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0%門店倒閉後市場「戰疫」洗牌波及全汽車行業
2018年,我第一次深入走訪了上海和北京兩地的汽配城,也是從事記者職業後的第一次,被汽車後市場的群體故事牽動著神經。作為時代的產物,黃昏中的汽配城就像昔日的中關村一樣,伴隨著拆遷、市場萎縮與互聯網的多重沖擊,在走完輝煌的頂峰後,逐漸步入陰霾籠罩的「黑鐵時代」,至今想來,心有戚戚。
去年初,又有了重走汽配城的想法。
彼時在一家舊書店淘到賈樟柯十年前的舊作《中國工人訪談錄》,從國營工廠到商業樓盤,承載了三代工人、五十年記憶的老廠在一年之內全部拆毀,群體的存在就像彈煙灰一樣灰飛煙滅,白紙黑字里的生死起落,給了我極深的印象——這像極了日漸沒落的汽配城裡,密密麻麻的個體命運。
同樣都是聚集在一個特殊的場域,同樣都被毫不留情地拆毀,同樣無可奈何地被時代裹挾,同樣成為社會前進和行業轉型的犧牲品。跨越工人訪談那段特殊時間段的人物對話,此前給我極大震撼的是查建英女士的幾段經典采訪,可是賈導偏偏把鏡頭聚焦在小人物身上,相較精英主義式的解讀,那一刻我更感動直面個體現實的真誠。
?
記得一年前走訪完汽配城以後,坐在嘉定回楊浦的高鐵上,我腦子里一直想著薩特的「人人皆是歷史的人質」。
你看,被時代和歷史裹挾的我們,似乎每個行業參與者都背負著一個看不見的牢籠,囿於時代,無法脫身,而那些密密麻麻的汽配城裡的個體們,最終被丟棄在哪裡,自己亦似乎很難選擇。
這次為了寫這篇調查性的疫情報告,采訪的同業范圍更廣一些,疫情對行業的重創確實讓人扼腕,但也看到了不少朋友積極樂觀的一面。和一位前輩在咖啡廳里聊了整整兩個小時,他對行業的信心和深刻見解讓我動容,只是此處囿於文章篇幅,對很多觀點無法在文章里悉數表達,還望大家多包涵。
現如今疫情已逐漸趨於穩定,文章寫到最後,我突然想到了加繆筆下的那句話:在隆冬,我們終將找到自己身上不可戰勝的夏天。
文/張潔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年終盤點丨2019汽車後市場:萬億級市場,「巨嬰」待成長
[億歐導讀]?相比較於成熟的前端市場,汽車後市場卻猶如「巨嬰」,龐大有餘,成熟不足。
2019年4月和10月,商務部等三部門分別發布《關於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和《關於加快推進二手車出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從政策層面推進中國二手車出口的速度。
在2019年7月,就已經有企業開始試水二手車出口業務。當年7月8日,優信完成了中國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一批二手出口車源在西安市港務區准備最後的裝箱運輸手續,發往波蘭華沙。
當年7月底,現代首選二手車經營有限公司在北京順義基地舉行了二手車出口首發儀式。隨後,長城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常有好車汽車進出口有限司完成其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首批出口二手車輛將發往柬埔寨、奈及利亞、迦納等多個亞非國家。
從車企、二手車電商的紛紛響應不難看出,二手車出口的確存在市場機會。對於自主品牌來說,二手車出口是又一個消化庫存的方式;對於跨國車企來說,壓力更小,他們已經擁有海外基地和渠道,二手車出口並不需要大量的額外投入;對於二手車電商,也可以藉此吸引資本的加碼。
二手車出口,需要熱情,但同樣需要冷靜。
由於出口目的地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價格是當地二手車市場最關鍵的競爭力。日本擁有多年二手車出口經驗,該國二手車已經形成「耐用低價」的形象。中國的二手車能否打破日本二手車「深入人心」的優勢,還需要畫一個問號。
另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就是構建通暢和發達的售後系統。目前的兩種做法分別是讓代理商自費進口充足的零配件;另一種則需要出口商在海外自建倉庫。但是不管哪一種,前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萬億級別的汽車後市場中,藍海翻湧。2019年,汽車後市場中呈現出了一種聚合、重塑和開放的新姿態。資本的退燒給後市場帶來了冷靜,玩家們通過融合逐漸告別孤島模式,也告別無意義的惡性競爭。重塑生態意味著後市場逐漸回歸商業的本質,也更符合商業發展規律。
這個「巨嬰」,正在成長。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2019年新造車融資額超268億元,仍依賴資本救火
[億歐導讀]?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
(來源/Unsplash)
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從2019全年投資行為來看,資本市場對於汽車賽道越來越謹慎,投資將更為精準,耐心關注長線的成熟投資人將沉澱下來,更高瞻遠矚、不拘泥於短期效益。
技術驅動產業變革,下一站,資本的機會將同樣站在推動汽車全產業鏈的升級的一端。汽車生態的細分布局中,用實力說話的硬科技領域資本仍將高潮迭起,裸泳者謂誰?潮水褪去後將一目瞭然。
編輯:郝秋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