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區團購哪個好
社區團購是一種新型的社交電商,商家通過招募團長,由團長組建居民微信群,引導居民通過微信小程序下單,團購活動結束後,商家配送貨品到團長處,居民再到團長處自提的模式。
怎麼開發製作一個社區團購系統小程序呢?
1、用營業執照到公眾平台上,注冊一個小程序
⑵ 既然有非法集資,那麼請告訴我,集資百分之幾屬於合法行為
你好,非法集資並不是按照集資百分之幾來計算合法的,非法集資主要包含以下特徵:
1、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包括沒有批准許可權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許可權的部門超越許可權批准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
2、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
4、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投資人(受害人)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⑶ 大家知不知道一個叫「她社區」的app
2016 年 2 月 1 日,窮游網十二歲。 和大部分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比起來,它算是一個老資格成員了。十二年,創業公司和烏泱泱的股民一樣,不知道被收割了多少茬,創業風口更是來回切換了好幾個頻道,而窮游還在做著讓旅行更美好的事兒。當然,你也能夠嗅到它骨子裡的從容,從容得就像一場沒有期限的蜜月旅行。 2004 年,窮游網在一間德國漢堡的留學生宿舍誕生,歷經網路發展演進的諸多階段,從原始的 BBS 互助式社區論壇發展到現今桌面網頁、社交媒體、移動端全覆蓋,它的大本營也在 2015 年底搬到了北京東直門交通樞紐。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故事了,至今仍舊被資深窮游er 津津樂道。 窮游論壇版塊 作為物理社區的窮游 社區論壇起家的窮游網初始的名字叫窮游歐洲,一群留學生聚攏在上面聊旅行,分享行程游記,侃天侃地順便交朋友。一開始主要覆蓋歐洲各國,而論壇的維護工作就交給了生活在歐洲的網友。後來隨著窮游er 足跡遍布全球,窮游論壇陸續開放北美、非洲等板塊,還有海外自駕、潛水、攝影等興趣類板塊。 遷回國內發展的前幾年裡,窮游還始終是窮游總裁兼聯合創始人蔡景暉口中所說的物理上的社區。大家在這上面聊的做的還全是跟旅行相關的事。2014 年成立十周年之際,窮游對外的官方口徑還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出境游旅遊社區”,而今天這個稱呼變成了“國內最大出境游一站式平台”,這是社區自然演變的結果,不可避免地會被問到商業模式和變現的問題,尤其是在向投資人講故事,找投資的時候。天涯、虎撲、鐵血軍事遇到過,知乎、果殼、豆瓣同樣遇到過。 蔡景暉說,窮游 A 輪融資的時候是在幾個潛在投資者中選了一個“味道”最合適的,也是想維持窮游社區的氛圍。我們看慣了太多被資本驅使及至綁架的案例。這並非是苛責,資本逐利的天性在助力創業團隊快速擴張的時候確實也掐滅了很多燃燒的理想。 好在,盡管有了資本介入,窮游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窮游發展的一個大的節點是 2011 年底的論壇大改版,添加許多板塊,各個板塊的定位和屬性更加清晰,社區內容結構化進程加快。截止到目前,窮游社區已聚集了 8000 萬用戶。這些用戶和十餘年來沉澱下的高質量內容是窮游之所以成為窮游的原因。 當越來越多的商業創新和資本騰挪發生於我們手捧的那塊屏幕時,窮游整個社區的重心也在朝著移動端偏移,集合了窮游諸多服務的窮游 App 也在順勢做著細微的轉變,為的是距離用戶和用戶的需求更近:它已經從一個典型的工具類產品逐漸變身為內容聚合類 App,換句話說,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旅遊界的今日頭條。 與此同時,窮游社區也在嘗試新的模式。