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金分紅對個股影響是好是壞
從大環境來看,上市公司採取現金分紅的分配方案,主要原因基於兩個方面:其一,隨著管理層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的改變,迫使許多上市公司改變了原來一貫選擇的分配方案。去年年底前中國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只有進行了年終分配,才能在下一年度進行配股和增發。再融資門檻的提高,使上市公司不得不在進行再融資時提高其再融資的成本,即向股東派發現金紅利。當投資者意識到自己所投資的公司確確實實能夠產生良好的投資回報時,再根據自身的融資需要實施再融資計劃。再次,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遭遇到信任危機,加上國有股減持所帶來的影響,改變了市場投資者的固有觀念,上市公司推出送股或轉增股本往往被市場視為「圈錢」的前兆,市場認同感不強。再加上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影響,國內部分上市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採取了保守操作思路,不再單純追求企業高速擴張。一方面迎合市場投資者的需求,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另一方面也使企業自身發展的穩定性增強。此外,由於今年統一指數的推出將提上議事日程,而爭取進入統一指數、充當藍籌股角色,將極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市場形象。在此之前採取高現金分紅形式,可以爭取到投資者的支持,這也是上市公司考慮的一個方面。 上市公司分配方案採取現金分紅數量的增多,將對市場造成這樣的影響:首先,將增加市場的做多氣氛。去年下半年以來,滬深指數出現了大幅下跌,個股股價也大多縮水近半,市場投資風險明顯加大,投資者則飽受套牢之苦。這樣,投資者追求暴利的投資理念開始破滅。在這種情況下,採取穩健操作,獲取高於銀行同期利率水平的理念開始出現。今年春節期間央行進行了第八次降息,使得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在扣稅後只達到1.6%左右,而此前多數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分紅政策,其派現率均高於1.6%的利率水平,達到或超過了2.25%的水平。本周三宇通客車所公布的每10股送6元現金的分配方案,使其派現率達到3.984%(按周三收盤價計算)。上市公司派發高現金紅利,將可以部分補償投資者在以前投資操作中所蒙受的損失,增加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和做多意願,對於營造市場做多氣氛具有較大作用。其次,將會更深遠地影響到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在西方成熟股票市場中,上市公司多數採取派發現金紅利的形式,對投資者予以回報。而我國股票市場以往上市公司大多採取送股或轉增股本的分配形式,其著眼點在於募集更多資金,這也使投資者在操作理念上養成了追求題材、注重炒作的習慣。目前上市公司分配政策的變化,將進一步促進投資者注重投資回報、穩健操作的投資理念。最後,高派現公司數量的增多,將在市場中形成一個短期內強勢做多的板塊,增加市場投資者的操作機會。隨著時間推移,上市公司公布年報工作不斷進展,年報因素對市場走向的短期影響也越來越大。與風險性較高的績差股相比,業績穩定、具備高派現可能的上市公司股風險性較小。同時其二級市場股價走勢的可預期程度較高,將構成短期以內投資者選擇投資的理想目標。 當然,由於上市公司業績參差不齊,市場投資理念的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能夠實現高派現率的公司數量還並不多,因此在今後行情中,這類個股還無法完全充當起推動整個市場上漲的主要力量。同時一旦這類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使其派現率下降,低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那麼其高派現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此外,出於一部分上市公司推出現金分紅的目的還是在於今後實施再融資計劃。因此對於這類板塊中的個股,投資者進行操作時還應當考慮到其行業成長性、歷年業績情況,及今年是否存在再融資要求等,進行綜合分析。
⑵ 中國2000-2014發生的大事!
1999年歐元的誕生以及單一資本市場的出現,帶來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敵意收購交易:英國沃達豐(Vodafone)以1720億美元收購了德國Mannesmann。同年,法國威望迪(Vivendi) 大膽發起以340億美元收購美國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歐洲首席執行官們最終加入了全球化游戲。 2000年第三季度,全球的交易撮合步伐開始放緩。投資者對於境外跨境並購開始變得冷淡。到當年10月,歐元自誕生之日起,兌英鎊和美元匯率分別下跌15%和25% 2000年隨著網站經濟垮台,互聯網泡沫破裂。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恐怖襲擊,這是阿拉伯人民對900年來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一次爆發。由此,反恐開始承擔干涉主義的另一面大旗。9•11恐怖襲擊的直接後果,是給全球帶來一段低落期。許多人對信心遭受重大打擊的短期後果表示擔心,尤其是鑒於這種打擊直接針對處於後泡沫時代焦慮中的華爾街。其他人將這一打擊視為全球化夢想的終結 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002年1月1日,歐元區正式成立,此後中國儲備歐元,歐元就跌,減少歐元儲備,歐元就漲。 2002-2003,SRS襲擊全球,人類與病毒的再次大戰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聯手打擊伊拉克,數字戰爭正式走向世界。薩達姆30年獨裁統治轟然倒塌。 2003年,私人股本集團的動靜更大了。受估值較低和可用於融資的房地產資產的吸引,它們開始采購英國商業街道上引人注目的「便宜貨」。 