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企業理財意義

企業理財意義

發布時間:2021-05-05 08:13:35

理財的意義及重要性

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

在中國的普回遍情況,一個人的答收入,90%是靠工作取得報酬,只有10%是靠理財取得報酬,而在發達國家普遍情況,一個人的收入,50%是靠工作取得報酬,而另外50%是靠理財取得報酬。

相比之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理財觀念的區別,隨著年齡的增長,勞動力的喪失,中國老年人喪失了穩定的經濟收入。這就是理財觀念的不同造成的,所以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確實可以使你的一生受益。

(1)企業理財意義擴展閱讀:

理財方法

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㈡ 財務管理的目的與意義

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關於財務管理目標的幾種觀點

①利潤最大化、②每股收益最大化、③企業價值最大化等。

財務管理是管理活動中重要的一環,與各部門的營運活動息息相關。加強資金管理,加強事前預測、控制與決策,將企業的財務資源——資金用活,創造最大的效益。我認為,這就是財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2)企業理財意義擴展閱讀:

在現代企業管理當中,財務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和制約性都很強的系統工程,它是通過價值形態對資金運動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的綜合性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老闆》雜志表示部分企業管理者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重使用價值實物管理,輕價值綜合管理;重生產成本管理,輕資金成本控制;重當期收益,輕風險控制;重事後分析,輕事前預防等,這造成了企業財務管理無章、無序,給財務工作埋下了隱患,較為普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事前預算不力,事後分析不到位。很多企業管理者事前沒有採集數據進行認真分析並編制預算,在事中執行過程中也沒有對預算完成情況進行嚴格考核,事後評價和分析不到位也是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2、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財務創新。在現代企業管理當中,很多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受網路技術的限制,採用較分散的管理模式,電子化程度不高,財務信息上下級之間無法共享,監管信息反饋滯後,工作效率低下,沒有開發出能適應電子商務環境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3、財務架構不健全,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大部分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是中間層次多、效率低下;還有部分企業管理者在財務機構設置方面不夠科學,有的甚至未設置專門的財務機構。

4、內控體系不完善,缺乏風險管理意識。部分企業財務運行不夠規范,權責不到位,內部控制制度等基本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業缺乏風險管理和控制機制。

5、費用管理不規范,資產管理散亂。在費用開支上,部分企業管理不嚴,未建立或未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在資產管理上,部分企業沒有定期對資產進行盤點,資產實物與登記簿不符,實物管理和賬務管理都有很多漏洞。

6、成本核算粗放,成本控制不嚴。有的企業成本核算十分粗放,將各種產品成本籠統匯總核算,不利於加強成本控制;有的企業管理者只注重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事前、事中控制能力較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㈢ 財務管理的作用與意義

財務管理作用與意義在於實現為企業理財的目標。企業理財的目標指的是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通過財務管理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以及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財務管理的作用和意義具體如下:
1、企業利潤最大化:
通過財務管理,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使成本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有效控制,然後提高企業的收入,從而達到企業利潤的最大化目標。
2、股東財富最大化:
通過財務管理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使企業最終可分配的利潤最大化,從而達到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
3、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通過財務管理採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其基本思想是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利益關系。
4、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
財務管理落實在資金的管理、資金的持續以及有效增加財務管理的效果。通過對企業資金結構分析、資金回收以及資金使用方法進行研究,保證資本的有效增值,從而達到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的目標。

㈣ 舉例論述公司理財的概念、職能、重大意義

企業核心能力抄的產生代表了襲一種企業發展的觀點:企業的發展由自身所擁有的與眾不同的資源決定,企業需要圍繞這些資源構建自己的能力體系,以實現自己的競爭優勢。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的觀點,所謂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

㈤ 企業理財 的選題意義怎麼寫

理財是搞好企業管理的突破口 理財以資金運動為特定對象,居於企業管理的核心地位,是企業管理的"牛鼻子".而資金運動貫穿於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觸及到企業管理網路的各個網點.充分發揮企業領導理財的龍頭作用,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理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全員理財落到實處,企業才會在理財上有大的建樹,才會抓住企業管理的"牛鼻子",才會使企業的各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實企業理財最主要的就是充分利用了資金的效度,最大化利潤。

㈥ 機會成本對企業理財的重要性

1、機會成本的概念
機會成本是由選擇產生的——一種經濟資源往往具有多樣用途,選擇了一種用途,必然要喪失另一種用途的機會,後者可能帶來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機會成本。假設有一筆資金,可以把它存在銀行里,也可以把它投入到企業運營中。假設選擇的是把它投入運營中,那麼這筆資金儲存的銀行利息就是把資金投入企業運營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指將資金進行某種形式的投資所獲得的收益相對於其放棄的另一種形式投資所獲得的收益。
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機會成本是指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為養豬。
2、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
機會成本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數經濟資源都具有多樣用途。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是:
(1)所使用的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機會成本本質上是對不能利用的機會所付出的成本,因為企業選擇了這種用途,就必然喪失其它用途所能帶來的收益。如果資源的使用方式是單一的,那就談不上各個機會的利益比較。只有當資源具有多用性的時候,企業才要考慮機會成本,這是考慮機會成本的一個前提條件。 (2)把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視為機會成本
考慮機會成本時並不是指任何一個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獲得最大的收入使用方式。在這里,需要強調可能性。
3、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為何必須要考慮機會成本
在現實中,有很多企業在購進某種生產要素時,這種要素的市場價格較低,一段時間後,價格上揚,這個時候,是按照原來的生產計劃再加工這種要素,還是直接出售這種要素呢?如果是選擇前者,那麼直接銷售所可能獲得的收益就是再加工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和經濟利潤都可以用來衡量一項決策的經濟利益。經濟利潤區別於會計利潤就在於它考慮了機會成本。管理者必須考慮機會成本和經濟利潤這兩個概念。作為決策分析中經常使用的一個特定概念「機會成本」,是在決策分析過程中,從多個供選方案中選取最優方案而放棄次優方案,從而放棄了次優方案所能取得的利益而成為損失。這種由於放棄次優方案而損失的「潛在利益」就是選取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雖然不構成一般意義上的成本,不構成企業的實際支出,也不入帳,但它是決策者進行正確決策所必須考慮的現實的因素。忽視了機會成本,往往有可能使投資決策分析發生失誤。如資料1某企業准備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預計洗浴中心未來一年內可獲利潤70000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主在決定是否應該將其所屬的餐廳改為洗浴中心時應考慮機會成本後再決策,他的優選方案的預計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否則所選中的方案就不是最優方案。

