保險指傳統保險企業或者其他具有資質的金融機構,基於大數據技術搜集的信息,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保險產品,並通過互聯網平台為消費者提供保險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部分或全部保險業務流程網路化的經營活動。
與傳統保險的代理人營銷模式不同,互聯網保險是一種新興的以互聯網平台為媒介的保險開發和營銷模式,基於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保險業帶來變革的沖擊。
目前,美、英、日三國互聯網保險發展走在全球前列。其中,美國是全球保險業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最早出現互聯網保險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美國國民第一證券銀行最早推出在互聯網上銷售的保險產品。2007年,美國所有的保險企業都開展了互聯網業務。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後,美國保險企業的互聯網業務又向移動端傾斜。其中,美國財產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公司在移動業務上領先,尤以汽車應用程序占統治地位。健康保險公司方面,隨著大型醫療改革的進行,醫療保險公司正在測試與保健應用程序結合,新的發展潛力得以發掘。在人壽保險領域,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多移動服務程序,人壽險公司不太熱衷移動業務。
盡管美國移動保險的廣泛傳播和使用率漸增,但仍有一系列的困難妨礙客戶使用移動保險,如保險互動頻率過低、缺少感知價值、年輕用戶購買保險比例低、技術困難等。
未來前景依舊廣闊
歷經了逐漸起步和初步發展,全球互聯網保險行業已具備相當規模,革命化的技術發展和大眾化的網路普及為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未來全球互聯網保險行業前景依舊廣闊。
一方面,不斷壯大的全球網民規模及其對保險行業的密切關注為互聯網保險業務積淀了廣闊的潛在客戶群體,給整個行業調整發展模式、迎合多樣需求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面,互聯網交易規模的持續增長、信息技術網路的日益成熟以及各國法規環境的日益完善都為全球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長遠發展開辟了道路,在客觀上為實現更便捷、更高質量的線上服務提供了條件。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F. 美國人有哪些保險,又是如何買保險的
在美國,人壽保險主要分為五種,按照產品問世的順序分別是:Term (定期人壽保險), Whole Life(終身人壽保險), Universal Life(萬能險), Variable Universal Life(投資型萬能險), Indexed Universal Life(指數型萬能險)。美國人一般是選擇經驗豐富,值得信賴的保險經紀人購買保險,也有直接到保險公司購買,
Term (定期人壽保險):
最早期也是最簡單的保險類型。顧名思義,這類保險只保一定的期限,如10年、15年、20年和30年。被保險人如果在有效期內過世,保險公司賠付保額。好處是保費便宜,但不具有現金值,沒有儲蓄和投資的功能。而且保險合同到期後,由於被保險人年齡增長,再想購買保險就會變得非常的昂貴。這類產品最適合需要獲得短期保障和預算比較有限的人。
Whole life(終身人壽保險):
所謂終身壽險,顯而易見,就是該保險的有效期直至被保險人去世為止。你繳付的保費,在支付固定的保險成本之後,剩餘的部分轉換成現金值(cash value)。保險公司會根據公司的盈利情況定期派發紅利,但是紅利的發放與否與金額都是不保證的。隨著時間的延長,保險內的現金值就會增加。如果投保人想提前取消保險,將只能取回一部分的現金值。缺乏透明度是這類產品最大的問題。
Universal Life(萬能險):
萬能險,和終身壽險相似,都是保終身。 保費在支付了保險成本之後,會投入另設的賬戶進行投資。兩者的區別在於,萬能險的條例更為靈活,保單所有人可以在任何時間繳費,費用可多可少,但要達到最低的交費水平。它也有現金值,即所交費用和獲利減去保險費用和收費。萬能險的收益一般和利率市場掛鉤,在目前的低利率大環境下,萬能壽險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都過低,這也使得投保人需要投入更高的保費來支付保險成本,才能維持保險的有效性。
Variable Universal Life(投資型萬能險):
投資型萬能險,由萬能壽險演變而來,關鍵的區別在於,客戶可以在保險公司提供的基金範圍內選擇投資不同的基金,從而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上不封頂,而且收益不需要交稅。但同時也不保底,如果現金賬戶在金融市場虧損過大,那麼投保人就可以需要追加更多的現金來維持保險有效性。因此這里產品對客戶/經紀人自身的投資水平要求比較高。
Indexed Universal Life (指數型萬能險):
同樣是萬能險的一個變種,可以掛鉤三大指數——美國標普500、香港恆生指數、德國30DAX指數,投資收益和這些指數走勢掛鉤,並且現金值是保本的,就算是指數跌了,現金值也可以得到2%左右的收益。數據顯示,美國股票市場過去20年平均年化收益在7.5%,多數年份有8%至10%左右的收益。相對來說,這一收益水平要好於僅投資債券市場類的保險品種的3%至4%的回報。除了同樣具備避收益稅和遺產稅的功能之外,客戶還可以隨時從現金值里借錢出來,最多可以拿到現金值的80%,幾乎是零利率而且同樣不需要交稅。
G. 中國買的理財保險幾年了。移民去美國了保險理財會有影響嗎
一般情況下,對於人壽保障、重大疾病保障、人身意外保障這類保險產品,即使人在國外也是繼續生效的;但是客戶(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移民的情況需要提前告知保險公司,將身份證明、銀行賬戶、住址、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資料都提供給保險公司做變更,並且在境外申請合同保全服務的時候不可以代簽,必須投保人親筆簽名。
但並不是所有的保險都能持續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在國內購買的短期醫療險就不能報銷國外的醫療費用;所以要看清楚醫療險的承保地域范圍,有考慮未來移民的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要看清楚包不包含海外條款,如果不適用於國外醫療,建議購買其他保險,而已經購買的人,建議退保或者停保,選擇購買其他保險。
保險本身是比較復雜的產品,條款說明也非常多,很多時候投保人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看,但可以請經理人詳細解讀一遍,了解清楚之後再決定是否購買。畢竟保險一買就是十年二十年的,從利益保障出發,全面了解產品也是對自己一種負責。
H. 美國保險公司如何投資
你問的是保險公司的盈利問題還是你要在美國保險公司買所謂的盈利產品?
第一個問題:保監會規定70%保費用於賠付,剩下的cover保險公司成本並根據國家監管下的投資產生的紅利作為某些保險的分紅。
第二個問題:你買個終身的,第二年就出險了,你只交了1年保費,得到全部保額,基本這種情況除了中彩票,沒有其他合法形式可以實現。如果是儲蓄傳承等分紅型的,我可以告訴你別看任何利潤演示,因為保險單里會有句話:利率是不確定的。這基礎上,你還是去買理財產品吧。保險是一種有保障的強制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