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購買中信招商信託的保險已經五年了,是從信用卡里每月扣的現在想退
保險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既有保障也有儲蓄的功能。儲蓄功能就體現在保單的現金價值上。不同年限的保單現金價值是不同的。你可以在你的保單上查看不同的保單年度所對應的現金價值是多少。開始的時候,保單的現金價值是很少的,隨著繳費年限的增加,現金價值開始積累。如果還沒有完成繳費而申請終止保險合同(退保),則保險公司會按照你申請時的保單現金價值退還給你現金。合同終止後,保險公司不會再從你的信用卡中劃扣了!
㈡ 信託產品可靠嗎
地方政府違規融資警鍾長鳴 政信類信託佔比降至五年內最低
很多公司出於風險考慮回,暫停了4萬億答計劃後紅極一時的政信類業務。盡管還有少數公司在做,但已不是主流
繼財政部通報雲南、廣西、安徽、寧波等地政府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責案例後,日前,財政部網站披露了銀保監會依法依規處理部分金融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情況的通報,除交通銀行(5.750, -0.04, -0.69%)池州分行外,其餘7家金融機構均為信託公司。
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本次通報中提及的信息多是2017年財政部移交線索。此後銀保監會進行核查處理完畢並已經對外公開發布的處罰信息,沒有新增的內容。不少涉事公司向記者宣稱已整改完畢。而業內猜測財政部此番公示具有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意在提示市場地方政府債務治理的底線並未放棄。
通報再度引起市場對曾經紅火一時的政信類業務的關注。但今時不同往昔,經過近幾年的整頓,政信類信託規模佔比一直在下滑,存量變少。很多公司出於風險考慮,暫停了該類業務,盡管還有少數公司在做,但已不是主流。
2018年9月25日
㈢ 信託與保險在功能上的區別,請高人指點。
信託與保險在功抄能上的區別如下:襲
1、影響因素不同
信託是直接影響市場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保險一方面受制於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的影響,保險直接決定消費者購買力水平。
2、包括的范圍不同
信託在稅法上的說法,即勞動報酬在扣除免稅項目後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繳納所得稅的部分。而保險是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包括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工資。
3、作用不同
信託主要是用來存錢、取錢、轉賬的公司賬戶;
而保險用來辦理包括提現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等在內一切符合法律法規的結算,而一般存款賬戶只能辦理一般的結算業務,不能提取現金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
4、性質不同
信託可辦理轉賬結算和現金繳存,不可以辦理現金支取。。
保險可以隨時存入或取出資金,但是取出資金必須通過公司轉賬支票轉入公司基本賬戶中,然後再通過公司現金支票支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險
網路-信託
㈣ 在多盈網上看到中信信託產品"基業14號淮安新投應收賬款",政府投資項目,淮安市財政還款有保障么
中國的理財產品 2004年114隻, 2010過萬, 2012年2.9萬,201312月23日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揚公布中回國的額債務總和答111.6萬億,相當於2012年中國GDP總和的215% 中國的M2是美國的162% 美元大部分是在美國之外的噢;2012年城投債無擔保地方債佔地方債68.4%切記木有擔保的噢;;企業債44.5萬億其中房地產26.5萬億投資????自己想想吧巨大的結構性非結構性風險
㈤ 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是央企嗎
12月19日,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信託保障基金公司」)在2014中國信託業年會上宣布成立。中國銀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慕冰向信託保障基金公司許志超頒發了金融許可證。
信託保障基金公司是經國務院同意,由銀監會批准成立並負責監管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由中國信託業協會聯合13家信託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目前已經中國銀監會正式批准開業。信託保障基金公司的創立大會和第一次股東會議已於12月16日在京召開。
信託保障基金公司作為保障基金的管理人,負責保障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並經營監管部門批準的金融業務。信託保障基金公司以管理保障基金為主要職責,不追求利潤最大化,以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為主要任務和目標。
信託保障基金公司接受銀監會的日常監管,包括市場准入、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等規范全面的持續監管。同時,保障基金公司經營的各項業務均需要符合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比率等核心監管指標的要求。
信託保障基金公司按照《公司法》建立和完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層各司其職,規范運作;按照中國銀監會頒布的《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和公司章程建立規范的業務和管理制度以及風險防控體系,確保公司穩健運行。
會議還宣布了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首屆理事會的構成及職責。基金理事會根據《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按照市場化原則由中國信託業協會組織產生。11名理事人選由各信託公司推薦,經全國68家信託公司選舉產生。基金理事會作為保障基金的決策機構,負責審議和決策保障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的重大事項。