廉價貸款供給充裕意味著,收購集團可以瞄準越來越大的目標。 2004年底時,英國零售業億萬富翁菲利普•格林(Philip Green)輕易從五家銀行籌到75億英鎊貸款,試圖收購馬莎百貨(Marks and Spencer)。這項交易最終告吹,但收購目標之大及所涉債務金額之高,令市場震驚。 塔塔鋼鐵(Tata Steel)於2007年以134億美元收購英國魯氏(Corus),以及日本煙草(Japan Tobacco)於同年以75億美元收購英國競爭對手加拉赫(Gallaher)。 2006年開始破裂的美國房價泡沫和抵押支持證券泡沫 2007年5月,在牛市行情達到最高點時,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聯手富通(Fortis)和桑坦德銀行(Santander),向荷蘭銀行發起了710億歐元的敵意收購。後來,蘇格蘭皇家銀行因為這項交易而元氣大傷,成為信貸危機的一個象徵,該行首席執行官弗雷德•古德溫爵士(Sir Fred Goodwin)則受到指責,人們認為在把英國帶向經濟災難方面,他負有責任。 2007年破裂的中國股市泡沫。 回顧2007年英鎊/美元全年走勢,如果從全年最低點3月5日的1.9179開始計算,到11月9日的最高點2.1160,全年波幅也不過2000多點。這樣的波動幅度對於英鎊來講並不算很大,但相信身在其中的投資者仍會覺得英鎊這一年的走勢驚心動魄。特別是英國央行在全年之中對利率的諸多關注,讓市場疑團倍出,導致英鎊兌美元匯價也隨之大幅波動。 2007年1月11日,英國央行意外升息25個基點,將其官方利率從5.0%上調至5.25%,突如其來的舉動引爆了英鎊的升勢,使英鎊兌各貨幣得以迅速拉升,英鎊兌美元匯率觸及14年來的高點1.9914,英鎊兌日元也同樣觸及14年高點,突破了240的整數關口,上升至241.48,歐元兌英鎊也同時下探了0.6535附近低位。根據當時國際貨幣市場(IMM)的數據顯示,1月份市場中的投機交易商持有大量的英鎊多頭頭寸,並看好英國還會升息,英鎊仍會升值,英鎊兌美元匯價依舊會創新高。然而,市況轉變,由於隨後公布的1月份會議記錄顯示贊成升息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僅有5人,與當時預期的結果大相徑庭,這無疑降低了市場投資者對英鎊的信心,令英鎊受到重挫,所以造成了年初時英鎊沖擊2.0未果。 2007年4月是歷年匯市中中長期行情開始的多發時期,英鎊兌美元沖破2.0關口也是在這個時候。當時英鎊兌美元的月K線已經連續4次收十字星,尤其是三月份的K線,形成一根下影線很長的十字星,早已為突破2.0埋下了伏筆。當時同屬於高息貨幣的澳元已經率先發起攻擊,站穩0.8100台並向上進攻,歐元兌美元也穩於1.3300的價位,似乎早已表明了英鎊上破2.0將不是夢想。而英鎊也確實為了這個夢想不斷地努力,在升息預期的幫助下再次漲至1.98上方。然而在利率出台後,由於英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匯價又回到了1.9630一線,但它仍不放棄,再次發起攻擊,先後突破1.98、1.99的阻力,最終攻破2.0的障礙,讓市場投資者看到,萬點關口並非堅不可摧。 2007年4月18日,英鎊兌美元達到2.0131的價位,為英鎊2.0的破冰之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2007年9月18日凌晨,美聯儲在利率會議上意外宣布降息50個基點,這也是4年來美聯儲首次放鬆貨幣政策來挽救經濟。美聯儲的上次降息還要追溯至2003年6月,當時是降息25個基點,隨後拉開了長達兩年半的降息周期,基準利率由6.5%被下調至50年底點的1%。就在美聯儲利率決議公布之後,英鎊兌美元大幅拉升,當日上漲近250點。但由於英鎊也具有高息貨幣的特性,在次級債風波攪得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之後,套息交易受到了打壓,這對英鎊的走勢間接構成打壓。因此,英鎊兌美元後市呈現震盪上揚格局。然而,在10月份美聯儲再次宣布降息之後,英鎊兌美元的漲勢又再度如火如荼,在歐元兌美元匯價站穩1.44台後,英鎊兌美元也奠定了穩固基石,上漲突破2.0480~2.0520區間後一路飆升,走勢波瀾壯闊 2007年11月9日到達年內高位2.1160。但在隨後的一段時間,由於風險厭惡情緒升溫引起的獲利平倉盤迅速打壓了匯價,英鎊兌美元出現了深度的技術性回調,進而確定了2.1160為中期頂部。 2007年12月份英國央行在利率會議上也宣布降息25個基點,這對於英鎊多頭形成了嚴重打擊,從而造成了英鎊兌美元匯價的大幅下跌。自2006年8月以來,由於英國經濟快速增長,導致通貨膨脹壓力隨之上升,促使英國央行開始實施加息政策,並在隨後的加息旅途上,將利率提高至5.75%,達到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然而次級債風暴打斷了英國央行一直以來的加息進程。 2007-2008,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憑借美元的國際地位,全世界人民再次為美國人的消費買單 2008年9月15日,在英國,勞埃德TSB銀行(Lloyds TSB)以219億美元收購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HBOS)。另外,英國政府收購了蘇格蘭皇家銀行70%的股權,結束了該銀行躋身全球最強大機構行列的夢想。 2008年一連串泡沫相繼破裂 2011年3月19日,西方打擊利比亞,似乎想為北非劇變劃想一個完美的句點 2008年 2008年9月15日 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並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來臨。歐洲央行當天宣布向商業銀行系統共注資300億歐元,期限為一天,平均利率為4.39%,高於歐洲央行主導利率4.25%的水平。這是歐洲央行自去年夏季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危機以來首次採取這種干預方式。 2008年9月22日 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在與西方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電話磋商後表示,西方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拒絕參與美國金融救援計劃。 