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傳遞正確的理財觀念
富人們努力傳承財富,挑戰「富不過三代」的弊病,在財富傳遞的時候,傳遞正確的理財觀念,讓子輩們形成正確的財富觀。富人們努力讓孩子明白財富的來之不易,讓孩子們親身體驗獲得財富的艱辛。
1.讓孩子有一種跟普通人平等的生活。
富人們有豐厚的物質財富,但是卻盡量讓孩子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孩子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樣,他就不會產生過於強烈的「優越感」,就會更踏實,更質朴,不會被金錢帶來的繁華迷惑了眼睛。
德國最老的投資銀行梅茲勒家族就從來不讓自己的後代享有特權。他們教育孩子的秘訣就是:不把孩子關進「金鳥籠」。梅茲勒家族讓孩子們上當地最普通的學校,每天走路或者搭公車去上學,與所有同學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樣的食物。
梅茲勒家族沒有錢嗎?他們對於孩子吝嗇嗎?當然不是。梅茲勒家族是以這種方式來傳遞給孩子一個理念,他們也只是普通人。這樣,孩子長大以後,不會以一個有錢人的身份去擺闊,也不會大手大腳。因為,普通人花錢和用錢的理念,已經深深地根埴地他們的骨子裡了。
2.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
惟有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在花錢的時候也才會小心謹慎,不會肆意揮霍。
世上最富有的家族「沃爾瑪集團」的華頓家族,從來不給孩子零用錢。華頓家族的孩子們很小就開始打工,在商店擦地板,幫助修補倉庫的貨物,老華頓則根據一般的工人標准付給他們工資。
一個如此大的家族,居然讓孩子去做最底層的工作,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或許有人認為,既然可以跨越基層,為什麼非得要多此一舉?還有的人認為,這樣是否只是做給他人看看?
其實,華頓家族的這種做法有諸多好處。一方面,它讓華頓家族的孩子們都有了通過勞動獲得金錢的體驗;另一方面,它讓孩子們接觸到最基層的工作,這些工作,也是家族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們做過一般人做的工作,領到過一般工作所得的工資,體會到了一般人的工作和生活,他們感受到了普通工作的勞累和辛苦,就能懂得財富的艱辛。
3.讓子輩的財富保持在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
許多富翁希望子女只享有中產階級的生活,以便擁有快樂的婚姻,並養育子女。美國富人在傳遞財富時非常注意財富的數目,讓子輩的財富保持在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
2003年,哈佛大學募款人柯立爾估計,全美320萬名百萬富翁中,約有60萬人因為擔心會寵壞子女而打算捐出大筆財富。一般地,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富豪,會留給子女每人約150萬美元,這筆錢可用來買一幢房子,且接受良好的教育。這種有節制地傳承財富的方法,可以防止子女因財富過多而變壞。
B. 如何把自己的理財產品推銷出去
這個就需要一定的難度了,因為現在理財產品都不再進行剛性兌付了,所以都會存在損失的風回險。可以答利用這些產品的歷史收益來做一些宣傳,但是歷史收益也不代表未來收益,不過依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許會有人對他感興趣。
C. 如何推銷理財產品
這個要看客戶年齡段的,還有理財產品的利息基本不會有太多的變化,所以重點在客戶的選擇,願意接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