設立專門的信託保障基金公司,建立一支熟悉信託業市場、能監測信託業風險的專業隊伍作為基金管理人,通過市場化運作,可以有效提升保障基金處置風險能力,更好地承擔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的重要任務,從而提振投資者對行業的信心,促進信託行業的發展。同時,這種機制設計也是對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以及安全網制度安排的改革創新和積極探索。
財政部、人民銀行、北京市、銀監會等有關部委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銀監會各有關部門、各銀監局,信託公司的代表參加會議。
【較早前報道】
構築行業安全網 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發布
保障基金主要由信託業市場參與者共同籌集,為用於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的非政府性行業互助資金。信託公司和通過信託項目獲得資金的融資者,是該互助性保障基金的利益相關者。
銀監會財政部發布《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
為建立信託行業市場化風險處置機制,保護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有效防範信託業風險,促進信託業持續健康發展,近日,銀監會與財政部共同制訂並發布《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
14家信託公司注資120億設立保障基金 尚存爭議點
一些實力強的公司希望提高占股比例,爭奪話語權。但相關人士指出,保障基金應是政策性、公益性的,不能由股權大小來判定主導地位,應有監管層出面當好裁判員。目前關於信託保障基金的徵求意見稿還有許多內容值得商榷,進行救助的方式和風險標准也尚不明朗。比如,是否變相抬高投資方、融資方成本,是否需要引入信託公司評級制度等都還有待考量。
央企系信託成信託保障基金股東「大頭」
近日,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信託業保障基金」)股東名單及注冊資本被媒體曝光,實際資本金共計120億元,高於原先擬定的100億元。其中中融、平安、重慶和中信信託各出資15億元;中誠、中航信託各出資10億元;上海國際、中海、華寶、五礦、華能、中鐵、英大以及昆侖信託各出資5億元。
㈥ 理財哪個好,信託產品風險大嗎,中信信託公司員工待遇
浙江人寧采臣與陝西人藍赤霞邂後金華一古廟就伴。深夜,一美女進入采臣房內,以色相、金錢引誘,被采臣嚴詞拒絕。
㈦ 有誰聽說過中信信託
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信信託」),是經原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從事信託業務和固有業務兩部分。2009年公司充分發揮信託制度的優勢,主動管理型信託基金規模持續增加,主動管理能力顯著增強,所推出的信託產品正逐步呈現系列化、品牌化和基金化的特點。2009年以陽光私募證券投資和分層型證券投資等為代表的信託金融投資業務快速增長。這類業務規模余額超過100億元 。
㈧ 中國信託企業有哪些,說說大型的幾家就可以了,個人覺得信託跟保險證券都是同一家公司的
先說說中融系的吧。中融信託,加上四大財富中心~大唐財富、恆天財富回、新湖財富、答高晟財富。
明天系的有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北京信託。
中信信託也是,畢竟是中信集團的,集團下銀行保險證券都有,當然平安也是的了。
再說了。現在都是大資管時代,光靠一家信託公司獨木難支,信託跟銀行、證券、保險的業務都是互有交叉的,中融的基金公司也出來了,證券、保險業務也在發展當中。
㈨ 現在買信託靠譜嗎風險大不大中信信託的產品如何,收益穩定嗎
信託的現狀是仍然沒有公司敢於打破剛性兌付。就像最近陝國投拿出了5.8億進行本息兌付其出問題的信託計劃。(關鍵字:裕豐)。
我們回過來看,現在的信託有一法三規,銀監會的監管也越來越嚴,就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風險事件的出現。
剛性兌付,實際上是不合常規的。哪有投資行為,是必須要讓投資平台自己去兜底的?
再者,如果整個行業都是依照剛性兌付這個原則來進行推介,那還需要劃分各種項目嗎?只需要看哪個項目收益高就去買哪個就可以了。信託項目的核心是風控,我們可以這么理解。現在的信託仍然是固定收益,但是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把自己放在一個真正的信託合格投資者的位置上,依照自己的風險抵禦能力,選擇合適自己的項目。
打一個不恰當的的比方:一個國內一級城市的政信項目其唯一的抵押物是價值其融資量三倍的土地使用權,100萬年收益為9%。
而另外一個項目是國內二級城市的房地產信託項目,其的抵押物是融資方100%的股權質押,其評估價值僅為融資量的2倍,100萬年收益也為9%。
很明顯,第一個項目更具投資價值,但如果這時第2個項目,變為國內一級城市,抵押物驟增3倍,年收益在增加0.5%,那麼這個項目,完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融資事宜。
以上是胡鄒,如果覺得我說的不夠明確可再追加提問。
中信信託的產品如何,收益穩定嗎?
中信信託的情況我就不詳述了。有過出問題的項目,但據了解都已經剛性兌付。
後半個問題真的讓人沒辦法認真回答。你說收益穩定嗎?如果中信出一款浮動收益類信託產品,那能穩定嗎?固定收益類信託,合同上都是寫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個信用依然得到保證。這就是從信託公司到銀監會都一直在追求的事情。
㈩ 請高手幫幫忙 中信信託的產品能買嗎 有什麼要注意的 怎麼來規避風險 真的謝謝了
目前肯定沒有資來本型自的緊密關系,至多業務上可能有合作。
上海國際信託是上海國際集團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立於1981年,當時由上海市政府批准,市財政局出資成立。曾首批發起成立券商(萬國證券)和基金公司(華安),現任董事長潘衛東(也是上海國際集團總經理助理),總經理黃興海。母公司上海國際集團成立於2000年,是整合上海優質金融資產打造的航母級企業,今後包括到海外拓展,除了國際信託,還是浦發、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和國泰君安證券的第一大股東。
中信銀行總部位於北京,成立於1987年,原名中信實業銀行,控股股東為中信集團和中信金融投資公司,2007年在香港和上海同時上市。現任董事長孔丹(也是中信集團董事長),行長陳小憲。中信集團公司(原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是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創辦的國家級金融企業。盡管上海國際信託與中信集團原名相似(一個是中國,一個是上海),但二者並沒有上下級關系。
請高手幫幫忙 中信信託的產品能買嗎 有什麼要注意的 怎麼來規避風險 真的謝謝了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