2008年9月25日 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總部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已於當地時間星期四(25日)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的最大規模銀行。 2008年9月29日,美國眾議院否決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劇下挫,道指暴瀉777點,是歷來最大的點數跌幅,單日跌幅高達7%,亦是1987年環球股災以來最大的跌幅。市場信心薄弱,道指不斷沉底,10000點的關口岌岌可危。(評:預期與不斷利空形成趨勢,政府解決方案分歧是商品期貨、股市暴跌導火線) 2008年10月8日各大央行同時行動,對金融市場的動盪作出明確的回應,接連宣布降息。 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至1.5%,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也紛紛降息50個基點。 2008年10月10日冰島因次貸危機基本凍結了外匯資產,並將三大銀行國有化,但因債務問題與英國等國發生外交糾紛。 2008年11月15日在巴西舉行2008年G20峰會,而這次會議的重點議題就是應對這次的次貸危機。 2008年12月11日美國汽車三巨頭將獲援助150億 高管薪酬受限制 美國華爾街傳奇人物、納斯達克 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因涉嫌證券欺詐遭警方逮捕 2008年11月25日美聯儲迅速出台了8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 ,該計劃將在今年年內啟動。 2008年12月16日美聯儲將美元基準利率下調至0-0.25%,超過市場預期的0.5%,ICE期貨小幅上漲。 2009年1月14日 北美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 北電網路公司 申請破產保護 2009年1月16日 歐洲央行再度降息至歷史低點 2009年2月5日,英格蘭銀行再次宣布降息,這是英國連續第五個月降息,也是自2007年12月以來的第八次降息。 2009年3月2日,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於6763.29點,創下1997年4月以來的最低收盤水平,這也意味著道瓊斯指數的市值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已縮水過半。在此刺激下,3日亞洲股市普遍開盤暴跌 美國國際集團(AIG)2日宣布的歷史性季度虧損,成了壓在美國股市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去年第四季度AIG虧損617億美元,創下美國公司史上虧損之最。 2011年 2011-08-02,美國眾議院周一投票通過提高債務上限和降低財政赤字預算的法案,議案同意提高政府債務上限2.1萬億至2013年,同時削減政府赤字約2.5萬億(評:預期尚存,削減政府赤字遠低於預期,降級的預期大於債務上限 ,利空未盡,道指加速下跌) 2011-08-06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於北京時間今天上午下調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AAA至AA+,這也是標普百年來首次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標普方面表示,政治風險與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是下調評級的主要原因。 2011-08-09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就標准普爾調降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紐約股市大跌發表講話,堅稱美國信用仍是世界上最安全。但當日歐洲、亞太股市的慘淡表現一道遭遇了「黑色星期一」。(評:利空出盡即利好) 2011年9月16日蓋特納財政刺激措施建議遇冷,美國財長蓋特納周五敦促歐元區財長,應杠桿運用4,400億歐元的紓困基金,釋放出更多資源,以化解延燒兩年的債務危機.德國與其他國家拒絕這麽做,而歐元區各國議會尚未批准7月時通過的賦予EFSF基金的新權力,讓其可以提供預防性的信貸額度給遭市場力量攻擊的國家,以及買進主權債來支撐陷入困境的國家.他稱,"極具破壞性的不僅僅是關於策略問題的爭論中所表現出來的分歧,而是各國與歐洲央行之間持續存在的矛盾。"(評:蓋特納財政刺激措施建議遇冷,歐洲各國政府意見分歧成商品期貨暴跌導火線) 2011年11月28日因媒體周末報導暗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准備總值高達6,000億歐元的義大利援救計劃,這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歐元/美元周一(11月28日)盤初大幅走高。 2011年11月29日全球主要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28日警告,歐盟所有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正遭受當前危機影響。 。 2011年11月30日在兩周前,市場對歐元區經濟最壞的預期是希臘可能會違約,但這兩天,關於歐元區解體的說法密集出現,引發了歐元投資者的緊張,昨天歐元兌美元亞市早盤逼近8周低點。專業人士建 議投資者未來一年內都要避開歐元。 2011年11月30日普爾公司29日下調美國主要大銀行評級。 標普當天宣布,根據銀行業評級新標准,已經對全球37家主要金融機構的評級作出調整,其中包括下調美國銀行、花旗銀行、高盛集團、富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等美國大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 2011年11月30日歐元區財長周二(11月29日)敲定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擴容細節,在財長峰會結束後發布的聲明內容明確,歐元區財長同意擴大EFSF機制容量,並批准擴大該地區援助基金能力的兩個備選方案。 2011.11.30 全球六大央行周三(11月30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採取聯合措施向全球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非美貨幣全線上揚,稍早中國央行也宣布了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的決定。 