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國四公子的袁克文
基本信息
(1890年—1931年),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號寒雲,又署龜庵,河南項城人,崑曲名票,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鮮人)所生。1931年死於天津。長兄袁克定。袁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子,1890年7月出生於朝鮮漢城。他從少年時代即有過目成誦的天賦,記憶力非一般人能比。因此,袁世凱對所生17子、15女最寵愛者就是袁克文。袁克文出身在這樣高貴的門第,接受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特殊教育,這是他後來在詩詞楹聯、琴棋書畫、文物鑒賞等諸多方面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重要條件。
與他的父親大不相同,袁克文無心於政治權位,其作派瀟灑風流,十分熱衷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年輕時的袁克文便粉墨登場,飾演京劇文丑,成為著名的票友,與梨園名家打得火熱。
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 他與其兄袁克定意見相抵,觸怒了袁世凱,於是他便游居上海,加入青幫。後因無心爭爭鬥鬥的事情,又移居天津。
「隙駒留身爭一瞬,蛩聲催夢欲三更,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袁克文反對帝制的著名詩句
袁克文性情散淡,寫得一手好字,與方地山、黃二南等文人雅士多有往來。但他不善理財,揮金如土,後來竟至貧寒落魄。
1931年患急症病故,享年41歲,身後留有《寒雲日記》一冊。有報評之:「天下莫不識寒雲,詩酒風流,多才多藝。」
收藏大家
愛好藏書和古玩,精於鑒賞,能書善畫,富於收藏。以巨資廣購古籍、金石、書畫、錢幣、郵票等。旅居上海多年,好研究金石、古錢幣。工於書法、能詩詞。為購古籍,曾專門拜方爾謙、李盛鐸為師,半年之後,頗通版本之學,並開始致力於古籍購藏,不數年,先後得盧文弨、莫友芝、徐坊、吳昌綬、楊守敬、鄧邦述等藏書大家的宋元明精槧數百種。他聞黃丕烈有「百宋一廛」專藏宋本,遂建書樓為「後百宋一廛」,如宋刻本《魚玄機集》,為黃丕烈舊藏,跋識累累。後又慕名陸心源「皕宋樓」,改為「皕宋書藏」,所藏宋版書達200種,超於黃丕烈之上。又曾收有宋巾箱本《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禮》、《孝經》、《論語》、《孟子》等八部經書,字畫細如發絲,精麗無比,袁克文生性豪放,見到宋元刻本,必設法購得。藏書多為清廷內府藏本,價值最高的有29種、116冊。他對收藏的宋巾箱本《周易》、《尚書》、《論語》、《孟子》等8種,尤為喜愛,辟「八經室」貯之。元人繪佛像巨幀13幅為罕見之珍品。故又專辟「八經閣」藏書樓以貯之,並在1926年委託陶湘影印行世。購得盛昱家藏精品數十種,如南宋紹熙年間刻本《禮記正義》70卷,史家稱「海內第一孤本」,刊刻極為精美,每卷中都有季振宜的藏印、北宋本《方言》等。另如宋槧《群經音辨》、《於湖居士文集》、《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直解》、《絕妙詞選》、《冊府元龜》、《蜀賢叢書》、《文選注》、《蘇詩》、《周禮著》等,還有數十部元刊、明刻和精抄本。與當時名家如徐森玉、傅增湘、周叔弢等相互研究版本, 曾與傅增湘、徐森玉、周叔弢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民國年間,袁克文、張學良、張伯駒、溥侗人稱「四大公子」,曾撰有《寒雲手寫所藏宋本提要二十九種》,方爾謙作跋。藏書印有「皇次子章」、「人間孤本」、「虎豹窟」、「雲合樓」、「孤本書室」、「弼宋書藏主人卄九歲小景」、「八經閣」、「侍兒文雲掌記」、「寒雲鑒賞之記」、「克文與梅真夫人同賞」、「惟庚寅吾以降」、「三琴趣齋」、「後百宋一廛」、「壁珋主人」、「與身俱存亡」等30餘枚,其中「與身俱存亡」專門鈐於最寶愛之書。晚年居於上海,生計日窘,以抵押珍藏善本,乃至賣字、賣文為生。所藏珍本部分被傅增湘、丁福保、葉德輝、劉承乾等藏書家收去。