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還有哪些新規則
明確未盈利企業標椎,要求近兩年的凈利潤為正,累計利潤在5000萬以上,或者市場價格在10億元以上,一年的凈利潤為正,營業收入在一億元以上等。
『貳』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股價是否上漲
8月來24日,A股迎來歷史性一刻,源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正式落地。創業板首批18家實施注冊制的新股今天集體上市,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盤面上看,今日上市的18隻創業板新股全線大漲,8隻個股漲幅超100%,漲幅最高的卡倍億漲超500%。
存量個股方面,堅瑞沃能盤中漲幅達20%觸及漲停板,截至發稿回落至18.18%。蘇交科、天山生物盤中漲幅超10%。
(2)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融資擴展閱讀
創業對存量投資者與增量投資者作了差異化安排:
在融資融券方面,創業板注冊制首發股票自首個交易日起即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公司借入證券當日可供投資者融券賣出。考慮到投資者的承受能力,創業板特地對存量投資者與增量投資者作了差異化安排。
存量投資者簽署新的風險揭示書後可繼續參加交易。增量投資者要求在申請開通許可權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與證券),且參與證券交易需在24個月以上。
『叄』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市場迎來哪些變化
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迎來歷史性時刻,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這是2020年4月27日以來,改革總體實施方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至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僅歷時4個月,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推進速度超預期。
在注冊制改革之後,截至8月22日,深交所受理365家企業創業板首發上市申請,其中29家已注冊生效,還有303家處於受理問詢狀態。除此之外,創業板還能夠再融資、並購重組同步實施注冊制,截至8月22日,深交所共受理161起再融資申請、9起並購重組申請。這些改革都會引起市場的新變化。
『肆』 創業板注冊制開通後會有什麼利弊
將能夠構建市場化的發行承銷制度,對新股發行定價不設任何行政性限制。
構建市場化的發行承銷制度,對新股發行定價不設任何行政性限制,建立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等機制。完善創業板交易機制,放寬漲跌幅限制,優化轉融通機制和盤中臨時停牌制度。
構建符合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點的持續監管規則體系,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並嚴格執行,提高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完善退市制度,簡化退市程序,優化退市標准。完善創業板公司退市風險警示制度。對創業板存量公司退市設置一定過渡期。
(4)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融資擴展閱讀:
創業板注冊制的相關要求規定:
1、證監會將按照錯位發展、適度競爭的原則,統籌推進創業板改革和科創板發展。在實施創業板各項改革措施的同時,支持科創板盡快形成一定規模,樹立良好品牌和示範效應。支持科創板在基礎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試,推進產品創新,提高科創板投融資的便利性,更好發揮「試驗田」作用。
2、取消了保薦代表人事前資格准入,明確了注冊制下證券交易所對保薦業務的自律監管職責,強調了保薦機構對證券服務機構專業意見的核查要求,督促中介機構強化內控要求,各盡其責、合力把關,同時加大對違規行為的問責力度。
『伍』 什麼叫創業板注冊制
創業板注冊制是指創業板由原來的核准制改為注冊制,即由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回企業進行審核,審核通答過後由證監會進行注冊。
目前A股市場的科創板已經實行了注冊制,大大降低了企業上市的門檻,擴大了上市的范圍,同時提高了審核的效率。所以創業板實施注冊制後,將在制度上向科創板靠攏,這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
例如:支持紅籌企業以及特殊股權架構的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支持未盈利的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取消了IPO的市盈率天花板,完全交由市場來定價。
(5)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融資擴展閱讀:
注冊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投資風險的增加。比如,新股發行加快了,IPO公司數量多了,這本身上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平庸公司上市。同時IPO審核放鬆了,一些有問題的公司也會混進市場,這都是市場的投資風險所在。
而且一些游戲規則的改變,同樣也加大了市場的投資風險。比如漲跌幅放寬到20%,這本身是一個中性政策,但對於更多的中小投資者來說,市場振盪的加劇,更容易增加投資者的損失,而不是增加投資收益。並且注冊制下的上市公司退市更容易了,但目前上市公司退市的損失幾乎都由投資者來承擔,因此,退市公司越多,投資者承擔的投資損失也就越多。
『陸』 創業板注冊制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創業板注冊制從2020年8月24日開始實施。自4月27日改革總體實施方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至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僅歷時4個月,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推進速度超預期。8月24日,創業板迎來歷史性時刻,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上市的18家企業已經全部完成發行,市場化定價機制有效地發揮了作用。18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在19.1-59.7倍之間,平均值39.3倍。
其中,發行市盈率最高的為康泰醫學,最低的為卡倍億。發行價最高的為鋒尚文化,發行價為138.02元/股,其也是首批企業中唯一一家發行價超100元的企業。另外,還有南大環境、安克創新、捷強裝備三家企業的發行價在50元/股以上。發行價最低的為康泰醫學,為10.16元/股。
(6)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融資擴展閱讀
創業板交易機制的變化