2012年 2012年06月22日德國、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領導人22日宣布,將在本周舉行的峰會上推出規模為1300億歐元的促增長計劃,以扶持歐元區外圍成員國經濟增長義大利總理蒙蒂則表示,即將於28日至29日召開的歐盟峰會將會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評:大眾預期低,小量利好即漲) 2012年6月29日電德國聯邦議院29日晚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票分別批准了旨在加強財政紀律的「財政契約」和規模為5000億歐元(約合6644億美元)的歐元長期救助機制歐洲穩定機制(ESM)。 2012年06月26日歐盟決定7月1日起全面禁運伊朗石油 2012年07月05日歐洲央行將主導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歐洲中央銀行5日召開月度貨幣政策會議,會議決定將歐元區主導利率從1%下調25個基點至0.75%的歷史最低水平。新利率將從7月11日開始正式生效。這是歐洲央行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降息決定符合此前市場人士的預期。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歐洲央行做出降息決定,主要是考慮到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繼續存在下行風險。同時歐洲央行認為,歐元區通貨膨脹率上升的壓力是可控的,這也為歐洲央行提供了降息空間。 但是,當天歐洲央行沒有推出其他非常規的貨幣寬松舉措。歐洲央行曾分別於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兩次執行「三年期再融資操作」,向銀行發放了超過1萬億歐元(約合1.32萬億美元)的三年期貸款。 2012年07月10日歐洲央行(ECB)行長德拉吉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在接受議員質詢「歐洲央行是否可能再次降息」時稱,「我們必須觀察狀況,審視數據與情勢的發展,之後管理委員會將就要做的事情下定決心。」他指出,歐銀從不提前做出貨幣政策承諾,但會在歐元區盡其所能維持物價穩定。 2012年 7月 10日德國財長:推遲批准ESM或導致金融市場動盪,損及市場對歐盟決策能力的信心 2012年07月10日證券時報網:美國持續乾旱天氣炒作令農產品瘋狂 2012年 7月 10日 倫敦奧運會開幕時間: 2012年7月28日03時12分(北京時間)閉幕時間: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 全部比賽歷時19天. 2012年07月18日 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周二向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作半年一次的「致國會貨幣政策報告」,他表示,美聯儲依然准備在合適的時候採取措施刺激經濟,以幫助其更強勁復甦. 我將重點強調兩個風險來源:歐元區財政和銀行業危機,美國的財政狀況 2012年07月26日由於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依然高溫乾旱,大豆供應緊張,高盛、花旗等國際機構紛紛調高大豆價格預估。 2012年 7月 27日路透巴黎7月27日電---法國世界報周五報導稱,歐元區國家政府與歐洲央行正在准備干預金融市場,協助壓低西班牙及義大利借貸成本.世界報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稱,歐洲央行參與行動的條件是政府同意動用區內救援基金,也就是歐洲金融穩定機構(EFSF)和歐洲穩定機制 2012年 7月 30日歐元區危機將在9月迎來關鍵時刻,這個月,德國法院將做出一項裁決,可能削弱歐元區永久性抒困基金;在希臘試圖重新商討金援條款之際,反對救助行動的荷蘭將舉行大選;關於給希臘貸款的國家的納稅人是否該承擔巨額損失,也將做出決定.等到國際貸款機構在8月底發表新的希臘債務可持續性分析報告之後,情勢就會變得更加明朗. 9月12日是歐洲日程表上的一個關鍵日子.屆時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將就成立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ESM)的條約是否符合德國憲法做出裁定. 正面的裁定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德國是ESM的最大出資國,若沒有ESM的幫助,歐元區將無力保護西班牙或義大利. 同一天,荷蘭將舉行議會選舉,而該國公眾強烈反對增加支出用以救助歐元區肆意揮霍的政府.荷蘭選舉或令有關調整希臘第二輪紓困案的談判復雜化,而談判也必須在9月份達成協議. 2012年08月24日希臘總理稱希臘退出歐元區將對歐洲不利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菲利普·勒斯勒爾23日拒絕給希臘更多時間履行改革和緊縮計劃的要求。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當天在柏林敦促希臘繼續實行改革和緊縮計劃。他們對希臘的前途未下結論,強調要等國際救助機構今年9月完成的最終評估報告 2012年9月6日電---歐洲央行周四同意推出一個新的、規模可能不設限的購債計劃,以拉低歐元區困難國家的借款成本,抑制歐債危機惡化. 2012年09月10日 歐洲擬一統存款保險機制力保銀行及儲戶存款 2012年09月12日 希臘財政部發表聲明向德國索要巨額二戰賠償 2012年09月12日德國憲法法院周三(9月12日)裁定,德國可以批准歐元區新的救援基金和預算協議,前提是政府必須保證,若未獲得國會批准,德國在歐元區救援基金的負擔不能增加。,關於歐洲穩定機制(ESM)的決定必需經過國會上下議院的批准,回拒條約中的保密條款。 2012年9月13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發布最新貨幣政策,宣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即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並維持現在扭曲操作(OT)不變,延長0-0.25%的超低利率至2015年中。 