首先是圖片輕社區。窮游給它的定位是在保持原來社區不變的情況下,做一個輕型衍生社區,通過一些興趣、目的地維度來激發分享和互動 ,與已有的社區平行,預計 8 月下旬上線 。 激活社區的常用手段是為這部分人群找尋新鮮的玩法,重新發掘固有項目則是另一條路徑。窮游選中的是社區問答。它是窮游社區的老闆塊,活躍度最高,目前也在進行多樣化的嘗試。2016 年 4 月,窮游做了一期海關出境相關的問答欄目,單是活動當天,訪問問答頁面的用戶就有數萬人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與一些權威機構合作共同提供可信度高、信息准確度高的實用信息 。 窮游論壇負責人對 PingWest 品玩表示,名義上問答活動是大家來提問,邊檢警官解答,但過程中有一些熱心網友會主動回答其他網友的問題。它作為一個社區溫情脈脈一面開始顯現。這也映射著窮游一開始確立的“大家幫助大家”的初衷。 “窮游以前的社區是一個物理上的社區,是一個論壇。”伴隨著窮游多年來發展的步伐,這個物理社區的邊界和形態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同時,它還在有節奏地把線上的用戶聚攏到線下,讓品牌和用戶在“窮游線下沙龍”有更深層次更多維度的接觸。沙龍也給了窮游做直播的契機,用時下流行的新玩法,讓線下的聚會以一種新的姿勢復歸線上觸達屏幕另一端的用戶。 而涉及到線下沙龍,窮游社區的精神文化屬性開始凸顯。 窮游,對世界上癮。 作為精神社區的窮游 JNE 是這種理念的產物之一,它把用戶精神上的認同固化,然後凝聚成一種物質形態返回去。 窮游在今年五月份正式發布旅行生活美學品牌 JNE,取自於窮游的英文 Slogan——Journey Never Ends。它的前身是窮游生活實驗室,運行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售賣 T 恤、旅遊周邊產品。而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話,窮游生活實驗室又是來源於一次無心插柳的微博推廣活動。 起因是我們員工自己做窮游的 T 恤(窮游用戶和員工常把它稱為窮 Tee),上班自己穿著玩。我們發微博後,很多網友要。後來我們就說嘗試一下,放個鏈接,結果一天晚上就賣了 600 多件。這成了 JNE 的第一桶金。 窮游生活實驗室試運營前兩年的數據,也為後續的品牌升級提供了切實的依據。官方數據顯示,兩年時間里,窮游陸續推出過 120 餘款與旅行相關的原創服飾、箱包和裝備等產品,合作過的品牌包括了 The North Face、Moleskine、Oakley、Sea To Summit、Skullcandy 等。更具體一些的銷售額上,2015 年同比上一年凈增長 320%。2016 前 4 個月的銷售額,已接近 2015 年全年總額,預估凈增長將達 435%。 這是社區文化自然而然的延伸,與早前用戶逛窮游論壇尋找旅行攻略,繼而預定酒店機票是同樣的道理。進化路線類似於兜售散裝知識轉而賣書的羅輯思維,還有做手機稍欠火候卻陰差陽錯開始賣設計范兒箱包的一加。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2011 年,幾位窮游用戶在發布攻略時貼上了 AGODA(全球酒店預訂網站,和 Booking 是競品)的預定鏈接,後者隨即跟蹤到了訂單信息,找到窮游說要談合作,還拿著支票用以結算之前自然跳轉訂單的分成。 蔡景暉告訴 PingWest 品玩,過去的一年,我們有意把窮游從一個物理上的社區,提煉成精神上的社區。 再延伸一點,窮游還在東直門交通樞紐三層的總部里,開辟出了一個 450 平米的開放空間,定名為 JNE Gallery,用以展示售賣 JNE 產品,未來還有計劃融合旅行圖書館、咖啡館、線下沙龍分享、美術展覽等功能。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窮游文化、窮游精神社區在現實世界的投射。歐洲杯期間,窮游還在此張羅了幾次觀球的沙龍活動。 窮 Tee 現在,JNE 由主理人帥常芸專門負責。2014 年加入窮游前,她就職於 North Face (北面)中國,在窮游,大家叫她帥姐。具體的操作層面,以 JNE 的服飾箱包為例,它的定位是輕戶外輕旅行,窮游現在力推的一泊二日箱包便是按照這種標准設計的升級版“旅行神器”。