8月24日起,創業板交易機制也將發生一系列變化,並且,新的交易機制同時適用於增量公司和存量公司,投資者需要注意其中的變化。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包括漲跌幅限制、申報價格範圍限制、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單筆最高申報數量等方面。
在漲跌幅限制方面,創業板注冊制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此後日漲跌幅限制為20%;創業板存量股票、相關基金日漲跌幅限制由10%放寬至20%。根據深交所公示名單,共有22隻基金自8月24日起漲跌幅限制提高至20%,包括「創精選88」、「浦銀創業」等18隻ETF,以及3隻分級基金和1隻LOF。
創業板引入了申報價格範圍限制。創業板股票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於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於賣出基準價格的98%。需要注意的是,超過上述申報價格範圍的訂單,將暫存於交易主機,此時訂單不在行情中顯示,也不會撮合成交,待價格波動使該筆訂單進入申報價格範圍時,會自動參與競價,成交前投資者可隨時撤單。
在申報數量方面,創業板股票限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30萬股,市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5萬股。如投資者提交的單筆申報數量超過要求,交易系統將直接拒單。需要注意的是,創業板單筆最小申報數量及變動單位沒有變化,仍為100股或其整數倍,賣出時余額不足100股的,應一次性賣出。
在盤中臨時停牌機制方面,創業板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盤中臨時停牌的觸發閾值為漲跌30%和60%,停牌持續時間為10分鍾,在警示交易風險的同時,保障交易連續性和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繼續申報或撤銷申報。復牌時,交易所對已接受的申報進行復牌集合競價。
除此之外,創業板優化了兩融及轉融通機制,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納入融資融券標的;轉融通出借券源擴大,戰略投資者可出借配售獲得的股票;新推出轉融通市場化約定申報方式,增加交易靈活性,提升交易效率,證券公司借入證券當日可供投資者融券賣出。
『柒』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上市,市場將迎來哪些變化
近期消息得知,於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首批18家首發企業上市交易。伴隨著18家公司上市,創業板的時代將要拉開帷幕。
最後,為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由18家首批創業板注冊制企業上市情況來看,市場化發行定價機制有效發揮了作用 。上市儀式現場首批18家首發上市企業維康葯業、康泰醫學、鋒尚文化、美暢股份、南大環境、大宏立、安克創新、海晨股份、捷強裝備、聖元環保、藍盾光電、卡倍億、傑美特、歐陸通、回盛生物、天陽科技、蒙泰高新和金春股份同時敲下銅鑼。直至當日收盤,這18家企業新股全線大漲,帶動創業板指數上漲1.98%,並且發行市盈率處於19.1-59.7倍之間,達到了平均值39.3倍,有市場改革帶來的成果可謂效果顯著。
『捌』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創業板注冊制與之前有何不同
不知不覺創業板已經運行了10年了,終於在8月24日的時候進行了創業板誕生之後的最大的一次改革,那就是注冊制,伴隨著注冊制的執行,第一批註冊制企業也上市了。首批上市的企業共有18家,平均市盈率為39.3。
關於注冊制股票上市,相關專家也表示:新股上市頭5個交易日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這會使得新股的上市的價格會一步到位,在第一個交易日可能就會形成一個相對均衡的價格。如果網下定價偏高,新股上市首日就可能出現破發,打新的投資者就有可能被套住。因此注冊制之下,創業板的打新和炒新將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行為,不再是穩賺不賠。
『玖』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後都有哪些變化
創業板改革注冊制在發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方面的調整帶來整個市場三方面的變化。
首先,上市條件包容且多元化,退市標准快、精、准,大幅提升上市和退市效率,利於暢通企業上市至退市循環體系,利於進一步提升A股上市公司質量。從發行上市的門檻條件上看,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制定了更加多樣化、包容性的上市要求,對於不同成長階段和不同類型的企業,在申請創業板上市中將適用於不同的衡量標准。其中「支持已盈利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上市」有利於優質紅籌企業的回歸上市,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筆者認為,上市標準的多元化給市場和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新證券法的護航下,在嚴格的信息披露和退市制度保障下,投資者可以更加准確的判斷公司的價值,進退有序的市場化方式有利於打造出高質量的上市公司體系。從退市機制看,退市標准更加豐富完善,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交易類退市不再設置退市整理期,大大提升退市效率,加速市場內的優勝劣汰。
其次,創業板並購重組規則鼓勵上市公司進行同行業或上下游並購,將引發一波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潮,企業藉助並購重組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成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具體來看,創業板的並購重組規則兼顧創業板存量公司實際情況,從實體、程序、制度等方面做出適應性調整,明確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資產可在創業板重組上市,同時,兼顧存量,為存量企業轉型升級、同行業或上下游並購留出制度空間。為創業板上市公司自主、便利和高效地利用並購重組做大做強主業,提升「硬實力」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
第三,創業板交易制度的創新安排有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和機構投資者的定價能力,提振投資者信心,有利於整個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養成。創業板交易制度改革主要體現在完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將創業板股票漲跌幅限制比例由10%提高至20%;給予市場充分定價空間,創業板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並設置價格穩定機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