2012年10月06日歐元區永久援助基金(ESM)10月8日正式啟動,價值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基金(ESM),以增強歐元區應對主權債務危機的防衛能力,而目前危機的風暴眼是西班牙。 18.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去世:4月8日,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因中風去世,享年87歲。撒切爾夫人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紀初以來連續任職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 21.第66屆世界衛生大會舉行:5月20日至27日,第66屆世界衛生大會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會議通過了《2013-2020年預防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全球行動計劃草案》,推動非傳染性疾病不再成為人類福祉或社會經濟發展的障礙。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與世衛組織聯合舉辦了一場關於人感染H7N9禽流感進展情況通報邊會,中國在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方面的表現得到世衛組織和其他國家的積極評價。 23.「棱鏡門」事件引發關註:6月6日,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率先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有一個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直接接入9家美國互聯網公司的中心伺服器,挖掘數據以搜集情報。6月9日,29歲的美國防務承包商雇員愛德華•斯諾登通過媒體披露了自己告密者的身份。「棱鏡門」事件在國際社會引發關注。 28.八國集團峰會召開:6月17日至18日,八國集團峰會在英國北愛爾蘭西部厄恩湖召開。八國首腦就公平稅收、提高透明度和開放貿易達成共識,並聯合發表《厄恩湖聲明》。 29.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7月1日,歷經12年談判,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成為歐盟第28個成員國。 37.中歐光伏貿易談判達成「友好」解決方案:7月27日,中國與歐盟就光伏貿易爭端達成「友好」解決方案。自歐盟去年9月啟動反傾銷調查以來,中國商務部和中國機電商會組成的談判團隊與歐委會展開多輪磋商,談判一度破裂。 42.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舉行:9月5日至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此次峰會的主題是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崗位。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聖彼得堡峰會領導人宣言》。 44.(敘利亞危機)敘利亞啟動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程序:9月14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表示已收到敘利亞交存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正式加入書,敘將於10月14日成為該公約的締約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9月12日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表示,敘利亞願把敘政府擁有的化學武器交由國際監督。《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於1997年4月29日生效,其核心內容是在全球范圍內盡早徹底銷毀化學武器及其相關設施。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旨在實現《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宗旨和目標,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目前有189個締約國。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要加入這一公約,加入書必須交存聯合國秘書長。公約自其加入書交存之日後第30起生效。 45.第68屆聯合國大會開幕:9月17日,第68屆聯合國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第68屆聯大的主題是「為2015年後發展議程做好准備」。聯合國大會是聯合國主要的政策審議機構。大會由聯合國全部193個會員國組成,是一個討論《聯合國憲章》涵蓋的各種國際問題的獨特多邊論壇。大會每年9月至12月集中舉行常會,並在之後視需要開會。 49.美國和伊朗總統首次通電話談伊核問題:9月2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證實,他當天與伊朗總統魯哈尼就伊朗核問題及近來進展通電話。這是美伊兩國斷絕外交關系30多年來兩國總統首次直接對話。 53.西非國家甘比亞宣布退出英聯邦:10月2日,西非國家甘比亞宣布退出英聯邦,使得英聯邦成員從目前的54個減少到53個。甘比亞曾為英國殖民地,1965年加入英聯邦。 61.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去世:12月5日,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95歲。曼德拉曾因反對種族隔離制度入獄27年,出獄後致力於推動種族和解。1994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5年後卸任。 64.埃及宣布穆兄會為恐怖組織()埃及政變:12月25日,埃及內閣決定將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定性為恐怖組織。穆兄會成立於1928年,歷史上曾數次遭埃及當局解散。2013年3月,穆兄會注冊了非政府組織,重新獲得合法地位。自穆爾西7月3日被解除總統職務後,其支持者不斷發起遊行示威,並與軍警及反對者爆發沖突。埃及政府對涉嫌暴力示威的穆兄會成員和穆爾西支持者實施了抓捕。10月9日,埃及社會團結部宣布正式解散穆兄會注冊的非政府組織,禁止其在埃及的一切活動並沒收其全部資產。