帥姐說,首先窮游有大量的深度旅行用戶,對用戶的需求有很好的把握,了解旅行時該穿什麼、用什麼。 其次,輕戶外蘊藏著商機。在北面做品牌宣傳時的經歷告訴帥常芸,專業極限的戶外跟中國用戶還有一定的距離,戶外在快速增長,但攀登雪山等極限運動,對大多數用戶來講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念想,在文化和日常情感參與度上比較低。 JNE 是窮游為它本身的社群屬性找到的實實在在的承載體,服飾、手機殼還有頭盔等周邊,用戶跟窮遊玩,跟 JNE 玩。用戶和窮游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中消弭。帥姐說:“有用戶知道我們准備開咖啡館,就要寄咖啡豆過來。” 故事性十足的窮 Tee 被用戶穿在身上行走世界,比如 9288 西伯利亞鐵路 100 周年紀念款 T 恤,“對世界上癮”的手機殼被握在手裡與各地的標志性建築合影,與一澤信三郎合作的帆布包更是成了一款難求的絕版,而時下,JNE 剛剛上線了與 PBJ(Pure Blue Japan,正藍屋)合作的藍染 T 恤,天然、手工的理念也正好匹配 JNE 承襲自窮游的人文底蘊,再與“一條”這類的新媒體平台合作,不到 3 天,這款限量版 588 的 Tee 全部售罄,還有用戶一個人購買多件。 JNE & PBJ 藍染 T 恤 圖文並茂的游記,故事性紀念意義並重的窮 Tee,和用戶的高頻次互動,窮游在努力從一個具象化的品牌、產品升級成為開放的理念,乃至一種生活方式。這便是蔡景暉所設想的精神社區。它不再局限於論壇上,它存在於任何一個地方,線上線下,微信群組抑或是咖啡館,只要你認同窮游的精神理念,它都存在。 一系列的轉折背後,也是窮游隱秘但邏輯清晰的商業化探索:老社區是它的根基,成就了現在的創新項目,例如 JNE;而 JNE 這樣的新嘗試,也反哺回饋著窮游社區,為其注入新活力。
⑷ 什麼是社區銀行
社區銀行(Community Bank)源自美國,其中的「社區」並不是一個嚴格界定的地理概念,既可專以指一個省、一個市或一個縣屬,也可以指城市或鄉村居民的聚居區域。凡是資產規模較小、主要為經營區域內中小企業和居民家庭服務的地方性小型商業銀行都可稱為社區銀行。
目前社區銀行發達的美國共有大約8000家社區銀行,遍布43000個地區,由於是從當地住戶和企業吸收存款,並向當地住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農場主提供金融服務,因此美國社區銀行長期以來的經營業績一直都比較好。
在國內近幾年才興起的社區銀行,是緩解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難的治本性措施,也是改善金融生態和宏觀調控的必要措施。
⑸ 中國官網請問山東威海南海新區,有個叫民間互助理財投入49800賺120萬是真的嗎
給你們個標准答案!!!
朋友,你是不是聽了「民間自願互助理財」的模式後,感覺熱血澎湃,非干不可呢?那麼請仔細閱讀以下文字,再找3個你以為較親近、較有頭腦的人幫你分析一下這個事情,冷靜3天後,再做決定。當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這種模式大體是這樣的,以謊言邀約,不限制人身自由,考察期間吃住免費,連續5-7天上課(或許你不認為是上課,而只是人們之間的交談而已),正是這個過程,應用了心理學的虛假真實效應和從眾心理。心理學研究一致認為,重復表述一個觀點能讓這個觀點變得可信起來,而不論它實際上有多麼不靠譜。甚至能讓你無法用以前正確的知識儲備和常識來對事情對錯進行判斷。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你去之前不告訴你去干什麼,而採取謊言邀約的方式。你還沒意識到,事情一開始你就被騙了嗎?交納49800元入伙費,介紹朋友進來賺錢,宣稱行業未立法,國家不打擊,也不提倡。模式沒有資金池,錢24小時就被分配完畢,實行公排,跳排,允許合作搶點,提前進入更高層級,提前獲得收益。公平,互助,宣傳1-2年就能掙120萬,發展不行還能保本出局,採用3倍倍增,出局制。宣稱類似於養老保險、彩票一樣國家允許存在,養老保險有這么高的回報率嗎?你交了多少年,老了後才拿多少錢,是一樣的嗎?彩票中獎率只有萬分之幾,你們這個行業賺錢的概率也只有這么點的話,我還做什麼?