機會成本與會計成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會計成本是指實際支付的貨幣成本。機會成本可能等於會計成本,也可能不等於會計成本。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機會成本等於會計成本;在商品(或生產要素)供應不足、實行配給的條件下,機會成本高於會計成本;在商品積壓或要素閑置的條件下,機會成本低於會計成本,甚至為零。通常,在機會成本與會計成本不等的情況下,更多的是在機會成本高於會計成本的情況下,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

㈦ 投資理財的意義是什麼

理財的意義在於擴大被動收入,理財的成功要素之一,大部分人在年輕時付版出很多時間與權努力,最後才得以在退休後,有足夠的財力以保證往後的穩定生活;

然而另一些人未必需要付出這么大的心思和努力,也同樣可以得到退休後安穩生活的回報,它並不關乎你幸運與否,而是看你對於金錢的預先規劃及實踐能力。

在為自己的理財大計訂下目標之前,先真正地了解了自身的財政狀況。這樣,才能夠增加理財成功的幾率。

(7)企業理財意義擴展閱讀:

整存整取有一定的存錢效果,但是銀行的利息一般都比較低,所以從整體上看,這樣的方式還是無法帶來財富增值。但是,如果你能夠購買理財產品,獲得較高的利息,同時還能免除交所得稅。這不為是一種好的方法。

自從債券型基金開始推行T+1之後,債券型基金基本上安全系數與貨幣型基金差不多,但是債券型理財產品有更高的利息,債券型理財更適合工薪階層理財。

不要將所有的資金放到一個籃子里,存款雖然利息比較低,但是定期存錢是最安全的一種方式,將一部分錢存入銀行也是一種好的選擇之一,最好以半年為期限,這樣一方面可以應急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錯過好的投資理財機會。

㈧ 企業理財文化的定義

它是企業文化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環境下,由企業財務部門和全體職工在長期的理財活動中,共同創造出來的理財成果和理財精神成果的表現形式的總和,是一個融合文化、經濟的新概念。
企業理財文化的核心是理財價值觀念。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指導思想和信念。企業理財文化價值觀念的形成過程,就是全體員工對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所倡導的價值標準的認同過程,從而使企業的這種價值標准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達到不同個性為同一財務管理目標奮斗的目的。理財文化不是規章制度本身,而是指規章制度所顯示的理財宗旨和使命;理財文化不是指產品、產值和利潤,而是指對產品、產值和利潤的價值導向。
企業理財文化不同於傳統的財務管理,它側重企業的整體力量,強調財務管理人本主義思想,把塑造新的價值觀念放在首位。 「人本財務觀」是與「以物為中心」管理相對應的概念,它要求把人作為「社會人」或「文化人」而不是「經濟人」來看待,要理解人、尊重人,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企業的每一項財務活動均由人發起、操作和控制,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決於人的知識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在財務上貫徹以人為本的觀念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同時,通過樹立財務部門的理財權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凝聚力,更好地發揮企業員工理財的整體優勢。

㈨ 加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對企業理財有什麼積極意義

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積極意義:
一、促進銷售的良性循環。
二、加速資金的周轉率,內防止壞賬、呆賬的積容累,保持現金流的通暢。
三、堵塞賬款的截留、挪用、侵吞等貪污犯罪活動的途徑。
四、是經營與財務密切合作的有效途徑,為建立共同工作機制(使企業既順應市場,又不違背《會計法》)奠定了基礎。

閱讀全文

與企業理財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退市條件 瀏覽:2
華泰柏瑞量化明選基金本周啟航 瀏覽:327
原油價格對俄羅斯影響 瀏覽:267
tft交易體系 瀏覽:430
招商銀行外匯入帳時間 瀏覽:444
0擼理財 瀏覽:922
國際股票大佬 瀏覽:835
康奈股票 瀏覽:458
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 瀏覽:775
2019年4月18號鋁錠價格 瀏覽:783
股票配號和中簽 瀏覽:559
期貨滑點厲害 瀏覽:570
電廠投資估算 瀏覽:557
美年股東投資 瀏覽:890
麥田英語融資 瀏覽:192
理財產品電銷 瀏覽:479
私募基金2019持股 瀏覽:414
基金星期天更新收益嗎 瀏覽:517
000851是什麼類型股票 瀏覽:833
誠邁科技主力資金流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