⑶ 好的融資計劃包括的內容
想寫好一份商業計劃書,首先要定義一下商業計劃書的「好」的標准
作為一份商業文檔,能夠達到「好」我們認為有這幾個標准:
1、 邏輯清晰:作為商業溝通文件,這份文件要讓閱讀者(投資人)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產品是什麼、你是誰、以及你想做什麼等等的信息,邏輯要清晰有層次感、條理性
2、 美觀大方:有較好的邏輯結構和層次還需要有較好的呈現形式,如果是令人慘不忍睹的設計和配色,勢必影響到閱讀的效果和體驗,在搜索關鍵信息的時候勢必會受到影響,我們的原則是「寧願不要做過多設計,也要呈現核心內容,不要讓設計掩蓋了內容」
3、 便於閱讀:投資人經常在手機上以及移動辦公的狀態中閱讀商業計劃書,每個商業計劃書能夠分配的閱讀時間非常短,因此好的商業計劃書要符合格式條件,不宜太大。一般以PDF為主。
以上,就是我們對「好」這個標準的理解和定義。想要做到「好」,其實既體現了你對項目的深度思考,又體現了你對閱讀者的需求思考。
那麼如何做到「邏輯清晰」和「美觀大方」,瘋狂BP小助手給出2點簡單的建議:
一、選用一套標準的BP(Business Plan 商業計劃書,)邏輯框架,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項目進行修改。
具體邏輯框架可以參考你的第一堂BP課 | 商業計劃書通關全攻略。
註:一般商業計劃書的頁數在10-15頁之間,以圖表為主、文字為輔,忌諱長篇累牘、面面俱到。上述的邏輯可以根據投資融資階段的差異、以及投資對象的差異可以做出一些調整。
二、參考商務化風格的設計模板,針對模塊內容選擇適用的呈現方式。
註:BP配色通常使用品牌色為主色調,設計風格可根據產品風格來。帶邏輯的內容盡量用圖文表示,更為直觀。
還可以參考一些優質範文,從中學習。
⑷ 創業的融資計劃怎麼寫
一份完整的融資計劃書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直接告訴投資人你在做什麼。(痛點分析)
用幾句話闡述你發現目前市場中有什麼空白,或者存在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有多嚴重,效率有多麼低下、供給有多麼缺乏。比如,滴滴解決的是打車困難的核心問題——可供使用的汽車運力供給不足。
2.說明你的產品或解決方案。(解決方案)
提出了問題就要匹配相應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創業環境中,針對一個問題往往可能有一百種解決方案,一定要闡述你的解決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你的產品是什麼?有什麼功能?是怎麼解決問題的?為什麼你覺得這種解決方案是最好的?
3.產品簡介(產品介紹、用戶畫像)
痛點和解決方案的最終落腳點是產品,你的產品要如何體現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又是通過什麼功能來解決相應的問題的,針對的用戶對象是誰,他們有什麼特徵,痛點真的存在嗎?
4.展示出你做這件事情的優勢。(競爭對手、競爭優勢)
說明目前市場上有多少團隊在做同樣的事情,相比你的競爭對手你做這件事有什麼優勢?你和他們有什麼區別?
5.用數據說明市場的規模。(市場概況)
論證整體的市場規模有多大,你是如何推算出的,這個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論證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長篇累牘,簡潔地說明你推算的依據和基礎數據來源即可。
6.如何盈利。(盈利模式)
如果你已經明確如何用產品進行盈利,就清晰地闡述產品的盈利模式即可;如果還沒想好該如何盈利,直接告訴投資人你的用戶量可以達到什麼規模,有了流量就有盈利的方式。
7.說明目前運營情況。(運營數據)
目前產品的用戶規模、日活躍用戶等運營數據,產品的盈利情況,以及未來1到3年內的運營目標。數據是投資人對項目的解決方案和產品做初步檢驗和判斷的依據,它證明了你的解決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夠經得起推敲,產品方向是否靠譜。
8.融資需求。(股權結構、融資計劃)
告訴投資人公司目前的股權如何分配,你需要多少錢,這些資金的用途是什麼,分別佔多大的比例。
9.詳細介紹自己的團隊。(團隊介紹)
這里的詳細是指團隊成員的學歷背景、工作經歷和創業經歷等,如果學歷不出色可以選重點的介紹,比如豐富的創業經歷。
10.聯系方式。
一般包含創始人的姓名、電話、郵箱、地址。不然他們怎麼聯系你呢?
⑸ CDR細則落地有何具體安排
繼5月4日發布徵求意見稿後,證監會於6月6日晚間正式發布《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對存托憑證的上市交易等方面做出具體安排。這表示,創新企業在境內IPO或發行CDR的政策通道已正式開通,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進行申報。
另外,針對市場擔心的「CDR會否對市場造成抽血效應」問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會合理安排CDR發行時機與節奏,把握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同時也建議對投資者參與詢價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做到積極參與並審慎報價。
來源:新快報
⑹ 中成股份會成為繼中紡投資之後的又一重組股嗎
中紡投資重組安信證券,收益於央行降息券商股集體狂飆,連封14個漲停股價從7月11日停盤前的6.44元,飆升為24.46元,翻倍超過4倍,如果停盤前你有1萬股的話,到周五齣手,投入6.44萬將獲利18.02萬,如果用64萬投入,那麼凈盈利為3倍達到180萬,很多人看到中紡投資重組後帶來的巨大財富增值效應,也都想買入重組概念股,像中紡投資那樣一旦停盤,全面都不用再炒股了,真可謂一勞永逸。