下面分析一下,這個行業最大的漏洞,這個騙局的本質。
1, 行業不合法,是傳銷,查一下國務院2005年發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有明確規定。不要以為不限制人身自由,就不是傳銷了。實在是無法判斷的話,去找律師咨詢一下。為了自己的血汗錢不被騙,應該去咨詢一下律師,記得要自己去找正規律師事務所,不要讓已入伙的人推薦。
2, 客觀的說有賺錢的,不過賺錢概率1-2%,只有幾個上層操盤手才會賺錢,剩下的都會或多或少的賠錢。為什麼這么說呢?大部分時候都是很長時間連盤都翻不了,或者被舉報打擊遣散回家,要錢都不知道向誰去要,最後不了了之。我們想一下,既然有賺錢的,就肯定就有賠錢的,因為這個分錢游戲本身不產生任何財富增殖。有拿到120w,450w的,得有多少個後來者填這個坑。即使如他們所宣傳的8到10個月發展不好,經歷2次翻盤,就會拿到51000元,從系統中被彈出。但是這期間你的精力、時間、花費呢,這不算是成本嗎?不幹到一定層級,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最大的漏洞就出現在有人出局時人員的重新排列與合作搶點機制。由於翻盤時就需要拆分成3個團隊,並且同時也有很多人沒資格上C級而出局,此時人員需要重新排列組成團隊,此時領導會根據喜好把能乾的放在一個團隊里,沒有發展潛力的放在另外的團隊里,讓他們自重自滅,排擠他們,愛什麼時候翻盤就什麼時候翻盤,拿不回本錢怪你們自己發展不行。再說一下裡面的「4+1」、「5+2」合作搶點機制,讓個別人跳過了A,B層,直接上c級先於大部分人開始拿錢,等於變相的剝奪了大部分人平等的分錢機會,這本身就不是很公平。不熟悉行業規則,是不會知道的。這個事情就是個分錢游戲,後面的人交的錢分給前面的人。博傻游戲而已,利用了人們貪婪的本性,都希望自己不是最後的接盤者,豈不知你成為最後接盤者的概率高達99%。
3, 幹上後你會發現,時間耗不起,說是八個月發展不行保本彈出,那隻是理論計算時間,實際操作起來,發展人太難了,叫上十個朋友來,不一定會有一個乾的,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你的激情就會被消耗掉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同時承受巨大的壓力,團隊發展太慢,介紹來的朋友已經開始怨恨自己騙人,還整天擔心被打擊,進退兩難。
4, 發展人員太難:首先,49800錢太多,門檻高,有人想干也沒錢,二是人們現在防範意識大大加強,都有很強的判斷力。
5, 後續持續投資,到C級後,租房、吃、住、新人考察等支出到時就得支出,一條線上c級後,都不見得能賺錢。
6, 國家為了社會穩定,是不會允許這種破壞社會安定的金融亂象存在的。尤其現在各種資金盤,互助盤,虛擬數字貨幣(比特幣應該都聽說過),倒閉、跑路的太多,影響太壞了。錢寶網剛剛倒下,涉及資金500多億,錢寶網的投資者們還在北京上訪,18年國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定下基調,要下重手整治金融亂像。被打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2018年1月19日廣西北海又抓了43個傳銷頭目,網上都有相關報道。上海」8.04「傳銷案,5000多份傳銷人員資料摞了幾米高。生活水平「一夜回到解放前」,豈不悲劇!
7, 花兩年的時間和精力,明白一個騙局,或工作沒了(上c後要辭職做全職,異地蹲守),或錢沒了,朋友也沒了,損失太嚴重了。
8, 該模式96年進入中國,已經20多年了,已經不是「先機」了,市場被開發的差不多了。傻子已經學精了,不再傻了。博傻游戲,沒傻子怎麼玩?
9, 你看到的團隊領導開好車,戴名表,態度和藹可親,團隊關系融洽那隻是他們工作需要,包裝出來騙你的。 在金錢面前他們已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線,他們明明知道是騙人的,但還是會昧著良心來騙人。
賺錢是要靠機遇、抓先機、冒險、符合「二八定律」,但這個絕對不是先機、更不是機遇、這個險不值得冒!大部分普通人都不適合干這個行當,因為我們不夠厚黑、不會忽悠,沒有那麼多的朋友讓我們去發展。
10, 轉載一個北京「民間互助理財」傳銷親歷者寫給傳銷者的忠告公開信
某總及嫂子,你們好!
已從北京順利返回,十分感謝多日的招待!但小弟有幾句知心話如下,請勿見怪。
互助理財,風險共擔那沒問題。但與您所做之事無關。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任何利潤均包含勞動。否則就是騙局。
本次北京之行,乃今生之一大恥辱也。唯念老兄平日待小弟不薄,此次亦無強迫之舉,感激之餘,願以誠相告。以盡兄弟之情,及民主黨派會員之責任也。
馬克思說,不勞而獲,謂之剝削。此乃資本主義及一切私有階級必然滅亡之根本也。今之未亡,時未到也。
具體到本次事件,問題如下:
一,所有有關國家政策,領導人講話的視頻,均為重新編輯,加入非法內容,絕非原版。不過用移花接木的辦法騙人爾。什麼國家項目,隱形經濟,不允許當地人參與雲雲,全是扯蛋。不過為控制他人方便爾!相信老兄嫂子心知肚明。
二,所謂此項目為打造7億中產階級更是胡說。請問,就按出局賺150萬計,達到7億人均150萬,得多少入門者?中國有那麼多人嗎?更莫說賺450萬得多少人墊底!僅此一項,即為騙局。既使一定時期內未遭有效打擊,且發展順利,也只會有少數人得利,而多數人必然受害。根本不是什麼分享經濟,而是典型的非法斂財!
