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人80歲老人銀行理財經理邦我買基金並運作賠錢了怎麼辦
理財本來就有風險,這個沒辦法。
只有一個入手點,就是你如果有證據可以證明,他在給你推薦基金的時候,沒有給你提示過任何風險,甚至告訴你無風險,那這種情況下,可以告他詐騙。
如果對方給你提示過風險,那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認虧了
② 網上P2P理財出問題了,怎麼維權
搜集證據趕緊的報警
③ 理財跑了,怎樣維權一定要報案嗎
當然要報案。發生理財跑路,第一時間就應當報案,由警察出面調查。維權得看警察調查的結果,再考慮如何維權,至於如何維權,警察一定可以給予你中肯的答案
④ 您好,我是被一個理財平台騙了8萬,大家現在要去北京維權,帶上自己
很難給你答復,我的建議是去了還有機會找回,如果沒有做的話一點機會都沒有啊。
⑤ 理財產品有糾紛怎麼辦
想要維權,必須證明自己當初被誤導了,一切都需要證據。
錄音錄像。因為很少有人在買理財產品時會特意錄音,一般情況下是拿不出這種證據的,事實上,由於大多數誤導發生在銀行,所以多半會被監控錄像拍到,聲音則有可能一起錄下,遺憾的是,如果沒有立案的話,銀行一般會拒絕提供監控錄像。然而,一旦擁有這種證據,形勢立刻就會逆轉,作為一種預防措施是非常合適的。
其他記錄。如果實在沒有錄音,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果保留了購買產品時的相關文件,比如宣傳頁或利益演示之類,或許可以通過當初留下的筆跡證明銷售人員描述過的一些內容,但這種證據同樣難以找到。
是否被代簽字?某些金融產品在銷售過程中不僅需要一個簽名而已,還需要客戶簽署表示了解風險或其他內容的文件,比如保險產品會要求客戶親筆在合同中書寫「了解收益是不確定的」這樣一段文字,而誤導你的銷售人員很有可能並未讓你書寫,那麼情況一定是你被代簽字了。這時可以主張自己並未被銷售人員提示過風險,當代簽字被確認之後,事情就好辦了。這個道理適用於其他「該有的東西卻沒有」這類情況。
電話回訪也有錄音。買了保險產品除了要額外寫一段話,在猶豫期內保險公司還會進行電話回訪,從而了解你是否真的知道相關風險,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對回訪電話都是敷衍了事,對方說什麼都是「嗯」的回答,由於回訪電話都有錄音,反而成為對自己不利的證據。但有一種情況另當別論,即回訪電話本身就有違規問題,比如並沒有明確告知風險。
⑥ 理財被詐騙你該如何維權
1.協商,君子動來口不動手。自如果平台上的標出現違約的現象,如果投資人能夠聯繫上借款人,且借款人有協商意願,或者借款合同里列有仲裁條款,仲裁機構可以出面解決。這樣的話,還可以繼續協商。
2.請律師,已經報案,決定要向法院提起訴訟了,那麼請一個律師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提起訴訟前發出一封律師函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3.提起訴訟,發現違約的時候,投資人要及早起訴,因為依據誰起訴誰得利的原則,較早採取法律手段的追債者會擁有優先賠償權;其次,對於抵押借款,在起訴之前,可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防止借款人對所抵押財產另行處置,出現對借款人不利的情形。
從大環境來看,我國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確實存在不足。安心研究表示,國內的金融消費者保護體系目前存在六大問題:立法保護欠缺,機構機制設置沒有很好地銜接起來,糾紛解決機制不暢,公平服務不到位,徵信體系不健全,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消費者保護問題突出。嚴格的風險控制是P2P企業的命脈,同時也能夠保護消費者尤其是投資人的權利。金融服務提供方需從自身做起,規范經營方式、提高金融法律意識、做好風險控制,防止惡性事件的發生對消費者權益造成的損害。
⑦ 被銀行誤導買了第三方理財產品怎麼維權
基本很難維權,大致有幾點給你講一下吧!
第一:因為銀行方面推薦出來的理財產品是會給出全面具體並且有責的具體宣傳文件。
第二:如果要維權的話,要與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銀行的投資經理或者是你個人的客戶經理向你推銷了這種產品。
第四:需要維權只能說明你發生了虧損,如果你自己獲利還要求維權的話實在難以解釋,那麼理財產品本身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就是存在盈虧風險的,由於購買人是你自己本身,並且是自身主觀的意願行為,是無法洗清定責的。
第五:如果是發生資金安全風險並且有銀行提供的相關宣傳資料作為證明,那是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起訴的。
第六:如果是銀行員工的個人行為造成,並且無相關材料證明,那麼你維權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
因為你給的消息不全面,無法指導有效的維權,大致上來講就這么簡單的幾點你需要注意,其實還有很多,就不一一道來
⑧ 理財公司跑路了如何維權
樓上說的很全了,不過在選擇理財投資公司的時候還是需要考察考察,現在國家一步一步的在專規范這個行業,銀屬行資金存管,就是用戶投資的錢,不是在這個公司,而且是在銀行,這樣就減少了理財公司捐款跑路的情況發生,小資錢包就是屬於這一類,由銀行來存管資金,這樣小資錢包的用戶就有安全保障了!
⑨ 聚眾去理財公司維權違法嗎
涉嫌妨礙社會秩序。
如涉嫌非法集資類犯罪,建議及時報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