目前,國投系還剩下三個公司未公布重組預案,分別是國投電力、國投新集和中成股份。關於國投羅鉀花落誰家?由於國投羅鉀地處新疆這一特殊環境之中,很多股民分析有新疆建設兵團和農二師在那裡,不大可能出新疆,因此前一段兒瘋傳要重組給冠農股份或香梨股份。近日,關於國投羅鉀重組的預期越發強烈,股吧中又傳出國投羅鉀或可能重組給中成股份和國投新集,那麼國投羅鉀究竟何去何從,我們不妨做一下簡單分析。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國投羅鉀的前世今生。
國投羅鉀成立於2000年9月20日,注冊資本5.4億元,主要從事硫酸鉀肥、工業硝酸鈉的生產和銷售。2004年5月19日,冠農股份從德隆手中接過國投羅鉀,控股51.25%。後來由於開發資金問題,於2004年9月21日引入戰略投資者國家投資開發公司,國投羅鉀增資擴股後股本變為5.4億元,國投控股63%,冠農股份在受讓農二師5%股權後佔20.3%。2013年7月1日銀信資產公司評估了新疆冠農果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收購農二師綠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所持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 1.46%股權的相關事宜並出具了資產評估報告。本次1.46%股權的收購完成後,冠農股份合計持有國投羅鉀21.76%股權,仍是國投羅鉀第二大股東。
接下來,看一下國投新集的公司情況。
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1997年11月27日經國家體改委頒發的體改字[1997]188 號文批准,由國投煤炭公司、國華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電(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1997 年12 月1 日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冊地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路12號,是安徽省屬的能源公司。2013年8月,國投新集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大股東國投公司發行股份,以購買其持有的國投煤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標的資產預估值約28.36億元。國投公司是國投新集的控股股東,現有國投煤炭和國投新集兩個煤炭平台。其中,國投煤炭公司旗下擁有國投大同、國投昔陽、鄭州能源、國投新能四家子公司。國投煤炭分別持有95%、60%、60%、40%的股權。國投新集的主營業務以動力煤的生產與銷售為主,煤炭業務2011年度及2012年度收入佔比分別為99.25%及99.4%。國投新集的經營主要以劉庄煤礦為主,經營區域也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境內(安徽省內客戶約占總銷量的70%),而此次的交易標的國投煤炭公司所擁有的煤礦資源分布在山西、河南等我國煤炭主產區,經營范圍也將涉及到全國大多數省份,本次交易可以有效解決國投新集與國投公司之間潛在同業競爭問題。
2014年2月18日,國投新集突然發公告,因標的資產的盈利狀況受煤價影響較大,國投新集擬終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事項。國投新集稱接大股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關於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資產重組事項的通知,稱2013年5月,國投開發決定將當時盈利情況較好的資產注入公司,以提升公司在煤炭行業整體低迷情況下的盈利水平。但自公司公告重組預案以來,煤炭市場情況進一步惡化,供需關系進一步失衡,標的資產的盈利狀況受市場影響,未達到預期,並且煤炭價格走勢不明朗,標的公司在短期內盈利能力的提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同時,在標的資產權屬按計劃逐步完善的情況下,評估報告備案工作仍在履行過程中,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取得主管部門的核准並如期發出股東大會通知。 國投公司認為,根據相關規定,需要重新召開董事會確定發行價格,但受煤炭板塊整體走勢影響,國投新集目前股票價格較鎖定的發行價格已累計下跌超過30%,重新確定發行價格可能影響中小股東的利益。鑒於此,國投公司建議終止本次重組事項,今後再視行業及資本市場情況,擇機推進相關工作。
國投新集改革迫不及待。國投新集2014年第三季報顯示,2014 年1-9 月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由-2,780 萬元下滑至-11 億元,每股收益-0.42 元。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價的下跌以及成本的增長。報告期內利潤率水平下滑嚴重,毛利率下降16 個百分點至1%,經營利潤率下降21 個百分點至-21%,凈利率由-1%降至-22%。凈資產負債率由中報的134%增長至135%。
煤炭行業持續低迷,陷入虧損的國投新集期待大股東的整合。「國投新集是改革急迫性最強的央企煤炭公司。」國泰君安分析師吳傑表示,煤價下跌, 煤炭行業盈利都不景氣,公司已成為市場唯一一家市場一致預期未來三年都將虧損的央企,公司需要改變現狀,否則將面臨ST風險。目前,國投作為首批央企改革試點單位,在國資改革不斷加速的背景下,對其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愈發急迫。中信證券分析師祖國鵬表示,國投試點組建國資投資公司,或進一步調整優化國資投資方向,整合旗下上市公司資產,國投新集或可成為集團旗下煤炭資產的上市平台,或存在集團煤炭資產整體上市的可能。從這方面來看,2014年2月份終止的28億資產注入將會隨著年底煤炭行業的好轉再次重啟,國投煤炭整體注入國投新集將布上正式重啟日程。