三,說什麼沒有商品,不是傳銷。則連基本經濟常識都不懂,難道錢不是商品?每分錢里都包含著一定量的勞動,錢是貨幣化的商品,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用以方便交易的特殊商品而已。我看不是不懂,而是偷換概念,蒙騙無知之人而已。
四,說什麼一次性投入,只交4萬9千8,再不交錢了。難道4萬9千8不是錢?怎麼不符合非法傳銷要件?且此款竟與出款人無關,由上線各級人員瓜分,說什麼先當老闆,給別人發工資!請問他人憑什麼瓜分此款?不勞而獲,是何道理?況且一旦交錢入門,即被牢牢拴住。北京豈是容易待的?衣食住行不要錢?若長期拉不下人,怎麼辦?成本只會無限上升。而拉下人,不過轉嫁風險,又害一人而已。拉人越多,害人越甚!故誠勸兄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小弟之誠心也。否則,小則害人害己,大則禍國殃民。小弟不願見到,更不忍老兄鑄成大錯矣!
國家政策雖好,允許民間資本互助互動,適當發展,獲得利益,但決不是老兄所言那樣。
小弟肺腑之言,若有得罪之處,誠望老兄見諒也.!
發表此信,希望更多人看到。一避免上當,天上不會掉餡餅,不勞而獲,必是陷阱。二對於不幸介入者望及早抽身,脫離苦海。三希望政府警方及時發現,嚴厲打擊組織者,保護群眾!
此為警示也!
⑹ 杭州范家社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范家社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09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服務:物業管理,水電安裝、維修,家政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楊有發
成立時間:2003-09-23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400014777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杭州市江干區機場路范家弄15號
⑺ 我在社區工作,我憑自己考試通過才進這個單位工作。我女生,性格本分,今天開會,書記有火就沖我發泄,其
要麼送禮,要麼好好工作,別遲到,如果因為這個自己生氣沒有必要,第一,你確實遲到了?如果你職業是醫生,病人正在等你,請問你敢遲到么?或者說你能遲到么?第二,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一般單位都自成體系,非子弟關系很少人選擇考試,中國敢去考試的起碼七成都有關系可找的,沒有關系的考上了都不一定能過面試,你這明顯獨自一人,必然不好過,要麼強大自己!做些讓別人無法代替你的要麼老老實實安心工作,別犯錯!個人建議老老實實別犯錯,別人想整你也沒法整,還有沒有任何有任何能力隨便開除你,現在各地排查這么厲害,他敢弄你,你也弄他!
⑻ 蘭州大爺買34萬理財險,8年虧了5萬,該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警惕
現在的老年人平時生活很節儉,但是實際上的存款可能比某些年輕人還要多。但是老一輩的人生活非常節儉,有錢也不花。越來越多針隊老年人的理財產品出現在市場上,這些產品其實並沒有實際性的作用,推銷員美其名曰是投資,實際上就是類似於非法集資的理財產品,很多老年人投了很多錢進去,但是實際上的收益並沒有多少,有些甚至還虧錢。關於蘭州大爺買34萬理財險,8年虧了5萬,該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警惕?以下是我的看法。首先,老年人辨別是非的能力已經遠遠不如青壯年的時候了,凡事先和自己的子女商量,防止自己一輩子的存款被別人給騙了。其次,在讓老年人買理財產品之前,這種公司一般都會給老年人送禮品,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愛貪小便宜的這種心理,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老年人上當受騙。最後,子女要看住自己的父母,不要讓他們去參加這種活動,防止受騙。
一:和子女商量
老年人辨別是非的能力已經遠遠不如青壯年的時候了,面對推銷員的理財陷阱,要保持清醒。凡事先和自己的子女商量,防止自己一輩子的存款被別人給騙了。
關於蘭州大爺買34萬理財險,8年虧了5萬,該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警惕?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