此外,國投電力也有望迎來大股東的資產注入。國投集團在2010年公司治理專項活動和再融資時,為徹底解決與公司之間潛在的同業競爭事項,曾做出承諾,擬在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完成後兩年內,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再次啟動電力資產整合工作,將旗下符合上市條件的獨立發電業務資產通過注資、出售等形式注入國投電力公司。國投公司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通過資產購並、重組等方式,將旗下獨立發電業務資產注入公司。目前,國投電力可轉債已轉股完畢,大股東資產注入承諾依然有效。從承諾時間上來看,此事已經進入倒計時。
從對國投新集重組的預期分析來看,國投新集地域在安徽,與新疆相隔遙遠,並且主業與國投羅鉀相距甚遠,重組國投羅鉀的可能性越發渺茫,國投新集最大的重組可能性是國投集團將旗下的國投煤炭整體注入到國投新集中。 但也有其他機構分析,由於煤炭行業的持續不景氣,不管是如今行業環境的持續惡化,還是將國資引向新興行業的改革思路,都預示著國投新集的重組不會再與煤炭相關。一位從業多年的金融人士分析道:「國投新集所處的能源板塊在國投公司中舉足輕重,因此不太可能像國投中魯那樣被賣殼,公司被注入外部資源的可能性不大。而在國投公司的內部資源中,除電力資產外,另一塊盈利情況較好的就是國投羅鉀。」
所以,國投新集重組是大概率事件,不管是國投煤炭還是國投羅鉀,目前重倉國投新集或會重現中紡投資的瘋狂。
接下來,分析中成股份重組的可能性。
中成股份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1日,是由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公司、浙江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公司。公司經濟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所屬行業系外經貿行業。公司注冊地為北京市豐台區南四環西路188號二區8號樓,屬於北京地域的上市公司。
中成股份的基本面良好,2014年三季報最新數據顯示,基本每股收益0.4409,每股凈資產3.42,每股經營現金流1.84,這么好的經營數據,遠不是國投新集每股-0.42的嚴重虧損,因此,中投集團不大可能把這么優質的上市公司給重組掉,極有可能將優質資產注入,並通過中成股份的國際貿易平台,擴大鉀鹽的出口業務。雖然,由於地域的差別,中成股份重組國投羅鉀重組和國投新集有同樣的類似問題,但北京畢竟距離新疆相對安徽來說要近的多,而且對於國投集團這么大的公司來說,解決地域問題應該還是有能力的。同樣,中成股份歷史上有過收購剛果鉀礦的行動,並且在鉀肥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力量儲備和經驗積累,這些都越發表明中投羅鉀注入中成股份成為大概率事件。
至於冠農股份,他們持有國投羅鉀20%的股權,是大股東,國投羅鉀注入中成股份,他們同樣是最大的受益方,因此,基於這點考慮,農二師或許會放馬羅鉀,讓羅鉀回歸中成。
⑺ 在進行債權融資安排時,需考慮以下哪些要素
資產負債情況,現金流情況,經營狀況等等
⑻ 近期股市大盤走勢、政策面及宏觀影響因素分析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穩定的再融資預期已經形成
2006年04月18日 13:55:2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留言】 【列印】 【關閉】 【Email推薦: 】
在恢復再融資工作提上日程、「新老劃斷」即將啟動之際,昨日大盤不跌反漲,指標股中國石化一度上漲超過7%,直接推動上證指數再創新高。市場各方人士紛紛指出,隨著再融資政策的明確,視再融資為「洪水猛獸」的時代或許將一去不復返,一個穩定良好的預期已經形成。
市場早有預期
昨日是中國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後的首個交易日,這份明確再融資開閘的標志性文件沒有帶來行情下跌。中國石化一路沖高的表現令大盤為之振奮,中國聯通、G長電等也表現強勢,為指數走好搖旗吶喊。滬深兩市最終以上漲收盤,上證綜指昨上漲19.08點,收於1378.61點,深證綜指昨上漲1.32點,收於347.44點。
大盤進一步走強讓有近10年股齡的老張樂開了懷。「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老張的話雖然有點矛盾,卻是一句實在話。「出乎意料」,說的是擴容在即的消息並沒有引發滬深股市下跌;「意料之中」,則是指擴容這個「利空」終於兌現。
事實上,在股改推開之初,管理層就旗幟鮮明地提出,對已經完成改革的公司優先安排再融資。因此,股改進行到一定階段,再融資必然開閘,可以說,再融資是一個早有著明確預期的因素。
對老股東呵護有加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蔣健蓉指出,《管理辦法》的發行條件、信息披露、監管和處罰條款,都體現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特別是老股東利益的精神。
蔣健蓉指出,在定價機制上,《管理辦法》要求公開增發發行價格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或前一個交易日的均價,以保證老股東的利益不因增發而被稀釋。在發行可轉債方面,規定修正轉股價格須經參加股東大會2/3以上表決權投票通過,且修正後的轉股價格不得低於股東大會召開日前20個交易日該股票交易均價和前一交易日均價,以防止轉股價無限向下修正不斷攤薄老股東利益的行為。
昨日早盤後,股民老張把《管理辦法》仔細研究了一番。《管理辦法》中許多對老股東呵護有加的條款,更增添了老張對後市的樂觀預期。
高度重視市場穩定
蔣健蓉認為,從長遠看,一個正常發展的證券市場不能沒有融資功能,恢復造血功能是健康股市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斷優化上市公司結構,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股市的投資價值,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進入股市。為了消除恢復再融資和之後的新老劃斷對市場的負面影響,管理層出台了一些非常具體的配套措施,如為了維護市場資金供求的動態平衡,加快已獲批准QFII額度的發放,擇機恢復投資者資金申購股票制度等等,這一切都充分顯示出管理層對市場穩定的高度重視。
江蘇天鼎的秦洪認為,再融資或新老劃斷本身並不可怕,《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發布,並不是市場的壓力。相反,如果相關配套措施能夠隨即跟進,形成一個良好穩定的預期,那麼,市場就能走進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